洛希爾將軍沒有想到,沒等到援軍,卻得到了利馬大亂的消息。


    利馬當局真是神助攻啊!


    他自己的家人也都還在利馬呢。還有這些軍中的將士也大都同樣如此。


    這個時候,一支船隊經過了幾天的航行,已經悄悄地靠近了秘魯北部港口城市奇克拉約。


    這是一支商船隊,他們懸掛著秘魯的旗幟。


    港口的工作人員完全沒有在意。


    東華軍的這支奇兵就這樣摸上了港口。


    這裏遠離戰場,人們根本沒有想到東華軍會用船隊偷襲這裏。


    克裏尼奧家族的大本營可就在這裏。


    兩個團的東華軍很快就控製了這座城市。


    他們將克裏尼奧家族的主要成員都控製了起來,通過這些人,他們就不需要繼續攻打周圍的城鎮。


    因為周圍的城鎮的都在這個家族的掌控之下。就這樣東華軍很快掌控了周圍的幾座小城。


    這裏位於秘魯北部的沙漠地帶,人口稀少。抽掉了三萬軍隊之後,這裏根本就沒有多少守衛力量了。


    這樣東華軍相當於掌控了秘魯北部的門戶。


    南方洛希爾與小克裏尼奧商量了之後,最終決定撤兵。


    此時經過連續不斷的損耗,兩人手中的兵力隻剩下不到兩萬人。


    但是東華軍手中還有騎兵,他們並不是想撤就能撤得掉的。


    可是不撤退的話也不行,軍心已經渙散了。


    很多士兵的家人都在利馬城中,尤其是那些誌願兵。


    正在兩人商量的時候,陣列中有一部分軍團發生了潰逃。


    這次潰逃帶來了連鎖反應。


    東華軍趁機加大了攻擊的力度。


    這下子二人不用再商量了。


    兩人在身邊警衛的護衛下也開始向北逃跑。


    “不要停下來,一路殺到利馬,咱們到利馬休息。”田方不斷地給疲憊的手下們打氣。


    這一仗連續打了這麽久,底下的士兵都很疲憊。


    但是大家一想到就要打進利馬了。


    這意味著這場戰爭馬上就要結束,大家的心中頓時充滿豪氣,身上的力氣似乎又回來了幾分。


    宜將剩勇追窮寇!


    田方不會吟詩,但是他明白這個道理,而他也一直跟在士兵們的身邊。


    這場戰爭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年多時間了。


    不能再拖了,他接到董書同傳過來的消息:幾個周圍的國家似乎應秘魯請求準備組成聯軍來支援秘魯。


    其中以秘魯的盟友玻利維亞最為積極。原本他們已經準備好了軍隊陳兵在拉巴斯,隨時準備殺過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智利人跟原本秘魯南部的軍閥魯斯圖將軍勾結在一起,一個占領了伊基克地區,另外一個占領安托法加斯塔地區。


    魯斯圖也在名義上改換門庭,效忠智利,成為了智利北部的一個軍閥。


    緊接著,智利宣布控製這兩個地區。玻利維亞失去了自己的沿海地帶。


    那裏雖然都是不毛的沙漠地帶,但是那兒卻是玻利維亞的出海口。


    所以玻利維亞準備先解決那裏的問題,支援秘魯的事情隻能暫時押後。


    另外,還有一部分原本河東地區的莊園主跑到了巴西境內。


    他們四處活動遊說,準備以整個拉蒙塔尼亞地區歸附巴西帝國為代價,請求巴西出兵。


    巴西的皇帝佩德羅二世似乎有意同意下來。


    隻是巴西的議會跟佩德羅二世之間有一些矛盾,雙方還在扯皮。


    現在的巴西帝國是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家,議會的權力不小。


    玻利維亞北部靠近河東的幾個地區也已經在動員了。


    他們隻要解決了伊基克的問題,肯定是要打過來的。


    玻利維亞跟秘魯之間本身就是盟友,他們原本還是一個邦聯,才分開時間不長。


    而且玻利維亞境內的印第安人數量更多,比例也更高。


    他們擔心秘魯的印第安人勝利之後會對玻利維亞造成影響。


    同時也擔心東華軍會用相同口號去策反玻利維亞境內的印第安人。


    一旦這些秘魯的周邊勢力,聯合了起來,那麽東華王國真正的考驗才算是到來。


    所以田方必須要想方設法結束這場戰爭。早點讓東華王國步入正軌。


    前方就是利馬城了。


    東華軍一路追著敗軍的尾巴進入了利馬城。


    令田方意外的是,東華軍進入利馬城沒有受到任何的抵抗。


    他們仿佛進入了一座空城,一座不設防的都城。


    城內的白人全部在恐慌中向北方逃去。


    城內的搶劫活動因為東華軍的槍聲傳來而自動結束。


    城內的那些白人就像受驚的角馬群一樣狼狽逃出城去,隻剩下一些老弱婦孺被遺棄在


    田方自然也沒有放這些人逃走的打算。


    他隻留下一部分人清理城內的治安。


    城內還有一些無法逃走的老弱以及搶紅了眼的暴徒。


    有人甚至在城內放火。這是田方不能容忍的。現在這座城市裏的房子都是東華王國的了。


    至此,這場戰爭基本上結束了。剩下的隻是一些收尾工作罷了。


    田方這邊在奮勇作戰。在山脈以東的東線戰場,珠穆巾幗不讓須眉,也打了幾場漂亮仗。


    她先是帶兵奔襲了瓦努科城,消滅了留守在那裏的三千政府軍,然後她帶人沿著山脈東側的道路繼續北上,殺進了敵人兵力稀少的聖馬丁地區。


    緊接著他從聖馬丁區向東占領了烏卡利亞河下遊的拉巴斯河港。


    至此,被困在普卡爾帕的伊基托斯地方軍被完全堵住了退路。


    東華軍根本不需要攻擊他們,那些人很快就會斷糧。


    周圍都是茂密的熱地雨林,在這樣的環境中,這支軍隊除了投降,沒有別的出路。


    珠穆手下的東華軍與攻進奇克拉約的東華軍一起堵住秘魯外邊和西邊道路。


    那些從利馬逃出來的人即使逃過了東華軍的追擊,也逃不出去。


    何塞總統帶著自己的親信在北邊的一座小城卡絲馬上了秘魯海軍的艦船逃到了北邊的鄰國厄瓜多爾。


    他在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組建了流亡政府,試圖利用拉美各國白人的力量東山再起。


    他有很大的把握能夠串聯起這些白人國家。


    因為東華軍解放印第安人的的政策跟他們是天然矛盾的。


    複興三年三月初五。董書同與珠穆等東華高層都從庫斯科來到了利馬城。


    他們在這召見了各國的使節,正式宣布了東華王國的成立。


    珠穆擔任東華的女王,董書同擔任執政官。這是一個印第安人和華人的聯合王國。


    不過東華國的統治階層不是白人,這受到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排斥。


    他們內心之中對這個黃種人國家心存抵觸。


    隻有蔡啟明第一個站出來代表複興軍承認了東華王國。


    緊接著普魯士與奧地利還有一些德意誌邦國也承認東華。


    至於亞洲的其他國家還沒在對外派遣使節的習慣。


    其實隻要董書同派人去華夏走一圈,就能夠拉來一堆的建交國。


    不過其他的都不重要了。隻要複興軍承認他們就行了。


    這隻是一個形勢而已。


    接下來,董書同宣布了一係列東華國的政令。


    第一,他們不承認秘魯政府對外簽訂的一切條約,也就是說不承認他們的債務了。這樣自然有一些國家會不開心。


    但是他們不開心,東華並不在意,原本英法等國也沒有準備承認東華。


    第二,東華將對國內土地進行重新分配。每一個東華王國承認的國民都能夠按照人頭分到一定數量的土地。剩下的土地歸東華所有,由國家支配。


    這一下子就能夠俘獲那些華人和印第安人的人心。


    原本秘魯的印第安人的土地大量被白人剝奪,他們隻能在貧瘠的山地苦苦掙紮或者為白人打工,接受剝削。


    現在他們能夠獲得土地,自然願意站出來保護自己獲得的財產。


    第三,東華境內所有的礦場收歸國有,由國家組織公司開采,或者是發包出去。這將是東華的主要經濟來源,董書同是肯定要抓在手中的。


    第四,東華將組建一支十萬人的常備國防軍,任何敢於幹涉東華國人正確選擇的國家,都將遭受到鐵血報複。


    十萬這個數量堪稱南美諸國之最。對於東華的體量來說,也可以說是窮兵黷武。


    周圍準備參加聯軍進攻東華的國家都震驚不已。他們覺得東華這是要跟他們打個魚死網破了。


    東華國以自身的實力自然是養不起這麽多的常備軍。


    但是董書恒有錢啊,蔡啟明按照之前決定好的預案代表複興軍與東華簽訂了一係列條約,首先就是一份軍事同盟條約。


    按照這份條約,複興軍將對東華進行一係列的軍事援助。甚至可以為東華收到攻擊的時候直接排兵支援。


    然後是一份內容豐富經濟援助條約。


    複興軍將幫助東華開采礦產資源,然後東華用這些礦產資源與複興軍處抵押獲得一筆價值五千萬銀元的巨額貸款。


    這筆貸款將用於東華國內的戰後重建,港口、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改擴建。


    東華現在掌控的鳥糞礦、硝石礦、銅礦、銀礦、金礦等都是複興軍所稀缺的資源。


    隻要東華還在,這筆錢,複興軍借的就不會虧。


    為了讓東華能夠擁有保護自己海疆的能力。


    東華還將在普魯士建造的兩艘鐵甲艦“撫遠”號與“鎮遠”號全部轉讓給了東華。


    而且這支艦隊早就已經從普魯士出發了,他們在領隊聶大華的率領下,正沿著大西洋南下。


    他們隻是沿著國內給的路線回國,還不知道他們中的很多人會留在一個叫東華王國的華人國家服役。


    服役期滿之後,他們才可以的選擇是否留在東華生活。


    原本他們隻是準備經過東華回到國內。


    現在他們在中途就成了東華王國的人了。


    當然了這兩艘軍艦上都是早期派出來留學的精英,不會全留在東華,還有很多要回到國內。


    兩艘軍艦上的普通水兵會通過其他途徑補充。


    一下子又與兩艘鐵甲艦擦肩而過,這讓劉大海感到一陣的失落,原本這兩艘軍艦是有他南洋水師的份兒的。


    當然了,這是董書恒原本就決定好的事情。


    因為董書恒覺得這兩艘軍艦跟複興軍的軍艦有些不匹配。


    保持軍艦型號的統一能夠對軍艦的養護提供很大的方便。


    現在複興軍在鐵甲艦製造方麵已經走在全世界的前列了。


    沒必要再弄一個萬國牌的艦隊。


    董書恒力圖讓複興軍成為鐵甲艦標準的製定者,引領鐵甲艦的未來的發展。


    而不是跟著別人後麵製造,搞軍備競賽。


    他知道未來鐵甲艦的更新換代會非常快,而且其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他不想未來的複興軍被龐大的造艦計劃拖垮,而是要用引領造艦潮流來拖垮別人。


    現在英法等國的造艦競爭,其中也有董書恒的影子。


    董書恒一根金手指已經提前開啟了好幾個曆史的閥門。


    這次他點來的是軍備競賽,這未來將直接導致歐洲的大戰。


    他首先通過馬尼拉海戰,讓大家認識到鐵甲艦的過人之處。


    然後再幫助普魯士推進鐵甲艦計劃,讓鐵甲艦在歐洲正式亮相,生生地加快了英法等國的鐵甲艦建造速度和建造規模。


    鐵甲艦的建造比木製戰艦消耗的資源更多,牽扯的工業部門更廣,大規模地建造必然會成為很多國家的一個負擔。


    鐵甲艦時代,戰艦的自身性能對於海戰勝負的影響更大。


    所以大家今後一定會不斷提升自己戰艦的噸位,增強防護力,提升火炮的威力。


    就像矛與盾的關係,永遠無法調和,永無止境。


    這一批次八艘驅逐艦建好之後,後麵的軍艦,複興軍就不會一次性開工這麽多了,可能一次就生產一兩艘。


    有了這十六艘鐵甲艦,加上魚雷這樣的神器,複興軍海軍已經足夠防禦任何海上的進攻。


    當然了,要是讓遠征的話還存在欠缺,畢竟這些軍艦的噸位都不夠大。


    他還會將產能騰出來一些幫助藩屬國打造自己的艦隊。


    比如南洋的那些華人小國家,再比如暹羅、緬甸、朝鮮王國、日本幕府這些藩屬國。


    他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鐵甲艦。


    這樣複興軍就不用再養那麽多的軍艦了。


    要是真的發生戰爭了,就可以將這些國家的軍艦給聯合起來組成聯合艦隊。


    也就是相當於讓藩屬國幫助自己養軍艦。


    他還可以幫助這些藩屬國陪養海軍官兵,到時候就不用再擔心指揮方式不統一的問題了。


    有了這兩艘鐵甲艦,就是南美這些白人國家所以的艦隊加在一起,也可以輕鬆地碾壓。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兩艘鐵甲艦足以與南美所有的海軍相抗衡了。


    所以這兩艘鐵甲艦的事情要嚴格地保密。


    董書恒早就想到,東華的成立會讓秘魯的周邊成為南美的火藥桶。


    就像是猶太人在中東複國一樣。就像是在獅群的領地安插了一頭老虎一般。


    這些獅子肯定是要一起進攻老虎。


    好在,這些拉美國家的政府效率都比較低。主要是各國都是處在軍閥和大勢力的把控下,也無法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政府。


    還有就是,他們現在沒有像玻利瓦爾和聖馬丁那樣一呼百應的英雄人物了。


    剩下的人,都是一些唯利是圖,目光短淺的資本家和莊園主。


    指望這些人辦一件事情,除非東華軍現在就欺負到他們頭上,否則有的等。


    利馬恢複秩序之後。那些原本關押印第安的集中營也都被收回。


    裏麵關押的印第安人也都被解救出來。


    董書同還召集各國代表去現場查看秘魯政府的罪行。


    最近一段時間東華周邊各國的報紙都在刻意地黑化東華。


    主要是說他們屠殺白人,進行種族清算。


    這些報道也會傳到歐洲去。


    董書同已經不是那個滿清治下的小商人。新些年他一直在研究白人的書籍報紙。


    他知道不能任由這種流言傳播。否則說不定真的會有頭腦發熱的歐洲白人到南美洲來參加聖戰。


    那時,即使有複興軍的支持,東華王國也會難以應對。


    所以再三思考之後,他還是決定在審查之後就釋放那些普通的白人,如果他們願意宣誓效忠珠穆女王,就發還他們的財產。


    讓他們繼續在東華生活,尤其的那些擁有專業技術的人才。


    他甚至允許天主教繼續為東華存在,讓那些白人保留自己的信仰。


    但是那些被欺騙或者被強製入教的印第安人必須要由那些祭祀從新灌輸思想。


    這僅限於普通人。那些礦主和莊園主肯定是通過不了審查的,他們的財產肯定要沒收。


    這已經是既成的事實,畢竟董書同也沒準備將到手的東西還回去。


    ps:五千字大章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清朝做鹽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賞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賞月並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