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新發現
一直以來,為了增加坦克的防禦能力,設計師們是不斷通過增加裝甲厚度解決問題——後來出現了傾斜裝甲,用幾何的方式相對增加裝甲厚度,t34那優秀的防彈外形就是傾斜裝甲在坦克工業中的一個巨大成功!
科什金設計的t34綜合性能可以說是目前全世界坦克中最好的:想贏得戰爭,那就去指揮鋪天蓋地的t34吧!它不是用來進行坦克之間一對一的決鬥的,而是為戰爭而生!但t34也麵臨著麵對德軍大口徑反坦克火力防禦能力相對不足的問題——將來蘇聯坦克工業如何走向,麵對德軍88毫米反坦克炮的威脅,難道不斷增加裝甲厚度去解決?!
將來呢?等對手的坦克炮口徑越來越大,那裝甲板設計得越來越厚嗎?
所有坦克設計師都明白那會是個死胡同,按照這個思路下去坦克重量會出現幾何數字的增長,直到根本跑不動!
如果單是老路線的甲彈之爭——穿甲彈對鋼板,這個死胡同的出現還會稍微晚些,至少不是一下子無計可施。
但破甲彈的出現,導致實戰中t34根本擋不住使用聚能破甲戰鬥部的火箭彈的攻擊,連“斯大林型”有時候也不行——紅軍坦克部隊裝備的聚能破甲彈從理論上能擊穿自己所有的坦克前裝甲!
近三倍的破甲厚度,而一直沉溺於改進破甲彈性能的那些工程師認為,3倍於口徑隻是破甲彈設計的初創階段,距離其技術頂點還遠得很!等到聚能破甲彈的工藝趨於成熟,破甲彈高溫金屬射流至少能擊穿8倍於炮彈口徑的均質裝甲板!
105毫米的破甲彈在將來某一天能擊穿800毫米厚的鋼裝甲?!如果真有那麽一天,那能擋住這樣攻擊的坦克的裝甲該要有多厚才行?!破甲彈的工藝成熟有可能讓“甲彈之爭”出現一邊倒的局麵,設計師們也會對此一籌莫展!
用幾何的方式計算,要具有坦克前部相當於厚度800毫米鋼裝甲的坦克會有多重?估計沒什麽發動機能讓它跑起來!
科金的發現似乎為將來解決那個死結出現了一線曙光——這輛坦克炮盾上有一個被火箭彈擊穿的痕跡,但後邊的炮塔本身裝甲上隻留下了小小的燒灼痕跡!
“間隙!是間隙!”科什金已經抓住了腦子裏的那一絲靈感:空間間隙打亂了金屬流的連貫性,讓它對於後邊的主裝甲無能為力!
“約瑟夫-雅科夫列維奇,如果有一種坦克的裝甲就像個大餡餅,裝甲板分成幾層,外邊的薄些,後邊的厚一些,這破甲彈的作用就會大大降低!”
科金一臉“你也明白”的表情,說:“不僅僅是對破甲彈,對穿甲彈也有類似的效果。我們已經做了幾次試驗,把一層30毫米厚的鋼板豎在前邊,後邊隔開一段距離安放了一塊50毫米厚度鋼板,測試結果是防彈效果遠遠大於一層80毫米裝甲板。”
“當然,這中間的空間不能太大,我們不是氣球設計師。”
這下聽懂的眾人都笑了:這空隙當然是越大越好,但太大了不是坦克成員沒地方擠,就是坦克外形越來越大——這得取個最合理的中間值。
科什金還有點靈感:“空隙引起金屬射流的不穩定,對於穿甲彈也是相同道理,彈丸在擊穿第一層鋼板後,運動軌跡已經不穩定,隻要角度發生變化就會減弱其穿甲能力。如果我們在兩層裝甲中間加點什麽東西,那會出現什麽效果?”
科金這幾天都被自己的新發現套在思維的框框裏,除了要拿出虎式坦克的性能參數、給部隊以應對的戰術之外,計算、計算;試驗、再試驗都圍繞著裝甲之間空隙的大小、兩層裝甲采取何種最堅固完善的固定方式在進行。
現在科什金的話就像給他打開了一扇窗!
“米哈伊爾-伊裏奇,我記得普倫雅科夫元帥在一次克裏姆林宮聚餐時提到過,陶瓷有時比鋼鐵還有用。”
科什金連忙問:“你說說?”
“分散衝擊力。那次布瓊尼元帥前邊的一個盤子掉到了地板上碎了,普倫雅科夫元帥拿起一片碎瓷片說陶瓷很硬、看似很脆,但如果工藝合理,薄薄的陶瓷片都能擋住子彈。”
“布瓊尼元帥不信,普倫雅科夫元帥就說到了衝擊力分散的概念。”
“衝擊力分散,如果在空隙中間加入某種陶瓷,當然要最能分散衝擊力的陶瓷,效果有可能比任何金屬材料都要好!”
科金沒說那次布瓊尼元帥喝醉了,差點把餐桌當作他的跑馬場:碎的盤子也不是一個,而是一堆!
“這說明我們的思維不需要沉溺於某個固定的思維,老和鋼鐵打交道,誰能想到陶瓷有分散衝擊力的能力呢?”科什金說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不過,約瑟夫-雅科夫列維奇,這項技術哈爾科夫還用不著,t34這會無法使用間隙裝甲的構思,不然我們就是惹大麻煩了。”科什金說話的時候敲了敲坦克炮塔,“就像它,技術高,不過法西斯能造多少?”
都是專家中的專家,不說科金,科什金剛才在車間裏那一會功夫,就發現這種虎式坦克製造工藝極端優良、複雜,這生產成本和工時絕對少不了!
這鋼材都是最好的合金鋼,德國製造高質量裝甲合金鋼需要的有色金屬就有限,工藝複雜了,這產量就上不去!(事實就是如此,虎式坦克麵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它非常高的生產成本和大量工時!對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了?49234輛的美國m4謝爾曼式坦克和50000?輛的蘇聯t-34係列坦克,虎式坦克就1355輛的產量,虎王更是隻有500輛的生產總量。德國的設計在時間、原材料和費用都是非常昂貴的,就是同自己的三號和四號比較也是一樣:虎式坦克的成本相當於四號號坦克的兩倍,三號突擊炮的四倍!)
要是科什金和科金兩人都把坦克防護的設計思維轉到新發現的“間隙裝甲”上,而紅軍坦克也那樣造,這產量就會是個噩夢!
t34靠的是簡單、可靠、管用加數量優勢,而不是高技術,“t34技術還是不能追求高指標,不過你倒是可以花點時間在新式裝甲上。”
科金主管著重型坦克設計,高技術都用在他這了。
聽到科什金的話,科金也是搖搖頭:“任務太緊了,上頭不斷有增加生產指標的命令下來。斯大林型的製造數量一直就是上不去,沒法和哈爾科夫相比,不過自行突擊炮倒是有新動作,我們已經完成100毫米反坦克炮和你設計的t34車體的結合,生產線也已經高速運轉。
我們做了實驗,用海軍炮改進而來的100毫米反坦克炮使用鈍頭穿甲彈對虎式坦克有不錯的毀傷能力,如果使用鎢合金彈芯高速穿甲彈效果更好。”
105毫米坦克炮生產能力上不去,它太精密了,科金隻能選擇次一等的100毫米坦克炮。
“走,去看看那個靶子。”
這次是步行,走了幾百米,那輛虎式坦克千瘡百孔:不過這百孔有點水分,基本都在兩側和坦克後部,炮塔正前方和前部車體上被穿甲彈擊中後留下的凹坑是不少,但擊穿的彈孔不多。
“我們老式的用76.2毫米f-34型坦克炮的t-34使用鈍頭穿甲彈,在任何距離上都不可能擊穿虎式的前裝甲,100米至200米隻能擊穿處它的側麵裝甲。但如果使用高速鎢合金彈芯穿甲彈,可以在中距離,大約600至700米內擊穿其側麵,對於車體正麵,高速穿甲彈要靠近至200米之內才有百分之五十的擊穿概率。
t34-85的85毫米坦克炮使用鈍頭穿甲彈最近能在800米擊穿虎式坦克的車體正麵,要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那還得近些。對於炮塔正麵,最佳的情況下也要靠近至500米以內,不過零距離也無法擊穿它的防盾。”
虎式的那個防盾大得可以,也就是說85毫米穿甲彈命中它的炮塔正麵無效!
“如果使用新式高速穿甲彈,85毫米坦克炮可以最近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它的首上裝甲,在600米擊穿炮盾裝甲,但對後邊的炮塔主裝甲就無能為力了。”
聽到科金的話,科什金文:“它的坦克炮對t34-85的摧毀距離是多少?”
“至少兩公裏!”
真是個壞消息!當做靶子的t34空殼就在不遠的地方呆著呢!(。)//天蠶土豆改編的3d浮空炫鬥手遊《全民大主宰》公測啦,想玩的書友們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進行下載安裝
一直以來,為了增加坦克的防禦能力,設計師們是不斷通過增加裝甲厚度解決問題——後來出現了傾斜裝甲,用幾何的方式相對增加裝甲厚度,t34那優秀的防彈外形就是傾斜裝甲在坦克工業中的一個巨大成功!
科什金設計的t34綜合性能可以說是目前全世界坦克中最好的:想贏得戰爭,那就去指揮鋪天蓋地的t34吧!它不是用來進行坦克之間一對一的決鬥的,而是為戰爭而生!但t34也麵臨著麵對德軍大口徑反坦克火力防禦能力相對不足的問題——將來蘇聯坦克工業如何走向,麵對德軍88毫米反坦克炮的威脅,難道不斷增加裝甲厚度去解決?!
將來呢?等對手的坦克炮口徑越來越大,那裝甲板設計得越來越厚嗎?
所有坦克設計師都明白那會是個死胡同,按照這個思路下去坦克重量會出現幾何數字的增長,直到根本跑不動!
如果單是老路線的甲彈之爭——穿甲彈對鋼板,這個死胡同的出現還會稍微晚些,至少不是一下子無計可施。
但破甲彈的出現,導致實戰中t34根本擋不住使用聚能破甲戰鬥部的火箭彈的攻擊,連“斯大林型”有時候也不行——紅軍坦克部隊裝備的聚能破甲彈從理論上能擊穿自己所有的坦克前裝甲!
近三倍的破甲厚度,而一直沉溺於改進破甲彈性能的那些工程師認為,3倍於口徑隻是破甲彈設計的初創階段,距離其技術頂點還遠得很!等到聚能破甲彈的工藝趨於成熟,破甲彈高溫金屬射流至少能擊穿8倍於炮彈口徑的均質裝甲板!
105毫米的破甲彈在將來某一天能擊穿800毫米厚的鋼裝甲?!如果真有那麽一天,那能擋住這樣攻擊的坦克的裝甲該要有多厚才行?!破甲彈的工藝成熟有可能讓“甲彈之爭”出現一邊倒的局麵,設計師們也會對此一籌莫展!
用幾何的方式計算,要具有坦克前部相當於厚度800毫米鋼裝甲的坦克會有多重?估計沒什麽發動機能讓它跑起來!
科金的發現似乎為將來解決那個死結出現了一線曙光——這輛坦克炮盾上有一個被火箭彈擊穿的痕跡,但後邊的炮塔本身裝甲上隻留下了小小的燒灼痕跡!
“間隙!是間隙!”科什金已經抓住了腦子裏的那一絲靈感:空間間隙打亂了金屬流的連貫性,讓它對於後邊的主裝甲無能為力!
“約瑟夫-雅科夫列維奇,如果有一種坦克的裝甲就像個大餡餅,裝甲板分成幾層,外邊的薄些,後邊的厚一些,這破甲彈的作用就會大大降低!”
科金一臉“你也明白”的表情,說:“不僅僅是對破甲彈,對穿甲彈也有類似的效果。我們已經做了幾次試驗,把一層30毫米厚的鋼板豎在前邊,後邊隔開一段距離安放了一塊50毫米厚度鋼板,測試結果是防彈效果遠遠大於一層80毫米裝甲板。”
“當然,這中間的空間不能太大,我們不是氣球設計師。”
這下聽懂的眾人都笑了:這空隙當然是越大越好,但太大了不是坦克成員沒地方擠,就是坦克外形越來越大——這得取個最合理的中間值。
科什金還有點靈感:“空隙引起金屬射流的不穩定,對於穿甲彈也是相同道理,彈丸在擊穿第一層鋼板後,運動軌跡已經不穩定,隻要角度發生變化就會減弱其穿甲能力。如果我們在兩層裝甲中間加點什麽東西,那會出現什麽效果?”
科金這幾天都被自己的新發現套在思維的框框裏,除了要拿出虎式坦克的性能參數、給部隊以應對的戰術之外,計算、計算;試驗、再試驗都圍繞著裝甲之間空隙的大小、兩層裝甲采取何種最堅固完善的固定方式在進行。
現在科什金的話就像給他打開了一扇窗!
“米哈伊爾-伊裏奇,我記得普倫雅科夫元帥在一次克裏姆林宮聚餐時提到過,陶瓷有時比鋼鐵還有用。”
科什金連忙問:“你說說?”
“分散衝擊力。那次布瓊尼元帥前邊的一個盤子掉到了地板上碎了,普倫雅科夫元帥拿起一片碎瓷片說陶瓷很硬、看似很脆,但如果工藝合理,薄薄的陶瓷片都能擋住子彈。”
“布瓊尼元帥不信,普倫雅科夫元帥就說到了衝擊力分散的概念。”
“衝擊力分散,如果在空隙中間加入某種陶瓷,當然要最能分散衝擊力的陶瓷,效果有可能比任何金屬材料都要好!”
科金沒說那次布瓊尼元帥喝醉了,差點把餐桌當作他的跑馬場:碎的盤子也不是一個,而是一堆!
“這說明我們的思維不需要沉溺於某個固定的思維,老和鋼鐵打交道,誰能想到陶瓷有分散衝擊力的能力呢?”科什金說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不過,約瑟夫-雅科夫列維奇,這項技術哈爾科夫還用不著,t34這會無法使用間隙裝甲的構思,不然我們就是惹大麻煩了。”科什金說話的時候敲了敲坦克炮塔,“就像它,技術高,不過法西斯能造多少?”
都是專家中的專家,不說科金,科什金剛才在車間裏那一會功夫,就發現這種虎式坦克製造工藝極端優良、複雜,這生產成本和工時絕對少不了!
這鋼材都是最好的合金鋼,德國製造高質量裝甲合金鋼需要的有色金屬就有限,工藝複雜了,這產量就上不去!(事實就是如此,虎式坦克麵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它非常高的生產成本和大量工時!對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了?49234輛的美國m4謝爾曼式坦克和50000?輛的蘇聯t-34係列坦克,虎式坦克就1355輛的產量,虎王更是隻有500輛的生產總量。德國的設計在時間、原材料和費用都是非常昂貴的,就是同自己的三號和四號比較也是一樣:虎式坦克的成本相當於四號號坦克的兩倍,三號突擊炮的四倍!)
要是科什金和科金兩人都把坦克防護的設計思維轉到新發現的“間隙裝甲”上,而紅軍坦克也那樣造,這產量就會是個噩夢!
t34靠的是簡單、可靠、管用加數量優勢,而不是高技術,“t34技術還是不能追求高指標,不過你倒是可以花點時間在新式裝甲上。”
科金主管著重型坦克設計,高技術都用在他這了。
聽到科什金的話,科金也是搖搖頭:“任務太緊了,上頭不斷有增加生產指標的命令下來。斯大林型的製造數量一直就是上不去,沒法和哈爾科夫相比,不過自行突擊炮倒是有新動作,我們已經完成100毫米反坦克炮和你設計的t34車體的結合,生產線也已經高速運轉。
我們做了實驗,用海軍炮改進而來的100毫米反坦克炮使用鈍頭穿甲彈對虎式坦克有不錯的毀傷能力,如果使用鎢合金彈芯高速穿甲彈效果更好。”
105毫米坦克炮生產能力上不去,它太精密了,科金隻能選擇次一等的100毫米坦克炮。
“走,去看看那個靶子。”
這次是步行,走了幾百米,那輛虎式坦克千瘡百孔:不過這百孔有點水分,基本都在兩側和坦克後部,炮塔正前方和前部車體上被穿甲彈擊中後留下的凹坑是不少,但擊穿的彈孔不多。
“我們老式的用76.2毫米f-34型坦克炮的t-34使用鈍頭穿甲彈,在任何距離上都不可能擊穿虎式的前裝甲,100米至200米隻能擊穿處它的側麵裝甲。但如果使用高速鎢合金彈芯穿甲彈,可以在中距離,大約600至700米內擊穿其側麵,對於車體正麵,高速穿甲彈要靠近至200米之內才有百分之五十的擊穿概率。
t34-85的85毫米坦克炮使用鈍頭穿甲彈最近能在800米擊穿虎式坦克的車體正麵,要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那還得近些。對於炮塔正麵,最佳的情況下也要靠近至500米以內,不過零距離也無法擊穿它的防盾。”
虎式的那個防盾大得可以,也就是說85毫米穿甲彈命中它的炮塔正麵無效!
“如果使用新式高速穿甲彈,85毫米坦克炮可以最近在1200米距離上擊穿它的首上裝甲,在600米擊穿炮盾裝甲,但對後邊的炮塔主裝甲就無能為力了。”
聽到科金的話,科什金文:“它的坦克炮對t34-85的摧毀距離是多少?”
“至少兩公裏!”
真是個壞消息!當做靶子的t34空殼就在不遠的地方呆著呢!(。)//天蠶土豆改編的3d浮空炫鬥手遊《全民大主宰》公測啦,想玩的書友們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進行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