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兵臨東京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徐衛讀書的時候,學《滿江紅》,就記得這麽幾句,另外還記得作者是嶽飛,除此之外,就沒旁的了。等到了宋代,遇到嶽飛,他也一直沒想起來問問,你是不是已經填了這首詞了。不過,估計嶽飛還沒有寫下這傳世名篇,現在沒有,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了。
因為,北伐中原,大有斬獲,故都東京,光複在望,估計嶽飛也沒那麽多“臣子恨”了。汾陽郡王折彥質一道捷報,鎮江府為之歡騰。行宮內外,大街小巷,到處都在風傳這天大的好消息。皇帝欣喜之餘,降下禦筆,親自寫了封信給折彥質,紮紮實實褒獎了這位抗金領袖一番,不吝惜任何溢美之辭,歸結起來說一個意思:能跟折卿比肩的,也就隻有唐朝那位郭汾陽了。
當然,這皇帝當了好人,唱了紅臉,徐良就得去唱黑臉。他以宰相的名義給折彥質發了省劄,自然免不了要讚揚一下,但主要目的是提醒前線將士,宜將剩勇追窮寇,不要大意輕敵,但有金軍一兵一卒,還在黃河以南抵抗,事情就不算完。
幾天熱鬧起來,徐良終於想起了折郡王奏報中那句話,於是也順道問問折仲古,你說是有友軍在河北切斷金軍退路是怎麽回事?具體是誰幹的?徐良什麽出身?徐家三代為將,他雖然走了科舉這條路,但也算是半個內行。當他想起這事時,心裏就在猜測,十有***是咱家老九幹的,旁人也沒這個實力,沒這個膽子。隻是他也鬧不明白,老九按說在河東啊,怎麽手都伸到河北去了?
這事沒弄清楚之前,他也不好在皇帝和大臣們麵前顯擺。徐家現在的勢力如日中天,幾十萬西軍大半握在徐家手裏,徐九呢又身兼陝西四川兩地最高軍政長官,河東實際上也是他在代管,更不消說,他有他這個堂兄在朝中為相。太高調了,容易讓人說閑話。
他這還在『操』心前線戰事呢,陪同皇帝禦駕親征的大臣裏都有人開始琢磨,這中原眼看就光複了,咱幾時回東京呐?杭州雖好,可終究隻是行在,臨時駐蹕還成,久了不行,東京才是大宋的帝都,回東京才是正道。另外,還都東京,象征意義非常大,它代表著幾十年恥辱的洗雪!也可借此正告金賊,咱回來了!
徐良現在可沒空考慮這個,雖說大局已定,可東京城還在金軍手裏,務必把北夷完全驅逐過黃河,這“階段『性』”的任務才算完成了。他急,有人比他更急。
開封府,東京城。
這場麵,怕是隻有當年金偽聯軍圍攻東京時才出現過。偌大一座雄偉的城池,被四麵圍定,放眼望去,但凡目力所及之處,全是軍營,真是連隻鳥也別想飛過去。在淮西軍趕到之後,折彥質下令,三路大軍合圍東京,別等,即刻開始強攻。與此同時,遣偏師一支,去占領滑州,控製紫金山浮橋以及各處渡口,一來是防止金軍逃跑,二來也阻止河北增援。
此時,宋軍的士氣仍然高漲,讓他們一口吞下東京城也敢。但將領們多少有些意外,朱仙鎮一仗,雖說大勝,可打得吃力,宋軍損失也不小。你這剛打完大會戰,馬上又攻堅城,都不帶喘口氣的,不至於吧?
另外,嶽飛舊事重提。先前我說要分化勸降,大王不聽,怕夜長夢多。現在金軍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不值當一拚,還是勸降吧,反正他們也沒退路了。再者,這東京城裏的百姓畢竟是大宋的,這仗一開打,矢石不長眼,難免殃及是吧?如果勸降不成,咱們再打。
折彥質雖然著急著想拿下東京,以成全功,但也不得不考慮這些大將們的意見。偏生這時候,劉光國跳出來,你們荊湖軍怕攻堅?沒事,我們淮西軍來!你們退後,東京城我來攻!
劉光國雖說也是出身將門,劉延慶的長子,但跟圍困東京諸將比起來,可能還差點意思。他之所以敢這時候挺身而出,主要是想著捏軟杮子。朱仙鎮大戰,他本人沒趕上,劉光遠也沒趕上,雖說淮西軍的李顯忠部臨末了來踢了一腳,可終究沒讓他兩兄弟親自『露』『露』臉。現在金軍殘兵敗將窩在城裏,在他看來,攻破東京,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因此,自告奮勇。
說老實話,劉家兄弟雖比不上折彥質、韓世忠、嶽飛這些人,但人家到底是將家子,打仗還是會幾手的。折郡王見他們跳出來,不知道是不是想著盡早攻破東京正中他下懷,還是因為劉家是皇親國戚,他賣這個麵子,反正是同意了。
他一點頭,劉家兄弟卯足了勁,強攻西城。像西軍攻城,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一般都要配備整齊,巨砲強弩,鵝車飛橋,各『色』器械一樣不少,然後才動手。而且能勸降的,就絕不動武。劉家兄弟倒好,估計是他們認為淮西軍也帶著“西軍”兩個字,甚至比西軍還要強,大型器械還沒跟上呢,人就開幹了。
淮西軍上下,殺氣騰騰就往城前竄。東京那城牆多高?人架雲梯就上!東京城防布置多麽嚴密?強弩利箭多麽犀利?人披著輕甲就衝!讓觀戰的神武前後兩軍都為之側目,心說淮西軍這幾年成精了?
結果戰鬥一打開,鬧了個灰頭土臉。淮西軍第一次進攻,愣是連城牆都沒『摸』著就讓人殺回來了。劉光國臉上不好看,發現金軍仍然還有鬥誌,也覺得自己太輕敵了一些,檢討一番後,拿出了個辦法,攻西水門。
東京雖然城池堅固,但是它這護城河是通到城裏去的。西水門,就是東京城諸多水門中的一個,徐府當年就在西水門。劉延慶的辦法是,用船裝著幹柴火『藥』,給它點上,往西水門送,燒了水門,打開缺口,再進攻。
結果,這一招又失敗了。它那船還沒近西水門,就讓城上垂下來的金軍士兵給鉤住了,眼睜睜地看著一艘艘船在河裏燒個精光。旁邊荊湖軍和江西折家軍看得直傻眼,這還沒過年呢,就整焰火了?
“這是作甚?”在遠處一個小崗上,嶽飛向身旁的韓世忠問道。
“劉光國想燒了西水門,可惜這十幾條船。”韓世忠笑道。
嶽飛胸膛一陣起伏,搖頭道:“折郡王偏不聽我之言,淮西軍又是這般作派,哼,照他這麽打法,幾時破得了東京。”
韓世忠扭頭看了一眼這位同袍,問道:“怎地?還想勸折郡王?”
“勸是沒用了。”嶽飛正『色』道。“非得讓折郡王明白利害關係不可。”
韓世忠聽他這話苗頭不對,提醒道:“鵬舉,折郡王可是各路兵馬的主帥,你說話得注意分寸。”
嶽飛不為所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莫說折郡王,便是徐郡王來了,我該怎麽說還怎麽說。”語畢,竟扔下韓世忠不管,打馬就往大營去。韓良臣在後頭喚了幾聲不答應,沒奈何,隻得抽了一鞭子,趕緊跟上去。且不說私誼,嶽飛是他的部下,要是衝撞了折郡王,他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卻說嶽飛一路衝進大營,直投折郡王的帥帳而去,帳前的衛士見他怒氣衝衝而來,正欲上前阻擋,可動作還沒作出來,嶽飛腳步又快,手裏馬鞭一虛晃,人就擠進去了。
大帳裏,折彥質正和幾個幕僚商量著什麽事,冷不防嶽飛闖進來,把幾人都看得愣了愣,折彥質一皺眉頭:“嶽飛,這裏是什麽所在?”
嶽鵬舉抱個拳,馬鞭還沒放呢,大聲道:“卑職自然知道這是大王的帥帳。”
“既然知道,如何敢不通報就闖入?你是軍中大將,當知軍法!”折彥質聽起來有些怒了。
嶽飛臉『色』不改,正要說話時,韓世忠又闖進來,折彥質一看,納了悶了,極為不快地說道:“我說你們荊湖宣撫司是怎麽回事?這都統製硬闖本王帥賬,宣撫使又跟著來?怎麽……”
韓世忠到底穩重些,趕緊賠禮道:“大王息怒,卑職等並非有意,隻是,事情有些急。”
折彥質心裏頭倒也明白,此番朱仙鎮大捷,韓嶽二將功不可沒,而且現在正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時候,也沒必要為這個事鬧得大家不愉快。因此也不糾纏,岔開話題道:“什麽事?”
“卑職先前與嶽都統在觀看淮西軍攻城,劉太尉以火船衝西水門,卻被金軍破解。鵬舉也是因為看得著急,因此急著來向大王報告,嶽都統,是也不是?”韓世忠道。
嶽飛吸口氣,緩和了一下態度,俯首道:“正是如此。”
“事急,你好歹在外頭通傳一聲嘛,沒看到本王正和幾位議事麽?怎地?淮西軍又給頂回來了?”折彥質語氣也和緩了一些。說起來,他雖然都督諸路兵馬,但本職,還是江南西路的宣撫使,與韓世忠一樣。
兵臨東京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徐衛讀書的時候,學《滿江紅》,就記得這麽幾句,另外還記得作者是嶽飛,除此之外,就沒旁的了。等到了宋代,遇到嶽飛,他也一直沒想起來問問,你是不是已經填了這首詞了。不過,估計嶽飛還沒有寫下這傳世名篇,現在沒有,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了。
因為,北伐中原,大有斬獲,故都東京,光複在望,估計嶽飛也沒那麽多“臣子恨”了。汾陽郡王折彥質一道捷報,鎮江府為之歡騰。行宮內外,大街小巷,到處都在風傳這天大的好消息。皇帝欣喜之餘,降下禦筆,親自寫了封信給折彥質,紮紮實實褒獎了這位抗金領袖一番,不吝惜任何溢美之辭,歸結起來說一個意思:能跟折卿比肩的,也就隻有唐朝那位郭汾陽了。
當然,這皇帝當了好人,唱了紅臉,徐良就得去唱黑臉。他以宰相的名義給折彥質發了省劄,自然免不了要讚揚一下,但主要目的是提醒前線將士,宜將剩勇追窮寇,不要大意輕敵,但有金軍一兵一卒,還在黃河以南抵抗,事情就不算完。
幾天熱鬧起來,徐良終於想起了折郡王奏報中那句話,於是也順道問問折仲古,你說是有友軍在河北切斷金軍退路是怎麽回事?具體是誰幹的?徐良什麽出身?徐家三代為將,他雖然走了科舉這條路,但也算是半個內行。當他想起這事時,心裏就在猜測,十有***是咱家老九幹的,旁人也沒這個實力,沒這個膽子。隻是他也鬧不明白,老九按說在河東啊,怎麽手都伸到河北去了?
這事沒弄清楚之前,他也不好在皇帝和大臣們麵前顯擺。徐家現在的勢力如日中天,幾十萬西軍大半握在徐家手裏,徐九呢又身兼陝西四川兩地最高軍政長官,河東實際上也是他在代管,更不消說,他有他這個堂兄在朝中為相。太高調了,容易讓人說閑話。
他這還在『操』心前線戰事呢,陪同皇帝禦駕親征的大臣裏都有人開始琢磨,這中原眼看就光複了,咱幾時回東京呐?杭州雖好,可終究隻是行在,臨時駐蹕還成,久了不行,東京才是大宋的帝都,回東京才是正道。另外,還都東京,象征意義非常大,它代表著幾十年恥辱的洗雪!也可借此正告金賊,咱回來了!
徐良現在可沒空考慮這個,雖說大局已定,可東京城還在金軍手裏,務必把北夷完全驅逐過黃河,這“階段『性』”的任務才算完成了。他急,有人比他更急。
開封府,東京城。
這場麵,怕是隻有當年金偽聯軍圍攻東京時才出現過。偌大一座雄偉的城池,被四麵圍定,放眼望去,但凡目力所及之處,全是軍營,真是連隻鳥也別想飛過去。在淮西軍趕到之後,折彥質下令,三路大軍合圍東京,別等,即刻開始強攻。與此同時,遣偏師一支,去占領滑州,控製紫金山浮橋以及各處渡口,一來是防止金軍逃跑,二來也阻止河北增援。
此時,宋軍的士氣仍然高漲,讓他們一口吞下東京城也敢。但將領們多少有些意外,朱仙鎮一仗,雖說大勝,可打得吃力,宋軍損失也不小。你這剛打完大會戰,馬上又攻堅城,都不帶喘口氣的,不至於吧?
另外,嶽飛舊事重提。先前我說要分化勸降,大王不聽,怕夜長夢多。現在金軍已經是窮途末路了,不值當一拚,還是勸降吧,反正他們也沒退路了。再者,這東京城裏的百姓畢竟是大宋的,這仗一開打,矢石不長眼,難免殃及是吧?如果勸降不成,咱們再打。
折彥質雖然著急著想拿下東京,以成全功,但也不得不考慮這些大將們的意見。偏生這時候,劉光國跳出來,你們荊湖軍怕攻堅?沒事,我們淮西軍來!你們退後,東京城我來攻!
劉光國雖說也是出身將門,劉延慶的長子,但跟圍困東京諸將比起來,可能還差點意思。他之所以敢這時候挺身而出,主要是想著捏軟杮子。朱仙鎮大戰,他本人沒趕上,劉光遠也沒趕上,雖說淮西軍的李顯忠部臨末了來踢了一腳,可終究沒讓他兩兄弟親自『露』『露』臉。現在金軍殘兵敗將窩在城裏,在他看來,攻破東京,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因此,自告奮勇。
說老實話,劉家兄弟雖比不上折彥質、韓世忠、嶽飛這些人,但人家到底是將家子,打仗還是會幾手的。折郡王見他們跳出來,不知道是不是想著盡早攻破東京正中他下懷,還是因為劉家是皇親國戚,他賣這個麵子,反正是同意了。
他一點頭,劉家兄弟卯足了勁,強攻西城。像西軍攻城,如果不是特殊情況,一般都要配備整齊,巨砲強弩,鵝車飛橋,各『色』器械一樣不少,然後才動手。而且能勸降的,就絕不動武。劉家兄弟倒好,估計是他們認為淮西軍也帶著“西軍”兩個字,甚至比西軍還要強,大型器械還沒跟上呢,人就開幹了。
淮西軍上下,殺氣騰騰就往城前竄。東京那城牆多高?人架雲梯就上!東京城防布置多麽嚴密?強弩利箭多麽犀利?人披著輕甲就衝!讓觀戰的神武前後兩軍都為之側目,心說淮西軍這幾年成精了?
結果戰鬥一打開,鬧了個灰頭土臉。淮西軍第一次進攻,愣是連城牆都沒『摸』著就讓人殺回來了。劉光國臉上不好看,發現金軍仍然還有鬥誌,也覺得自己太輕敵了一些,檢討一番後,拿出了個辦法,攻西水門。
東京雖然城池堅固,但是它這護城河是通到城裏去的。西水門,就是東京城諸多水門中的一個,徐府當年就在西水門。劉延慶的辦法是,用船裝著幹柴火『藥』,給它點上,往西水門送,燒了水門,打開缺口,再進攻。
結果,這一招又失敗了。它那船還沒近西水門,就讓城上垂下來的金軍士兵給鉤住了,眼睜睜地看著一艘艘船在河裏燒個精光。旁邊荊湖軍和江西折家軍看得直傻眼,這還沒過年呢,就整焰火了?
“這是作甚?”在遠處一個小崗上,嶽飛向身旁的韓世忠問道。
“劉光國想燒了西水門,可惜這十幾條船。”韓世忠笑道。
嶽飛胸膛一陣起伏,搖頭道:“折郡王偏不聽我之言,淮西軍又是這般作派,哼,照他這麽打法,幾時破得了東京。”
韓世忠扭頭看了一眼這位同袍,問道:“怎地?還想勸折郡王?”
“勸是沒用了。”嶽飛正『色』道。“非得讓折郡王明白利害關係不可。”
韓世忠聽他這話苗頭不對,提醒道:“鵬舉,折郡王可是各路兵馬的主帥,你說話得注意分寸。”
嶽飛不為所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莫說折郡王,便是徐郡王來了,我該怎麽說還怎麽說。”語畢,竟扔下韓世忠不管,打馬就往大營去。韓良臣在後頭喚了幾聲不答應,沒奈何,隻得抽了一鞭子,趕緊跟上去。且不說私誼,嶽飛是他的部下,要是衝撞了折郡王,他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卻說嶽飛一路衝進大營,直投折郡王的帥帳而去,帳前的衛士見他怒氣衝衝而來,正欲上前阻擋,可動作還沒作出來,嶽飛腳步又快,手裏馬鞭一虛晃,人就擠進去了。
大帳裏,折彥質正和幾個幕僚商量著什麽事,冷不防嶽飛闖進來,把幾人都看得愣了愣,折彥質一皺眉頭:“嶽飛,這裏是什麽所在?”
嶽鵬舉抱個拳,馬鞭還沒放呢,大聲道:“卑職自然知道這是大王的帥帳。”
“既然知道,如何敢不通報就闖入?你是軍中大將,當知軍法!”折彥質聽起來有些怒了。
嶽飛臉『色』不改,正要說話時,韓世忠又闖進來,折彥質一看,納了悶了,極為不快地說道:“我說你們荊湖宣撫司是怎麽回事?這都統製硬闖本王帥賬,宣撫使又跟著來?怎麽……”
韓世忠到底穩重些,趕緊賠禮道:“大王息怒,卑職等並非有意,隻是,事情有些急。”
折彥質心裏頭倒也明白,此番朱仙鎮大捷,韓嶽二將功不可沒,而且現在正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時候,也沒必要為這個事鬧得大家不愉快。因此也不糾纏,岔開話題道:“什麽事?”
“卑職先前與嶽都統在觀看淮西軍攻城,劉太尉以火船衝西水門,卻被金軍破解。鵬舉也是因為看得著急,因此急著來向大王報告,嶽都統,是也不是?”韓世忠道。
嶽飛吸口氣,緩和了一下態度,俯首道:“正是如此。”
“事急,你好歹在外頭通傳一聲嘛,沒看到本王正和幾位議事麽?怎地?淮西軍又給頂回來了?”折彥質語氣也和緩了一些。說起來,他雖然都督諸路兵馬,但本職,還是江南西路的宣撫使,與韓世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