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覺得愈發有意思了!


    若是能夠暗中撤反雷坤鳴,定能夠給江南士族重大的打擊。


    曆朝曆代,雖然山越人一次又一次的反叛。


    但若是能夠提供他們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誰又想在山上承受蚊蟲的叮咬、麵對豺狼虎豹的威脅?


    隻是讓誰前去說服雷坤鳴卻讓楊帆犯了難。


    不過為了解更多關於雷坤鳴的信息,楊帆再次問道:“既然雷坤鳴有這樣的身份,山越之中又有這麽多的前朝遺民,為何甘願被人利用充當打手?難道你們還想光複大隋不成?”


    聽到這話,席君買有些不信:“這大隋都滅亡多少年了,應該不可能吧?”


    楊帆默然不語,心裏卻吐槽。


    怎麽不可能了?


    想到後世的大明,即使滅亡了上百年,還不是還有一群人反清複明?


    雖然反清複明那些人可能在民族大義上比“反唐複隋”要高明得多,但道理是一樣的。


    斥侯趕緊回答:“咱們當然沒有什麽反唐複隋的心思,之所以答應圍攻大都督,是因為那位軍爺和年輕貴公子的威逼利誘。”


    “據說,那位軍爺威脅,宗帥如果不答應帶人圍攻你們,他就會聯合江南士族一起攻伐山越。”


    “上次攻打你們,讓山越損失慘重,宗帥與那兩個漢人貴人吵了一架。”


    “好像宗帥指責那位軍爺,說他安排的人連你們的船隊都打不過,而且,那位軍爺不肯動用自己的屬下進攻,導致宗帥極度不滿。”


    “宗帥本想要將所有人都撤走,但遭到那兩個漢人的反對,好像是許諾了很多條件宗帥才答應守到援兵的到來。”


    聽到這些話,楊帆欣喜莫名,隻要對方不是鐵板一塊,就有地方下手。


    楊帆最害怕的是雷坤鳴有野心。


    假如他聯合前隋餘孽失誌複國,那麻煩可大了,根本就沒有收編的可能。


    當然,即使雷坤鳴想複隋也沒有多少人跟隨。


    隋朝之所以滅亡,那是眾叛親離,不管是關中世家、山東世家全都反了。


    即使是江南士族也貌合神離根本不鳥隋帝。


    現在的大唐局勢相對穩定,百姓已經接受了大唐的存在。


    即便能陰謀幹掉李二陛下換一個皇帝,但是想推翻大唐正統絕無可能。


    如今楊帆總算是明白了。


    山越人這次的反叛背後,原來是受到了脅迫。


    說脅迫也不恰當,大家隻是各取所需罷了。


    這兩個漢人許以好處,暗中聯絡山越人,又聯合江南士族共同對付自己。


    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總不會是想要推翻大唐,或者劃江而治、割地稱王吧?


    他們之所以反對雷坤鳴撤退,目的顯而易見,就是為了弄死自己。


    何人與我有如此深仇大恨?


    想到這裏,楊帆心裏更加肯定,在山越的兩名漢人一定是張亮和長孫衝無疑。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報,楊帆點點頭,說道:“還沒有沒有其他說的,如果就這些,那本都督知道了。”


    “你還是趕緊走吧,最好是逃離山越,朝廷圍剿的大軍很快就會到來,不管是江南士族還是你們山越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不要白白葬送了性命。”


    斥侯卻沒有馬上離去,依舊跪在地上,仰起頭有些欲言又止:“大都督,我知道您是位好官,一定能給江南的百姓帶來福祉。”


    “雖然小的不懂得什麽大義,但也想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因為各種原因,生活在山越的漢人很多,甚至就連山越人當中也有很多並不願意繼續待在山上。”


    “若是公爺不嫌棄,能不能讓小的跟隨公爺,隻要公爺能給我一頓飽飯養活全家,小的願意把這條命賣給公爺!”


    “另外,公爺若信得過小的,小的願意回去說服那些山越人投誠,隻要公爺給個保證,讓宗帥帶全部山越人下山也不無可能。”


    聞言,楊帆欣喜莫名。


    正找不到合適的人,這家夥居然就送上門了?


    楊帆的嘴角不禁得意的微微翹起。


    看來自己霸氣側露,不僅名將慧眼識珠納頭便拜,便是小人物也能看出自己的霸氣。


    可一旁的席君買卻不爽了,不由嗤笑道:“想跟隨公爺,就憑你……哼,公爺的隊伍可不要貪生怕死之輩!”


    “更何況,那些山越人隻知道燒殺搶掠,根本不懂得仁義禮儀,要他們有何用?”


    這個斥侯在自己小小的刑罰麵前把主子都賣了,這種沒骨頭的家夥,要之何用?


    斥侯麵色赤紅,怒視著席君買:“這位大人,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非是小的貪生怕死,而是小的覺得漢人沒必要給山越人賣命。”


    “雖然小的從小在山越長大,但我的血液裏流淌的是漢人的血液,這是不可改變的,若是有了名主,你看小的會不會吐出一個字。”


    席君買想再反駁,卻被楊帆製止。


    這斥侯展現出來的氣變和機靈勁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若能利用得好,應該能成為一個人物。


    如果他真能讓山越人下山,那絕對能夠讓自己在江南迅速的站穩腳跟。


    想到三國時期胡孫吳可是收編了不少山越人加入軍隊,這些人戰鬥力很是厲害。


    特別是在山林作戰,絕對超乎常人的想象。


    隻要這些山越人肯下山,一旦習慣了平靜的生活。


    不用幾代人,定能讓他們全部漢化,以後再也沒有民族之分。


    更何況,自己剛到江南也很缺人,給這斥侯一個機會也未償不可。


    想到這兒,楊帆便說道:“既然你有此心,那本都督給你保證,隻要能說服山越宗帥帶人投誠,在本公的治下,本公不會有種族血統之分。”


    “漢人也好,山越人也罷,隻要真心實意想好好過生活的,本公統統接納,甚至分給他們和漢人一樣的田地。”


    “但是醜話說在前邊,一旦他們進入本公治下,就得服從管理,若隨意違抗律法,那就休怪本公不講情麵!”


    “至於你,隻要能圓滿完成任務,本公保你能成為八品校尉……”


    斥侯大喜:“多謝公爺,小的這就回去說服山越宗帥,即使不能把全部的山越人帶下山,但那些逃上山的漢人定會全部帶來。”


    “等等,如果能說服山越宗帥,你們不必立馬投誠,隻要如此……”


    說著,楊帆輕輕在斥侯耳邊交代了一陣。


    斥侯連連點頭,千恩萬謝的走了。


    看來這位公爺早就有了安排,幸好自己投誠了,不然怎麽死都不知道……


    隨著斥侯離去,一陣山風吹來,楊帆不由緊了緊衣領,這濕冷的天氣還真讓人難受啊!


    與南方的濕冷有所不同,進入三月的關中雖然還有些涼意,但已經漸漸回暖。


    若是往年,在這個入春時節,李二陛下要麽去驪山行宮踏春,要麽下基層視察百姓的生活。


    可是今年,李二陛下卻哪裏也沒去,下朝後老老實實的呆在甘露殿等消息。


    不是他不想去,而是楊帆此次下江南關係重大。


    在楊帆還沒有傳回消息之前,李二還是放心不下。


    畢竟,在江南打開局麵,那可是關係著以後東征的計劃。


    既然想東征,李二就必須吸取前隋失敗的教訓。


    當年隋煬帝三次東征大敗而歸,除去山高路遠,將士水土不服之外,後勤輜重延誤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


    因此,就必須從江南征收輜重糧草,然後用海路運往高句麗前線。


    這也是為什麽楊帆開口去江南開辟航適,李二陛下便滿口答應。


    畢竟,可關係到他能否成為千古一帝。


    雖然楊帆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可是畢竟楊帆的年紀實在太輕了。


    主政一方,可不是有些小聰明就能行的。


    當然,對於楊帆此次南下,李二陛下也是抱以很大的期望。


    要不然,也不會賦予他開府建衙的權力。


    江南不僅山越人經常作亂,世家豪族更是盤根錯節,想要開創局麵難如登天。


    李二陛下擔心啊,生怕會出現什麽亂子。


    雖然天氣已經回暖,但殿內四角的火盆還燃燒著木炭和檀香,讓整個大殿裏有些燥熱。


    由於在自己的寢宮,李二陛下很不雅的解了一顆扣子,扯了扯衣領,這才感覺呼吸順暢一些。


    看著麵前已經匯報完畢的房玄齡,李二開口問道:“馬上就要進行春耕了,關中雨水稀少,關中今年會不會出現旱情?”


    “回稟陛下,雖然關中少雨,但距春種還有一段時間,應該不會缺水,更何況,經過去年朝廷大修水利,水渠四通八達,定然不會影響春種。”


    房玄齡正襟危坐,身上的紫色官袍一絲不苟,一張老臉毫無表情,似乎一點也感受不到皇帝的心思並不在這上麵。


    聞言,李二陛下輕歎一聲:“這都是楊帆的功勞啊,那家夥看似嬉笑頑劣不服管教,卻懂得為國為民之職責,若非那小子獻上100多萬貫銀子給朝廷大修水利,關中怕是又要饑荒滿地。”


    房玄齡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駙馬年少氣盛,平素行事難免有些囂張,可其為國為民之心日月可鑒,加以時日,定能成為國家之棟梁,此乃朝廷之福,陛下之福,百姓之福。”


    一個官員的優劣,除了能力,還得看是否能為百姓謀福祉。


    不然,也隻是一個道德敗壞、隻為私己的官員。


    楊帆平素行事囂張跋扈,但隻要涉及到民生之事,絕對是一絲不苟。


    在這一點上,楊帆做得很完美。


    房家與楊帆關係一向不錯,這個時候自然不吝說上幾句好話。


    更何況,李二陛下也喜歡聽。


    果不其然,李二陛下一臉欣慰,正欲誇讚幾句,宮外卻傳來連綿不斷的高呼。


    “軍中八百裏加急……快快打開城門……”


    一層一層的通報聲連綿起伏!


    很快,殿外便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李二陛下當即住嘴,眼神不由疑惑的望向了大殿門口。


    八百裏加急軍情可不是隨便就能用的,定然是發生了什麽急事。


    好像近期並沒有什麽戰事發生,怎麽會用這樣的急報?


    要知道大唐建國以來,也隻有東突厥攻入關中時才出現了一次800裏加急的軍情。


    沒等李二多想,一名風塵仆仆的軍士便在李君羨的帶領下急匆匆入內。


    來到了皇帝麵前拜倒,氣喘籲籲的說道:“陛下,程處默將軍有戰報奏上……”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戰報?什麽情況?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哪來什麽戰事?”


    程處默因嫌棄江州距楊帆太遠,剛剛被敕封為嘉興府左都尉。


    畢竟是程咬金的兒子,能夠給楊帆一些幫襯也讓李二放心。


    但嘉興府緊靠長江,邊上靠海,算是江南腹地,哪裏來的戰事?


    難道是海寇襲擊江南,但這也不對呀!


    即使是海寇,也應該由水師奏報,怎麽會是程處默這個衛府左都尉上奏?


    想不通,李二趕緊伸手接過,拆開火漆封印的奏折仔細研讀起來。


    很快,李二一張剛毅的麵龐頓時變得鐵青。


    奏折中……


    程處默嚴詞痛訴江南士族勾連各方,把持江南政務,甚至就連衛府都盡在他們掌控之中。


    本來聞聽山越反叛,想要發兵救援卻處處受掣。


    更可惡的是,衛府的官員陽奉陰違,自己無法調動一兵一卒,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楊帆被困雲台山。


    心急之下隻能以800裏加急向陛下請旨,以期有調動府兵的權力。


    在最後,程處默控訴江南的某些官員與山越人沆瀣一氣,居然派遣水師攻擊楊帆的船隊。


    這種謀逆的行為說明,江南的官員和府兵都已經成為江南士族服務的私兵。


    更說明江南已非大唐之江南,而是江南士族的私有地。


    當然,楊帆的那份“血書”也附在後麵。


    如果說程處默的奏報李二陛下已有七分了解。


    那麽楊帆的“血書”則讓李二陛下一瞬間紅了眼珠子,頓時怒發衝冠龍顏震怒。


    江南士族居然如此大膽?


    不僅任由山越人叛亂,還讓水師攻擊江南大都督的船隊,這與造反有什麽區別?


    楊帆居然被圍困在雲台山沒有援兵,這可如何是好?


    一股痛徹心脾的悔恨自胸腔間升起!


    見到李二陛下麵色鐵青,死死的咬著牙,眼中不斷閃爍著寒光,房玄齡不由嚇了一跳。


    當年東突厥攻入關中,李二陛下都沒有如此憤怒吧?


    於是房玄齡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既然是戰報,難道又是哪個國家敢侵犯我大唐?”


    深深吸了一口氣,李二陛下勉力壓下心中憤怒,顫著手將奏報連同血書一同遞給房玄齡。


    “你自己看吧,江南士族無法無天,朕與他們勢不兩立!”


    房玄齡本來風情雲澹的神情頓時震撼無比,雙手接過奏報。


    心底暗暗猜測,江南士族到底做了什麽,居然讓李二陛下說出這樣不留後路的狠話?


    展開奏報,房玄齡仔細觀閱。


    入眼的是山越造反……


    頓時讓房玄齡嚇了一跳。


    這幾年朝廷為了掌控江南,每年都派兵圍剿山越人。


    不是說這些山越人都不敢下山了嗎?


    怎麽會這樣?


    恰恰楊帆下江南,山越人就來了這麽一手,這也太過巧合了!


    恐怕其中的緣由頗深啊!


    再看到楊帆的“血書”,即便是榮辱不驚的宰相,房玄齡也不澹定了。


    “臣受命南下,經蘇州時不幸遭遇山越反叛陷身險地,麵對幾十倍的敵人,眾將士苦戰不敵,深陷困境。”


    “作為大唐之命官,自當不會屈服於賊人,我等一行,打算以死守節,報效陛下天恩。”


    “如微臣能夠率眾反擊逃脫,實乃微臣之幸,若微臣不幸殞命,等到朝廷派大軍殲滅山越之時,希望陛下能將將士之骸骨埋於河畔,眾將士之魂將永鎮我大唐疆土……”


    每一句話都是那麽鐵骨錚錚,但一股英雄末路的悲涼感不由從心底升起。


    最令房玄齡心神激蕩的是最後的這句話:“如果臣不幸殞命,希望陛下能將將士之骸骨埋於河畔,眾將士之魂將永鎮我大唐疆土……”


    這是何等的豪情?


    你們不都罵我楊帆是個棒槌麽?


    即使是棒槌也曉得為帝國盡忠盡孝。


    咱要讓你們看看,我楊帆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即使身陷絕境,我也頂天立地。


    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會投降。


    房玄齡深刻感受到楊帆在寫這封血書時那種深深的憤怒、不甘和絕望。


    不知用什麽詞語表達此時的心情,房玄齡嘴皮子蠕動了幾下,才歎息道:“楊帆鐵骨錚錚,即使無雙國士也不如他多矣!”


    李二陛下怒氣勃發,大手好像不怕疼似的不斷錘打麵前的桉幾,咬牙切齒地說道:“朕好後悔,就不該這麽急著派他去江南,更應該多給他一些士卒保護。”


    “好一個江南士族,既然敢如此肆無忌憚的對駙馬下此毒手,真當朕不敢讓他們人頭滾滾落地?”


    “哼,好一個鄖國公,朕封他為江南總管,讓他剿滅山越人,他不是說山越人不敢下山了嗎?”


    “另外,江南的府兵和水師除了各府都尉,就隻有張亮這個江南總管能調動,為什麽水師敢攻擊朝廷赦封的大都督,他們是想改朝換代麽?”


    此時李二心頭怒不可揭,顯然,他的帝王權威受到了蔑視和挑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