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總結會議上,研究員們自豪又興奮的議論著“殲2”的突破,部份沒直接參加試飛的研究員始終不敢相信:


    “時速900公裏,不可能吧!”


    “一下就超過世界紀錄那麽多,是不是有什麽地方搞錯了?”


    “真能達到這速度?”


    ……


    在大家議論紛紛時,蘇教授拿著一份文件走進會議室,聲音因為激動而發顫:“同誌們,我們根據雷達位置確認了最終時速:913公裏!”


    會議室瞬就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其中雖然部份人已經知道這個結果,但這事當然值得歡呼第二遍、第三遍……


    等大家冷靜一些後,王學新就起身打趣道:“同誌們,試飛成績雖然值得慶祝值得驕傲,但今天這是經驗總結大會,咱們不能當作慶祝大會來開吧!”


    眾人笑作一團。


    蘇欣讚同道:“團長說得對,越是這時候我們就越要戒驕戒燥。試飛實驗不是小事,萬一有什麽問題沒查出來,將來進入批量生產不僅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還很有可能威脅到前線飛行員的生命!”


    “對對!”蘇教授點頭讚同:“我們今天開這個會目的是總結出優點和缺點,重點是找出缺點及時改正!”


    陳傑風反問了一句:“所長,那要是沒有缺點隻有優點呢?”


    蘇教授把頭一揚:“沒缺點也給我找出幾個來!”


    會議室裏再次傳來一片愉快的笑聲。


    陳傑風說的話雖有幾分玩笑,但其實是大多數人的心聲。


    913公裏的時速,起降正常高速性能穩定,還能有什麽缺點?


    就算有缺點也算不上什麽缺點了,都可以克服!


    不過經驗總結大會就是這樣,把研究員聚在一起為的就是“沒話找話說”,有時說著說著說不定就能找到什麽缺點了。


    這也是為進入量產做準備……戰爭時期為了能讓裝備盡早在戰場上發揮作用,通常沒有太多時間試飛或者隻做保守試飛。


    比如“殲2”的極限速度是1078公裏,但戰場上900公裏的時速已足以碾壓敵人的戰機,那還需要冒著風險往1078公裏的時速試飛嗎?


    就可以姑且將900公裏當作是最高時速投入批量生產吧!


    至於還有沒有潛力,完全可以等批量生產後再試飛,這樣可以減少許多風險。


    研究員們討論了一會兒,蘇禮國就起身問:“團長,我們這飛機的航程是不是還有不足?”


    說著蘇禮國就將目光往周圍掃了一下,說:“同誌們,1700公裏的航程比起‘殲1’的確有很大的提升。但我軍主要的對手可不是‘殲1’,而是鬼子的‘零戰’,它的航程可是能達到令人恐怖的三千多公裏。那是不是說,之前‘殲1’存在的問題,‘殲2’依舊存在?”


    蘇禮國這個擔心並非聳人聽聞。


    因為之前的“殲1”也就是“拉5”,它各方麵性能其實是超過“零戰”的,也就是雖然空戰占優勢卻因為航程不足的問題一再被“零戰”壓縮了製空區域,三百公裏的作戰半徑卻被限製在一百公裏範圍內才能保證安全。


    現在的“殲2”雖然性能對比“殲1”有質的飛躍,但航程依舊不如“零戰”,那是不是說製空區域依舊被壓縮?


    見許多人將目標投向自己,王學新就說道:“這個問題我認為不需要太擔心,我們不妨來仔細分析甚至可以模擬一下兩款戰機的敵對過程!”


    說著王學新起身走向會議室前的黑板,順手拿起一根粉筆在上麵邊寫邊說:


    “‘殲1’1000公裏公裏航程我們是這麽分配的!”


    “300公裏飛抵戰區,300公裏返回,再300公裏燃油用於作戰!”


    “但如果我們用的是‘殲2’,1700公裏的航程,是不是也這樣按比例劃分呢?”


    說到這王學新停了下回頭望望一眾研究員。


    研究員裏馬上就有幾個人明白了,蘇欣點頭說道:“有道理,作戰的燃油不是按比例,而應該依舊是300公裏左右!”


    “這不對吧!”和誌民反駁道:“一場戰鬥應該是取決於時間,比如用‘殲1’需要30分鍾打一場空戰,‘殲2’很可能也需要30分鍾。但‘殲2’這30分鍾需要消耗的燃油就會比‘殲1’多得多!”


    這話沒毛病,因為“殲2”是功率大得多的噴氣式發動機,同樣的時間耗油量肯定更大。


    但是……


    王學新微笑著回答道:“‘殲1’的時速隻有634公裏,雖然比鬼子‘零戰’快但速度優勢並不大。而‘殲2’的時速卻超過900公裏……這將近鬼子‘零戰’時速的兩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蘇教授點了點頭:“‘殲1’需要30分鍾才能打完的仗,‘殲2’可能隻需要20分鍾甚至更少!”


    “說得對!”王學新自信的說道:“而且我方飛行員毫無壓力,鬼子甚至連瞄準的機會都沒有,它們就是我軍戰機的靶子!”


    的確連瞄準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在鬼子試圖將戰機指向“殲2”瞄準時“殲2”已經飛得沒影了。


    這就是速度的絕對優勢,也是戰機的跨代碾壓:“米格15”是典型的第一代戰機,在此之前的戰機連劃入“代”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最終的結論就是用於作戰的燃油差不多,如果“殲2”用900公裏的速度作戰,300公裏的燃油就是20分鍾。


    這麽一計算,“殲2”1700公裏的航程就有700公裏的作戰半徑,比“殲1”300公裏的作戰半徑要多出一倍都不隻。


    雖然還是比不上“零戰”,但能把作戰半徑往外推700公裏已足以滿足作戰需求了。


    “飛彈呢?”和誌民問了聲:“裝上飛彈後是否會影響‘殲2’的速度和機動,另外飛彈的發射是否有問題,還有雷達係統……”


    這些方麵要是都考慮的話,“殲2”的服役就不是短時間能服役了。


    王學新打斷了和誌民的話:“不,我沒打算在‘殲2’上用飛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軍工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亮劍之軍工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