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和其他人一樣,從小到大,是有過多種夢想的。童年時的夢想是關於“家”,具體說是關於房子的。自幼生活在很小又很低矮、半截窗子陷於地下、窗玻璃破碎得沒法兒擦、又窮得連塊玻璃都舍不得花錢換的家裏,夢想有一天住上好房子是多麽地符合一個孩子的心思呢!那家冬天透風,夏天漏雨,沒有一麵牆是白色的。因為那牆是酥得根本無法粉刷的。就像最酥的點心似的。微小的震動都會從牆上落土紛紛。也沒有地板。甚至不是磚地,不是水泥地。幾乎和外麵一樣的土地。下雨天,自家人和別人將外邊的泥濘隨腳帶入屋裏,屋裏也就泥濘一片了。自幼愛清潔的我看不過眼去,便用鏟煤灰的小鏟子鏟。而母親卻總是從旁訓我:“別鏟啦!再鏟屋裏就成井了!”--確實,年複一年,屋地被我鏟得比外麵低了一尺多。以至於有生人來家裏,母親總要迎在門口提醒:“當心,慢落腳,別摔著!”
哈爾濱當年有不少獨門獨院的蘇式房屋,院子一般都被整齊的柵欄圍著。小時候的我,常伏在柵欄上,透過別人家的窗子,望著別人家的大人孩子活動來活動去的身影,每每望得發呆,心馳神往,仿佛別人家裏的某一個孩子便是自己……
因為父親是建國後的第一代建築工人,所以我常做這樣的夢--忽一日父親率領他的工友們,一支龐大的建築隊,從大西南浩浩蕩蕩地回來了。他們以隻爭朝夕的精神,開推土機推平了我們那一條髒髒的街道,接著蓋起了一片新房,我家和髒街上的其他人家,於是都興高采烈地搬入新房住了。小時候的夢想是比較現實的,絕不敢企盼父親他們能為髒街上的人家蓋起獨門獨院的蘇式房。夢境中所呈現的也不過就是一排排簡易平房而已。上世紀80年代初,60多歲胡子花白了的父親,從四川退休回到了家鄉。已屆不惑之年的我才終於大夢初醒,意識到凡30年間寄托於父親身上的夢想是多麽的孩子氣。並且著實地困惑--一種分明孩子氣的夢想,怎麽竟可能糾纏了我三十幾年。這一種長久的夢想,曾屢屢地出現在我的小說中。以至於有評論家和我的同行曾發表文章對我大加嘲諷:“房子問題居然也進入了文學,真是中國文學的悲哀和墮落!”我也平庸,本沒夢想過成為作家的。也沒經可敬的作家耳提麵命地教導過我,究竟什麽內容配進入文學而什麽內容不配。已經被我罪過地搞進文學去的,弄得“文學”二字低俗了,我也就隻有向文學謝罪了!
但,一個人童年時的夢想,被他寫進了小說,即使是夢,畢竟也不屬於大罪吧?
現在,哈爾濱市的幾條髒街已被鏟平。我家和許多別人家的子女一代,都住進了樓房。遺憾的是我的父親沒活到這一天。那幾條髒街上的老父親老母親們也都沒活到這一天。父親這位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工人,三十幾年間,其實內心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遷居。我童年時的夢想寄托在他身上,而他把夢想寄托於國家發展步伐的速度。
有些夢想,是靠人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而有些則不能,隻能寄托於時代的、國家的發展步伐的速度。對於大多數人,尤其是這樣。比如家電工業發展的速度加快了,大多數中國人擁有電視機和冰箱的願望,就不再是什麽夢想。比如中國目前商品房的價格居高不下,對於大多數中國工薪階層,買商品房依然屬夢想。
少年時,有另一種夢想入了我的頭腦--當兵,而且是當騎兵。為什麽偏偏是騎兵呢?因為喜歡戰馬,也因為在電影裏,騎兵的作戰場麵是最雄武的,動感最強的。騎在戰馬上、揮舞戰刀、呐喊著衝鋒陷陣的騎兵,也是最能體現出兵的英姿的。
頭腦中一旦入了當兵的夢想,自然而然地,也便常常聯想到了犧牲。似乎並不畏犧牲。但是很怕犧牲得不夠英勇。犧牲得很英勇又如何呢--那就可以葬在一棵大鬆樹下。戰友們會在埋自己的深坑前肅立,脫帽,悲痛落淚。甚至,會對空放排槍……
進而聯想--多少年後,有當年最親密的戰友來到自己墓前憑吊,一往情深地說:“班長,我來看你了!……”
顯然,這是因為受了當年革命電影中英雄主義片段的影響才會產生這種夢想。
由少年而青年,這種夢想的內容隨之豐富。還沒愛過呢,千萬別一上戰場就犧牲了!於是關於自己是一名士兵的夢想中,穿插進了和一位愛上士兵的姑娘的戀情。她的模樣,始終像電影中的劉三姐,也像茹誌鵑精美的短篇小說中那個小媳婦。我--她的兵哥哥,胸前滲出一片鮮血,她的淚順腮淌下,滴在我臉上。她還要悲聲為我唱歌。都快死了,自然不想聽什麽英雄的歌。要聽憂傷的民間小調兒,一吟三歎的那一種。還有,最後的,深深的一吻也是絕不可以取消的。既是訣別之吻,也當是初吻。犧牲前央求了多少次也不肯給予的一吻。久吻之際,頭一歪,就那麽死了--不幸中摻點兒浪漫摻點兒幸福……
當兵的夢想其實在頭腦中並沒保持太久。因為經曆的幾次入伍體檢,都因不合格而被取消了資格。還因後來從書籍中接受了和平主義的思想,於是祈禱世界上最好是再也不發生戰爭,祈禱全人類湧現的戰鬥英雄越少越好。當然,如果未來世界上又發生了法西斯戰爭,如果需要,我還是很願意穿上軍裝當一次為反法西斯而戰的老兵的……
在北影住筒子樓內的一間房時,夢想早一天搬入單元樓。如今這夢想實現了,頭腦中不再有關於房子的任何夢想。真的,我怎麽就從來也沒夢想過住一幢別墅呢?因為從小在很差的房子裏住過,想法又實際慣了,所以對一切物質條件的要求起點就都不太高了。我家至今沒裝修過,兩個房間還是水泥地。想想小時候家裏的土地,讓我受了多少累啊!再望望眼前腳下光滑的水泥地,就覺得也挺好……
現在,經常交替產生於頭腦中的,隻有兩種夢想了。
其中一種夢想是,希望能在兒子考上大學後,搬到郊區農村去住。可少許多滋擾,免許多應酬,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讀書與寫作。最想係統地讀的是史。中國的和西方的,從文學發展史到社會發展史。想寫荒誕的長篇小說,還想寫很優美的童話給孩子們看。還想練書法。夢想某一天我的書法也能在字畫店裏標價出售。不一定非是“榮寶齋”那麽赫赫有名的字畫店,能在北京官園的字畫攤兒上出售就滿足了。隻要有人肯買,二三百元一幅,一手錢一手貨,拿去就是。50元一幅,也行。給點兒就行。當然得雇個人替我看攤兒。賣的錢結算下來,每月夠給人家發工資就行。生意若好,我會經常給人家漲工資的。自己有空兒,也願去看看攤兒,砍砍價。甚而,“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幾句也無妨。比如,長歎一聲,自言自語道:“偌大北京,竟無一人識梁曉聲的字嗎?”--逗別人開心的同時,自己也開心,豈非一小快活?
住到郊區去,有三四間房。小小一個規整的院落就可以。但周圍的自然環境要好。應是那種抬頭可望山,出門即臨河的環境。山當然不能是人見了人愁的禿山,須有林覆之。河呢,當然不能是一條汙染了的河。至於河裏有沒有魚蝦,倒是不怎麽考慮的。因為院門前,一口水塘是不能沒有的。塘裏自己養著魚蝦呢!遊著的幾十隻鴨鵝,當然都該姓“梁”。此外還要養些雞。炒著吃還是以雞蛋為佳。還要養一對兔。兔養來是不殺的。允許它們在院子的一個角落刨洞,自由自在地生兒育女。純粹為看著喜歡,養著玩兒。還得養一條大狗。不要狼狗,而要那種傻頭傻腦的大個兒柴狗。隻要見了形跡可疑的生人知道吠兩聲向主人報個訊兒就行。還得養一頭驢。配一架刷了油的木結構的膠輪驢車。縣集八成便在城以外,心血來潮,陽光明媚的好日子,親自趕了驢車去集上買東西。自己盡可能躺在驢車上兩眼半睜半閉地哼歌兒,任由它蹄兒“”地沿路自己前行就是……當然並不每天都去趕集,那驢子不是閑著的時候多嗎?養它可不是為了看著喜歡養著玩兒,它不是兔兒,是牲口。不能讓它變得太懶了。一早一晚也可騎著它四處逛逛。不是驢是匹馬,騎著逛就不好了。那樣子多脫離農民群眾呢!
倘農民見了,定會笑話我:“瞧這城裏搬來的作家,騎驢兜風兒,真逗!”--能博農民們一笑,挺好。農民們的孩子自然是會好奇地圍上來的,當然也允許孩子們騎。聽我話的孩子,獎勵多騎幾圈兒。我是知青時當過小學老師,喜歡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未完待續)
哈爾濱當年有不少獨門獨院的蘇式房屋,院子一般都被整齊的柵欄圍著。小時候的我,常伏在柵欄上,透過別人家的窗子,望著別人家的大人孩子活動來活動去的身影,每每望得發呆,心馳神往,仿佛別人家裏的某一個孩子便是自己……
因為父親是建國後的第一代建築工人,所以我常做這樣的夢--忽一日父親率領他的工友們,一支龐大的建築隊,從大西南浩浩蕩蕩地回來了。他們以隻爭朝夕的精神,開推土機推平了我們那一條髒髒的街道,接著蓋起了一片新房,我家和髒街上的其他人家,於是都興高采烈地搬入新房住了。小時候的夢想是比較現實的,絕不敢企盼父親他們能為髒街上的人家蓋起獨門獨院的蘇式房。夢境中所呈現的也不過就是一排排簡易平房而已。上世紀80年代初,60多歲胡子花白了的父親,從四川退休回到了家鄉。已屆不惑之年的我才終於大夢初醒,意識到凡30年間寄托於父親身上的夢想是多麽的孩子氣。並且著實地困惑--一種分明孩子氣的夢想,怎麽竟可能糾纏了我三十幾年。這一種長久的夢想,曾屢屢地出現在我的小說中。以至於有評論家和我的同行曾發表文章對我大加嘲諷:“房子問題居然也進入了文學,真是中國文學的悲哀和墮落!”我也平庸,本沒夢想過成為作家的。也沒經可敬的作家耳提麵命地教導過我,究竟什麽內容配進入文學而什麽內容不配。已經被我罪過地搞進文學去的,弄得“文學”二字低俗了,我也就隻有向文學謝罪了!
但,一個人童年時的夢想,被他寫進了小說,即使是夢,畢竟也不屬於大罪吧?
現在,哈爾濱市的幾條髒街已被鏟平。我家和許多別人家的子女一代,都住進了樓房。遺憾的是我的父親沒活到這一天。那幾條髒街上的老父親老母親們也都沒活到這一天。父親這位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工人,三十幾年間,其實內心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遷居。我童年時的夢想寄托在他身上,而他把夢想寄托於國家發展步伐的速度。
有些夢想,是靠人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而有些則不能,隻能寄托於時代的、國家的發展步伐的速度。對於大多數人,尤其是這樣。比如家電工業發展的速度加快了,大多數中國人擁有電視機和冰箱的願望,就不再是什麽夢想。比如中國目前商品房的價格居高不下,對於大多數中國工薪階層,買商品房依然屬夢想。
少年時,有另一種夢想入了我的頭腦--當兵,而且是當騎兵。為什麽偏偏是騎兵呢?因為喜歡戰馬,也因為在電影裏,騎兵的作戰場麵是最雄武的,動感最強的。騎在戰馬上、揮舞戰刀、呐喊著衝鋒陷陣的騎兵,也是最能體現出兵的英姿的。
頭腦中一旦入了當兵的夢想,自然而然地,也便常常聯想到了犧牲。似乎並不畏犧牲。但是很怕犧牲得不夠英勇。犧牲得很英勇又如何呢--那就可以葬在一棵大鬆樹下。戰友們會在埋自己的深坑前肅立,脫帽,悲痛落淚。甚至,會對空放排槍……
進而聯想--多少年後,有當年最親密的戰友來到自己墓前憑吊,一往情深地說:“班長,我來看你了!……”
顯然,這是因為受了當年革命電影中英雄主義片段的影響才會產生這種夢想。
由少年而青年,這種夢想的內容隨之豐富。還沒愛過呢,千萬別一上戰場就犧牲了!於是關於自己是一名士兵的夢想中,穿插進了和一位愛上士兵的姑娘的戀情。她的模樣,始終像電影中的劉三姐,也像茹誌鵑精美的短篇小說中那個小媳婦。我--她的兵哥哥,胸前滲出一片鮮血,她的淚順腮淌下,滴在我臉上。她還要悲聲為我唱歌。都快死了,自然不想聽什麽英雄的歌。要聽憂傷的民間小調兒,一吟三歎的那一種。還有,最後的,深深的一吻也是絕不可以取消的。既是訣別之吻,也當是初吻。犧牲前央求了多少次也不肯給予的一吻。久吻之際,頭一歪,就那麽死了--不幸中摻點兒浪漫摻點兒幸福……
當兵的夢想其實在頭腦中並沒保持太久。因為經曆的幾次入伍體檢,都因不合格而被取消了資格。還因後來從書籍中接受了和平主義的思想,於是祈禱世界上最好是再也不發生戰爭,祈禱全人類湧現的戰鬥英雄越少越好。當然,如果未來世界上又發生了法西斯戰爭,如果需要,我還是很願意穿上軍裝當一次為反法西斯而戰的老兵的……
在北影住筒子樓內的一間房時,夢想早一天搬入單元樓。如今這夢想實現了,頭腦中不再有關於房子的任何夢想。真的,我怎麽就從來也沒夢想過住一幢別墅呢?因為從小在很差的房子裏住過,想法又實際慣了,所以對一切物質條件的要求起點就都不太高了。我家至今沒裝修過,兩個房間還是水泥地。想想小時候家裏的土地,讓我受了多少累啊!再望望眼前腳下光滑的水泥地,就覺得也挺好……
現在,經常交替產生於頭腦中的,隻有兩種夢想了。
其中一種夢想是,希望能在兒子考上大學後,搬到郊區農村去住。可少許多滋擾,免許多應酬,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讀書與寫作。最想係統地讀的是史。中國的和西方的,從文學發展史到社會發展史。想寫荒誕的長篇小說,還想寫很優美的童話給孩子們看。還想練書法。夢想某一天我的書法也能在字畫店裏標價出售。不一定非是“榮寶齋”那麽赫赫有名的字畫店,能在北京官園的字畫攤兒上出售就滿足了。隻要有人肯買,二三百元一幅,一手錢一手貨,拿去就是。50元一幅,也行。給點兒就行。當然得雇個人替我看攤兒。賣的錢結算下來,每月夠給人家發工資就行。生意若好,我會經常給人家漲工資的。自己有空兒,也願去看看攤兒,砍砍價。甚而,“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幾句也無妨。比如,長歎一聲,自言自語道:“偌大北京,竟無一人識梁曉聲的字嗎?”--逗別人開心的同時,自己也開心,豈非一小快活?
住到郊區去,有三四間房。小小一個規整的院落就可以。但周圍的自然環境要好。應是那種抬頭可望山,出門即臨河的環境。山當然不能是人見了人愁的禿山,須有林覆之。河呢,當然不能是一條汙染了的河。至於河裏有沒有魚蝦,倒是不怎麽考慮的。因為院門前,一口水塘是不能沒有的。塘裏自己養著魚蝦呢!遊著的幾十隻鴨鵝,當然都該姓“梁”。此外還要養些雞。炒著吃還是以雞蛋為佳。還要養一對兔。兔養來是不殺的。允許它們在院子的一個角落刨洞,自由自在地生兒育女。純粹為看著喜歡,養著玩兒。還得養一條大狗。不要狼狗,而要那種傻頭傻腦的大個兒柴狗。隻要見了形跡可疑的生人知道吠兩聲向主人報個訊兒就行。還得養一頭驢。配一架刷了油的木結構的膠輪驢車。縣集八成便在城以外,心血來潮,陽光明媚的好日子,親自趕了驢車去集上買東西。自己盡可能躺在驢車上兩眼半睜半閉地哼歌兒,任由它蹄兒“”地沿路自己前行就是……當然並不每天都去趕集,那驢子不是閑著的時候多嗎?養它可不是為了看著喜歡養著玩兒,它不是兔兒,是牲口。不能讓它變得太懶了。一早一晚也可騎著它四處逛逛。不是驢是匹馬,騎著逛就不好了。那樣子多脫離農民群眾呢!
倘農民見了,定會笑話我:“瞧這城裏搬來的作家,騎驢兜風兒,真逗!”--能博農民們一笑,挺好。農民們的孩子自然是會好奇地圍上來的,當然也允許孩子們騎。聽我話的孩子,獎勵多騎幾圈兒。我是知青時當過小學老師,喜歡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