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饒人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作者:星辰原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然,一道豪邁的聲音響起。
“說得太好了,完全說到俺的心坎裏去了,這幫沒卵子的家夥整天就知道滿嘴仁義道德,整天隻知道求和,把女人送給那群蠻子,這哪是人能幹的事兒?”
聽到這話,本來想破口大罵的歐陽詢,一抬起頭就愣住了。
因為走進來的這些人他根本惹不起,那張耷拉著的醜臉更是如同吃屎了一般難受。
原來是程咬金、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道宗等人在內侍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走進殿內,程咬金直接無視這個醜老頭,說道:“請陛下恕罪,剛才老臣聽得心情激蕩熱血沸騰,在殿外頓住了腳步,所以在殿門口聽了一陣……”
對於這個馬後炮,隻會裝憨充楞的家夥,李世民根本沒有辦法,擺了擺手讓幾人坐下。
有些沒好氣地開口道:“無妨,既然如此,幾位愛卿有何看法……”
程咬金毫不客氣,大大咧咧坐下,說道:“依某看,直接拒絕罷了,如果哪些蠻子敢不老實,就砍他特麽的,砍到這些野蠻犢子害怕為止,看他們還敢不敢崩噠?”
李世民一臉囧,如今隻是議一議該不該和親,並不是衝鋒陷陣的時候。
隻得求助似望向了長孫無忌幾人。
見到歐陽詢的尷尬,長孫無忌隻得出來解圍。
並不是說長孫無忌對歐陽詢有好感,而是因為他們都同屬太子陣營中的人。
支持和親,其實也是太子李承乾的意思。
於是長孫無忌開口道:“微臣認為歐陽事中的話也有些道理,自古以來,和親是最好的政治手段,通過和親,可以換取國家和平,家國大事豈能意氣用事,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剛剛忠義伯說和親無用論,但曆史告訴我們,和親確實為漢朝的興盛帶來了極大的助力,這又如何解釋?”
見到有朝中重臣支持自己,歐陽詢又來勁了,小眼睛得意地打量著楊帆,似乎想看笑話。
斜睨看了一眼歐陽詢這個小醜,楊帆卻沒有再關注,轉頭對著長孫無忌:“既然長孫大人想聽,那某就跟汝說道說道……”
“自漢以來,漢朝從始至終都奉行和親的政策,在昭君出塞之前,甚至多次將公主嫁入匈奴,雖然看似每一次都能換取一段時間的和平,然而卻十分短暫。”
“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匈奴這些異族在把大漢當成豬養,他們隻要將和親時候送過去的東西用完,馬上又會發動新一輪侵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這些人眼中,大漢隻不過是一頭肥豬,一旦豬養肥了,隨便來宰便是。”
“至於歐陽事中說的昭君出塞為漢朝帶來五十年的和平,哪更是無稽之談,匈奴之所以不敢犯境,那是衛青、霍去病兩名漢將接連重拳出擊的成果,是大漢的軍人用頭顱和熱血築成的長城,是將士用刀槍拚打出來的和平,你們要清楚弱國無外交,如今我們大唐兵強馬壯,為何要做那卑躬屈膝無骨之人。”
“一個強大的王朝,永遠不會依靠女人來守護自己的疆土,曆來和親的公主,又有什麽好下場?漢代的和親公主,多位都被那些胡夷虐待至死,將自己國家的女人送出去,背井離鄉命運淒慘,甚至客死異鄉,卻並且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這和親要之何用。”
“況且,國家之安危,竟然試圖放在一個弱女子身上,身為堂堂男兒,難道歐陽事中不覺得羞愧麽?支持和親之人,隻不過是沒有卵子的閹人罷了,楊某恥與之為伍……”
“好,說得實在太好!”楊帆說完之後,程咬金忍不住大聲叫好,忍不住拍手哈哈大笑起來。
這番話讓有和親想法的人變得羞愧萬分,不過更多的卻是熱血沸騰,豪氣高昂。
不過大家都沒有發現,在殿門口處,端站著一位不可多得的絕色佳人。
此人挽著漆黑的雲髻,身穿花色棉襖,白雪似的肩披,蔥黃綾棉裙,整個人看起來清新脫俗如若不染凡塵。
櫻唇不點朱紅卻紅豔似火,眉不畫彎月卻翠如秀山,膚若凝脂潔白如玉,眸如秋水含情迷離。
如果楊帆看到,一定暗呼又是一個大美妞。
如果細看,會發現絲絲的端倪,一定會高喊臥操,認出是當初女扮男裝的高陽公主。
此時高陽公主小手緊緊絞著一方羅帕,抿著櫻唇,水靈靈的眸子偷偷的往楊帆身上使勁的瞧。
可能有些離得太遠,瞟了無數回,卻怎麽也看不清。
若不是這個場合,估計都能飛撲上去獻上自己的香吻。
這個熱血四逸、豪情萬丈的男子就是自己未來的郎君?
沒想到今日來求見父皇會有意外之喜。
這才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哪裏像那些讀書讀傻了似,的酸儒,一遇到事兒就把女人先推出去,還美其名曰為國為民避免刀戈。
若是身前站著的都是這樣的兒郎,便是兒郎戰死了,咱女兒家也能拿著刀槍上陣殺敵。
高陽公主英氣迸發,小手也不由攥了起來
有這樣的郎君頂在身前,即使上了戰場死亦何妨,又有何懼?
這邊瞬間變成小迷妹,可歐陽詢可受不了。
麵龐極度扭曲,連血管也根根暴漲,顯得十分猙獰。
一大把年紀居然受到一名年輕人罵成閹人,簡直羞臊萬分。
歐陽詢隻覺得這半輩子都沒這麽窘迫過,哪怕當年作為牆頭草,這頭靠那頭靠。
但因為名聲在外,不管是哪一位有誌的君主都對其禮遇有加,何曾受到這樣的委屈?
以前隻要受氣,大不了換個老板接著幹,可是現在,這張麵皮被血淋淋的撕下來,真叫一個淒慘。
沒辦法,如今大唐最大的boss就是李世民,想跑也跑不到哪裏去。
至於那些域外之地,歐陽詢這把老骨頭還沒瘋狂到那種地步。
聽到這番話雖然李世民也是心血沸騰,但看到歐陽詢這老家夥難看的麵容卻不好喜形於色。
畢竟害怕這老家夥一不小心抽過去那就麻煩了!
於是李世民故作姿態,沉聲對著楊帆喝道:“這隻是討論和親是否可行,汝這棒槌豈能如此目無長輩,不知尊卑,簡直豈有此理!”
見到李世民為自己出頭,歐陽行欣喜萬分,小眼睛熱淚盈眶,一把老骨頭像篩糠似的。
而楊帆也趕緊俯首認錯,裝作一副害怕的樣子,沒等歐陽詢得意多久。
便聽楊帆說道:“微臣知錯,陛下說微臣目無長輩之罪,微臣不敢狡辯;但不知尊卑之罪,請恕微臣不能認,按爵位,微臣乃是伯爵,歐陽事中不過是男爵,論官職,微臣乃是正四品禮部侍郎,而歐陽事中不過是下五品給事中,理當以微臣為尊,陛下認為說得對與不對,當然微臣隻是就事論事,並不是要歐陽事中給微臣行下官之禮……”
這話一出,李世民太陽穴突突亂跳,這混不吝的家夥簡直把自己給套了進去,還故意說不讓歐陽詢行下官之禮。
自己金口一開,說尊卑有別,這歐陽詢不想見禮也不成了,畢竟楊帆都認錯了。
更何況這混不吝的家夥還特意提了一句,這簡直不給歐陽詢下台階的機會。
這小子以前做事雖然混帳,但好像也沒有這麽得理不饒人吧。
李世民怎麽也想不通,小小的一個和親之議,楊帆怎麽會有這麽大的怨氣。
不過想不通也理所當然。
畢竟李世民沒有見識到漢人被異族屠殺的場景。
也根本不知道以後中原在某個辮子國的帶領下一跪就是幾百年。甚至把一直屹立於世界之巔的中原帶入了萬丈深淵。
攜帶著怒其不爭的怨氣,而歐陽詢又正好撞在槍口之上,也無怪楊帆顯得斤斤計較。
李世民一捂額頭,就知道這小子不是個容易受氣的,隻是不知為何看歐陽詢這般不順眼。
房玄齡幾人眼觀鼻鼻觀地麵,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生怕多說幾句會惹火燒身。
即使是長孫陰人也不敢再出言幫襯。
歐陽詢則是目瞪口呆,無言以對,根本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人家楊帆說得並沒有錯,而且句句在理,無論爵位官職,自己都低了不止一等。
一時間心裏有些堵得慌!
“說得太好了,完全說到俺的心坎裏去了,這幫沒卵子的家夥整天就知道滿嘴仁義道德,整天隻知道求和,把女人送給那群蠻子,這哪是人能幹的事兒?”
聽到這話,本來想破口大罵的歐陽詢,一抬起頭就愣住了。
因為走進來的這些人他根本惹不起,那張耷拉著的醜臉更是如同吃屎了一般難受。
原來是程咬金、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道宗等人在內侍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走進殿內,程咬金直接無視這個醜老頭,說道:“請陛下恕罪,剛才老臣聽得心情激蕩熱血沸騰,在殿外頓住了腳步,所以在殿門口聽了一陣……”
對於這個馬後炮,隻會裝憨充楞的家夥,李世民根本沒有辦法,擺了擺手讓幾人坐下。
有些沒好氣地開口道:“無妨,既然如此,幾位愛卿有何看法……”
程咬金毫不客氣,大大咧咧坐下,說道:“依某看,直接拒絕罷了,如果哪些蠻子敢不老實,就砍他特麽的,砍到這些野蠻犢子害怕為止,看他們還敢不敢崩噠?”
李世民一臉囧,如今隻是議一議該不該和親,並不是衝鋒陷陣的時候。
隻得求助似望向了長孫無忌幾人。
見到歐陽詢的尷尬,長孫無忌隻得出來解圍。
並不是說長孫無忌對歐陽詢有好感,而是因為他們都同屬太子陣營中的人。
支持和親,其實也是太子李承乾的意思。
於是長孫無忌開口道:“微臣認為歐陽事中的話也有些道理,自古以來,和親是最好的政治手段,通過和親,可以換取國家和平,家國大事豈能意氣用事,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剛剛忠義伯說和親無用論,但曆史告訴我們,和親確實為漢朝的興盛帶來了極大的助力,這又如何解釋?”
見到有朝中重臣支持自己,歐陽詢又來勁了,小眼睛得意地打量著楊帆,似乎想看笑話。
斜睨看了一眼歐陽詢這個小醜,楊帆卻沒有再關注,轉頭對著長孫無忌:“既然長孫大人想聽,那某就跟汝說道說道……”
“自漢以來,漢朝從始至終都奉行和親的政策,在昭君出塞之前,甚至多次將公主嫁入匈奴,雖然看似每一次都能換取一段時間的和平,然而卻十分短暫。”
“這是為什麽呢,因為匈奴這些異族在把大漢當成豬養,他們隻要將和親時候送過去的東西用完,馬上又會發動新一輪侵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這些人眼中,大漢隻不過是一頭肥豬,一旦豬養肥了,隨便來宰便是。”
“至於歐陽事中說的昭君出塞為漢朝帶來五十年的和平,哪更是無稽之談,匈奴之所以不敢犯境,那是衛青、霍去病兩名漢將接連重拳出擊的成果,是大漢的軍人用頭顱和熱血築成的長城,是將士用刀槍拚打出來的和平,你們要清楚弱國無外交,如今我們大唐兵強馬壯,為何要做那卑躬屈膝無骨之人。”
“一個強大的王朝,永遠不會依靠女人來守護自己的疆土,曆來和親的公主,又有什麽好下場?漢代的和親公主,多位都被那些胡夷虐待至死,將自己國家的女人送出去,背井離鄉命運淒慘,甚至客死異鄉,卻並且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這和親要之何用。”
“況且,國家之安危,竟然試圖放在一個弱女子身上,身為堂堂男兒,難道歐陽事中不覺得羞愧麽?支持和親之人,隻不過是沒有卵子的閹人罷了,楊某恥與之為伍……”
“好,說得實在太好!”楊帆說完之後,程咬金忍不住大聲叫好,忍不住拍手哈哈大笑起來。
這番話讓有和親想法的人變得羞愧萬分,不過更多的卻是熱血沸騰,豪氣高昂。
不過大家都沒有發現,在殿門口處,端站著一位不可多得的絕色佳人。
此人挽著漆黑的雲髻,身穿花色棉襖,白雪似的肩披,蔥黃綾棉裙,整個人看起來清新脫俗如若不染凡塵。
櫻唇不點朱紅卻紅豔似火,眉不畫彎月卻翠如秀山,膚若凝脂潔白如玉,眸如秋水含情迷離。
如果楊帆看到,一定暗呼又是一個大美妞。
如果細看,會發現絲絲的端倪,一定會高喊臥操,認出是當初女扮男裝的高陽公主。
此時高陽公主小手緊緊絞著一方羅帕,抿著櫻唇,水靈靈的眸子偷偷的往楊帆身上使勁的瞧。
可能有些離得太遠,瞟了無數回,卻怎麽也看不清。
若不是這個場合,估計都能飛撲上去獻上自己的香吻。
這個熱血四逸、豪情萬丈的男子就是自己未來的郎君?
沒想到今日來求見父皇會有意外之喜。
這才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哪裏像那些讀書讀傻了似,的酸儒,一遇到事兒就把女人先推出去,還美其名曰為國為民避免刀戈。
若是身前站著的都是這樣的兒郎,便是兒郎戰死了,咱女兒家也能拿著刀槍上陣殺敵。
高陽公主英氣迸發,小手也不由攥了起來
有這樣的郎君頂在身前,即使上了戰場死亦何妨,又有何懼?
這邊瞬間變成小迷妹,可歐陽詢可受不了。
麵龐極度扭曲,連血管也根根暴漲,顯得十分猙獰。
一大把年紀居然受到一名年輕人罵成閹人,簡直羞臊萬分。
歐陽詢隻覺得這半輩子都沒這麽窘迫過,哪怕當年作為牆頭草,這頭靠那頭靠。
但因為名聲在外,不管是哪一位有誌的君主都對其禮遇有加,何曾受到這樣的委屈?
以前隻要受氣,大不了換個老板接著幹,可是現在,這張麵皮被血淋淋的撕下來,真叫一個淒慘。
沒辦法,如今大唐最大的boss就是李世民,想跑也跑不到哪裏去。
至於那些域外之地,歐陽詢這把老骨頭還沒瘋狂到那種地步。
聽到這番話雖然李世民也是心血沸騰,但看到歐陽詢這老家夥難看的麵容卻不好喜形於色。
畢竟害怕這老家夥一不小心抽過去那就麻煩了!
於是李世民故作姿態,沉聲對著楊帆喝道:“這隻是討論和親是否可行,汝這棒槌豈能如此目無長輩,不知尊卑,簡直豈有此理!”
見到李世民為自己出頭,歐陽行欣喜萬分,小眼睛熱淚盈眶,一把老骨頭像篩糠似的。
而楊帆也趕緊俯首認錯,裝作一副害怕的樣子,沒等歐陽詢得意多久。
便聽楊帆說道:“微臣知錯,陛下說微臣目無長輩之罪,微臣不敢狡辯;但不知尊卑之罪,請恕微臣不能認,按爵位,微臣乃是伯爵,歐陽事中不過是男爵,論官職,微臣乃是正四品禮部侍郎,而歐陽事中不過是下五品給事中,理當以微臣為尊,陛下認為說得對與不對,當然微臣隻是就事論事,並不是要歐陽事中給微臣行下官之禮……”
這話一出,李世民太陽穴突突亂跳,這混不吝的家夥簡直把自己給套了進去,還故意說不讓歐陽詢行下官之禮。
自己金口一開,說尊卑有別,這歐陽詢不想見禮也不成了,畢竟楊帆都認錯了。
更何況這混不吝的家夥還特意提了一句,這簡直不給歐陽詢下台階的機會。
這小子以前做事雖然混帳,但好像也沒有這麽得理不饒人吧。
李世民怎麽也想不通,小小的一個和親之議,楊帆怎麽會有這麽大的怨氣。
不過想不通也理所當然。
畢竟李世民沒有見識到漢人被異族屠殺的場景。
也根本不知道以後中原在某個辮子國的帶領下一跪就是幾百年。甚至把一直屹立於世界之巔的中原帶入了萬丈深淵。
攜帶著怒其不爭的怨氣,而歐陽詢又正好撞在槍口之上,也無怪楊帆顯得斤斤計較。
李世民一捂額頭,就知道這小子不是個容易受氣的,隻是不知為何看歐陽詢這般不順眼。
房玄齡幾人眼觀鼻鼻觀地麵,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生怕多說幾句會惹火燒身。
即使是長孫陰人也不敢再出言幫襯。
歐陽詢則是目瞪口呆,無言以對,根本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人家楊帆說得並沒有錯,而且句句在理,無論爵位官職,自己都低了不止一等。
一時間心裏有些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