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林源的提問,忽然變成了秦馥玉和況珈藍的一對一答。林源被夾在中間,聽的似懂非懂。但他也聽出一些眉目,眼前的學校和秦馥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是在她力促下才得以建成,這說明了什麽?
顯然,這個秦馥玉,背景不簡單呐。推測出這一點,林源絲毫沒有意外,拋開秦馥玉傾國傾城的容貌,單看那一舉一動流露出來的涵養和素質,就足以發現與眾不同。試想,能夠給人高貴之感,卻又能謙遜有禮,還不失親和力,能孕育出如此氣質女子的家庭,該有多麽深厚的底蘊,又有哪個不顯赫之極?這絕不是一般貴胄名門之家的子女能做到的。
想通這節,林源對秦馥玉的身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所擁有的強大背景顯然和沐族沒有關係,那就隻能來自山外了。“山外……”林源心中醞釀著這個詞語,這個名詞他並非第一次聽過,那麽這山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莫名的,心中一陣悸動。
不談林源心中思緒萬千,經過先前一番對話後,現場的氣氛變得沉悶之極,仿佛三人所處的一方天地被分離出來,四處陷入一片漆黑,一個圓形光膜被拉扯入了真空之中,惟有其中的三個人影被凸顯地分外鮮明。強烈的對比下,巨大的反差就足以令人在抑悶之中逐步窒息。這是一種微妙地難以言述的感覺,不著邊際,卻又直觀地將氛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第三物質,在一個特殊的時空節點真實地顯現出來。
實際上,這一刻,三個人隻是默不作聲,安安靜靜地消滅著餐盤中的飯菜而已。
吃完午飯,是午休時間,學子們三五成群,結伴走向宿舍區各自對應的房間休息。過程中,少不得一番嬉戲打鬧。
走出餐廳,看著活潑、朝氣的學子們留下的背影,秦馥玉忽然恬然一笑,這一笑飽含著太多含義,唯獨沒有煩惱、憂愁等負麵情緒。這一笑,猶如破開陰霾的春陽,用光輝和溫暖驅散人心陰暗處的深沉和冰冷。這一笑,剛才還壓抑、沉悶的氛圍立刻就冰雪消融,不留痕跡。“美。”這是見證了這一瞬間後,林源心中唯一的念頭。
“走吧,我們去花園走走吧。”剛才的對話並沒有結束,吃完了飯,花園就成了交談的最好去處。
踏著卵石鋪就的小徑,花圃中花團錦簇,知名和不知名的鮮花一朵朵的綻放著,無論它們普通還是名貴,這一刻卻是散發著屬於自己的芬芳,點綴著屬於它們的這一方天地。漫步回廊,嗅著芬芳,沐浴陽光,三人陶醉其中,似乎有了點微醺的味道。
“知道嗎?我一直忽略了一個問題。”秦馥玉停下腳步,擺弄著麵前的一盆君子蘭,雲淡風輕地繼續前麵的話題:“我一直以為孩子們缺少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但是我錯了,錯的離譜,孩子們更需要的是老師,一名名有愛心,肯於付出、甘於清貧,善於耕耘的園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有如此園丁,就能夠培育出沐族未來的希望之花。”
秦馥玉絳唇輕吐,卻是語重心長,恍惚中,林源好似看到一尊普法眾生的女菩薩。“此話何解?”林源疑惑道。
“可惜啊,有道是人定勝天,可在大自然麵前,終究是渺小了些。”秦馥玉微乜了一眼林源道:“雲川之道險隘難渡,固然幾經改造,仍舊奇險無比,稍有不慎,墜入深壑,就是萬劫不複,也是,壁立千仞的千峰萬壑,又哪是輕易改就康莊大道的?之所以說可惜,正是因為這窮地之險、極地之峻的雲川,不僅成為沐族未來的攔路虎,更令無數有心支教的誌願者望川卻步。”
“人世間世事變幻,還真是風雲莫測。”況珈藍走近兩步,輕輕拉起秦馥玉的玉手,幽幽一歎:“沐族的先人老祖們若是知道當初的遷徙,會讓沐族陷入如今這樣尷尬的境地,不知要作何感想。”
林源隱隱有些明白了,沐族好不容易有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學堂,來上學的人卻寥寥無幾,難道是沐族人沒有認識到學堂的意義?難道是沐族的孩童不想上學堂?都不是,關鍵還是沒有授業之師啊,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放在這兒未必應景,但也足以說明問題,空有教學廳堂,卻沒有傳經授業的先生,那即便孩童們蜂擁而至,但僅靠秦馥玉一人,能忙得過來?
說到底,問題的症結還在於,雲川和外界的通道沒有真正被打通,目前至多算是打開了一道縫兒,三三兩兩的人出去,三三兩兩的人進來,都無益於改變大局,這扇大門一日不被敞開,那沐族就得固步自封一日,尋不得機遇、看不到希望,永遠撼動不了現狀。
“如今的雲川區,天險阻隔下,就如同一座圍城,無論是外邊的人想進來,還是裏麵的人想出去,都是千難萬難。”話及此處,秦馥玉和況珈藍兩兩相望,一聲歎息。
也難怪秦馥玉和況珈藍歎息了,林源讀懂了這歎息聲中飽含的無奈。是啊,雲川門戶之前橫亙著深溝險壑,或許千年以前這是一道天然之屏障,可惜滄海桑田,白雲蒼狗,優劣反轉之下,昔日的屏障如今卻成為了令人聞之色變的“鬼見愁”。
實際上,無數年前,就有古辭古句流傳下來,“千回百轉險無竟,天風徜仿鬼也愁。”意思就是,任你翻過千百道山,越過千百座嶺,渡盡險關險阻,卻依舊望不到盡頭,九天之上的玄風,刮將下來,天地色變,模糊迷離,找不到方向,不要說人,即便是鬼也要暈頭轉向。如此這般,也難怪除了秦馥玉,林源竟然再未曾看到第二個支教。也是,獻愛心不容易,冒著生命危險去獻愛心,就更難於上青天了。
“所以說是世事弄人啊,的確,你們誰都沒有錯。”交談到這裏,林源心中已經了然。
“可是,為什麽不能把孩子送到山外呢?山路再難走,機會再渺茫,但隻要有一線機會,為什麽不去試試?”這是林源唯一弄不明白的問題,想不通為何要讓孩子們困守此地。既然沒有老師,那就將孩子送出去呀,他不相信山外沒有學校,和足夠的師源。
“這正是我想要說的。”似乎早知林源有此一問,秦馥玉鬆開了君子蘭,繼續向前走道:“建造這座校園的意義所在,正是希望藉此,將沐族優秀的後輩輸送到山外,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直至成才。”
“怎麽說?”林源不明所以。
“直接讓孩子們去山外上學,接受由低階到高階的全方位教育,是個美好的夢想,可惜並不現實。”況珈藍替秦馥玉答道:“實在是我族負擔不起,由低到高的遞進式教育,學費也是呈幾何數倍增長,聚我全族之力,不過能供應寥寥數人罷了。但誰能保證就一定能學有所成呢?而現在有了這樣一座學校就截然不同,不但可以大量的讓族中孩子,係統的接受基礎教育,其中出類拔萃者,更可以由族中出資,送至山外的高等學府,接受高等教育深造,最終實現人才強族之夢。”
“這是采取了優勝劣汰,可不經曆重重洗禮,如何能適應山外更為殘酷的競爭,又如何拚取屬於沐族的那一線希望?很公平,很公正,有限的資源,就應當充分利用,實現它的最大價值,沐族沒有浪費資格。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況珈藍眼神中閃過一絲黯然:“即便如此,依舊有大量得孩子入不了學,學校固然不收取任何費用,卻總要收取一定份額的糧食以保證學生日常所需。可對絕大多數族人而言,維持溫飽就極為不易,又哪裏拿的出餘糧供給孩子上學呢?尤其是年紀大些的孩子,在家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力。”
“珈藍說的沒有錯,生活永遠是最直接,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目前的方法,縱然有千般不如意,卻也是最契合沐族現狀的一條路了。可惜……”秦馥玉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道:“這一條道路,大家都一直為之努力,可惜,走得再深,走得再久,依舊改變不了是條死胡同的命運。”
“有什麽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呢?”
“你有所不知。”秦馥玉纖手拂過耳邊雲鬢,苦笑道:“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如今校園為何人氣寥寥?除以上種種原因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因為隻有我一個老師了。教授八十餘名學生已經是我的能力極限了,再多,就不能保證教學質量了。”
“其實,在沐族,上學是每個孩子的夢想。隻是,惟有最出類拔萃的孩子才有希望被族裏重點培養,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人是在做無用功,希望渺茫下,自覺無望的家庭和孩子、哪怕家中殷實,也是不願參與的了。何必徒徒浪費時間和寶貴的口糧?這就是擺在生活麵前最現實的問題,沐族貧困,所謂的殷實,也不過是比普通人稍多上幾口餘糧罷了。他們,奢侈不起。”況珈藍幽幽道:“生活,就是如此殘酷。”
ps:這一章,寫得異常糾結、痛苦。
(希望喜愛本書的書友,能夠收藏推薦,以資鼓勵,諦真不勝感激。另,書友群:495138819,歡迎大家討論互動。入群驗證主角名字“林源”或作者名“梵諦真”。)
顯然,這個秦馥玉,背景不簡單呐。推測出這一點,林源絲毫沒有意外,拋開秦馥玉傾國傾城的容貌,單看那一舉一動流露出來的涵養和素質,就足以發現與眾不同。試想,能夠給人高貴之感,卻又能謙遜有禮,還不失親和力,能孕育出如此氣質女子的家庭,該有多麽深厚的底蘊,又有哪個不顯赫之極?這絕不是一般貴胄名門之家的子女能做到的。
想通這節,林源對秦馥玉的身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所擁有的強大背景顯然和沐族沒有關係,那就隻能來自山外了。“山外……”林源心中醞釀著這個詞語,這個名詞他並非第一次聽過,那麽這山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莫名的,心中一陣悸動。
不談林源心中思緒萬千,經過先前一番對話後,現場的氣氛變得沉悶之極,仿佛三人所處的一方天地被分離出來,四處陷入一片漆黑,一個圓形光膜被拉扯入了真空之中,惟有其中的三個人影被凸顯地分外鮮明。強烈的對比下,巨大的反差就足以令人在抑悶之中逐步窒息。這是一種微妙地難以言述的感覺,不著邊際,卻又直觀地將氛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第三物質,在一個特殊的時空節點真實地顯現出來。
實際上,這一刻,三個人隻是默不作聲,安安靜靜地消滅著餐盤中的飯菜而已。
吃完午飯,是午休時間,學子們三五成群,結伴走向宿舍區各自對應的房間休息。過程中,少不得一番嬉戲打鬧。
走出餐廳,看著活潑、朝氣的學子們留下的背影,秦馥玉忽然恬然一笑,這一笑飽含著太多含義,唯獨沒有煩惱、憂愁等負麵情緒。這一笑,猶如破開陰霾的春陽,用光輝和溫暖驅散人心陰暗處的深沉和冰冷。這一笑,剛才還壓抑、沉悶的氛圍立刻就冰雪消融,不留痕跡。“美。”這是見證了這一瞬間後,林源心中唯一的念頭。
“走吧,我們去花園走走吧。”剛才的對話並沒有結束,吃完了飯,花園就成了交談的最好去處。
踏著卵石鋪就的小徑,花圃中花團錦簇,知名和不知名的鮮花一朵朵的綻放著,無論它們普通還是名貴,這一刻卻是散發著屬於自己的芬芳,點綴著屬於它們的這一方天地。漫步回廊,嗅著芬芳,沐浴陽光,三人陶醉其中,似乎有了點微醺的味道。
“知道嗎?我一直忽略了一個問題。”秦馥玉停下腳步,擺弄著麵前的一盆君子蘭,雲淡風輕地繼續前麵的話題:“我一直以為孩子們缺少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但是我錯了,錯的離譜,孩子們更需要的是老師,一名名有愛心,肯於付出、甘於清貧,善於耕耘的園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有如此園丁,就能夠培育出沐族未來的希望之花。”
秦馥玉絳唇輕吐,卻是語重心長,恍惚中,林源好似看到一尊普法眾生的女菩薩。“此話何解?”林源疑惑道。
“可惜啊,有道是人定勝天,可在大自然麵前,終究是渺小了些。”秦馥玉微乜了一眼林源道:“雲川之道險隘難渡,固然幾經改造,仍舊奇險無比,稍有不慎,墜入深壑,就是萬劫不複,也是,壁立千仞的千峰萬壑,又哪是輕易改就康莊大道的?之所以說可惜,正是因為這窮地之險、極地之峻的雲川,不僅成為沐族未來的攔路虎,更令無數有心支教的誌願者望川卻步。”
“人世間世事變幻,還真是風雲莫測。”況珈藍走近兩步,輕輕拉起秦馥玉的玉手,幽幽一歎:“沐族的先人老祖們若是知道當初的遷徙,會讓沐族陷入如今這樣尷尬的境地,不知要作何感想。”
林源隱隱有些明白了,沐族好不容易有了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學堂,來上學的人卻寥寥無幾,難道是沐族人沒有認識到學堂的意義?難道是沐族的孩童不想上學堂?都不是,關鍵還是沒有授業之師啊,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放在這兒未必應景,但也足以說明問題,空有教學廳堂,卻沒有傳經授業的先生,那即便孩童們蜂擁而至,但僅靠秦馥玉一人,能忙得過來?
說到底,問題的症結還在於,雲川和外界的通道沒有真正被打通,目前至多算是打開了一道縫兒,三三兩兩的人出去,三三兩兩的人進來,都無益於改變大局,這扇大門一日不被敞開,那沐族就得固步自封一日,尋不得機遇、看不到希望,永遠撼動不了現狀。
“如今的雲川區,天險阻隔下,就如同一座圍城,無論是外邊的人想進來,還是裏麵的人想出去,都是千難萬難。”話及此處,秦馥玉和況珈藍兩兩相望,一聲歎息。
也難怪秦馥玉和況珈藍歎息了,林源讀懂了這歎息聲中飽含的無奈。是啊,雲川門戶之前橫亙著深溝險壑,或許千年以前這是一道天然之屏障,可惜滄海桑田,白雲蒼狗,優劣反轉之下,昔日的屏障如今卻成為了令人聞之色變的“鬼見愁”。
實際上,無數年前,就有古辭古句流傳下來,“千回百轉險無竟,天風徜仿鬼也愁。”意思就是,任你翻過千百道山,越過千百座嶺,渡盡險關險阻,卻依舊望不到盡頭,九天之上的玄風,刮將下來,天地色變,模糊迷離,找不到方向,不要說人,即便是鬼也要暈頭轉向。如此這般,也難怪除了秦馥玉,林源竟然再未曾看到第二個支教。也是,獻愛心不容易,冒著生命危險去獻愛心,就更難於上青天了。
“所以說是世事弄人啊,的確,你們誰都沒有錯。”交談到這裏,林源心中已經了然。
“可是,為什麽不能把孩子送到山外呢?山路再難走,機會再渺茫,但隻要有一線機會,為什麽不去試試?”這是林源唯一弄不明白的問題,想不通為何要讓孩子們困守此地。既然沒有老師,那就將孩子送出去呀,他不相信山外沒有學校,和足夠的師源。
“這正是我想要說的。”似乎早知林源有此一問,秦馥玉鬆開了君子蘭,繼續向前走道:“建造這座校園的意義所在,正是希望藉此,將沐族優秀的後輩輸送到山外,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直至成才。”
“怎麽說?”林源不明所以。
“直接讓孩子們去山外上學,接受由低階到高階的全方位教育,是個美好的夢想,可惜並不現實。”況珈藍替秦馥玉答道:“實在是我族負擔不起,由低到高的遞進式教育,學費也是呈幾何數倍增長,聚我全族之力,不過能供應寥寥數人罷了。但誰能保證就一定能學有所成呢?而現在有了這樣一座學校就截然不同,不但可以大量的讓族中孩子,係統的接受基礎教育,其中出類拔萃者,更可以由族中出資,送至山外的高等學府,接受高等教育深造,最終實現人才強族之夢。”
“這是采取了優勝劣汰,可不經曆重重洗禮,如何能適應山外更為殘酷的競爭,又如何拚取屬於沐族的那一線希望?很公平,很公正,有限的資源,就應當充分利用,實現它的最大價值,沐族沒有浪費資格。這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況珈藍眼神中閃過一絲黯然:“即便如此,依舊有大量得孩子入不了學,學校固然不收取任何費用,卻總要收取一定份額的糧食以保證學生日常所需。可對絕大多數族人而言,維持溫飽就極為不易,又哪裏拿的出餘糧供給孩子上學呢?尤其是年紀大些的孩子,在家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力。”
“珈藍說的沒有錯,生活永遠是最直接,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目前的方法,縱然有千般不如意,卻也是最契合沐族現狀的一條路了。可惜……”秦馥玉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道:“這一條道路,大家都一直為之努力,可惜,走得再深,走得再久,依舊改變不了是條死胡同的命運。”
“有什麽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呢?”
“你有所不知。”秦馥玉纖手拂過耳邊雲鬢,苦笑道:“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如今校園為何人氣寥寥?除以上種種原因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因為隻有我一個老師了。教授八十餘名學生已經是我的能力極限了,再多,就不能保證教學質量了。”
“其實,在沐族,上學是每個孩子的夢想。隻是,惟有最出類拔萃的孩子才有希望被族裏重點培養,這也就意味著大多數人是在做無用功,希望渺茫下,自覺無望的家庭和孩子、哪怕家中殷實,也是不願參與的了。何必徒徒浪費時間和寶貴的口糧?這就是擺在生活麵前最現實的問題,沐族貧困,所謂的殷實,也不過是比普通人稍多上幾口餘糧罷了。他們,奢侈不起。”況珈藍幽幽道:“生活,就是如此殘酷。”
ps:這一章,寫得異常糾結、痛苦。
(希望喜愛本書的書友,能夠收藏推薦,以資鼓勵,諦真不勝感激。另,書友群:495138819,歡迎大家討論互動。入群驗證主角名字“林源”或作者名“梵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