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作者:星辰原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風凜冽,白雪紛飛,關中的大雪時下時停。
白天還是晴天,晚上便又是一場漫天大雪紛紛灑灑從天而降,把整個長安城籠罩白茫茫一片。
宵禁以後的長安城顯得很清冷,連北風翻卷雪花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像這樣的冬夜,幾乎所有人都待在自己的府邸圍爐取暖亦或者臥榻而眠。
即使是親朋好友在這天寒地凍的冬夜也甚少聚會。
因此,亥時未至,長安城內除了掛在坊間外的燈籠努力散發著光芒,各府邸早已經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不過,時至子時,褒國公府正堂卻是一片燈火通明。
正堂內早有仆人準備好的炭爐茶具,大門又被緊緊關住,北風不透,廳內倒是暖和如春。
大雪把褒國公府的樓台院角圍得淒冷、靜謐,彷若與世隔絕。
天地間好似除了外麵由雪花飄落時發出的漱漱細小聲音和圍爐上水壺咕都咕都的聲音外,沒有別的任何聲響。
下人們都被遠遠的支開,此時正堂中隻有兩人圍爐而坐。
褒國公段誌玄武將出身,雖然身強體壯,可能是在家中,身穿錦鍛便服,倒是顯出了一股優雅之氣。
一張國字臉麵部和熙,烏黑的短須修剪的整整齊齊,顯得氣度不凡。
坐在他對麵的正是吏部侍郎崔永平,此時神情憂慮、目光煥散,顯然已經陷入了思緒之中,整個人看起來愁苦不已。
如果不知道的人,兩相一對比,反而會認為段誌玄是那出身高貴的世家子弟,崔永平則是饑迫交加的寒門出身。
看著崔永平惶惶不可終日的神情,段誌玄眼中閃過一絲鄙視。
這就是他往日極力巴結的世家子弟,看來也不過如此,心理承受力也太差了。
此時兩人還屬於同盟關係,倒也不能把心中所想體現出來。
見崔永平麵前的茶水已經冷卻,段誌玄親手提起火爐上的水壺,洗茶、泡茶、上茶,動作嫻熟的續上了熱茶。
沒辦法,即使看不起崔永平的窩囊樣兒,但清河崔氏這個龐然大物誰也不敢小視。
崔永平緩緩回過神來,看著眼前翠綠的茶水,端起細膩的白瓷茶杯,輕輕的呷了一口,一股悠香在口齒之間回蕩,顯得清新甘甜。
放下茶杯後,崔永平輕輕一歎道:“這龍井茶果然獨具一格,較之以往五味雜存的煮茶之法的確倍添雅致,微澀之中蘊藏著甘醇,平澹之中透露著悠香,恍如人生!”
“隻是,再好的茶水也不可能飽腹,更不可能充當主食,褒國公是否認同?”
聞言,段誌玄看了看崔永平,又凝視著自己麵前的一杯茶水,陷入了沉思。
世家出身之人果然還是有些底蘊的,剛剛還方寸大失,現在又恢複了風清雲澹,顯然是話中有話!
崔永平也不看他,緩緩的品著茶水,眼眸望向牆上掛著的字畫。
這個褒國公段誌玄果然是市井出身,即使披上了黃馬褂也難掩身上的痞子氣。
自己好心過來與他商議伏擊一桉如何處置。
這家夥居然想推得一幹二淨,想將屎盆子全扣在自己崔氏身上,那就休怪自己了!
落雪有聲,茶香怡人!
一時間正堂內又陷入了寂靜。
半晌後,段誌玄才緩緩抬起頭,發出了一聲輕輕的長歎:“崔大人有何見教!”
崔永平這才收回目光,看了一眼段誌玄,見其意氣風揚的臉上,已然多了許多愁苦,想了想才開口道:
“某隻是想讓褒國公重視起來,可不要出了紕漏,聽說褒國公家的二公子還在府內?”
段誌玄不自覺的拿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沉吟半晌後才緩緩點頭說道:
“不錯,犬子還在府中,我已把他禁足,我想,即使是陛下,如果沒有真憑實據也不能隨便進府抓人吧?”
“據我得到消息,此桉陛下已經轉交由忠義侯調查,這小子隻是仗著陛下的寵幸罷了,不足為懼。”
“據說,這毛頭小子到達百騎駐地以後,根本不幹正事,好幾天都待在值房裏與人談天說地,想要找到線索根本不可能。”
“而且本將軍已經把所有的證據銷毀,隻要我們自己不說,誰也沒有證據拿我們怎樣!”
“崔大人也實在太過小心了,據說您把另弟安排回了清河,可不要讓他亂跑,以防有人鑽了空子。”
看著這個驕傲自大的段誌玄,崔永平有些懊悔當初相信這家夥的蠱惑。
楊帆如果那麽好相與,也不會幾次三番的算計都功虧一簣。
幸好當初留了一手,並沒有出動崔氏的死士前去伏殺,要不然還真讓段誌玄拿住了把柄。
崔永平嗬嗬一笑,說道:“褒國公說得哪裏話,我三弟崔永健回祖地清河,隻不過是年關將至,回家看望族老罷了,他一個商賈,別人有什麽空子可以鑽的?”
段誌玄陰沉著臉,不悅地說道:“崔大人現在想說風涼話不覺得晚了麽?難道你忘了是誰把弓弩運出長安城的?是誰找的伏殺之人?”
崔永平麵色馬上變得誠惶誠恐,連連擺手道:“話可不能亂說,我三弟崔永健雖然運輸了一批貨物出城,至於是什麽可從來沒有見到,即使是禁品也是無心之舉,說我們找的刺殺之人,那更是無從談起。”
“忠義侯得罪了扶桑使臣才被刺殺,以至於連累了吳王殿下,這與我崔氏何幹?”
“請褒國公請勿亂說話,我與褒國公相交莫逆,可不要陷害我們崔氏於一義。”
見崔永平居然想撇得一幹二淨,段誌玄心中微怒,暗稱一聲老狐狸,冷聲道:“崔大人真想袖手旁觀不成,可不要忘了我們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崔永健不以為意,反而微微一笑說道:“某此次過來,不就是作為朋友的關心麽?”
略作沉思後,又繼續說道:“明天在朝堂之上,我們崔氏會向陛下施壓,讓此桉盡快結束。”
“倒是褒國公要把你家二公子藏好了,最好把他打發得遠遠的,再也不要回到長安城。”
段誌玄不悅地說道:“這就不用崔大人操心,我的兒子我心裏有數……”
崔永平臉色微沉,再次提醒:“楊帆那小子雖然年輕,行事手段卻頗為老辣,褒國公小心為上。”
段誌玄無所謂的擺了擺手:“一個毛頭小子而已,無妨……”
話音未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伴隨一陣砰砰的敲門聲,在這清冷的夜顯得格外清晰。
崔永平有些詫異,這麽晚了還有誰來拜訪?
通過馬蹄聲來判斷,人數定然不少。
正欲說話,一陣來急促的腳步聲後,門外傳來有些慌亂的話語:“大將軍,忠義侯楊帆讓士兵把國公府團團圍了起來,正在府門前求見?”
段誌玄麵色赤紅,有些尷尬。
剛剛還看不起這混蛋,哪知說曹操,曹操就到。
更主要的是,這麽晚還敢派兵包圍國公府,這家夥簡直無法無天。
如此突然,說明不可能是皇帝的旨意,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除了有抄家滅族的聖旨,誰敢這樣對待一個開國大將軍,全然不把他放在眼裏。
段誌玄心中怒氣勃發,冷聲說道:“沒有聖令,不必理會。”
開什麽玩笑,真當褒國公府是軟柿子不成?
去年才砍了他的兒子一條手臂,現在還想要上門耀武揚威,真以為老夫是泥捏的不成?
可是門外的管家並未退去,而是苦著臉再次說道:“將軍,忠義侯還帶過來一句話,說國公爺若不見他,一切後果自負。”
砰的一聲,段誌玄霍然站起,一腳踹翻一旁的桉幾,茶具散倒一地,大怒道:“這混蛋簡直不知天高地厚,給我點齊人馬……”
說著,就待要出去教訓楊帆一番。
嗬嗬,一切後果自負,好大的口氣。
當他褒國公府是什麽地方,當他段誌玄是什麽人?
居然膽敢如此明目張膽的派兵上門圍堵,簡直就是作死。
除了造反的謀逆大罪,誰敢這樣對付一個開國國公?
崔永平盯著段誌玄,不無擔憂地道:“褒國公稍安勿躁,跟那個棒槌何必置氣?難不成你身為國公還要跟那小子動手不成?”
“那小子明目張膽派兵前來,不會有什麽把柄落在那小子手裏了吧?”
段誌玄沉吟片刻,篤定地搖了搖頭:“不可能!”
腦中又快速的捋了捋,發現並沒有什麽不妥,心頭的怒氣卻忍了下來。
作為宿將,他當然知道怒極容易失智,可不要著了那小子的道。
讓仆人把打翻的東西清理了一遍,段誌玄才說道:“讓那小子進來,某倒想看看他能耍什麽花招。”
管家應聲離去!
正在此時,被驚醒的段瓘匆匆忙忙趕到正堂,對著段誌玄行了一禮後急切的問道:“父親大人,可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毛手毛腳成何體統?不是讓你不要出來麽?”段誌玄眼睛一瞪,皺了皺眉頭不悅地喝斥,隨即又解釋道:“楊帆那小子正在府外……”
聞言,段瓘臉色嚇得灰白,有些忐忑地道:“不會是來找孩兒的吧?”
崔永平也是有些疑惑的問道:“是啊,那楊帆雖然囂張跋扈,但絕對不笨,不管是對上國公還是親王,都是謀定而後動,假如沒有證據就敢圍堵國公府,這可不是他的行事風格,等一下褒國公可得小心應對。”
對於楊帆,崔永平那是既羨慕又嫉妒。
想當初囤積木炭,被楊帆搞出一個蜂窩煤,讓崔家損失了幾十萬貫。
駿揚坊這麽大一塊肥肉,他們崔家隻能看著,即使讓武氏兄弟謀劃琉璃的製造方法,可是一年過去根本沒有動靜。
因為軍功,楊帆年紀輕輕就已經坐上了禮部尚書之職,崔永平簡直羨慕的不行。
想他崔永平出身高貴,年愈五十才堪堪爬上吏部侍郎的位置。
要想成為一部之首,起碼還要熬上好多年。
以往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如今才知道簡直活到狗身上了!
段誌玄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將自己燥動的情緒壓製下來。
畢竟是這個時代最出類拔萃的人物,段誌玄心誌之堅定實屬罕見,隻是片刻功夫,便心緒冷靜,心神清明。
fo
等再睜開眼睛,已看不到一絲情緒波動:“崔大人放心,如果那小子敢胡亂來,某定讓他有來無回,這裏可不是應國公府……”
崔永平心頭一喜,趕緊附合:“褒國公請放心,如果那小子敢胡作作為,明天上朝定讓那小子吃不著兜著走。”
“等一下我們演個雙黃,給那小子一點顏色看看……”
兩人說話間,遠處走來三道人影!
段誌玄幾人抬眼望去,目光穿透漫天飛雪。
領頭一人十七八歲年紀,正是忠義侯楊帆。
此時這小子頭上戴著羊絨昝帽,帽子下一雙濃眉如濃墨揮舞,一雙眼睛迥然有神,搭配上那剛毅的麵龐,整個人看上去完全沒有少年的輕狂。
一身蜀錦製式長衫,整個人看起來幹淨利落,寒風吹動衣袂,顯露出強健結實的身軀。
雖然衣衫不是很厚,卻絲毫不畏懼寒冷。
比起以前來,楊帆麵龐有些許清瘦,但可能是經過了戰場上的曆練,整個人多出了幾分沉穩厚重。
其身後隻跟著一名侍衛模樣的年輕人……
而國公府上的管家則跟在最後。
在楊帆麵前,像似大氣也不敢喘,遠遠見到段誌玄後,略微躬身便退了下去。
崔永平看著眼前的楊帆,心中不由歎息一聲。
不得不承認,在眾多世家子弟中,從氣度而言,真沒有哪個年輕人能夠比得上這小子。
而段誌玄感覺更甚,看著楊帆步履穩重,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心底沒由來升起一陣凜然。
單單楊帆這股沉穩的氣度,便早已勝過自己引以為傲的大兒子。
與此同時,對楊帆忌憚更甚,不由前所未有的重視起來,再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楊帆抬腳走進正堂,就見到了端坐於上的段誌玄,而另外一邊卻是崔永平,倒是令楊帆頗感意外。
這個吏部侍郎,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之一,怎地這麽晚還在這裏?
莫非兩家又有什麽勾當不成?
不過最讓楊帆欣喜的是,段瓘那小子正站立在一旁,由於正門大開,寒風吹起,一邊袖擺隨風飄動。
顯然是被自己砍掉的一隻手臂並沒有再生之能。
也許是感受到了楊帆異樣的目光,段瓘本來怯懦的表情頓時眼含恨意。
之所以成為長安城內人人笑料的獨臂大俠,就是拜這位忠義侯所賜。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段瓘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
對於段瓘的仇視,楊帆視而不見,反正被盯著又不會少塊肉,隻要這家夥不跑就行。
楊帆上前一步,對段誌玄和崔永平施禮道:“見過褒國公、崔侍郎,本來還以為深夜打擾多有得罪,看來大家都還沒有睡,那再好不過。”
雖然聽起來彬彬有禮,不過言語淩利,哪有一絲不好意思的樣子。
崔永平微微拱手,冷言旁觀,沉默不語。
段誌玄眼睛微微眯起,寒芒一閃,大聲叱道:“忠義侯大名鼎鼎,威震域外,老夫哪敢受您的禮?”
“如今你立了大功便前來圍堵國公府,毫無後進晚輩之態度,真以為有軍功在身就可以肆無忌憚乎?你就是如此沒有家教麽?”
段誌玄雄風依舊,頗有廉頗未老的氣概,如同在教訓一個年輕後輩。
作為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名將,能夠從微末高居大將軍之位,多年身居高位指揮千軍萬馬的氣度發作起來,頗有一番淩厲的威勢。
一見麵便發難,這是段誌玄的打算。
他想要在氣勢上先下一籌,甚至壓服楊帆,可惜他卻打錯了如意算盤。
如果說楊帆剛穿越到唐朝之時還有可能受到影響。
可現在楊帆心底那份執著和世界觀早已傲然於世,即便麵對李二陛下也隻是相知、相容、相敬,何懼區區一個國公?
若非段誌玄運氣好,得到李二陛下的栽培,哪能從一個市井之徒身居國公之位。
自從段誌玄想搭上世家的那一刻起,他再也不是李二陛下眼中的心腹愛將,楊帆更不會忌憚。
白天還是晴天,晚上便又是一場漫天大雪紛紛灑灑從天而降,把整個長安城籠罩白茫茫一片。
宵禁以後的長安城顯得很清冷,連北風翻卷雪花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像這樣的冬夜,幾乎所有人都待在自己的府邸圍爐取暖亦或者臥榻而眠。
即使是親朋好友在這天寒地凍的冬夜也甚少聚會。
因此,亥時未至,長安城內除了掛在坊間外的燈籠努力散發著光芒,各府邸早已經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不過,時至子時,褒國公府正堂卻是一片燈火通明。
正堂內早有仆人準備好的炭爐茶具,大門又被緊緊關住,北風不透,廳內倒是暖和如春。
大雪把褒國公府的樓台院角圍得淒冷、靜謐,彷若與世隔絕。
天地間好似除了外麵由雪花飄落時發出的漱漱細小聲音和圍爐上水壺咕都咕都的聲音外,沒有別的任何聲響。
下人們都被遠遠的支開,此時正堂中隻有兩人圍爐而坐。
褒國公段誌玄武將出身,雖然身強體壯,可能是在家中,身穿錦鍛便服,倒是顯出了一股優雅之氣。
一張國字臉麵部和熙,烏黑的短須修剪的整整齊齊,顯得氣度不凡。
坐在他對麵的正是吏部侍郎崔永平,此時神情憂慮、目光煥散,顯然已經陷入了思緒之中,整個人看起來愁苦不已。
如果不知道的人,兩相一對比,反而會認為段誌玄是那出身高貴的世家子弟,崔永平則是饑迫交加的寒門出身。
看著崔永平惶惶不可終日的神情,段誌玄眼中閃過一絲鄙視。
這就是他往日極力巴結的世家子弟,看來也不過如此,心理承受力也太差了。
此時兩人還屬於同盟關係,倒也不能把心中所想體現出來。
見崔永平麵前的茶水已經冷卻,段誌玄親手提起火爐上的水壺,洗茶、泡茶、上茶,動作嫻熟的續上了熱茶。
沒辦法,即使看不起崔永平的窩囊樣兒,但清河崔氏這個龐然大物誰也不敢小視。
崔永平緩緩回過神來,看著眼前翠綠的茶水,端起細膩的白瓷茶杯,輕輕的呷了一口,一股悠香在口齒之間回蕩,顯得清新甘甜。
放下茶杯後,崔永平輕輕一歎道:“這龍井茶果然獨具一格,較之以往五味雜存的煮茶之法的確倍添雅致,微澀之中蘊藏著甘醇,平澹之中透露著悠香,恍如人生!”
“隻是,再好的茶水也不可能飽腹,更不可能充當主食,褒國公是否認同?”
聞言,段誌玄看了看崔永平,又凝視著自己麵前的一杯茶水,陷入了沉思。
世家出身之人果然還是有些底蘊的,剛剛還方寸大失,現在又恢複了風清雲澹,顯然是話中有話!
崔永平也不看他,緩緩的品著茶水,眼眸望向牆上掛著的字畫。
這個褒國公段誌玄果然是市井出身,即使披上了黃馬褂也難掩身上的痞子氣。
自己好心過來與他商議伏擊一桉如何處置。
這家夥居然想推得一幹二淨,想將屎盆子全扣在自己崔氏身上,那就休怪自己了!
落雪有聲,茶香怡人!
一時間正堂內又陷入了寂靜。
半晌後,段誌玄才緩緩抬起頭,發出了一聲輕輕的長歎:“崔大人有何見教!”
崔永平這才收回目光,看了一眼段誌玄,見其意氣風揚的臉上,已然多了許多愁苦,想了想才開口道:
“某隻是想讓褒國公重視起來,可不要出了紕漏,聽說褒國公家的二公子還在府內?”
段誌玄不自覺的拿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沉吟半晌後才緩緩點頭說道:
“不錯,犬子還在府中,我已把他禁足,我想,即使是陛下,如果沒有真憑實據也不能隨便進府抓人吧?”
“據我得到消息,此桉陛下已經轉交由忠義侯調查,這小子隻是仗著陛下的寵幸罷了,不足為懼。”
“據說,這毛頭小子到達百騎駐地以後,根本不幹正事,好幾天都待在值房裏與人談天說地,想要找到線索根本不可能。”
“而且本將軍已經把所有的證據銷毀,隻要我們自己不說,誰也沒有證據拿我們怎樣!”
“崔大人也實在太過小心了,據說您把另弟安排回了清河,可不要讓他亂跑,以防有人鑽了空子。”
看著這個驕傲自大的段誌玄,崔永平有些懊悔當初相信這家夥的蠱惑。
楊帆如果那麽好相與,也不會幾次三番的算計都功虧一簣。
幸好當初留了一手,並沒有出動崔氏的死士前去伏殺,要不然還真讓段誌玄拿住了把柄。
崔永平嗬嗬一笑,說道:“褒國公說得哪裏話,我三弟崔永健回祖地清河,隻不過是年關將至,回家看望族老罷了,他一個商賈,別人有什麽空子可以鑽的?”
段誌玄陰沉著臉,不悅地說道:“崔大人現在想說風涼話不覺得晚了麽?難道你忘了是誰把弓弩運出長安城的?是誰找的伏殺之人?”
崔永平麵色馬上變得誠惶誠恐,連連擺手道:“話可不能亂說,我三弟崔永健雖然運輸了一批貨物出城,至於是什麽可從來沒有見到,即使是禁品也是無心之舉,說我們找的刺殺之人,那更是無從談起。”
“忠義侯得罪了扶桑使臣才被刺殺,以至於連累了吳王殿下,這與我崔氏何幹?”
“請褒國公請勿亂說話,我與褒國公相交莫逆,可不要陷害我們崔氏於一義。”
見崔永平居然想撇得一幹二淨,段誌玄心中微怒,暗稱一聲老狐狸,冷聲道:“崔大人真想袖手旁觀不成,可不要忘了我們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崔永健不以為意,反而微微一笑說道:“某此次過來,不就是作為朋友的關心麽?”
略作沉思後,又繼續說道:“明天在朝堂之上,我們崔氏會向陛下施壓,讓此桉盡快結束。”
“倒是褒國公要把你家二公子藏好了,最好把他打發得遠遠的,再也不要回到長安城。”
段誌玄不悅地說道:“這就不用崔大人操心,我的兒子我心裏有數……”
崔永平臉色微沉,再次提醒:“楊帆那小子雖然年輕,行事手段卻頗為老辣,褒國公小心為上。”
段誌玄無所謂的擺了擺手:“一個毛頭小子而已,無妨……”
話音未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伴隨一陣砰砰的敲門聲,在這清冷的夜顯得格外清晰。
崔永平有些詫異,這麽晚了還有誰來拜訪?
通過馬蹄聲來判斷,人數定然不少。
正欲說話,一陣來急促的腳步聲後,門外傳來有些慌亂的話語:“大將軍,忠義侯楊帆讓士兵把國公府團團圍了起來,正在府門前求見?”
段誌玄麵色赤紅,有些尷尬。
剛剛還看不起這混蛋,哪知說曹操,曹操就到。
更主要的是,這麽晚還敢派兵包圍國公府,這家夥簡直無法無天。
如此突然,說明不可能是皇帝的旨意,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除了有抄家滅族的聖旨,誰敢這樣對待一個開國大將軍,全然不把他放在眼裏。
段誌玄心中怒氣勃發,冷聲說道:“沒有聖令,不必理會。”
開什麽玩笑,真當褒國公府是軟柿子不成?
去年才砍了他的兒子一條手臂,現在還想要上門耀武揚威,真以為老夫是泥捏的不成?
可是門外的管家並未退去,而是苦著臉再次說道:“將軍,忠義侯還帶過來一句話,說國公爺若不見他,一切後果自負。”
砰的一聲,段誌玄霍然站起,一腳踹翻一旁的桉幾,茶具散倒一地,大怒道:“這混蛋簡直不知天高地厚,給我點齊人馬……”
說著,就待要出去教訓楊帆一番。
嗬嗬,一切後果自負,好大的口氣。
當他褒國公府是什麽地方,當他段誌玄是什麽人?
居然膽敢如此明目張膽的派兵上門圍堵,簡直就是作死。
除了造反的謀逆大罪,誰敢這樣對付一個開國國公?
崔永平盯著段誌玄,不無擔憂地道:“褒國公稍安勿躁,跟那個棒槌何必置氣?難不成你身為國公還要跟那小子動手不成?”
“那小子明目張膽派兵前來,不會有什麽把柄落在那小子手裏了吧?”
段誌玄沉吟片刻,篤定地搖了搖頭:“不可能!”
腦中又快速的捋了捋,發現並沒有什麽不妥,心頭的怒氣卻忍了下來。
作為宿將,他當然知道怒極容易失智,可不要著了那小子的道。
讓仆人把打翻的東西清理了一遍,段誌玄才說道:“讓那小子進來,某倒想看看他能耍什麽花招。”
管家應聲離去!
正在此時,被驚醒的段瓘匆匆忙忙趕到正堂,對著段誌玄行了一禮後急切的問道:“父親大人,可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毛手毛腳成何體統?不是讓你不要出來麽?”段誌玄眼睛一瞪,皺了皺眉頭不悅地喝斥,隨即又解釋道:“楊帆那小子正在府外……”
聞言,段瓘臉色嚇得灰白,有些忐忑地道:“不會是來找孩兒的吧?”
崔永平也是有些疑惑的問道:“是啊,那楊帆雖然囂張跋扈,但絕對不笨,不管是對上國公還是親王,都是謀定而後動,假如沒有證據就敢圍堵國公府,這可不是他的行事風格,等一下褒國公可得小心應對。”
對於楊帆,崔永平那是既羨慕又嫉妒。
想當初囤積木炭,被楊帆搞出一個蜂窩煤,讓崔家損失了幾十萬貫。
駿揚坊這麽大一塊肥肉,他們崔家隻能看著,即使讓武氏兄弟謀劃琉璃的製造方法,可是一年過去根本沒有動靜。
因為軍功,楊帆年紀輕輕就已經坐上了禮部尚書之職,崔永平簡直羨慕的不行。
想他崔永平出身高貴,年愈五十才堪堪爬上吏部侍郎的位置。
要想成為一部之首,起碼還要熬上好多年。
以往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如今才知道簡直活到狗身上了!
段誌玄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將自己燥動的情緒壓製下來。
畢竟是這個時代最出類拔萃的人物,段誌玄心誌之堅定實屬罕見,隻是片刻功夫,便心緒冷靜,心神清明。
fo
等再睜開眼睛,已看不到一絲情緒波動:“崔大人放心,如果那小子敢胡亂來,某定讓他有來無回,這裏可不是應國公府……”
崔永平心頭一喜,趕緊附合:“褒國公請放心,如果那小子敢胡作作為,明天上朝定讓那小子吃不著兜著走。”
“等一下我們演個雙黃,給那小子一點顏色看看……”
兩人說話間,遠處走來三道人影!
段誌玄幾人抬眼望去,目光穿透漫天飛雪。
領頭一人十七八歲年紀,正是忠義侯楊帆。
此時這小子頭上戴著羊絨昝帽,帽子下一雙濃眉如濃墨揮舞,一雙眼睛迥然有神,搭配上那剛毅的麵龐,整個人看上去完全沒有少年的輕狂。
一身蜀錦製式長衫,整個人看起來幹淨利落,寒風吹動衣袂,顯露出強健結實的身軀。
雖然衣衫不是很厚,卻絲毫不畏懼寒冷。
比起以前來,楊帆麵龐有些許清瘦,但可能是經過了戰場上的曆練,整個人多出了幾分沉穩厚重。
其身後隻跟著一名侍衛模樣的年輕人……
而國公府上的管家則跟在最後。
在楊帆麵前,像似大氣也不敢喘,遠遠見到段誌玄後,略微躬身便退了下去。
崔永平看著眼前的楊帆,心中不由歎息一聲。
不得不承認,在眾多世家子弟中,從氣度而言,真沒有哪個年輕人能夠比得上這小子。
而段誌玄感覺更甚,看著楊帆步履穩重,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心底沒由來升起一陣凜然。
單單楊帆這股沉穩的氣度,便早已勝過自己引以為傲的大兒子。
與此同時,對楊帆忌憚更甚,不由前所未有的重視起來,再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楊帆抬腳走進正堂,就見到了端坐於上的段誌玄,而另外一邊卻是崔永平,倒是令楊帆頗感意外。
這個吏部侍郎,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之一,怎地這麽晚還在這裏?
莫非兩家又有什麽勾當不成?
不過最讓楊帆欣喜的是,段瓘那小子正站立在一旁,由於正門大開,寒風吹起,一邊袖擺隨風飄動。
顯然是被自己砍掉的一隻手臂並沒有再生之能。
也許是感受到了楊帆異樣的目光,段瓘本來怯懦的表情頓時眼含恨意。
之所以成為長安城內人人笑料的獨臂大俠,就是拜這位忠義侯所賜。
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段瓘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
對於段瓘的仇視,楊帆視而不見,反正被盯著又不會少塊肉,隻要這家夥不跑就行。
楊帆上前一步,對段誌玄和崔永平施禮道:“見過褒國公、崔侍郎,本來還以為深夜打擾多有得罪,看來大家都還沒有睡,那再好不過。”
雖然聽起來彬彬有禮,不過言語淩利,哪有一絲不好意思的樣子。
崔永平微微拱手,冷言旁觀,沉默不語。
段誌玄眼睛微微眯起,寒芒一閃,大聲叱道:“忠義侯大名鼎鼎,威震域外,老夫哪敢受您的禮?”
“如今你立了大功便前來圍堵國公府,毫無後進晚輩之態度,真以為有軍功在身就可以肆無忌憚乎?你就是如此沒有家教麽?”
段誌玄雄風依舊,頗有廉頗未老的氣概,如同在教訓一個年輕後輩。
作為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名將,能夠從微末高居大將軍之位,多年身居高位指揮千軍萬馬的氣度發作起來,頗有一番淩厲的威勢。
一見麵便發難,這是段誌玄的打算。
他想要在氣勢上先下一籌,甚至壓服楊帆,可惜他卻打錯了如意算盤。
如果說楊帆剛穿越到唐朝之時還有可能受到影響。
可現在楊帆心底那份執著和世界觀早已傲然於世,即便麵對李二陛下也隻是相知、相容、相敬,何懼區區一個國公?
若非段誌玄運氣好,得到李二陛下的栽培,哪能從一個市井之徒身居國公之位。
自從段誌玄想搭上世家的那一刻起,他再也不是李二陛下眼中的心腹愛將,楊帆更不會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