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不用飛彈的說法其實有很多人能理解。


    因為之前的戰機不管是“殲1”也好“野貓”也罷,它們之所以要用飛彈是用其遠射程的優勢彌補戰機性能及飛行員訓練不足。


    現在“殲2”有這樣的速度已經可以對鬼子戰機形成絕對優勢,為什麽還要用飛彈?


    另一方麵,此時的空空飛彈發展還不成熟,它在發射後還需要飛行員持續操控飛彈跟蹤目標……這對於速度較慢的“野貓”或“殲1”沒什麽問題,但如果用在時速達900多公裏的“殲2”上問題就大了:飛行員沒有那麽多反應時間,戰機很可能會超過飛彈先接近目標。


    到時飛彈爆炸會是什麽結果?


    不過,會這麽考慮的人沒想到另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由和誌民提出來的。


    “團長!”和誌民皺著眉頭說道:“不用飛彈難道用機槍機炮?這怕是不合適吧!”


    “有什麽不合適?”陳傑風問了聲:“就應該用機槍機炮打,咱們速度快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的確不合適!”王學新點了點頭,暗道和誌民不愧是個數學專家,計算方麵看得很細致。


    “同誌們!”為了大家更容易理解,王學新就在黑板上一邊畫一邊解釋:“我軍目前使用的機炮機槍,其射程普遍在三百米左右。三百米對低速戰機沒什麽問題,比如‘殲1’咬尾‘零戰’,時速差隻有一百多公裏,三百米的距離需要十秒左右。也就是說從目標進入飛行員射程到飛行員瞄準射擊有10秒左右的反應時間!但如果‘殲2’……”


    話說到這研究員就都明白了。


    “殲2”速度太快了,輕鬆達到900公裏的時速。


    900公裏時速對比“零戰”530公裏的時速有370公裏的差距。


    如果用這速度對“零戰”實施咬尾追擊,等目標進入射程到兩機相撞就隻有3秒左右。


    3秒鍾,飛行員來得及完成瞄準、射擊、爬升躲避等一係列動作嗎?


    怕是根本沒法瞄準始終都是與敵機相撞吧!


    或者是“殲2”把速度降下來適應敵機進行咬尾,但這樣做又會使“殲2”失去速度優勢,900公裏的高速在實戰中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然後蘇欣就覺得奇怪了:“團長,咱們不用飛彈又沒法用機槍機炮,那這仗要怎麽打?”


    王學新當然考慮過這個問題,他朝和誌民點了點頭,說:“我從毛熊那進口了一批新型航炮,它的射程達到2000米,它使我軍可以在400米到1200米的範圍內攻擊目標!”


    研究員們這才鬆了一口氣,暗道原來還有這玩意。


    這款航炮其實就是毛熊最新研發的hc-23km航炮,它是毛熊研發出來用在伊爾10攻擊機上的,將來也會用在“米格15”上,可以說跟“殲2”是絕配。


    這東西王學新一個月前就向毛熊購買兩百門,另外每門配彈兩千發(單次戰鬥可攜彈200發)。


    hc-23km航炮與之前用於“拉5”上的施瓦克航炮相比,除了精度大幅提高之外就是減重。


    毛熊的玩意向來是粗糙笨重精度差,所以在這方麵它們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之前是毛熊裝備緊張時期沒功夫管這些,現在仗越打越順且勝利在望,就開始考慮提升裝備性能了。


    這兩方麵都做得很成功,將原本隻有1000米射程的航炮直接提升到了2000米。


    減重方麵,不隻是炮身重量減了3公斤,彈鏈和炮彈也因為重新設計過隻有原重量的一半。


    戰機上的每一分重量都是很寶貴的資源。


    這使它可以用於高速戰機甚至在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高速戰機的標配。


    毛熊還以為王學新買這航炮是用來升級“拉5”,再加上這也算不上什麽高科技,所以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如果毛熊知道自己這款賣給八路軍的機炮是被裝在“殲2”上而且成為這時最強的戰機,怕是也要猶豫一番。


    和誌民在心裏一計算,這款航炮完全符合“殲2”的要求:


    2000米射程意味著飛行員有20秒左右的戰鬥時間:2000米距離預先瞄準,在1200米距離進入攻擊範圍射擊,到400米左右還有3到4秒時間躲避。


    想到這,和誌民就點頭說道:“團長,那就沒問題了!我認為這款戰機再試飛幾天,沒有其它重大缺陷的話,就可以進入批量生產了!”


    王學新微微搖頭,然後將目光望向蘇欣。


    蘇欣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尷尬的問:“團,團長……還有什麽問題嗎?”


    “飛行員!”王學新問:“能找到飛行員嗎?”


    “飛行員……”蘇欣疑惑的問:“我們不是有飛行員?”


    王學新再次搖了搖頭,然後把目光轉向研究員,問:“同誌們應該知道飛行員過載的問題吧?”


    研究員紛紛點頭。


    然後馬上就有幾個人明白王學新為什麽提飛行員了!


    過載這東西在螺旋槳戰機也有,但因為螺旋槳發動機功率不大因此就算出現也大多在飛行員身體可承受的範圍內。


    但像“殲2”這種亞音速戰機就不一樣了,它的過載能達到正負7個g,沒有經過專門過載訓練的飛行員很容易出現灰視、黑視甚至昏迷等一係列問題。


    所以,並不是能駕駛螺旋槳戰機的飛行員都能飛“殲2”。


    甚至飛行員體檢的門坎都要大幅提高……有受過傷身上有疤的飛行員原則上不能飛這款戰機,他們的傷口在大過載或高空時很可能破裂。


    這看起來是小事,但在實際中卻是個大問題。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想找幾個身上沒有疤又符合飛行員條件的差不多就是大海撈針。


    王學新把這些問題在會上一說,研究員們瞬間就愣住了……他們之前隻想著戰機性能全麵提升,卻沒想到戰機性能的提升對飛行員的要求也水漲船高。


    而最大的問題不是戰機本身,而是駕駛戰機的飛行員。


    戰機的問題還可以修修改改,但要是人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軍工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亮劍之軍工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