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分析局勢
『ps:頸椎疼,頭昏腦漲,難受,今天短一點,吃不消了。話說,這兩天怎麽沒評論呢,抄評都沒法抄了。』
————以下正文————
“……在此我呼籲舉國的國人,齊心協力,共同對抗齊國的入侵,我輩有決心,終能將齊軍驅逐出我們的國家,齊國終將在我的宋國的國土上,迎來第三次戰敗!”
在彭城城內王宮的城樓上,宋國太子戴武做了激動人心的演講,幾乎城內所有的宋人都擠在王宮前的空地與街道上,滿懷敬愛地傾聽著太子的鼓勵。
待等太子戴武說完最後一句話時,王宮外數以萬計的宋人頓時爆發出了響徹天地般的歡呼。
“萬歲!”
“太子萬歲!”
“宋國萬歲!”
看著底下人聲鼎沸、萬人激動的場麵,太子戴武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隻見他親和地朝著底下的宋人們招了招手,旋即轉身走向了王宮城樓的內側。
在那裏站著四個人,分別是宋相惠盎、軍司馬戴不勝、宮廷老師薛居州,以及將太子戴武迎回彭城的蒙仲。
“很精彩的激勵。”
見太子戴武走向自己三人,惠盎率先撫掌稱讚道。
“惠相謬讚了。”戴武謙遜地拱了拱手,說道:“事實上,我方才緊張地很,生怕說錯什麽……”
論年紀,其實戴武比惠盎小了多少,大概也就是六七歲的樣子,但在輩分上,惠盎亦是戴武的老師之一,至於另外一位老師,那便是薛居州。
因此,此刻能親眼看到太子戴武激勵宋國軍民一致對抗齊國的入侵,最高興的其實就是惠盎與薛居州,畢竟這位太子殿下是他們精心教導的。
隻不過相比較滿心喜悅的薛居州,惠盎臉上的笑容略顯勉強,這大概是因為他從戴武那也能稱作魁梧的背影中,看到了宋王偃的影子,再一聯想到宋王偃現如今黯然地遠赴魏國,惠盎又怎麽能徹底高興起來呢?
“不,太子殿下做得很好。你聽……”
惠盎微笑著,示意太子戴武傾聽王宮外那久久不絕的歡呼聲。
戴武認真傾聽了片刻,臉上亦露出了被認可的喜悅,隻是當他再抬眼看向惠盎時,他眼眸中還是難免露出了幾許失落與遺憾。
因為他真正想得到認可的那個人,如今已經不在彭城了。
是的,他的父王宋王偃,雖然默許了他返回彭城,但並沒有認可他,否則不會在他返回彭城前離開這座城池,遠赴魏國,對於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太子戴武來說,無法得到父親的認可,這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
似乎是看出了戴武情緒上的低落,惠盎寬慰道:“太子不必多慮,大王之所以離開,這固然是因為他無法直麵某些……改變,但從另外一方麵來說,這豈非也表明了大王對你的信任麽?你知道這個國家在大王心中的分量,倘若不是大王認為太子有能力應付當前的危機,大王是絕對不會離開的。”
“……”太子戴武點點頭,麵色好看了些,但情緒依舊低落。
見此,惠盎又笑著說道:“大王一直都是那樣,自負而固執,不過太子也不必擔心,但這件事了結之後,在下會前赴魏國,到時候,在下會慢慢勸說大王……”
太子戴武聞言一驚,他從惠盎的話中聽出了什麽,驚呼道:“惠相莫非也要離我而去麽?”
見戴不勝、薛居州、蒙仲等人紛紛驚訝地看向自己,惠盎苦笑了一下,似乎是在猶豫些什麽,半晌後,他委婉地說道:“國家終須提拔新人……順便,到時候在下也另有些事要赴魏國,與魏王商議一番。”
說這話時,他的目光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蒙仲。
蒙仲對惠盎當然不會見外,聞言插嘴道:“義兄看我一眼,不會與我有關吧?”
“嗬嗬。”惠盎笑了笑,也不隱瞞,隨口說道:“這事回頭我再與你細說。”
片刻後,眾人來到王宮內的大殿。
盡管此刻宋王偃已經離開了彭城,變相地表達了默許太子戴武掌國的意思,但太子戴武卻依舊沒有去坐他父親的那個位置,他命人在王座前設了一個坐席,然後坐在那裏與惠盎、蒙仲、戴不勝等人商議當前的對策。
看到這一幕,蒙仲不由得暗自稱讚,惠盎與薛居州二人當真將這位太子教導地極好,至少在品德上,蒙仲不認為當時諸國有任何一位儲君能比得上太子戴武,哪怕是趙國的年輕君主趙何。
但同時,蒙仲也稍稍理解了宋王偃的擔憂:太子戴武的品德,固然是無可挑剔,但難以避免地,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戴武,在外人看來確實有些怯弱了。
儒家思想怯弱麽?
其實並不,畢竟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向來主張‘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再聯想到太子戴武多年坐鎮郯城,為宋國抵擋齊國的威脅,怎麽可能是一位怯弱的儲君呢?
隻是太子戴武平日裏過於拘泥於禮數、仁義,因此看起來才顯得‘軟弱可欺’。
也因此,在宋王偃那等暴虐、掌控欲望極強的君主看來,太子戴武在這一點上他並不滿意。
其實這就跟趙主父喜愛公子趙章一個道理,隻因為公子趙章勇武,酷似年輕時的他,而太子戴武嘛,雖然相貌上與宋王偃非常相似,但言行舉止,與宋王偃卻是截然不同。
坐在王座下的坐席上,太子戴武看了一眼殿內的這幾位,正色說道:“雖並未名言,但父王的暫離,意味著他將國家大事托付於我,戴武於外數月,對當前的狀況並無過多了解……”
聽到這話,惠盎點點頭說道:“戰爭的事,就由戴不勝司馬代為講解吧。”
戴武點點頭,轉頭看向戴不勝。
見此,戴不勝朝著太子戴武以及在場諸人抱了抱拳,旋即沉聲說道:“殿下,當前的戰況,其實我宋國極其不利。在太子遭……唔,遭流放後,郯城的軍隊士氣大降,雖老臣拚死阻擋,但仍無法阻擋齊軍攻破郯城。……齊軍攻破郯城後,兵分兩路,一路取逼陽,一路取邳縣。因太子遭流放,軍中士卒士氣全無,導致逼陽、邳縣在短時間內雙雙淪陷。隨後,邳縣的齊軍又攻占了呂邑,與駐紮逼陽的齊軍聯手對彭城展開攻勢……”
他講述戰況時,他時而看向太子戴武,時而看向蒙仲,顯然他如此詳細的講述,也是說給蒙仲聽的,好讓蒙仲對當前的戰況有所了解。
聽到郯城、逼陽、邳縣三地盡皆淪陷,別說太子戴武,就連蒙仲亦皺起了眉頭。
要知道這三座城池,是宋國東部非常重要的三個‘中樞’,輻射著周邊其餘大大小小的縣城與城邑,尤其是郯城與邳縣,宋國失去了這兩座城池,就很難再向北、向東取得什麽進展。
『ps:頸椎疼,頭昏腦漲,難受,今天短一點,吃不消了。話說,這兩天怎麽沒評論呢,抄評都沒法抄了。』
————以下正文————
“……在此我呼籲舉國的國人,齊心協力,共同對抗齊國的入侵,我輩有決心,終能將齊軍驅逐出我們的國家,齊國終將在我的宋國的國土上,迎來第三次戰敗!”
在彭城城內王宮的城樓上,宋國太子戴武做了激動人心的演講,幾乎城內所有的宋人都擠在王宮前的空地與街道上,滿懷敬愛地傾聽著太子的鼓勵。
待等太子戴武說完最後一句話時,王宮外數以萬計的宋人頓時爆發出了響徹天地般的歡呼。
“萬歲!”
“太子萬歲!”
“宋國萬歲!”
看著底下人聲鼎沸、萬人激動的場麵,太子戴武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隻見他親和地朝著底下的宋人們招了招手,旋即轉身走向了王宮城樓的內側。
在那裏站著四個人,分別是宋相惠盎、軍司馬戴不勝、宮廷老師薛居州,以及將太子戴武迎回彭城的蒙仲。
“很精彩的激勵。”
見太子戴武走向自己三人,惠盎率先撫掌稱讚道。
“惠相謬讚了。”戴武謙遜地拱了拱手,說道:“事實上,我方才緊張地很,生怕說錯什麽……”
論年紀,其實戴武比惠盎小了多少,大概也就是六七歲的樣子,但在輩分上,惠盎亦是戴武的老師之一,至於另外一位老師,那便是薛居州。
因此,此刻能親眼看到太子戴武激勵宋國軍民一致對抗齊國的入侵,最高興的其實就是惠盎與薛居州,畢竟這位太子殿下是他們精心教導的。
隻不過相比較滿心喜悅的薛居州,惠盎臉上的笑容略顯勉強,這大概是因為他從戴武那也能稱作魁梧的背影中,看到了宋王偃的影子,再一聯想到宋王偃現如今黯然地遠赴魏國,惠盎又怎麽能徹底高興起來呢?
“不,太子殿下做得很好。你聽……”
惠盎微笑著,示意太子戴武傾聽王宮外那久久不絕的歡呼聲。
戴武認真傾聽了片刻,臉上亦露出了被認可的喜悅,隻是當他再抬眼看向惠盎時,他眼眸中還是難免露出了幾許失落與遺憾。
因為他真正想得到認可的那個人,如今已經不在彭城了。
是的,他的父王宋王偃,雖然默許了他返回彭城,但並沒有認可他,否則不會在他返回彭城前離開這座城池,遠赴魏國,對於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太子戴武來說,無法得到父親的認可,這是非常難受的一件事。
似乎是看出了戴武情緒上的低落,惠盎寬慰道:“太子不必多慮,大王之所以離開,這固然是因為他無法直麵某些……改變,但從另外一方麵來說,這豈非也表明了大王對你的信任麽?你知道這個國家在大王心中的分量,倘若不是大王認為太子有能力應付當前的危機,大王是絕對不會離開的。”
“……”太子戴武點點頭,麵色好看了些,但情緒依舊低落。
見此,惠盎又笑著說道:“大王一直都是那樣,自負而固執,不過太子也不必擔心,但這件事了結之後,在下會前赴魏國,到時候,在下會慢慢勸說大王……”
太子戴武聞言一驚,他從惠盎的話中聽出了什麽,驚呼道:“惠相莫非也要離我而去麽?”
見戴不勝、薛居州、蒙仲等人紛紛驚訝地看向自己,惠盎苦笑了一下,似乎是在猶豫些什麽,半晌後,他委婉地說道:“國家終須提拔新人……順便,到時候在下也另有些事要赴魏國,與魏王商議一番。”
說這話時,他的目光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蒙仲。
蒙仲對惠盎當然不會見外,聞言插嘴道:“義兄看我一眼,不會與我有關吧?”
“嗬嗬。”惠盎笑了笑,也不隱瞞,隨口說道:“這事回頭我再與你細說。”
片刻後,眾人來到王宮內的大殿。
盡管此刻宋王偃已經離開了彭城,變相地表達了默許太子戴武掌國的意思,但太子戴武卻依舊沒有去坐他父親的那個位置,他命人在王座前設了一個坐席,然後坐在那裏與惠盎、蒙仲、戴不勝等人商議當前的對策。
看到這一幕,蒙仲不由得暗自稱讚,惠盎與薛居州二人當真將這位太子教導地極好,至少在品德上,蒙仲不認為當時諸國有任何一位儲君能比得上太子戴武,哪怕是趙國的年輕君主趙何。
但同時,蒙仲也稍稍理解了宋王偃的擔憂:太子戴武的品德,固然是無可挑剔,但難以避免地,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戴武,在外人看來確實有些怯弱了。
儒家思想怯弱麽?
其實並不,畢竟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向來主張‘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再聯想到太子戴武多年坐鎮郯城,為宋國抵擋齊國的威脅,怎麽可能是一位怯弱的儲君呢?
隻是太子戴武平日裏過於拘泥於禮數、仁義,因此看起來才顯得‘軟弱可欺’。
也因此,在宋王偃那等暴虐、掌控欲望極強的君主看來,太子戴武在這一點上他並不滿意。
其實這就跟趙主父喜愛公子趙章一個道理,隻因為公子趙章勇武,酷似年輕時的他,而太子戴武嘛,雖然相貌上與宋王偃非常相似,但言行舉止,與宋王偃卻是截然不同。
坐在王座下的坐席上,太子戴武看了一眼殿內的這幾位,正色說道:“雖並未名言,但父王的暫離,意味著他將國家大事托付於我,戴武於外數月,對當前的狀況並無過多了解……”
聽到這話,惠盎點點頭說道:“戰爭的事,就由戴不勝司馬代為講解吧。”
戴武點點頭,轉頭看向戴不勝。
見此,戴不勝朝著太子戴武以及在場諸人抱了抱拳,旋即沉聲說道:“殿下,當前的戰況,其實我宋國極其不利。在太子遭……唔,遭流放後,郯城的軍隊士氣大降,雖老臣拚死阻擋,但仍無法阻擋齊軍攻破郯城。……齊軍攻破郯城後,兵分兩路,一路取逼陽,一路取邳縣。因太子遭流放,軍中士卒士氣全無,導致逼陽、邳縣在短時間內雙雙淪陷。隨後,邳縣的齊軍又攻占了呂邑,與駐紮逼陽的齊軍聯手對彭城展開攻勢……”
他講述戰況時,他時而看向太子戴武,時而看向蒙仲,顯然他如此詳細的講述,也是說給蒙仲聽的,好讓蒙仲對當前的戰況有所了解。
聽到郯城、逼陽、邳縣三地盡皆淪陷,別說太子戴武,就連蒙仲亦皺起了眉頭。
要知道這三座城池,是宋國東部非常重要的三個‘中樞’,輻射著周邊其餘大大小小的縣城與城邑,尤其是郯城與邳縣,宋國失去了這兩座城池,就很難再向北、向東取得什麽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