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正在家裏麵奶娃。


    額,其實奶娃都是次要的,畢竟天氣怎麽冷,老婆孩子熱炕頭的。


    這大雪天,宅在家裏,自然是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突然被弘治皇帝宣進宮,可想而知此時此刻劉晉的心情了,那是極其的不爽。


    古代的真是沒有人~~~權啊,皇帝想幹什麽就敢什麽,這當臣子的,累死累活。


    現在官升到了從三品,又被封了遼東侯,天天上早朝都已經讓劉晉後悔死了,現在還是不是昭進宮,這日子,總之就不是人過的日子。


    “以後一定要忽悠朱厚照改朝製,這每天早上三四點起來,誰受得了。”


    “怎麽也得要改到八九點上早朝才比較合適。”


    “還有天天上早朝,屁事沒有,一大堆雞毛蒜皮的小事,耽誤怎麽多人的時間,這以後早朝應該要改成一個月上幾次就可以了,專門商量重要的大事。”


    一邊往宮裏麵趕去,劉晉的腦海中都在想著改變早朝製度的事情。


    在弘治皇帝手中肯定是沒戲,想都別想給力文學網


    弘治皇帝就是個工作狂,天天上早朝,上完早朝還要找重要大臣們開小會,有時候下午的時候還要開晚朝。


    簡直就是不是人。


    大臣們其實也是怨聲載道,不過也沒有辦法,麵對如此勤政的皇帝,也隻能夠給弘治皇帝戴上一些勤政愛民的高帽子。


    弘治皇帝是典型的那種,治國沒有什麽手段和天賦的,隻能夠靠著不斷開會、開會來聽一聽下麵這些大臣們怎麽做事,顯示自己很勤奮、很重視的樣子。


    曆史上真正厲害的皇帝,又幾個會天天如此勞累的?


    聰明的皇帝都知道抓住重要的事情來做,其它的無關緊要屁事學會放權到下麵,這樣自己才不會累,又能夠真正治理好國家。


    什麽事情都要一把抓的皇帝,往往都是累的半死不活。


    大明太大了,即便是海清河宴、國泰民安,它每天也還是有數不清的事情要處理,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


    嗯,劉晉都決定了,以後肯定要忽悠朱厚照,他肯定會是一個懂的勞逸結合的皇帝。


    來到弘治皇帝的乾清宮,頓時就覺得舒坦無比。


    “陛下~”


    來到弘治皇帝的書房,劉晉看了看弘治皇帝和眾大佬的臉色,雙方剛剛似乎在爭論不停,劉晉心裏麵也是不斷的猜想起來,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免了~坐吧。”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讓人端來凳子。


    “劉晉,你覺得朝廷征稅一定會民不聊生嗎?”


    弘治皇帝看了看劉晉想了想問道。


    剛剛談到將劉晉調到戶部去任職的事情,弘治皇帝和幾個大臣爭論來爭論去,就爭論到了要不要征商稅上麵去了。


    弘治皇帝自然是想要征商稅的,朝廷沒錢,什麽事情都辦不成,不征稅怎麽行,總不能以後都拿自己的內帑來補貼國庫吧。


    至於謝遷、劉健、李東陽他們則是比較反對征商稅,認為國家施政應該以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為基。


    這加征稅收,不管是什麽稅,它最終都會落到老百姓的頭上,導致老百姓民不聊生,滋生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最終動搖江山社稷。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劉晉頓時就微微一愣,然後就覺得腦袋有點大了。


    這種涉及商稅的事情,簡直就是要人老命啊。


    大明的商人都已經牛的不行了。


    自己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大明的這些商人都敢去算計皇帝,就差手中有兵權來造反了。


    也就是這兩年,弘治皇帝對江南士林不斷打壓,狠狠的打掉了他們的力量,不然,大明的這些商人誰敢惹。


    上至朝廷的王公貴族,下至地方的大員,到處都是他們的人,用口水都可以淹死你。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其他人也是看向劉晉,想要看看劉晉的意見。


    “陛下,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來,首先要弄清楚,什麽是民?”


    “其次這征稅要開征的是什麽稅?”


    劉晉看了看弘治皇帝,腦海中迅速的思索起來。


    弘治皇帝叫自己過來,又是問起這個事情來,那肯不是無的放矢,必然是有事情要自己去做的。


    自己毫無疑問是要站在弘治皇帝這一邊的,弘治皇帝的意思是要征稅,那自己就要支持征稅。


    “哦~那你說說什麽是民?”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笑了笑說道。


    “陛下,諸公~”


    “農民是民,這商人也是民,士紳他也是民,但傳統意義上來說這民就是最底層的老百姓。”


    “最底層的老百姓,往往擁有非常少的田地,甚至於大部分的人連田地都沒有,但是他們不僅僅要承擔朝廷這邊的稅賦和徭役,同時也還要承擔地主、士紳的剝削。”


    “如果我們對他們加征稅收的話,他們肯定是會民不聊生的。”


    “曆朝曆代,每當改朝換代的時候,土地往往集中在少數地主和士紳的手中,沒有土地的農民卻是承擔了大部分的稅收。”


    “在這個時候對這些農民征稅必然會讓這些本就難以生存下去的農民被逼上造反的道路。”


    “所謂民不聊生就是由此而來。”


    劉晉想了想緩緩的開口。


    聽到劉晉的話,眾人也是微微點頭。


    以往文官們反對征稅,基本上也是拿這個事情來說的,弘治皇帝也知道下麵底層老百姓的艱難,所以每次討論到征收商稅的時候,最後都會被這個給勸住。


    他怕這稅最終轉移到了老百姓的頭上,導致大明的老百姓日子更難過。


    “看來劉晉也是反對征稅的~”


    “也是,他麾下那麽多產業,如果要認認真真的去征稅,那他要交多少銀子。”


    謝遷頓時就笑了,劉晉反對征稅就好說。


    他去哪裏任職都沒有關係,原先是擔心劉晉去了戶部之後就開始征稅,這讓他很擔心,現在看了,完全是多餘的,劉晉擁有的產業太多了。


    “不過,朝廷要運轉,國家要發展,它沒有銀子肯定是不行的。”


    “隻有朝廷手裏麵有錢、有糧,它才能夠維持住整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有力量去發展強大的軍隊來保家衛國,也有力量去賑濟災民。”


    “稅收取之於民也是用之於民,最終也是為了整個大明的百姓服務。”


    接著劉晉的話鋒一轉,也是談到了稅收的重要性。


    “說得好~”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高興的說道。


    他就是這個意思,朝廷沒有錢,什麽事情都辦不成,這當然不行。


    他弘治皇帝征稅也是為了大明,為了朝廷,並不是為了他弘治皇帝自己的享受。


    “另外稅收也是為了促進社會的平衡~”


    “大明最底層的農民,他們沒有田產卻要承擔大量的稅賦,遭受剝削。”


    “而地主和士紳、商人,他們擁有大量的財富和天地,卻是往往不需要納稅,短時間內沒有什麽事情。”


    “可是時間一長,整個國家就會缺乏平衡,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旦有天災人禍,必定烽火四起。”


    “最終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底層的老百姓,一旦烽火四起,地主、商人、士紳同樣也是要受到牽連。”


    “所以通過稅收,我們可以對有錢人、有田地的人多征收一些稅,對沒有田產和窮人少征收一些稅,實現國家和社會的平衡。”


    劉晉繼續說下去,談到了平衡,在後世其實是公平,不過在這個時代自然是沒有什麽公平可言,說平衡是比較合適的。


    “荒謬~”


    “曆朝曆代都優待士大夫,士紳免稅,這是曆朝曆代的傳統。”


    聽到劉晉的話,謝遷立即站出來反對說道,感情劉晉這是要對士紳開刀啊,這朝野上下,誰家沒有個幾千上萬畝土地?


    舉人可以免稅,考中了舉人,投獻過來的田地都不知道有多少,更何況他們這些朝中打撈了,一個個家財萬貫,良田萬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嗯~”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這收稅怎麽能夠收到自己頭上來。


    朝廷的俸祿低的要死,指望著俸祿都會餓死人,這要是家裏麵沒有一些田產之類的來支撐的話,大家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士紳免稅,那商人和地主總是可以征稅的吧。”


    劉晉一聽,笑了笑說道。


    聽到劉晉的話,大家頓時就無話可說了,朝廷優待讀書人,這商人和地主可算不上。


    “促進平衡~”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平衡這個詞用的好。


    有田有錢的不交稅,這沒田沒錢的反倒是多繳稅,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長此以往也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說的好啊,促進社會平衡,說的很好~”


    弘治皇帝滿臉笑容的誇讚道。


    當皇帝很多時候就是玩平衡遊戲,隻有力量平衡了,當皇帝才能夠坐得穩,劉晉的話深得弘治皇帝的心。


    “稅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調節國家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劉晉笑了笑,繼續講起稅收的另外一個作用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鎮海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華田園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華田園牛並收藏大明鎮海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