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獨立偵察排和攻擊車排已經退回了降臨區,而一連和二連退回臨時基地,這樣在蒙疆軍的包圍圈上,一個缺口形成了,緬甸第1團抓住了這個最後的機會,當天夜裏攜帶著武器裝備和幾乎全部剩餘人員,這麽說的原因是蒙疆軍在這次作戰中隻俘虜了19名緬軍,緬軍第1團靜悄悄地地在南野村和安村之間穿過了蒙疆軍的包圍圈。
在第二天蒙疆軍開始向北推進時,緬軍則向著相反的方向晝伏夜行地急進,在途中他們和團在包圍圈以外的部隊第90營和第45重武器營會合,然後遁入森林之中。
毫無疑問的,緬甸第1團在這次戰鬥中遭到了重創,但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局麵,緬軍第1團躲在森林中休整,恢複元氣,直到11月份才再次開始活躍起來,12月份在東枝戰役中,緬軍第1團將再次和蒙疆軍3個機械化步兵營和一個坦克營大戰一場。
在戰爭的後來的階段,緬軍第1團一直活動在這個區域,從春節攻勢,直到戰爭結束,緬甸第1團從未被消滅過。
戰鬥一直延續到4月25日,如上麵提到的機械化第三營於20日也加入了進來,但正式的戰鬥隻發生在19日一天,隨後隻有小規模的交火,
這次戰鬥中蒙疆軍的損失是54人死亡:52名士兵,1名救護員和那個訓練司令部的少校,此外有204人受傷。
在裝備上,蒙疆軍投入的10輛坦克中,7輛被擊傷,其中一輛被摧毀,投入裝甲車8輛,幾乎全部受損,有兩輛被摧毀。
近20架直升機被擊中受創,至少一架因受創過重而報廢。
蒙疆軍宣稱打死緬軍668人,俘虜19人,拘捕緬軍嫌疑人員40餘人,繳獲各種武器109件,有關擊斃緬軍人數可以說肯定是誇大了,如果緬軍真的被打死那麽多,再加上負傷者,包圍圈中的緬軍早已經是全軍覆滅了,可是俘虜在哪裏?為什麽繳獲武器這麽少?
也許沒有人想到,這隻是一場血腥戰爭的開始階段。
緬甸的羅興伽***團結陣線是緬甸若開邦的***武裝組織,成立於1978年,同時建立了羅興伽***遊擊隊,並在該邦的貌奪和布帝洞等地區建立了根據地。
緬政府對其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清剿,該部武裝和***難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國,外逃的***團結陣線仍繼續在孟加拉國堅持反緬政府的鬥爭,並向其他國家請求援助,現該陣線由昭鮑任主席,努爾·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總書記,武裝力量約3000餘人,總部設在孟加拉國境內。
1989年中旬,他們派出的聯絡人員在孟東看到了蒙疆軍答應贈送的一批繳獲的緬軍武器,這樣他們燃起了東山再起的希望,這也是蒙疆自治共和國拉攏緬甸民族武裝的重要步驟。
從1985年到1988年,蒙疆先後建成了生產自動步槍,手榴彈,地雷的西山機器廠、生產槍彈的前進機器廠、生產迫擊炮彈和引信火工品的東風機器廠、生產硝銨的天河化工廠、勒工模具廠,木齊標準件廠等。
1986年以後,根據需要在南塔的巴侖鎮建造了40mm火箭彈和火箭彈引信廠。
上述軍工廠的建立,使蒙疆破天荒的擁有了生產現代輕兵器的能力,極大的改善了蒙疆部隊武器裝備的供應情況,同時也為開發地區的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亂石成堆,自然條件惡劣的荒僻山溝搶建工廠,生活物資從會嗮等地運來,建築材料由當地供應,當時技術資料齊全,安裝設備、砌圍牆、修馬路、平場地,手拉肩扛,運走石頭37070立方米,1985年以上的工廠打通了生產線,完成了工裝大會戰。
1988年軍工生產廠區基本建成,完成基建投資27825.13萬南華元,建築麵積1760780平方米,其中生產建築724980平方米,生活建築103580平方米。
截止1988年有設備1414台,動力機械總能力13962.93千瓦,全部設備為80年代以後的產品,擁有坐標鏜床、螺紋磨床和萬能測長儀、萬能工具顯微鏡、光學分度頭等精密機床和計量檢測器具,壓、鑄、熱擠壓工藝齊全,表麵與熱處理技術先進。
到1988年末有職工6449人,平均技術等級4級以上,擁有各類技術人員1490名,其中工程師410人,是蒙疆技術骨幹最多、力量最強的企業。
與此同時,南華大型軍用運輸機以每次運輸1輛主戰坦克或1架直升機或輕型坦克和步戰車各1輛的速度,采用混裝的方式,不間斷的運載重型裝備和配套的彈藥。
返程的飛機裝滿紫檀、柚木、紅木、安息香、打瑪樹脂、蟲膠、葛藤、砂仁、茴香、花梨木、胖大海、紫膠、鬆木等當地特產。
這一地區是世界安息香市場主要供應者,當時占世界市場供應量的70%,質量也居世界的首位,同時也是出產紫膠的主要地區之一。
這裏的糯米約有13個優良品種,其中最有名的是黑糯。
黑糯是上寮的黑五類食品之最。產地主要是在上寮,而以琅勃拉邦省的黑糯最為有名,是曆代國王指定種植的專作為國王副食品及祭天祖的主要祭品。
據說,在古代,黑糯也和象牙犀牛角一樣作為進貢中國皇帝的貢品之一,這裏的人民把黑糯和著米,鶴鴿豆(紅豆)一齊稱為高級的藥用食品,對肝病、腎病有治療作用,其含鋅、鈣等對人體特別有益的元素比任何作物都高,是理想的滋補食品。
由於老撾黑糯和老撾上寮地區盛產的黑殼慧米、黑玉米、黑芝麻、黑豆,含有很高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同被雅稱為地道的黑五類食品,受到南華聯邦營養學權威的讚譽,幾乎形成了有多少要多少的狀態。
這樣的黑五類都是旱地作物,多在人煙稀少的上寮山區種植,汲取土地豐富的自然肥分和上寮地區雨季長的有利自然條件,生產出高品質、無任何汙染的黑五類。
南華記者在南塔的河岸上看到,在興祥船廠的工地上,一艘噸位300噸的船舶主體已經完成,十五、六個工人正在進行船體鋼板的焊接,光亮的電火花在陽光底下依然有些刺眼,地上到處散落著整塊未切割的鋼板,而南塔河裏靠邊停著一艘嶄新的駁船,這是剛剛完工下水的,總噸295噸,船檢部門正在對新船進行聯合出廠檢驗,興祥船廠的老板房興祥告訴記者,今年,已經有30艘船舶完工出廠了。
老房算了一筆賬,一艘船大約需要消耗100多噸鋼板,加上機器和人工,造價近60萬,假如鋼板價格下跌1000元/噸,就節省了10多萬的材料成本,對一艘船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
“有機會的話,我要做大到2000個工人。”老房說。
隨著南華聯邦的上萬個小企業進駐,蒙疆自治共和國湧進了20多萬南華人,加上他們的家屬,人數已經達到了70多萬,工廠的用工方麵達到緊張的要崩斷的程度。
蒙疆自治共和國內政部長王左不負眾望,在泰國和其他東南亞的苗族難民營和山地居住者帶回了60多萬人,一時間,整個蒙疆自治共和國成了一個巨大的培訓處和工地。
對於首批進入蒙疆自治共和國的企業投資者來說,產品不愁銷路是最大的優勢,經過三個月培訓的員工工資隻有每個月600南華元也是優勢之一。
他們隻有一個煩惱的地方,由於電力不足,工廠隻能生產半天,18時以後隻能優先保障居民的用電需求,這樣的後果造成蒙疆夜生活的生意好的一塌糊塗。
一時間,蒙疆自治共和國成了一個新的投資熱土,後麵的發展已經超出了王寶他們的想象,除了南華聯邦和其他華人國家的中小企業,鄰近的老撾,泰國,緬甸的低智勞工也湧了進來,逼的賈佳昌開始盡快行動。
在第二天蒙疆軍開始向北推進時,緬軍則向著相反的方向晝伏夜行地急進,在途中他們和團在包圍圈以外的部隊第90營和第45重武器營會合,然後遁入森林之中。
毫無疑問的,緬甸第1團在這次戰鬥中遭到了重創,但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局麵,緬軍第1團躲在森林中休整,恢複元氣,直到11月份才再次開始活躍起來,12月份在東枝戰役中,緬軍第1團將再次和蒙疆軍3個機械化步兵營和一個坦克營大戰一場。
在戰爭的後來的階段,緬軍第1團一直活動在這個區域,從春節攻勢,直到戰爭結束,緬甸第1團從未被消滅過。
戰鬥一直延續到4月25日,如上麵提到的機械化第三營於20日也加入了進來,但正式的戰鬥隻發生在19日一天,隨後隻有小規模的交火,
這次戰鬥中蒙疆軍的損失是54人死亡:52名士兵,1名救護員和那個訓練司令部的少校,此外有204人受傷。
在裝備上,蒙疆軍投入的10輛坦克中,7輛被擊傷,其中一輛被摧毀,投入裝甲車8輛,幾乎全部受損,有兩輛被摧毀。
近20架直升機被擊中受創,至少一架因受創過重而報廢。
蒙疆軍宣稱打死緬軍668人,俘虜19人,拘捕緬軍嫌疑人員40餘人,繳獲各種武器109件,有關擊斃緬軍人數可以說肯定是誇大了,如果緬軍真的被打死那麽多,再加上負傷者,包圍圈中的緬軍早已經是全軍覆滅了,可是俘虜在哪裏?為什麽繳獲武器這麽少?
也許沒有人想到,這隻是一場血腥戰爭的開始階段。
緬甸的羅興伽***團結陣線是緬甸若開邦的***武裝組織,成立於1978年,同時建立了羅興伽***遊擊隊,並在該邦的貌奪和布帝洞等地區建立了根據地。
緬政府對其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清剿,該部武裝和***難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國,外逃的***團結陣線仍繼續在孟加拉國堅持反緬政府的鬥爭,並向其他國家請求援助,現該陣線由昭鮑任主席,努爾·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總書記,武裝力量約3000餘人,總部設在孟加拉國境內。
1989年中旬,他們派出的聯絡人員在孟東看到了蒙疆軍答應贈送的一批繳獲的緬軍武器,這樣他們燃起了東山再起的希望,這也是蒙疆自治共和國拉攏緬甸民族武裝的重要步驟。
從1985年到1988年,蒙疆先後建成了生產自動步槍,手榴彈,地雷的西山機器廠、生產槍彈的前進機器廠、生產迫擊炮彈和引信火工品的東風機器廠、生產硝銨的天河化工廠、勒工模具廠,木齊標準件廠等。
1986年以後,根據需要在南塔的巴侖鎮建造了40mm火箭彈和火箭彈引信廠。
上述軍工廠的建立,使蒙疆破天荒的擁有了生產現代輕兵器的能力,極大的改善了蒙疆部隊武器裝備的供應情況,同時也為開發地區的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亂石成堆,自然條件惡劣的荒僻山溝搶建工廠,生活物資從會嗮等地運來,建築材料由當地供應,當時技術資料齊全,安裝設備、砌圍牆、修馬路、平場地,手拉肩扛,運走石頭37070立方米,1985年以上的工廠打通了生產線,完成了工裝大會戰。
1988年軍工生產廠區基本建成,完成基建投資27825.13萬南華元,建築麵積1760780平方米,其中生產建築724980平方米,生活建築103580平方米。
截止1988年有設備1414台,動力機械總能力13962.93千瓦,全部設備為80年代以後的產品,擁有坐標鏜床、螺紋磨床和萬能測長儀、萬能工具顯微鏡、光學分度頭等精密機床和計量檢測器具,壓、鑄、熱擠壓工藝齊全,表麵與熱處理技術先進。
到1988年末有職工6449人,平均技術等級4級以上,擁有各類技術人員1490名,其中工程師410人,是蒙疆技術骨幹最多、力量最強的企業。
與此同時,南華大型軍用運輸機以每次運輸1輛主戰坦克或1架直升機或輕型坦克和步戰車各1輛的速度,采用混裝的方式,不間斷的運載重型裝備和配套的彈藥。
返程的飛機裝滿紫檀、柚木、紅木、安息香、打瑪樹脂、蟲膠、葛藤、砂仁、茴香、花梨木、胖大海、紫膠、鬆木等當地特產。
這一地區是世界安息香市場主要供應者,當時占世界市場供應量的70%,質量也居世界的首位,同時也是出產紫膠的主要地區之一。
這裏的糯米約有13個優良品種,其中最有名的是黑糯。
黑糯是上寮的黑五類食品之最。產地主要是在上寮,而以琅勃拉邦省的黑糯最為有名,是曆代國王指定種植的專作為國王副食品及祭天祖的主要祭品。
據說,在古代,黑糯也和象牙犀牛角一樣作為進貢中國皇帝的貢品之一,這裏的人民把黑糯和著米,鶴鴿豆(紅豆)一齊稱為高級的藥用食品,對肝病、腎病有治療作用,其含鋅、鈣等對人體特別有益的元素比任何作物都高,是理想的滋補食品。
由於老撾黑糯和老撾上寮地區盛產的黑殼慧米、黑玉米、黑芝麻、黑豆,含有很高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價值,同被雅稱為地道的黑五類食品,受到南華聯邦營養學權威的讚譽,幾乎形成了有多少要多少的狀態。
這樣的黑五類都是旱地作物,多在人煙稀少的上寮山區種植,汲取土地豐富的自然肥分和上寮地區雨季長的有利自然條件,生產出高品質、無任何汙染的黑五類。
南華記者在南塔的河岸上看到,在興祥船廠的工地上,一艘噸位300噸的船舶主體已經完成,十五、六個工人正在進行船體鋼板的焊接,光亮的電火花在陽光底下依然有些刺眼,地上到處散落著整塊未切割的鋼板,而南塔河裏靠邊停著一艘嶄新的駁船,這是剛剛完工下水的,總噸295噸,船檢部門正在對新船進行聯合出廠檢驗,興祥船廠的老板房興祥告訴記者,今年,已經有30艘船舶完工出廠了。
老房算了一筆賬,一艘船大約需要消耗100多噸鋼板,加上機器和人工,造價近60萬,假如鋼板價格下跌1000元/噸,就節省了10多萬的材料成本,對一艘船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
“有機會的話,我要做大到2000個工人。”老房說。
隨著南華聯邦的上萬個小企業進駐,蒙疆自治共和國湧進了20多萬南華人,加上他們的家屬,人數已經達到了70多萬,工廠的用工方麵達到緊張的要崩斷的程度。
蒙疆自治共和國內政部長王左不負眾望,在泰國和其他東南亞的苗族難民營和山地居住者帶回了60多萬人,一時間,整個蒙疆自治共和國成了一個巨大的培訓處和工地。
對於首批進入蒙疆自治共和國的企業投資者來說,產品不愁銷路是最大的優勢,經過三個月培訓的員工工資隻有每個月600南華元也是優勢之一。
他們隻有一個煩惱的地方,由於電力不足,工廠隻能生產半天,18時以後隻能優先保障居民的用電需求,這樣的後果造成蒙疆夜生活的生意好的一塌糊塗。
一時間,蒙疆自治共和國成了一個新的投資熱土,後麵的發展已經超出了王寶他們的想象,除了南華聯邦和其他華人國家的中小企業,鄰近的老撾,泰國,緬甸的低智勞工也湧了進來,逼的賈佳昌開始盡快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