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時分,一聲雞鳴,一道利箭般的身影,自少室山上飛掠而下,自然而然,這身影不是旁人,正是李劍歌。
很快,李劍歌就穿過山林,回到了山下集鎮的客棧中,關上房門後,他這才鬆了口氣。
從懷中掏出一長卷純白的綢布,李劍歌翻開看了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綢布上,記錄著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
行首四個大字,正是《九陽真經》。
原來,昨夜找到這神功後,李劍歌並未直接將那原本的《楞伽經》帶走,而是選擇將其謄抄了下來。
畢竟這《楞伽經》乃是達摩手書的原本,不是一般的經書,於少林寺而言極為重要。
在他想來自己又不禮佛,隻要得了神功就好,根本沒必要捎走人家的寶貝。
反正即便是謄抄,也費不了多大功夫,所以他在一開始就有所準備。
之後借著月色,四卷九陽神功全文,盡皆被他抄在了這綢布上。
在抄下九陽神功之後,李劍歌為神功所誘,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嚐試著修煉,很快沉迷進去,恍惚≯↙,間一夜已然過去。
直到先前晨曦微露,他從被一聲咯吱輕響給驚醒,這才發現天色已亮。
那聲響,正是藏經閣外的少林僧人,推門而入的動靜。
李劍歌一驚,不得不急急忙忙離開了藏經閣。
彼時,少林僧眾已紛紛起床,開始早課,人來人往,李劍歌險些露出行蹤,堪堪才得以避開。
他不敢再多做耽擱,出得寺廟後,匆匆一路下山,故而顯得有些慌亂。
畢竟是做賊,若叫人發現了,李劍歌還當真有些拉不下臉。
到這時,再沒了危險,李劍歌定下神來,回想起此前的情況,不由拍了拍胸口,暗道:“還好我輕功厲害。”
他看著手上的九陽神功,旋即轉念,又是一喜,自語道:“總歸有了收獲,此行不算虛費。”
原本,李劍歌還準備看看藏經閣內少林寺的其他武功,比如七十二絕技之類。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次卻沒有來得及去看。
不過,他倒也沒有感到多少失望。
得了九陽神功,李劍歌已是極為滿意,自覺無須過於貪心。
既然沒看到其他少林絕技,那就是上天注定無緣,李劍歌卻也不會強求。
他心想:“唉,我還是沒達到沒臉沒皮的境界,這等翻.牆入院做賊,竊據秘籍的事情,到底有些心虛,以後還是少做點比較好。”
少做點,卻不是不做,李劍歌絕非那種古板死硬之人,誰知道日後有些什麽發展,若是真有必要,那做了也無妨。
這些念頭不過在腦中一轉,李劍歌便放在一邊,不再去理會,將心神重新放回了九陽神功上。
他環顧四周,想到:“這客棧卻不是什麽方便修煉的地方……”
又念及此處位於少林寺附近,他便決定退房離去。
想到便做,李劍歌立刻簡單收拾了一下,下得樓來,見客棧已經開門,當即便退了房子。
出了客棧之後,李劍歌沒有立刻離開,而是來到了集鎮鎮東的馬市。
來時,李劍歌著急趕路,使著輕功,日夜兼程,頗為勞累,如今既然得了神功,自然就不必再那麽心急李劍歌便在馬市買了匹良馬,以做代步之用,搞定一應器物後,他這才終於出了集鎮鎮口,隨後打馬往南,一騎絕塵而去。
…………
又過了半個多月,李劍歌終於抵達了此行出來的第二站,便是那襄陽城外的獨孤劍塚。
上次來時,李劍歌乃是為了那穀中的異獸菩斯曲蛇,這次也還是如此。
那菩斯曲蛇可以增長氣力,益血明目,自是一種奇寶。
當初李劍歌本想將其盡數抓了,來增長功力。
不過到後來,卻發現吃得越多效用越低,待吃剩下小半後,便再了沒半點功用。
於是,穀中的菩斯曲蛇,才僥幸得逃,剩餘了一些留種,但是這一次,這些可憐的異獸終於還是難免遭遇一番滅族的大難。
這東西李劍歌吃得再多也沒什麽用,他當然並非為了自己而來,他為的,正是終南山上的那幾個女人。
小龍女還好,本就內力精深,習得九陰真經後,功力更是日益增長。
於她而言,即便是不服食這種異獸,卻也無甚大礙。
但那陸無雙和程靈素,比其小龍女來,就要差上許多,兩人畢竟不如她從小修煉高明內功,資質也要差上一些。
先天資質不佳,起步又太晚,盡管如今得了九陰真經這門神功,加上古墓之中的寒玉床為助力。
但若想要短時間內,快速增長實力,卻終究有些困難,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這兩人,一個是自己的乖徒兒,一個是已經是自己的女人。
日後肯定是要帶回主世界的,而在那邊又有桃神教這個大敵,李劍歌自然而然不能不做考慮。
因此,他才又將主意打到了這些菩斯曲蛇的頭上。
雖然這些異獸很是珍奇,吃絕種了有些可惜。
但李劍歌坐擁“真武玄界”,可以穿越諸天萬世,日後自然可以遇到各種更加珍奇的寶貝。
相較之下,即便是把這些菩斯曲蛇吃絕種,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他隻是這世界的過客,而且也不是什麽環保主義者。
若是目前沒那份需求,還可以留幾條養著看看,但既然有需要,該出手便出手,李劍歌可不會有什麽猶豫的。
第一次尋訪獨孤劍塚時,花費了李劍歌不少的功夫,第二次來自然熟門熟路。
穿過一片密林,李劍歌回到那道熟悉的穀口,不由一歎。
當初他可是在這裏邊居住了半年多才離開,對這周圍的一草一木,不說如數家珍,卻也諳達於心。
自離去後,經曆了不少的事情,如今再次回來,難免生出些恍如隔世之感。
好在他也不是什麽多愁善感之輩,這些許低沉的情感很快消散。
轉瞬間,他又立刻掛念那陪伴了自己許久,已有了不淺感情的神雕來,探目朝穀中一望,自語道:“不知雕兄怎麽樣了……”
看了一會,並未發現什麽身影,想了想,他當即一躍而起,登上了一塊高處的石台。
下一刻,李劍歌收心定氣,胸腹間隨之鼓蕩起伏,緊接著發出了一聲仰天長嘯。
嘯聲直上雲霄,在空氣中來回蕩漾,將整個山穀都包圍了起來。
過得片刻,一聲蒼涼的啼鳴,自穀中傳來,仿佛在回應著李劍歌的長嘯,他當即罷口,哈哈一笑,朗聲道:“雕兄,我回來啦!”
李劍歌話音未落,便見到穀內的林木響起簌簌的動靜,隨即被嘩啦啦急速撥開,不一會,衝出來一頭龐然巨物。
隻見其身高近丈許,利喙寬翅,威風凜凜,這頭巨物不是那神雕,又能是哪個!
神雕衝出山穀,見到李劍歌之後,馬上拍打著雙翅,發出嘎嘎大叫。
不待李劍歌迎上前去,一陣疾風刮過,它已然掠過十數丈穀地,來到李劍歌麵前,喙嘴不停開闔,又轉又跳,顯得極為開心。
見狀,李劍歌也甚為欣喜,上次在這穀中居住的那段日子裏,他與這神雕朝夕相處,可著實積累了很深的感情。
這神雕智力已近乎常人,李劍歌從來沒把它當野獸看過,而是作為好友相伴,久別重逢,自然愉悅。
他伸出雙臂,緊緊地抱住了神雕,大笑道:“雕兄,我們可又見麵了。”
神雕也合攏雙翅,與特貼著,咕咕輕叫,似乎也在訴說著歡喜。
一人一獸,好生親近了一番,這才並肩邁入山穀。
循著熟悉的路徑,李劍歌來到獨孤求敗故去的山洞前,在洞口附近,他當初所搭建的小木屋仍舊聳立在那。
李劍歌先進那小屋看了看,一如他離去時一模一樣,除去些灰塵之外,並沒有任何其他的痕跡。
出來後,那神雕突然伸出喙嘴,叼著他的衣領扯了扯,然後拍著翅膀跳到一旁的空地上。
李劍歌曾經與神雕朝夕相處,已頗有默契,見到它這幅模樣,馬上理解了其意圖。
李劍歌笑道:“雕兄,你又想與我切磋是麽?稍等片刻,我馬上就來。”
說罷,他轉身走進了山洞,神雕一見,頓時也收起翅膀跟了進去。
片刻後,待李劍歌再次拜過獨孤求敗的遺塚,一人一雕方回到洞外,重新擺開架勢,神雕二話不說,直接一翅朝李劍歌撲來。
此前的相處之中,李劍歌經常與神雕這般嬉鬥,倒也毫不意外,當即一拳擊去,將它的翅膀打偏。
神雕這一招用了八成力,原本以為冷不丁一下定能把李劍歌撲個踉蹌,占得上風。
卻沒想到他這般隨手一擊,就能將自己的撲擊打偏,忍不住咕的一聲奇叫。
殊不知,李劍歌如今已邁入先天境界,武功與當日豈可同日而語。
神雕不清楚李劍歌的變化,這等勁力在當初或許能夠奏效,但在這時的李劍歌看來,卻再也平常不過,立刻就能做出反應。
隨手接下它這一招後,聽到它的叫聲,李劍歌輕輕一笑,束手立於原地,並沒有借機反打。
見狀,神雕有些不死心,跟著又是一記雙翅合擊,向李劍歌拍去。
它看到李劍歌輕描淡寫的模樣,這一下,卻是用了十成力。
然而神雕終究是頭獸類,不能習練武功內勁,因此哪怕天賦異稟,力大無窮,卻也終究無甚大用。
若是李劍歌入得先天之前,它還能憑借自獨孤求敗處得來的熏陶以及一身蠻力,與他鬥上那麽一鬥,可以打得有來有回。
但此時麵對入了先天境界的李劍歌,空靠這些,就完全不是李劍歌對手了。
見它雙翅揮來,李劍歌不躲不避,雙臂一展,各自一拳,正麵迎上。
砰!砰!兩聲悶響過後,神雕身子一斜,感到翅膀上傳來一股巨力,隨即不由自主地跌坐在地。
這時,它才徹底明白,自己已然完全不是李劍歌的對手了。
怔了怔之後,神雕才站起身來,咕咕一叫。
李劍歌見它眼珠亂轉,當即哈哈大笑道:“雕兄,還要打麽?”
聞言,神雕瞪了他一眼,瞳孔中即有些不甘,又有些頹喪,隨後發出嘎嘎的低鳴,攤開翅膀,又一次坐回了地上。
李劍歌又是一陣大笑,直把神雕弄得翅膀亂舞,不停拍打著地麵,發泄自己的不滿後,才停了下來。
其後幾日,他便在這山穀中重新住了下來,一邊研習九陽神功,一邊捕捉那菩斯曲蛇。
這一住,又是將近三個多月的時間過去。
九陽神功確然是妙不可言,其雖名為“九陽”,卻與九陰真經不同,九陰真經崇揚“老.子之學”,隻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
但九陽神功卻不同,並非一味側重正陽勝陰,
而是講究陰陽調和,兼具了剛柔互濟的中和之道。
李劍歌研習九陽神功之時,也將九陰真經擺在一旁,不時將兩者對比,常有恍然大悟之感。
不過,這九陽神功雖然極為高明,卻有個問題,其修煉之艱難,遠超乎人所能想象。
修煉第一卷時,李劍歌憑借自身先天的境界,還能快速精進。
但即便如此,也花費了兩個多月的日子才真正練成。
待到第二卷之後,李劍歌便明顯感到有些困難,速度立刻慢了下來,其後一個多月的進境,還不如最初三天的幅度。
這門神功,原來卻與九陰真經不同,並不講究急功速成,而是個需要水磨功夫的武學。
(感謝“風沙嚎、醉夢迷月”的打賞。)
很快,李劍歌就穿過山林,回到了山下集鎮的客棧中,關上房門後,他這才鬆了口氣。
從懷中掏出一長卷純白的綢布,李劍歌翻開看了看,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綢布上,記錄著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字。
行首四個大字,正是《九陽真經》。
原來,昨夜找到這神功後,李劍歌並未直接將那原本的《楞伽經》帶走,而是選擇將其謄抄了下來。
畢竟這《楞伽經》乃是達摩手書的原本,不是一般的經書,於少林寺而言極為重要。
在他想來自己又不禮佛,隻要得了神功就好,根本沒必要捎走人家的寶貝。
反正即便是謄抄,也費不了多大功夫,所以他在一開始就有所準備。
之後借著月色,四卷九陽神功全文,盡皆被他抄在了這綢布上。
在抄下九陽神功之後,李劍歌為神功所誘,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嚐試著修煉,很快沉迷進去,恍惚≯↙,間一夜已然過去。
直到先前晨曦微露,他從被一聲咯吱輕響給驚醒,這才發現天色已亮。
那聲響,正是藏經閣外的少林僧人,推門而入的動靜。
李劍歌一驚,不得不急急忙忙離開了藏經閣。
彼時,少林僧眾已紛紛起床,開始早課,人來人往,李劍歌險些露出行蹤,堪堪才得以避開。
他不敢再多做耽擱,出得寺廟後,匆匆一路下山,故而顯得有些慌亂。
畢竟是做賊,若叫人發現了,李劍歌還當真有些拉不下臉。
到這時,再沒了危險,李劍歌定下神來,回想起此前的情況,不由拍了拍胸口,暗道:“還好我輕功厲害。”
他看著手上的九陽神功,旋即轉念,又是一喜,自語道:“總歸有了收獲,此行不算虛費。”
原本,李劍歌還準備看看藏經閣內少林寺的其他武功,比如七十二絕技之類。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次卻沒有來得及去看。
不過,他倒也沒有感到多少失望。
得了九陽神功,李劍歌已是極為滿意,自覺無須過於貪心。
既然沒看到其他少林絕技,那就是上天注定無緣,李劍歌卻也不會強求。
他心想:“唉,我還是沒達到沒臉沒皮的境界,這等翻.牆入院做賊,竊據秘籍的事情,到底有些心虛,以後還是少做點比較好。”
少做點,卻不是不做,李劍歌絕非那種古板死硬之人,誰知道日後有些什麽發展,若是真有必要,那做了也無妨。
這些念頭不過在腦中一轉,李劍歌便放在一邊,不再去理會,將心神重新放回了九陽神功上。
他環顧四周,想到:“這客棧卻不是什麽方便修煉的地方……”
又念及此處位於少林寺附近,他便決定退房離去。
想到便做,李劍歌立刻簡單收拾了一下,下得樓來,見客棧已經開門,當即便退了房子。
出了客棧之後,李劍歌沒有立刻離開,而是來到了集鎮鎮東的馬市。
來時,李劍歌著急趕路,使著輕功,日夜兼程,頗為勞累,如今既然得了神功,自然就不必再那麽心急李劍歌便在馬市買了匹良馬,以做代步之用,搞定一應器物後,他這才終於出了集鎮鎮口,隨後打馬往南,一騎絕塵而去。
…………
又過了半個多月,李劍歌終於抵達了此行出來的第二站,便是那襄陽城外的獨孤劍塚。
上次來時,李劍歌乃是為了那穀中的異獸菩斯曲蛇,這次也還是如此。
那菩斯曲蛇可以增長氣力,益血明目,自是一種奇寶。
當初李劍歌本想將其盡數抓了,來增長功力。
不過到後來,卻發現吃得越多效用越低,待吃剩下小半後,便再了沒半點功用。
於是,穀中的菩斯曲蛇,才僥幸得逃,剩餘了一些留種,但是這一次,這些可憐的異獸終於還是難免遭遇一番滅族的大難。
這東西李劍歌吃得再多也沒什麽用,他當然並非為了自己而來,他為的,正是終南山上的那幾個女人。
小龍女還好,本就內力精深,習得九陰真經後,功力更是日益增長。
於她而言,即便是不服食這種異獸,卻也無甚大礙。
但那陸無雙和程靈素,比其小龍女來,就要差上許多,兩人畢竟不如她從小修煉高明內功,資質也要差上一些。
先天資質不佳,起步又太晚,盡管如今得了九陰真經這門神功,加上古墓之中的寒玉床為助力。
但若想要短時間內,快速增長實力,卻終究有些困難,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這兩人,一個是自己的乖徒兒,一個是已經是自己的女人。
日後肯定是要帶回主世界的,而在那邊又有桃神教這個大敵,李劍歌自然而然不能不做考慮。
因此,他才又將主意打到了這些菩斯曲蛇的頭上。
雖然這些異獸很是珍奇,吃絕種了有些可惜。
但李劍歌坐擁“真武玄界”,可以穿越諸天萬世,日後自然可以遇到各種更加珍奇的寶貝。
相較之下,即便是把這些菩斯曲蛇吃絕種,卻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他隻是這世界的過客,而且也不是什麽環保主義者。
若是目前沒那份需求,還可以留幾條養著看看,但既然有需要,該出手便出手,李劍歌可不會有什麽猶豫的。
第一次尋訪獨孤劍塚時,花費了李劍歌不少的功夫,第二次來自然熟門熟路。
穿過一片密林,李劍歌回到那道熟悉的穀口,不由一歎。
當初他可是在這裏邊居住了半年多才離開,對這周圍的一草一木,不說如數家珍,卻也諳達於心。
自離去後,經曆了不少的事情,如今再次回來,難免生出些恍如隔世之感。
好在他也不是什麽多愁善感之輩,這些許低沉的情感很快消散。
轉瞬間,他又立刻掛念那陪伴了自己許久,已有了不淺感情的神雕來,探目朝穀中一望,自語道:“不知雕兄怎麽樣了……”
看了一會,並未發現什麽身影,想了想,他當即一躍而起,登上了一塊高處的石台。
下一刻,李劍歌收心定氣,胸腹間隨之鼓蕩起伏,緊接著發出了一聲仰天長嘯。
嘯聲直上雲霄,在空氣中來回蕩漾,將整個山穀都包圍了起來。
過得片刻,一聲蒼涼的啼鳴,自穀中傳來,仿佛在回應著李劍歌的長嘯,他當即罷口,哈哈一笑,朗聲道:“雕兄,我回來啦!”
李劍歌話音未落,便見到穀內的林木響起簌簌的動靜,隨即被嘩啦啦急速撥開,不一會,衝出來一頭龐然巨物。
隻見其身高近丈許,利喙寬翅,威風凜凜,這頭巨物不是那神雕,又能是哪個!
神雕衝出山穀,見到李劍歌之後,馬上拍打著雙翅,發出嘎嘎大叫。
不待李劍歌迎上前去,一陣疾風刮過,它已然掠過十數丈穀地,來到李劍歌麵前,喙嘴不停開闔,又轉又跳,顯得極為開心。
見狀,李劍歌也甚為欣喜,上次在這穀中居住的那段日子裏,他與這神雕朝夕相處,可著實積累了很深的感情。
這神雕智力已近乎常人,李劍歌從來沒把它當野獸看過,而是作為好友相伴,久別重逢,自然愉悅。
他伸出雙臂,緊緊地抱住了神雕,大笑道:“雕兄,我們可又見麵了。”
神雕也合攏雙翅,與特貼著,咕咕輕叫,似乎也在訴說著歡喜。
一人一獸,好生親近了一番,這才並肩邁入山穀。
循著熟悉的路徑,李劍歌來到獨孤求敗故去的山洞前,在洞口附近,他當初所搭建的小木屋仍舊聳立在那。
李劍歌先進那小屋看了看,一如他離去時一模一樣,除去些灰塵之外,並沒有任何其他的痕跡。
出來後,那神雕突然伸出喙嘴,叼著他的衣領扯了扯,然後拍著翅膀跳到一旁的空地上。
李劍歌曾經與神雕朝夕相處,已頗有默契,見到它這幅模樣,馬上理解了其意圖。
李劍歌笑道:“雕兄,你又想與我切磋是麽?稍等片刻,我馬上就來。”
說罷,他轉身走進了山洞,神雕一見,頓時也收起翅膀跟了進去。
片刻後,待李劍歌再次拜過獨孤求敗的遺塚,一人一雕方回到洞外,重新擺開架勢,神雕二話不說,直接一翅朝李劍歌撲來。
此前的相處之中,李劍歌經常與神雕這般嬉鬥,倒也毫不意外,當即一拳擊去,將它的翅膀打偏。
神雕這一招用了八成力,原本以為冷不丁一下定能把李劍歌撲個踉蹌,占得上風。
卻沒想到他這般隨手一擊,就能將自己的撲擊打偏,忍不住咕的一聲奇叫。
殊不知,李劍歌如今已邁入先天境界,武功與當日豈可同日而語。
神雕不清楚李劍歌的變化,這等勁力在當初或許能夠奏效,但在這時的李劍歌看來,卻再也平常不過,立刻就能做出反應。
隨手接下它這一招後,聽到它的叫聲,李劍歌輕輕一笑,束手立於原地,並沒有借機反打。
見狀,神雕有些不死心,跟著又是一記雙翅合擊,向李劍歌拍去。
它看到李劍歌輕描淡寫的模樣,這一下,卻是用了十成力。
然而神雕終究是頭獸類,不能習練武功內勁,因此哪怕天賦異稟,力大無窮,卻也終究無甚大用。
若是李劍歌入得先天之前,它還能憑借自獨孤求敗處得來的熏陶以及一身蠻力,與他鬥上那麽一鬥,可以打得有來有回。
但此時麵對入了先天境界的李劍歌,空靠這些,就完全不是李劍歌對手了。
見它雙翅揮來,李劍歌不躲不避,雙臂一展,各自一拳,正麵迎上。
砰!砰!兩聲悶響過後,神雕身子一斜,感到翅膀上傳來一股巨力,隨即不由自主地跌坐在地。
這時,它才徹底明白,自己已然完全不是李劍歌的對手了。
怔了怔之後,神雕才站起身來,咕咕一叫。
李劍歌見它眼珠亂轉,當即哈哈大笑道:“雕兄,還要打麽?”
聞言,神雕瞪了他一眼,瞳孔中即有些不甘,又有些頹喪,隨後發出嘎嘎的低鳴,攤開翅膀,又一次坐回了地上。
李劍歌又是一陣大笑,直把神雕弄得翅膀亂舞,不停拍打著地麵,發泄自己的不滿後,才停了下來。
其後幾日,他便在這山穀中重新住了下來,一邊研習九陽神功,一邊捕捉那菩斯曲蛇。
這一住,又是將近三個多月的時間過去。
九陽神功確然是妙不可言,其雖名為“九陽”,卻與九陰真經不同,九陰真經崇揚“老.子之學”,隻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
但九陽神功卻不同,並非一味側重正陽勝陰,
而是講究陰陽調和,兼具了剛柔互濟的中和之道。
李劍歌研習九陽神功之時,也將九陰真經擺在一旁,不時將兩者對比,常有恍然大悟之感。
不過,這九陽神功雖然極為高明,卻有個問題,其修煉之艱難,遠超乎人所能想象。
修煉第一卷時,李劍歌憑借自身先天的境界,還能快速精進。
但即便如此,也花費了兩個多月的日子才真正練成。
待到第二卷之後,李劍歌便明顯感到有些困難,速度立刻慢了下來,其後一個多月的進境,還不如最初三天的幅度。
這門神功,原來卻與九陰真經不同,並不講究急功速成,而是個需要水磨功夫的武學。
(感謝“風沙嚎、醉夢迷月”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