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九陽神功如此緩慢的進境,李劍歌稍微感到些許的失望後,卻也很快明白過來。


    想來也是,這等神功,隻講究一個“精”字,當然不會那麽簡單易成。


    僅從金大俠錄述中,對於九陽神功的修煉難度,也可以窺知一二。


    原故事之中,有明確記載,練過全本九陽的,隻有兩人。


    其一,自然便是那後世的明教教.主張無忌,他經過一番奇遇,困頓於昆侖山絕穀之中,發現九陽真經,最後花了數年時間才練成三卷。


    但李劍歌細細想來,張無忌的經曆,卻不足以為憑借,他身負“主角氣運”,與常人不同,豈可等閑視之!


    而且即便如此,最後一卷真經,張無忌也隻能憑借那乾坤一氣袋的機緣,方至大成。


    這種奇遇,不可能按照常例而循,千古唯餘他一人而已。


    李劍歌想來想去,隻覺真正能夠做為參考的,僅有另一個練了此功的,便是那藏經閣看守僧,覺遠大師。


    從原文可知,覺遠大師在無意中發現九陽真經後,修煉了數十年的光景,才堪堪練成√,其前三卷。


    爾後,便一直桎梏不前,始終不能練成第四卷神功,沒有大成。


    須知以九陽神功之神異威力,練得大成後,內力自生速度奇快,源源不絕,永不絕息。


    若是覺遠能夠達到大成的境界,也不可能會在最後死於筋疲力竭之下。


    因此顯而易見,直到死前,覺遠也還是止步於前三卷。


    兩相一對比,便可知曉這九陽神功的修煉難度,是何等之高了,絕非常人所能想象。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李劍歌略微估算了一下,以他如今的這番進度,恐怕竭盡全力,閉關苦修,也隻能堪堪達到張無忌在昆侖山中的程度。


    這番思慮清楚,李劍歌便停了下來,他暫時可沒那個條件,客官上不允許,主觀上目前也沒那麽急切的欲.望去閉關數年。


    既然九陽神功本就屬於日積月累的功夫,那他也無須太操之過急,慢慢來就是。


    恰好這三個多月之間,他此來的目的,已基本完成。


    他的主要目的,當然就是捉蛇,在神雕的協助之下,連日來,李劍歌除去練功,便是在山穀出入不停,四處搜捕那些剩下的菩斯曲蛇。


    而隨著每一天過去,他們能找到的菩斯曲蛇,也越來越少,一開始一天還能找到十餘條,後來就隻有幾條。


    再之後,幾天才能找到一條,時至今日,已然七八天都沒有哪怕半點收獲。


    想來,那些菩斯曲蛇,已經差不多都被他給捉光了。


    可憐這些菩斯曲蛇,集天地之精華,原本在這山穀中繁衍生息不知多少年月,才聚成這般不小的規模,得以獨霸一方。


    偏偏福運不佳,遇到了李劍歌這個橫闖進來的人物,第一次被吃了大半,第二次來更是幾乎滅族。


    其遭遇正是說明了弱肉強食之理,這世間事,不是你不去招惹別人,別人就不找你麻煩的。


    當然,李劍歌相信,那菩斯曲蛇肯定還有部分漏網之輩。


    畢竟這山穀占地頗為廣大,密林森森,即便以他和神雕的合力,也沒能遍尋每一寸方圓。


    但事到如今,也沒有再繼續搜捕下去的必要,那些大幸逃脫的菩斯曲蛇,既然老天不願讓他遇到,那就放過罷了。


    停止了捉蛇的舉動後,接下來所要做的,自然與當初無異,便是開爐將這些異種靈蛇煉成靈丹。


    李劍歌上一次來時,便是憑借李長庚所傳下的丹方,將菩斯曲蛇練成“龍元丹”服用。


    這一次,當然也不會例外,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這些異獸的靈效。


    好在上次打造的那丹爐還在這邊,有神雕保護,沒有被外力損壞。


    故而,這次就要方便得很多,無須再跑去襄陽尋匠煉爐。


    李劍歌又花費了十餘日,將捕來的菩斯曲蛇盡數練成了丹藥,最終得到龍元丹一百二十餘枚。


    這些丹藥,若讓陸無雙與程靈素平分的話,差不多已足夠幫助二人打通周.身經脈。


    搞定這些之後,李劍歌便無繼續停留於這山穀中的必要。


    於是,又到了分別之時,李劍歌以玉瓶收起丹藥,對神雕道:“雕兄,我這次又要走啦。”


    神雕聽懂了他的意思,嘎嘎叫了兩聲,朝他點了點頭,李劍歌哂然一笑,又入洞向獨孤求敗的石塚拜了幾拜,跟著便掉首出穀。


    神雕見狀,拍打著翅膀,將他直送至穀口,一人一雕摟抱親熱了一陣,這才依依而別。


    行出十餘裏後,李劍歌不禁感到有些難以舍離。


    他心想:“雕兄以前常與獨孤前輩作伴,現在與我成了朋友,想必已習慣與人相處,若我走了,他會不會感到寂寞?”


    就在李劍歌暗自思量之時,他忽聽得身後傳來一聲長鳴,下一瞬,一道黑影從遠處疾奔而來,正是那神雕。


    李劍歌不由大喜過望,忙轉身迎了上去,待到近了,那神雕高昂起喙嘴,又叫了兩聲。


    李劍歌喜道:“雕兄!你是不是也舍不得我?要與我一起離開麽!”


    神雕點了點頭,咕咕輕鳴,低頭啄了啄他的衣服。


    李劍歌哈哈一笑,道:“好!那就一起走!”


    如正如李劍歌所想,神雕非尋常獸類,早已習慣了與人類相處,未與李劍歌結識之前還好,獨孤求敗已去,它也就安心居於深穀之內。


    但李劍歌一來,與它相處甚歡,上次離去時,它就頗為不舍,以它的智力,已經能明白什麽叫孤獨,此後常有所感。


    這次李劍歌再次出現,眼見又要麵臨別離,神雕終於按捺不住念頭,便做出決定要跟他一同出山。


    對此,李劍歌求之不得,當然不會拒絕,於是一人一獸,並肩重踏江湖。


    …………


    出終南山之後,因為要去少林寺,李劍歌走的是東出潼關之路,再到獨孤劍塚,便折了一個大大的角度。


    這番事畢,踏上歸途,自然不必沿原路返回,有更簡捷的一條道路可供選擇。


    獨孤劍塚所在的山穀位於襄陽城附近,而襄陽城則抵臨襄水。


    所謂的襄水,乃是漢水在襄陽一段的別稱。


    漢水為長江支流,西起秦嶺南麓,連接關中、荊襄之地,在漢口匯入長江。


    隻要在襄陽附近的渡口上船,逆流而上,便能很快回到關中,比起陸路卻是快上不少,較之李劍歌來時的路線,更是大大縮短了腳程。


    李劍歌此行的目的都已大致達成,著急將龍元丹送回,給予陸、程二人,自然便選擇了這條線路。


    神雕盡管通靈,卻也不過一屆獸類,既然李劍歌有了決定,它當然沒有異.議,完全聽從。


    故而,出得山穀之後,一人一獸,沒有耽擱功夫,直往襄水而來。


    沿途一切都還頗為平順,並未出什麽太大意外。


    隻有一點,那神雕的巨大體型,著實太過顯眼,引得了不少路人的注意。


    而且它相貌醜陋,看起來頗為凶狠,身旁隨身帶著無雙劍的李劍歌又一看就是江湖人士,因此盡管引人注目,卻也沒人敢於招惹。


    但這也造成了一些小麻煩,那便是每當李劍歌帶著神雕邁入集鎮購.買吃食的時候,總會導致四處一空,人畜盡散。


    數次之後,李劍歌不得不與神雕做了商量,一旦需要途徑人群聚集處之時,且讓它去野外稍作避讓。


    神雕盡管有些不滿,倒也沒有反對,卻是在曾經伴隨獨孤求敗闖蕩時就有過類似經曆。


    其後,李劍歌每次去買補給的時候,便再沒了其他的麻煩。


    如此日夜兼程,過了沒多久,李劍歌與神雕很快就來到了襄水之畔的一處渡口。


    這渡口位於襄陽西北方,距離其約莫三百餘裏,很是繁華,往來南北東西之客盡聚於此,渡頭上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著人聲車聲。


    這一次要渡河,自然就不能再讓神雕避讓,因此,當李劍歌與其來到渡口時,頓時又驚詫了一群人畜。


    李劍歌皺了皺眉頭,當即沉聲一喝,暗含內力的聲音,立刻便震住了一眾心神。


    咳嗽了一聲,李劍歌朗聲道:“眾位無須驚慌,此乃通靈之獸,不會傷人。”


    說罷,他便讓神雕朝眾人點了點頭,顯示出一番不同的智慧。


    見神雕果如李劍歌所言,渡口這才漸漸恢複平靜。


    李劍歌當即與其來到碼頭邊,正想租一艘客船,卻忽聽得一聲怪笑傳來:“你這人武功好生厲害啊,叫什麽名字?”


    這笑聲強勁有力,鼓蕩著雄渾的真氣,震得李劍歌耳膜微顫,一聽便知是一高手發出。


    李劍歌馬上聞聲望去,隻見人群被撥開一條通道,從中躥出了一個人來。


    那人滿腮虯髯,根根如戟,插在臉上,猶如如刺蝟相仿。


    他身形極為魁梧,但偏偏身子顛倒,雙手各持石塊,撐地而行,速度卻又極快,臉上還帶著一絲略顯有些呆癡的笑容。


    跳出人群後,這人來到李劍歌身前,怔怔地打量著他,又問道:“喂,你剛才用的是什麽武功。”


    李劍歌瞧了他一眼,瞳孔微縮,覺得好像有些熟悉,似曾相識。


    沒等他回話,人群又傳來一聲大叫:“爸爸!你走慢些,等等我啊,別又去惹麻煩了!”


    此聲一出,李劍歌便露出一抹笑容,循聲望去,便見到人群中,跟著擠出來一少年。


    這少年俊朗清秀,一幅濁.世翩翩佳公子之貌,不是那楊過,又能是誰。


    李劍歌笑道:“楊兄弟,你怎麽在這?”


    楊過衝出人群之後,一眼便往那虯髯之人望去,卻並未立刻發現李劍歌,待他出聲打了招呼,這才看清楚眼前之人。


    他露出意外與驚喜的目光,快步上前,迎了過來,嘴上叫道:“李大哥!怎麽是你!”


    兩人把臂對笑,李劍歌回道:“嗬嗬,怎麽又不能是我,這位是?”


    聞言,楊過忙抓.住那虯髯怪人,將他扶起,介紹道:“李大哥,這是我義父!”


    李劍歌不由暗道:“果然不出所料,這家夥真是歐陽鋒。”


    隻聽楊過續道:“李大哥,沒想到能在這遇到你,我真是太高興了,你怎麽也跑到襄陽來了?”


    李劍歌笑著反問道:“這話該是我來問你吧,楊兄弟,你早就下了山,怎麽現在才來到襄陽,身邊還多出一個義父來?”


    楊過瞥了歐陽鋒一眼,苦笑著搖了搖頭,解釋道:“此事說來話長,容我慢慢道來。”


    兩人隨即在碼頭旁尋了一處落腳地,楊過細細講述了一番自己下山後的經曆。


    原來,自那日拜別李劍歌後,楊過一路沿著山道南行,便準備順著漢水直接到襄陽來找郭靖夫婦。


    不料得,他在半路一處村鎮暫歇之時,竟然巧遇了前來尋他的歐陽鋒。


    聽到這李劍歌便清楚了,原著中的確正有此節。


    他不禁暗自感慨冥冥中的緣分,沒想到楊過這番提前下山,居然恰巧就跟歐陽鋒碰上了。


    父子終於相會,自然都極為高興,那歐陽鋒自從逆練九陰真經後,就變得精神失常,認了楊過為子後,便一心掛念著他,再無他想。


    在與楊過見麵後的當夜,心情大樂的歐陽鋒,便非要傳他逆九陰真經與蛤蟆功。


    這一次,楊過可沒看過正版九陰真經,當然就不能道出正文將其弄瘋。


    因此,他原本南下的打算,便受了拖延,一直被歐陽鋒拉著練功。


    直到前幾天,楊過才好生哄著,將歐陽鋒往襄陽帶來。


    機緣巧合之下,卻與踏上歸途的李劍歌正好碰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武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大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大狗並收藏無限武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