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臉期待的楊帆,李世民知道,若是不給個準話,這憨貨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想到這兒,李世民模棱兩可的說道:“忠義侯如此熱血,朕甚感欣慰,如果大唐的青年才俊都如同忠義侯一般為國為民,何愁家國不興?何愁邊疆不穩?”


    “汝初涉軍事,如若作為先鋒官,定難得到朝廷諸將的擁護,不過朕許諾,朝廷如若出兵吐蕃,一定權了汝報效帝國之心!”


    在李世民看來,隻要糧食充足,消滅吐蕃叛亂隻是時間長短問題。


    反正也想重點培養楊帆這個未來女婿,讓他去撈一點軍功也是不錯的選擇。


    隻要把這小子放在後方搖旗呐喊,想來不會有什麽危險。


    雖然早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先鋒官的位置,楊帆還是不免有些失望。


    不過想到能夠親自去戰場走一遭,也不免有些心情激蕩。


    隻要是男兒,誰又不想體會一番征戰沙場的熱血?


    “多謝陛下成全,微臣敬你一杯。”楊帆拿起酒杯,豪氣地道。


    李世民拿起酒杯,微微一笑:“喝酒豈能無詩,忠義侯才華橫溢、詩詞無雙,不如寫一首征戰沙場的詩如何?”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更何況,咬文嚼字的詩詞酸溜溜的,沒什麽意思。”楊帆擺了擺手,直接拒絕。


    平時受人擠兌抄一兩首詩詞裝一波逼也就算了。


    如果天天來這麽一套就沒有意思了,畢竟自己隻是一個文抄公而已。


    李世民有些鬱悶了。


    這小子平時可是一個喜歡裝逼的家夥,惹他的青年才俊,哪一個不被他用詩詞來打臉?


    如今一個人人稱道的大才子,現在卻說寫詩詞是咬文嚼字,這也太特麽扯淡了。


    如果被士林中的一些酸儒聽見,你小子還不被噴死。


    不過李世民本來就是為了活躍氣氛,既然楊帆不想做詩,當然也不會勉強。


    倒是程咬金對楊帆的話大加讚賞:“楊小子,這話某愛聽,寫個屁的詩詞呀,吟詩作賦不過是一群酸臭腐儒的遮羞布罷了,既不能吃又不能穿,一點用也沒有,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提三尺青鋒,立不世之功。”


    想起朝堂之中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總說自己是莽夫,處處被鄙視,程咬金頓時興起了知己之感。


    想不到楊帆這小子居然也是同道中人!


    “粗魯、無知……”


    李靖卻不樂意了,悠閑的喝了一口小酒,斜睨看了程咬金一眼,緩緩吐出了幾個字。


    程咬金差點就氣炸了,不過卻不敢反駁。


    畢竟李靖是大唐文韜武略的代表,誰敢說他是酸儒來著。


    見兩位國公居然鬥起嘴來,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狠狠瞪了楊帆一眼,勸道:“兩位國公都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宿將,乃是我大唐的定海神針;隻是,要想帝國安定繁榮,百姓安居樂業,文武並舉方為正道也。”


    “陛下說的是……”李靖和程咬金趕緊承認錯誤。


    楊帆也尷尬一笑:“來來……喝酒,剛剛小子不過是吹吹牛皮,大家不要放在心裏,咱就想賺賺小錢,當當小官,不學人家附庸風雅,也不想去當什麽英雄豪傑,某隻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程咬金鬱悶了,你小子到底是站在哪一邊呀?要不是附合你小子,也不會被李靖針對。


    不過程咬金哪裏知道,其實他是跟楊帆頂雷罷了!


    李靖這家夥顯然是對楊帆剛才的拒絕氣還未消呢。


    怔怔的看了楊帆一會兒,李二陛下不知如何接話。


    若有所思的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李二陛下心裏頭說不出是一種什麽滋味。


    楊帆這個家夥顯然是話裏有話!


    如若楊帆這小子真有這樣的心思,讓李二陛下有些遺憾,又有些安心,雖然心頭的一塊大石頭放了下來,但又有些氣不順。


    這小子這麽優秀,如果自己真的前怕狼後怕虎時刻提防,真怕這小子以後撂挑子不幹。


    小子可是拉著不走,打著倒退的蠻牛,難得這家夥有興致,是龍是蛇拉出來溜溜才知道。


    猶豫了半響,李二陛下好像做出了某種決定:“此次出征吐蕃,朕允汝押送糧草之重任,希望汝不負朕所望。”


    “陛下,萬萬不可呀!”李靖和程咬金齊聲反對,當然,他們不是故意針對楊帆,而是就事論事。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雖然看起來押運糧草是個好差事,但其實也是一個危險的任務。


    因為糧草的順暢與否直接關係著一場戰爭的勝敗。


    毫不誇張的說,押運糧草的任務一點也不比衝鋒陷陣的先鋒營簡單。


    更主要的是,押運官不僅要用最少的兵保證糧草的供應充足,而且還要時刻提防和應對敵人大軍的突襲。


    因此,一般來說,糧草押運官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


    像楊帆這種從未經曆過戰場的人被任命負責押運糧草,簡直是前所未聞。


    顯然,李二陛下已經下了決定,對於李靖和程咬金的話惘若未聞,直接擺手拒絕。


    見此情景,楊帆壓住心頭的喜意,不卑不亢的說道:“定不負陛下所望。”


    其實楊帆理解李世民的矛盾心理。


    雖然李二陛下是千年難遇的好皇帝,心胸也足夠開闊,


    但一直以來也時刻提防著楊帆。


    即使楊帆獻上了那麽多的良策,也為李世民解決了財政、糧食等危機。


    李二陛下給楊帆的賞賜與之比起來,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目的有打壓揚帆的意思,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突然蹦出來一個像楊帆這麽妖孽的人物,誰又不忌憚呢?


    這也是為什麽李世民選擇下娶高陽公主給楊帆的原因,目的就是為了把楊帆這個妖孽綁在皇家的這輛戰車之上。


    剛剛楊帆借機透露出了鹹魚的思想,直接李二陛下引動了心中的側隱之心,所以才決定讓楊帆擔起如此重要的任務。


    當然,並不是說李世民放下對楊帆的戒心。


    畢竟,作為皇帝,不管什麽時候都會以自己皇族的利益為先。


    如果楊帆真的觸動了皇家的利益,到時候李二陛下想來也會毫不猶豫的打擊和鎮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原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原木並收藏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