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夜,次日上午,陳慶開始聽取主要官員的匯報,忙碌了整整一天,他著實有點頭昏腦脹,索性帶上妻兒一起上街遊逛。
他們的遊逛當然不是步行,而是坐在馬車上觀光,馬車緩緩進了縣城,縣城裏和碼頭一樣,充滿了喧囂熱鬧,到處人來人往,兩邊店鋪林立,叫賣聲此起彼伏。
宋朝朝廷對海商進行財政掠奪後,嚴重打擊了各地海商,唯有泉州的海商蓬勃發展,各地的海商紛紛遷到泉州,更加促進了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
泉州現在和京兆一樣,也變成了國際性大都市,到處是來自海外各國的商人,可以聽到各種語言。
“父親,有的商人坐店,有的商人背包,怎麽區別他們?”陳冀忍不住問道。
陳慶微微笑道:“開店的叫做坐商,專門收購海外的貨物,然後運到內地市場去銷售,同時又從內地市場采購絲綢、瓷器,賣給海外客商和行商,一進一出,獲利不高,但好在比較穩定,背包就是行商了,他們跑海外進行貿易,也是一出一進,利潤比較高,一般都有五倍獲利。”
“孩兒看見行商很多,他們都有自己的海船嗎?”
陳慶哈哈一笑,“你想想可能嗎?”
陳冀臉一紅道:“確實不太可能!”
陳慶緩緩道:“現在去南洋的貿易的船隻有兩種,一種是私船,大概有八十艘,五千石的海船居多,萬石海船也有,比較少,它們一年去兩趟南洋,但十幾艘萬石海船還要去大食,所有私人的萬石海船每年隻出海一次,一次就要半年;另一種就是官船,有一百艘,每年出海兩次,隻去南洋,不管官船還是私船,都對外售票,行商就是搭乘船隻出海,準時出海,準時回來。”
“那私人海船是不是組織武士保護海船呢?孩兒剛才看見十幾名武士走過去。”
陳慶搖搖頭,“那些武士隻是負責維護船上秩序,不對付海盜,對付海盜是我們的水軍,每次官船出行,都會有兩艘水軍戰船跟隨護衛,私人的貨船也會跟隨,他們去大食的貨船也會在十月前趕回來,跟隨我們最後一批官船回泉州。”
“孩兒剛才聽一個商人說,廣州那邊沒有商船出海了,都到泉州來了。”
陳慶澹澹道:“這幾年朝廷殺雞取卵,逼著海商買會子,海船被征收走,也不補償,雞都殺光了,怎麽還會有蛋?”
“孩兒明白了!”
這時,餘蓮指著窗外好奇道:“官人,那十幾個女人是哪裏的?穿著好怪異!”
陳慶瞥了一眼,見是一隊日本國女子,約有十幾人,個個臉塗得雪白,頭戴鬥笠,穿著唐式和服,前往日本國的航線開通後,很多日本妓女便來泉州謀生了,甚至京兆也有了。
陳慶便笑道:“她們便是倭妓,從日本過來的。”
餘蓮天天看報紙,知道倭妓這件事,聽說是妓女,她著實鄙視地撇了撇嘴。
“官人,那幾個人好黑啊!”姚梅也發現了新奇事物。
陳慶也看見了,笑道:“那是從遙遠大食跟隨主人一起過來的黑奴,你看前麵那個穿白袍子的大食商人,就是他們的主人。”
“他們莫非就是唐朝的昆侖奴?”姚梅想起了自己聽說過的一個典故。
“就算是吧!”
陳慶微微笑道:“唐朝的昆侖奴大部分是天竺的黑人,和他們不太一樣,但也有和他們一樣的,叫做昆侖奴。”
馬車穿城而過,又去了碼頭,碼頭上還在卸貨,上千民夫背著一袋袋沉重的貨物從舷板上緩緩走下來,又用獨輪鹿車推送貨物去倉庫,陳慶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他沒有想到泉州的碼頭還這麽落後,完全就是消耗人力。
這時,他看見了市舶署署令張經,便道:“我去看一看,馬上就回來,你們稍等片刻!”
幾名親兵跟隨陳慶走了過去,張經回頭看見雍王殿下,嚇了一跳,連忙過來見禮。
陳慶看了一眼正在搬運物資的民夫道:“別的貨船也是這樣搬運物資?”
張經有些不安道:“一直都是這樣!”
“這樣太費力了,你們應該去京兆看看怎麽卸貨,比你們這樣省力得多。”
“卑職下次去京兆,一定好好學習。”
陳慶一擺手,“不用去京兆了,我現在就告訴你怎麽做!”
“請殿下訓示!”
陳慶不緊不慢道:“做好三件事,第一,要準備一批裝卸箱,每隻裝卸箱都是三尺見方,一點都不能有誤差,所有物資都放在裝卸內搬運。”
張經急了,“殿下,三尺見方的大箱子搬運,太沉重了。”
“我當然知道很重,然後我就要說第二件事,你耐心點,好好聽著!”
張經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不敢再插嘴了。
“第二件事簡單說就是豎杆子,拉繩子,在碼頭上要豎一根鐵杆子,要插深一些,讓它足夠堅固,然後每艘船上也要有一根杆子,兩根杆子之間拉起繩子,裝卸箱用鐵鉤鉤在繩子上,直接從船上滑下來,明白了嗎?”
“卑職明白,鐵杆要很結實才行。”
“原理很簡單,你們自己想辦法怎麽做好,然後上貨用大型滑輪,利用畜力拉拽送貨上船,我再說第三件事,要用驢拉車去倉庫,而不是人推車去倉庫,那種車要盡量底矮,做成平板,方便裝卸箱從車上抬下來,車的大小是三尺見方多一點,正好放一隻裝卸箱,下麵要有固定扣,防止裝卸箱從車上滑落,另外,去倉庫的地麵要弄平坦,方便毛驢拉車。”
“卑職完全明白了,一定照辦。”
陳慶又道:“我要提醒你的是,裝卸箱的尺寸各地都是一樣,不準擅自更改,你們可以聰明一點,把裝卸箱四麵都做成活板,方便把貨物取出來。”
陳慶說的就是類似集裝箱的標準,隻不過現在沒有叉車,所以不能做那麽大,三尺長寬高足矣,關鍵是各地統一,秦朝就有‘車同軌,書同文’,所以箱同規大家都完全能接受,一點就透。
張經完全理解了雍王的訓示,他當即著手實施,三個月後,所有貨物卸貨上貨,都用上了裝卸箱、卸貨滑繩、上貨滑輪和驢拉箱車四大神器,雖然碼頭上還是那麽多人,但卸貨上貨效率卻提高了幾倍。
他們的遊逛當然不是步行,而是坐在馬車上觀光,馬車緩緩進了縣城,縣城裏和碼頭一樣,充滿了喧囂熱鬧,到處人來人往,兩邊店鋪林立,叫賣聲此起彼伏。
宋朝朝廷對海商進行財政掠奪後,嚴重打擊了各地海商,唯有泉州的海商蓬勃發展,各地的海商紛紛遷到泉州,更加促進了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
泉州現在和京兆一樣,也變成了國際性大都市,到處是來自海外各國的商人,可以聽到各種語言。
“父親,有的商人坐店,有的商人背包,怎麽區別他們?”陳冀忍不住問道。
陳慶微微笑道:“開店的叫做坐商,專門收購海外的貨物,然後運到內地市場去銷售,同時又從內地市場采購絲綢、瓷器,賣給海外客商和行商,一進一出,獲利不高,但好在比較穩定,背包就是行商了,他們跑海外進行貿易,也是一出一進,利潤比較高,一般都有五倍獲利。”
“孩兒看見行商很多,他們都有自己的海船嗎?”
陳慶哈哈一笑,“你想想可能嗎?”
陳冀臉一紅道:“確實不太可能!”
陳慶緩緩道:“現在去南洋的貿易的船隻有兩種,一種是私船,大概有八十艘,五千石的海船居多,萬石海船也有,比較少,它們一年去兩趟南洋,但十幾艘萬石海船還要去大食,所有私人的萬石海船每年隻出海一次,一次就要半年;另一種就是官船,有一百艘,每年出海兩次,隻去南洋,不管官船還是私船,都對外售票,行商就是搭乘船隻出海,準時出海,準時回來。”
“那私人海船是不是組織武士保護海船呢?孩兒剛才看見十幾名武士走過去。”
陳慶搖搖頭,“那些武士隻是負責維護船上秩序,不對付海盜,對付海盜是我們的水軍,每次官船出行,都會有兩艘水軍戰船跟隨護衛,私人的貨船也會跟隨,他們去大食的貨船也會在十月前趕回來,跟隨我們最後一批官船回泉州。”
“孩兒剛才聽一個商人說,廣州那邊沒有商船出海了,都到泉州來了。”
陳慶澹澹道:“這幾年朝廷殺雞取卵,逼著海商買會子,海船被征收走,也不補償,雞都殺光了,怎麽還會有蛋?”
“孩兒明白了!”
這時,餘蓮指著窗外好奇道:“官人,那十幾個女人是哪裏的?穿著好怪異!”
陳慶瞥了一眼,見是一隊日本國女子,約有十幾人,個個臉塗得雪白,頭戴鬥笠,穿著唐式和服,前往日本國的航線開通後,很多日本妓女便來泉州謀生了,甚至京兆也有了。
陳慶便笑道:“她們便是倭妓,從日本過來的。”
餘蓮天天看報紙,知道倭妓這件事,聽說是妓女,她著實鄙視地撇了撇嘴。
“官人,那幾個人好黑啊!”姚梅也發現了新奇事物。
陳慶也看見了,笑道:“那是從遙遠大食跟隨主人一起過來的黑奴,你看前麵那個穿白袍子的大食商人,就是他們的主人。”
“他們莫非就是唐朝的昆侖奴?”姚梅想起了自己聽說過的一個典故。
“就算是吧!”
陳慶微微笑道:“唐朝的昆侖奴大部分是天竺的黑人,和他們不太一樣,但也有和他們一樣的,叫做昆侖奴。”
馬車穿城而過,又去了碼頭,碼頭上還在卸貨,上千民夫背著一袋袋沉重的貨物從舷板上緩緩走下來,又用獨輪鹿車推送貨物去倉庫,陳慶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他沒有想到泉州的碼頭還這麽落後,完全就是消耗人力。
這時,他看見了市舶署署令張經,便道:“我去看一看,馬上就回來,你們稍等片刻!”
幾名親兵跟隨陳慶走了過去,張經回頭看見雍王殿下,嚇了一跳,連忙過來見禮。
陳慶看了一眼正在搬運物資的民夫道:“別的貨船也是這樣搬運物資?”
張經有些不安道:“一直都是這樣!”
“這樣太費力了,你們應該去京兆看看怎麽卸貨,比你們這樣省力得多。”
“卑職下次去京兆,一定好好學習。”
陳慶一擺手,“不用去京兆了,我現在就告訴你怎麽做!”
“請殿下訓示!”
陳慶不緊不慢道:“做好三件事,第一,要準備一批裝卸箱,每隻裝卸箱都是三尺見方,一點都不能有誤差,所有物資都放在裝卸內搬運。”
張經急了,“殿下,三尺見方的大箱子搬運,太沉重了。”
“我當然知道很重,然後我就要說第二件事,你耐心點,好好聽著!”
張經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不敢再插嘴了。
“第二件事簡單說就是豎杆子,拉繩子,在碼頭上要豎一根鐵杆子,要插深一些,讓它足夠堅固,然後每艘船上也要有一根杆子,兩根杆子之間拉起繩子,裝卸箱用鐵鉤鉤在繩子上,直接從船上滑下來,明白了嗎?”
“卑職明白,鐵杆要很結實才行。”
“原理很簡單,你們自己想辦法怎麽做好,然後上貨用大型滑輪,利用畜力拉拽送貨上船,我再說第三件事,要用驢拉車去倉庫,而不是人推車去倉庫,那種車要盡量底矮,做成平板,方便裝卸箱從車上抬下來,車的大小是三尺見方多一點,正好放一隻裝卸箱,下麵要有固定扣,防止裝卸箱從車上滑落,另外,去倉庫的地麵要弄平坦,方便毛驢拉車。”
“卑職完全明白了,一定照辦。”
陳慶又道:“我要提醒你的是,裝卸箱的尺寸各地都是一樣,不準擅自更改,你們可以聰明一點,把裝卸箱四麵都做成活板,方便把貨物取出來。”
陳慶說的就是類似集裝箱的標準,隻不過現在沒有叉車,所以不能做那麽大,三尺長寬高足矣,關鍵是各地統一,秦朝就有‘車同軌,書同文’,所以箱同規大家都完全能接受,一點就透。
張經完全理解了雍王的訓示,他當即著手實施,三個月後,所有貨物卸貨上貨,都用上了裝卸箱、卸貨滑繩、上貨滑輪和驢拉箱車四大神器,雖然碼頭上還是那麽多人,但卸貨上貨效率卻提高了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