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散後,楊彪心中積鬱,難以釋懷,思來想去,還是打算去司徒府一趟。


    王允對楊彪的到來並不意外,甚至楊彪不來,他還要去見他。


    因為兩人這段時日聯絡一應***要員,幾乎到了集齊三公九卿的地步,而且在朝堂之上冒死勸進,可以說是鋌而走險,富貴險中求。


    然而劉擎的態度,卻潑了他們一盆大大的冷水。


    並當朝宣布,自己並無更進一步的野心。


    這麽一來,可以說是他們重大戰略決策的失誤,更因為此舉,將一個大大的把柄,交了出去,這可是堪稱謀逆之罪,若是追究起來。


    此時坐不住的,不僅僅是王允和楊彪,文武百官,特別出現在勸進表上名字的官員,可謂如坐針氈,回府不久,他們便不約而同的低調前往太尉府和司徒府,最後因為楊彪的尋王允的緣故,竟有數十人,一齊趕到了王允府上。


    王允靜坐首位,一言不發,這次重大失誤,可以說是他和楊彪一手謀劃的。


    「王司徒,你倒是說句話呐。」


    「是啊,王司徒,我等當如何是好?」


    「大王會不會降罪我等?」


    官員們七嘴八舌的說著,不擔心皇帝的追究,反而擔心著劉擎的降罪。


    王允自知沉默下去也不是辦法,在座的諸位,都是以他和楊彪馬首是瞻的,楊彪憑借的,便是過往的家族名望,以及及時站位,此舉雖然有斷尾求生之嫌,但眾人眼中,楊彪的魄力與果敢,也被人稱道,而王允憑借的,便是那一絲所謂的親緣,頗受渤海王寵愛的貂蟬,是王允之女,雖是義女,名義上,王允還是能稱呼一聲嶽丈的。


    「諸位。」王允緩緩開口,聲音低沉。


    「我與諸位,休戚與共,同進同退,我等雖對大王真義有所曲解,但此事尚未蓋棺論定,今日,我便前去拜見大王。」


    王允好像說了什麽,又好像什麽都沒說。


    但別說,經王允這麽一說,對諸位大臣來說還挺受用,畢竟在他們眼裏,王允是劉擎嶽丈。


    楊彪回府之後,楊修當即迎上前來,甚至朝散回來時,還未及過問,楊彪便去王允府了。


    「父親,如何?」


    楊彪搖搖頭,無奈道:「不容樂觀。」


    「劉焉劉表勸進,雖未及時開口,便被劉擎堵了回去,不過我等勸進,亦被大王所駁,恐大王追究。」


    楊修一愣,稍作思索,回道:「父親,此事無需擔憂,大王不會追究。」


    「哦?為何?」


    「劉表劉焉具已入京,想必其餘宗親,也快了。」


    「修兒之意,是幽州牧劉虞,徐州牧劉備,還有新任的揚州牧劉繇,都在趕來雒陽的路上,不過此事與大王追不追究,有何關係。」


    楊修道:「宗親齊聚雒陽,父親以為他們此來,所為何事?」


    楊彪眼前一亮,所為何事,今日劉焉劉表,已初露端倪。


    「荊州益州相隔豈止千裏,焉表二人能同時入京,說明有約在先,其餘幾位入京,也就這幾日的事了。」


    楊彪意識道,劉焉劉表今日雖然也被駁了,但如今看來,宗親還有行動。


    而且是大行動!


    「修兒,可有良策?」楊彪曆來相信自己兒子的聰慧,便詢問起對策。


    楊修似早已想好,不假思索道:「漢分十三州,宗親有人,士族亦有人,兗州刺史曹操,曆來與大王交好,其父嵩,乃在此次勸進表之上,不如讓其召曹操前來,豫州牧黃琬,乃是父親和王司徒舊交,還有京兆尹司馬防,亦可聯絡,並州牧董卓,


    父親可別忘記,董卓之父,昔日在潁川為官,與我等士家大族,還是有幾分情誼的。」


    楊修一口氣羅列吹來,楊彪不由得敞亮起來,驚喜誇讚道:「好!德謀之才,十倍於父!」


    楊修又道:「帝國大權,係於大王一身,勸進之路,絕非一蹴而就,或許,大王正在等二勸三勸呢。」


    楊彪不由得點頭稱道,兒子所言,十分在理,他忽然想到,讓受之道,若一勸進,大王便欣然接受,天下人雖喜聞樂見,卻也難免有人會嚼舌根,而若是大王竭力推辭,而百官再勸進,宗親齊勸進,甚至是十三州州牧刺史聯手勸進……楊彪越想,越覺得激動,好似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方才還縈繞心頭的憂慮,一掃而空。


    雒陽城東陽門,到了一隊人馬,其中一名小眼將軍,正指著雒陽城的城牆,口沫橫飛,手舞足蹈的介紹著,不由得覺得好笑。


    另一人怔怔的看著雒陽城,目光有些恍惚。


    「猶記得,少時來過一趟,雒陽一眾人,我記不得幾人,還記得的,不過孟德和本初。」


    說話的,正是劉備,再回雒陽,不由得感慨,昔日雖名為盧植先生門下學生,不過那時候劉備對自己的身份,十分不自信,雒陽的官宦子弟,甚至都看不起從邊郡來的他和公孫瓚,曹操是個例外,所以他記住了。


    如今再來,自己已是徐州牧。


    聽到劉備提起少時往事,曹操也是一陣恍惚,嘴裏喃喃一聲:「本初……」


    「大哥,這就是雒陽城呐,果然氣派!」張飛大剌剌的應著,驚醒了短暫陷入回憶的劉備曹操二人。


    張飛這一咋呼,不僅劉備曹操聽到了,恰好巡視至此的張郃聞言,便發現了曹操劉備一行,當即迎了上來。


    「曹使君,劉使君!」張郃叫道。


    兩人一聽,見來人是張郃,也紛紛以「張將軍」相稱。


    「兩位怎麽來了?快先入城。」張郃引道。


    曹操神秘一笑,回道:「自是有好事!」


    劉備也跟著神秘一笑,關羽緊隨其後,一邊捋著胡須,一邊眉開眼笑,神情自得,倒是張飛,出列而去,立於張郃一側,嘀嘀咕咕商量著什麽,兩人不時發出一聲聲大笑。


    算起來,劉擎麾下,趙雲和張郃,是劉關張三兄弟結交最早的武將。


    曹操與劉備騎馬踏過城門之時,渤海王府,書房之中,劉擎看著麵前的荀攸,他剛剛向自己通報了曹操劉備入城的消息。


    劉擎輕歎一聲,兩人到來,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此一行,他二人可未與本王商量過,如此看來,劉虞和劉繇,也不遠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虛笑烏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虛笑烏有並收藏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