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宮筵(三)
————以下正文————
這場宮筵,當日一直持續到很晚,待等到夜深時,殿內的諸趙國臣子幾乎是喝得酩酊大醉,以至於需要家仆、隨從扶著他們回府。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這場宮筵竟整整持續了五日,期間消耗掉的菜肴、酒水不計其數。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日的宮筵中,蒙仲就得到了屬於他的坐席,雖然位置比較靠後,在殿內東側較為靠近殿門的位置,但好處是他的小夥伴們也都得到了自己的坐席。
『究竟會是誰呢?』
蒙仲為此困惑了許久,直到他在座位坐下後,遠遠瞧見趙相肥義朝著他微微點頭笑了一下。
『莫非是趙相肥義?』
蒙仲暗自想道。
仔細想想,確實是趙相肥義的可能性最大。
首先,故意將他用公子章那一幫的人中調開,這就基本上可以排除是趙主父與公子章所為了。
因為公子章的性格,不會去為了已經“暴露”的事實而去彌補,更別說剛剛被冊封「安陽君」的他,此刻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多半也想不到這一層。
至於趙主父,從昨日趙主父給蒙仲的“驚喜”,就可以看出趙主父正在磨礪他的心性——大概也就是所謂臨危不懼、遇事不慌,又怎麽會將蒙仲安排到“相對不起眼”的位置呢?
想來想去,可能也就隻有肥義會這樣做了。
當晚喝酒至中場的時候,趙相肥義離席如廁,在返回宮殿內時,曾到蒙仲的坐席稍坐了片刻,詢問了宋國使節李史的行蹤。
當時蒙仲告訴肥義,李史已返回了宋國。
肥義“哦”了一聲,臉上也不驚訝,見此,蒙仲心下更加懷疑,遂忍不住問道:“趙相,不知小子等人的坐席,可是趙相為我等安排?”
肥義很坦率地點了點頭,不等蒙仲詢問原因便勸告道:“小友不宜與公……與安陽君、田不禋等人過近。”
平心而論,倘若是換做別人說這話,蒙仲心中多半會產生反感,但對於眼前這位趙相,蒙仲實在生不起什麽惡感——自昨日肥義為了趙國,與趙主父據理力爭且說服趙主父打消了冊封公子章為代王的念頭,蒙仲就對這位趙相心生敬佩。
雖然是“敵人”,但蒙仲仍舊對此人敬佩不已。
話說回來,蒙仲也覺得趙主父昨日想要冊封公子章為代王一事過於異想天開——縱使是他也不明白趙主父究竟在想些什麽。
想了想,蒙仲用趙主父“教”他的話解釋道:“在下並非要與安陽君親近,在下隻不過與田大夫有些淵源罷了……小子初來乍到,在趙國就僅有田大夫一名同國之人。”
“但願如此。”
肥義不置與否地點了點頭,旋即笑嗬嗬地說道:“老夫出身蠻夷,卻素聞莊夫子乃宋國大縣,小友作為莊夫子的弟子,想來亦有許多獨特的見解可以教導老夫……待慶功宴過後,老夫再請小友到府上赴宴,到時再請教莊夫子的學問,還請小友莫要不吝賜教。”
“豈敢豈敢。”
蒙仲連忙拱手回禮。
旋即,當肥義離開,回到他自己的坐席後,蒙遂、向繚二人不動聲色地移坐到蒙仲的坐席上,前者低聲對蒙仲說道:“阿仲,那肥義這是對你示好麽?”
蒙仲微微搖了搖頭。
他有自知之明,當然明白貴為趙國國相的肥義,還不至於如此重視他——肥義重視的,不過是他的老師莊子,以及他的義兄惠盎而已。
而此時,肥義已回到了自己的坐席,旋即,奉陽君李兌借敬酒之便,低聲詢問肥義道:“肥相,那小子有什麽奇特之處麽?”
肥義沒有隱瞞,如實說道:“此子乃惠盎義弟,莊子弟子,身份尊貴,不可怠慢。”
聽聞此言,奉陽君李兌雙眉一挑,似乎有些吃驚。
但也僅僅隻是有些吃驚罷了。
在想了想後,他轉頭對身後一名目測四十歲左右的男子說道:“李躋,代老夫去接觸接觸那小子。”【ps:按照古代禮製應該稱呼表字,但由於很多史實人物的表字缺失史料,作者也不想自己編,所以大多數時候就用全名或者“阿某”來代替,在此解釋一下。】
這名男子,即李兌的兒子「李躋」。
“是,父親。”李躋聞言點點頭,遂端起酒樽朝著遠處蒙仲那一座走去,與後者閑聊了片刻。
片刻後,李躋返回了坐席,李兌問他道:“如何?”
李躋想了想,回答道:“觀此子神色談吐,著實不像是一名年僅十五歲的少年,另外,此子所學很雜,兒子方才詢問他魏國的法令,他以李悝的法典回覆,對答如流。”
“哦。”
李兌輕應了一聲,看了一眼正在與殿內臣子喝酒的趙主父,又看了一眼對麵那一排坐席的安陽君趙章,若有所思地捋著胡須。
他眼下還沒摸透,那名叫做蒙仲的少年究竟是屬於哪一方的人——究竟是趙主父有意栽培的親信,還是安陽君趙章的黨羽。
不得不說這兩者區別很大:倘若僅僅隻是安陽君趙章的黨羽,那麽就應該竭力打壓,因為彼此利益衝突;但倘若牽扯到趙主父,他李兌就沒有這個膽量了。
當然,其實不止是他,從昨日趙主父當眾發飆就能看出,滿殿的趙國臣子,除了肥義據理力爭外,其餘沒有人不畏懼趙主父的,畢竟現下已並非三十年前。
『先觀察一陣子吧。』
李兌暗暗想道。
不得不說,抱持著類似想法的,可遠不止肥義、李兌幾人,在這長達整整五日的宮筵中,蒙仲與他的小夥伴們,連番遭到殿內趙國臣子的勸酒轟炸。
————以下正文————
這場宮筵,當日一直持續到很晚,待等到夜深時,殿內的諸趙國臣子幾乎是喝得酩酊大醉,以至於需要家仆、隨從扶著他們回府。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這場宮筵竟整整持續了五日,期間消耗掉的菜肴、酒水不計其數。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日的宮筵中,蒙仲就得到了屬於他的坐席,雖然位置比較靠後,在殿內東側較為靠近殿門的位置,但好處是他的小夥伴們也都得到了自己的坐席。
『究竟會是誰呢?』
蒙仲為此困惑了許久,直到他在座位坐下後,遠遠瞧見趙相肥義朝著他微微點頭笑了一下。
『莫非是趙相肥義?』
蒙仲暗自想道。
仔細想想,確實是趙相肥義的可能性最大。
首先,故意將他用公子章那一幫的人中調開,這就基本上可以排除是趙主父與公子章所為了。
因為公子章的性格,不會去為了已經“暴露”的事實而去彌補,更別說剛剛被冊封「安陽君」的他,此刻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多半也想不到這一層。
至於趙主父,從昨日趙主父給蒙仲的“驚喜”,就可以看出趙主父正在磨礪他的心性——大概也就是所謂臨危不懼、遇事不慌,又怎麽會將蒙仲安排到“相對不起眼”的位置呢?
想來想去,可能也就隻有肥義會這樣做了。
當晚喝酒至中場的時候,趙相肥義離席如廁,在返回宮殿內時,曾到蒙仲的坐席稍坐了片刻,詢問了宋國使節李史的行蹤。
當時蒙仲告訴肥義,李史已返回了宋國。
肥義“哦”了一聲,臉上也不驚訝,見此,蒙仲心下更加懷疑,遂忍不住問道:“趙相,不知小子等人的坐席,可是趙相為我等安排?”
肥義很坦率地點了點頭,不等蒙仲詢問原因便勸告道:“小友不宜與公……與安陽君、田不禋等人過近。”
平心而論,倘若是換做別人說這話,蒙仲心中多半會產生反感,但對於眼前這位趙相,蒙仲實在生不起什麽惡感——自昨日肥義為了趙國,與趙主父據理力爭且說服趙主父打消了冊封公子章為代王的念頭,蒙仲就對這位趙相心生敬佩。
雖然是“敵人”,但蒙仲仍舊對此人敬佩不已。
話說回來,蒙仲也覺得趙主父昨日想要冊封公子章為代王一事過於異想天開——縱使是他也不明白趙主父究竟在想些什麽。
想了想,蒙仲用趙主父“教”他的話解釋道:“在下並非要與安陽君親近,在下隻不過與田大夫有些淵源罷了……小子初來乍到,在趙國就僅有田大夫一名同國之人。”
“但願如此。”
肥義不置與否地點了點頭,旋即笑嗬嗬地說道:“老夫出身蠻夷,卻素聞莊夫子乃宋國大縣,小友作為莊夫子的弟子,想來亦有許多獨特的見解可以教導老夫……待慶功宴過後,老夫再請小友到府上赴宴,到時再請教莊夫子的學問,還請小友莫要不吝賜教。”
“豈敢豈敢。”
蒙仲連忙拱手回禮。
旋即,當肥義離開,回到他自己的坐席後,蒙遂、向繚二人不動聲色地移坐到蒙仲的坐席上,前者低聲對蒙仲說道:“阿仲,那肥義這是對你示好麽?”
蒙仲微微搖了搖頭。
他有自知之明,當然明白貴為趙國國相的肥義,還不至於如此重視他——肥義重視的,不過是他的老師莊子,以及他的義兄惠盎而已。
而此時,肥義已回到了自己的坐席,旋即,奉陽君李兌借敬酒之便,低聲詢問肥義道:“肥相,那小子有什麽奇特之處麽?”
肥義沒有隱瞞,如實說道:“此子乃惠盎義弟,莊子弟子,身份尊貴,不可怠慢。”
聽聞此言,奉陽君李兌雙眉一挑,似乎有些吃驚。
但也僅僅隻是有些吃驚罷了。
在想了想後,他轉頭對身後一名目測四十歲左右的男子說道:“李躋,代老夫去接觸接觸那小子。”【ps:按照古代禮製應該稱呼表字,但由於很多史實人物的表字缺失史料,作者也不想自己編,所以大多數時候就用全名或者“阿某”來代替,在此解釋一下。】
這名男子,即李兌的兒子「李躋」。
“是,父親。”李躋聞言點點頭,遂端起酒樽朝著遠處蒙仲那一座走去,與後者閑聊了片刻。
片刻後,李躋返回了坐席,李兌問他道:“如何?”
李躋想了想,回答道:“觀此子神色談吐,著實不像是一名年僅十五歲的少年,另外,此子所學很雜,兒子方才詢問他魏國的法令,他以李悝的法典回覆,對答如流。”
“哦。”
李兌輕應了一聲,看了一眼正在與殿內臣子喝酒的趙主父,又看了一眼對麵那一排坐席的安陽君趙章,若有所思地捋著胡須。
他眼下還沒摸透,那名叫做蒙仲的少年究竟是屬於哪一方的人——究竟是趙主父有意栽培的親信,還是安陽君趙章的黨羽。
不得不說這兩者區別很大:倘若僅僅隻是安陽君趙章的黨羽,那麽就應該竭力打壓,因為彼此利益衝突;但倘若牽扯到趙主父,他李兌就沒有這個膽量了。
當然,其實不止是他,從昨日趙主父當眾發飆就能看出,滿殿的趙國臣子,除了肥義據理力爭外,其餘沒有人不畏懼趙主父的,畢竟現下已並非三十年前。
『先觀察一陣子吧。』
李兌暗暗想道。
不得不說,抱持著類似想法的,可遠不止肥義、李兌幾人,在這長達整整五日的宮筵中,蒙仲與他的小夥伴們,連番遭到殿內趙國臣子的勸酒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