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如璿持起茶碗蓋,一下一下撇裏頭的浮沫,狀似無意問道:“妹妹方才看什麽呢?看得那樣出神。”
藍如琦怯怯低下頭,聲音中含著十二分的不好意思:“讓大姐姐見笑了,我看簾子上薔薇繡得好,一時看住了。”
藍如璿轉目去看次間門上掛著的淡碧色蘇錦軟簾,四角果然繡著幾朵含苞欲放的月白色透粉薔薇,花枝蜿蜒,嫩蕊初綻,靈動之態幾可亂真,真像是春日裏迎風而舞的怡人小花。屋內軟簾並不厚重,錦緞又輕柔,略有微風拂過便微微飄動,那些嬌嫩的薔薇便像活起來一般。
藍如璿妙目轉動,笑道:“四妹妹好眼力,往日我也往這裏來,就沒注意這簾子呢。”
藍如琦抿嘴笑笑,低頭喝茶,態度十分靦腆。
坐了一會,東邊屋裏隻是一片寂靜,偶有衣物悉索之聲傳過來,想是奴婢們在走動服侍。藍如璿便問:“怎地沒動靜呢?四妹可知大夫看診多久了?”
藍如琦用手擰著帕子,微微蹙眉道:“總有小半日了,從我來時便在……這屋裏隻能聽見低低的說話聲,也聽不清在說什麽,現如今卻話也不說了。”
藍如璿略感詫異,又問:“可是那位蔣先生?他醫道極熟,似乎未曾聽說哪次看診這麽久過。”
藍如琦語氣中就有了些不大自然的意味:“這次來的是他徒弟,蔣先生去鄉下出診了。”
“徒弟?”藍如璿道,“可是那個姓淩的麽?聽說他深得師傅真傳,年紀隻在二十出頭,看病開方卻十分妥當。”
“正是。蔣先生隻有這一個徒弟。”
藍如璿若有所思,目光掃過藍如琦緊捏著帕子的手,最後停在那一簾繡著薔薇的碧色蘇錦上,似要透過簾子直望到東間去。
忽聽東邊說話聲音高了一些,有兩個婆子的聲音,又有陌生男子的聲音。雖隔得遠,但那一把溫潤低沉的嗓音卻透了過來,帶著青年男子的清朗,溫和中透著讓人安定的沉穩。
閨中女子甚少接觸外男,藍如璿隻覺得從未聽過這樣好的聲音。無意間目光掃過藍如琦,發現她捏帕的手指已經發白,一雙幼鹿般的眼睛也重新回到繡簾上去。
藍如璿心中微有了然,略一沉吟便起身走到門邊掀了簾子,上前幾步直接問住東次間簾外的丫鬟:“怎麽了?”
那丫鬟連忙道:“奴婢也未曾聽清,好像是要看診什麽的……”藍如瑾躺在內寢,她站在次間外自然也不會比藍如璿她們聽得分明。
一時便有婆子掀簾出來,勸道:“姑娘回西邊稍等吧,有外男在。”
藍如璿收了臉上一貫掛著的淺笑,正色道:“媽媽這是什麽話,難道我是不知輕重的人麽?三妹妹病重,我隻是憂心情急罷了,分寸還是有的。我看媽媽也是南山居那邊的老人了,怎地……”
那婆子連忙賠笑:“是老奴失言了,姑娘莫怪。”
藍如璿自然不會真和南山居的人擺臉色,見她轉圜便見好就收,歎了口氣,臉上帶了焦急之色問道:“裏麵怎麽回事,光聽見人說話,卻不知說的什麽,可是三妹妹她……”
婆子回道:“是淩先生請觀三姑娘的麵色……”說到一半便停住了。
藍如璿便明白了。想必是旁邊服侍的老嬤嬤們顧忌小姐閨譽,一時不敢貿然讓如此年輕的大夫窺見小姐容顏。
當下凝了眉嗔道:“怎可如此糊塗!妹妹的病豈是能耽誤的?”說著抬手掀了東次間的簾子,腳步匆匆徑直闖了進去。
“哎,大姑娘……”婆子低聲喚她,卻又不好真去拉扯攔截,隻得跟在後頭忙忙走進去。
西次間薔薇繡簾微微透開一條縫,小鹿般惶急的眼睛隔簾一閃,伴隨幾不可聞的歎氣聲。
藍如璿快步走到內寢門外,放輕了腳步佇立於簾外天青碧紗窗下,並沒有貿然進去。後頭緊追的婆子暗暗鬆了一口氣,賠笑指了指一旁的溪山行旅蟬翼紗屏。
東次間與西次間一樣被屏風隔成了明暗兩間,藍如璿朝婆子微笑點頭,輕輕走到紗屏後隱了身形,以免被外男衝撞。
目光無意識地透過蟬翼紗,落在青磚地斑駁的窗欞日影之上,藍如璿凝了神側耳細聽。
那道溫潤的男聲正低低陳述著,恍若外麵春日午後暖暖的陽光,照在人身上,也暖在人心裏。
“……小姐雖是勞累過度,但病情亦反複得蹊蹺,適才單憑小姐脈象來看已不隻勞累這樣簡單。這幾日師傅也曾和我提起府上這位小姐的病,頗有疑惑之處,今日反複得這樣嚴重,若是他親自來了,恐怕也是要看一看小姐麵色的。”
雖是緩聲道來,卻有著潛藏的堅定。
就有婆子的聲音遲疑道:“淩先生莫惱,我們特特請了先生過來,必是對先生深信不疑。隻是……姑娘她素來懶見外人,如今她睡著,若是我們請您貿然察了麵色,等她醒來知曉了必會生氣,怒氣積心對病情也是不好,您看……”
溫和的輕笑,如清露入水,蕩起一圈一圈緩緩的波紋,將屋裏略有緊張的氣氛全都衝散了。隻聽他道:“我並未惱,諸位莫多心。隻是醫者講究望聞問切,若不能夠看仔細了,大約我的方子會有失偏頗。媽媽們的難處我亦知曉,若是師傅親來恐怕不會令諸位有此煩惱。”
婆子們附和賠笑,沒人客氣反駁,算是默認了。他年紀尚輕,自然比不得年高的蔣先生,在深宅內眷問診之上自有許多不便,南山居陪著來了如許多的婆子,也是有這一層意思在內。
頓了一頓,藍如璿便聽見他再次笑道:“這樣吧,我先開一副臨時的方子給小姐用著,待師傅回城後請他老人家親來斟酌便是。”
“如此甚好,甚好,先生真是德行出眾,醫術又好,思慮又周密,怨不得這城裏人人都誇先生有青出於藍之風。”婆子一高興,便盡可著大誇特讚的,又問,“隻是不知蔣先生多久能回來?”
對此對方隻是付之一笑,依然不疾不徐地答道:“這個卻說不準,先生往日出診,當日回來也有,幾日回來也有,一切看病人罷了。若一時回不來,府上可另請名醫來看,城南周先生和厚德堂馬先生都是極有聲望的,切莫耽誤小姐病情。”
“那是自然,自然,多謝先生提醒。”
收攏箱屜的聲音,想是這位年輕大夫準備結束問診了。
看完了病,斟酌開方一般都要移出外間來,藍如璿便思忖是繼續隱在屏後,還是退避到西次間去。
心思電轉間尚未拿定主意,裏頭卻響起一道清冷的嗓音。
“先生留步,病情耽誤不得,青蘋扶我起來,請先生看診。”
聲音裏雖帶著遮掩不住的虛弱,卻是極其優冷靜,如薄陰天氣裏朦朧的鉤月,本是極冷的,卻因被霧蒙著,反掩蓋了孤絕之感,隻剩下素淡的美。
藍如琦怯怯低下頭,聲音中含著十二分的不好意思:“讓大姐姐見笑了,我看簾子上薔薇繡得好,一時看住了。”
藍如璿轉目去看次間門上掛著的淡碧色蘇錦軟簾,四角果然繡著幾朵含苞欲放的月白色透粉薔薇,花枝蜿蜒,嫩蕊初綻,靈動之態幾可亂真,真像是春日裏迎風而舞的怡人小花。屋內軟簾並不厚重,錦緞又輕柔,略有微風拂過便微微飄動,那些嬌嫩的薔薇便像活起來一般。
藍如璿妙目轉動,笑道:“四妹妹好眼力,往日我也往這裏來,就沒注意這簾子呢。”
藍如琦抿嘴笑笑,低頭喝茶,態度十分靦腆。
坐了一會,東邊屋裏隻是一片寂靜,偶有衣物悉索之聲傳過來,想是奴婢們在走動服侍。藍如璿便問:“怎地沒動靜呢?四妹可知大夫看診多久了?”
藍如琦用手擰著帕子,微微蹙眉道:“總有小半日了,從我來時便在……這屋裏隻能聽見低低的說話聲,也聽不清在說什麽,現如今卻話也不說了。”
藍如璿略感詫異,又問:“可是那位蔣先生?他醫道極熟,似乎未曾聽說哪次看診這麽久過。”
藍如琦語氣中就有了些不大自然的意味:“這次來的是他徒弟,蔣先生去鄉下出診了。”
“徒弟?”藍如璿道,“可是那個姓淩的麽?聽說他深得師傅真傳,年紀隻在二十出頭,看病開方卻十分妥當。”
“正是。蔣先生隻有這一個徒弟。”
藍如璿若有所思,目光掃過藍如琦緊捏著帕子的手,最後停在那一簾繡著薔薇的碧色蘇錦上,似要透過簾子直望到東間去。
忽聽東邊說話聲音高了一些,有兩個婆子的聲音,又有陌生男子的聲音。雖隔得遠,但那一把溫潤低沉的嗓音卻透了過來,帶著青年男子的清朗,溫和中透著讓人安定的沉穩。
閨中女子甚少接觸外男,藍如璿隻覺得從未聽過這樣好的聲音。無意間目光掃過藍如琦,發現她捏帕的手指已經發白,一雙幼鹿般的眼睛也重新回到繡簾上去。
藍如璿心中微有了然,略一沉吟便起身走到門邊掀了簾子,上前幾步直接問住東次間簾外的丫鬟:“怎麽了?”
那丫鬟連忙道:“奴婢也未曾聽清,好像是要看診什麽的……”藍如瑾躺在內寢,她站在次間外自然也不會比藍如璿她們聽得分明。
一時便有婆子掀簾出來,勸道:“姑娘回西邊稍等吧,有外男在。”
藍如璿收了臉上一貫掛著的淺笑,正色道:“媽媽這是什麽話,難道我是不知輕重的人麽?三妹妹病重,我隻是憂心情急罷了,分寸還是有的。我看媽媽也是南山居那邊的老人了,怎地……”
那婆子連忙賠笑:“是老奴失言了,姑娘莫怪。”
藍如璿自然不會真和南山居的人擺臉色,見她轉圜便見好就收,歎了口氣,臉上帶了焦急之色問道:“裏麵怎麽回事,光聽見人說話,卻不知說的什麽,可是三妹妹她……”
婆子回道:“是淩先生請觀三姑娘的麵色……”說到一半便停住了。
藍如璿便明白了。想必是旁邊服侍的老嬤嬤們顧忌小姐閨譽,一時不敢貿然讓如此年輕的大夫窺見小姐容顏。
當下凝了眉嗔道:“怎可如此糊塗!妹妹的病豈是能耽誤的?”說著抬手掀了東次間的簾子,腳步匆匆徑直闖了進去。
“哎,大姑娘……”婆子低聲喚她,卻又不好真去拉扯攔截,隻得跟在後頭忙忙走進去。
西次間薔薇繡簾微微透開一條縫,小鹿般惶急的眼睛隔簾一閃,伴隨幾不可聞的歎氣聲。
藍如璿快步走到內寢門外,放輕了腳步佇立於簾外天青碧紗窗下,並沒有貿然進去。後頭緊追的婆子暗暗鬆了一口氣,賠笑指了指一旁的溪山行旅蟬翼紗屏。
東次間與西次間一樣被屏風隔成了明暗兩間,藍如璿朝婆子微笑點頭,輕輕走到紗屏後隱了身形,以免被外男衝撞。
目光無意識地透過蟬翼紗,落在青磚地斑駁的窗欞日影之上,藍如璿凝了神側耳細聽。
那道溫潤的男聲正低低陳述著,恍若外麵春日午後暖暖的陽光,照在人身上,也暖在人心裏。
“……小姐雖是勞累過度,但病情亦反複得蹊蹺,適才單憑小姐脈象來看已不隻勞累這樣簡單。這幾日師傅也曾和我提起府上這位小姐的病,頗有疑惑之處,今日反複得這樣嚴重,若是他親自來了,恐怕也是要看一看小姐麵色的。”
雖是緩聲道來,卻有著潛藏的堅定。
就有婆子的聲音遲疑道:“淩先生莫惱,我們特特請了先生過來,必是對先生深信不疑。隻是……姑娘她素來懶見外人,如今她睡著,若是我們請您貿然察了麵色,等她醒來知曉了必會生氣,怒氣積心對病情也是不好,您看……”
溫和的輕笑,如清露入水,蕩起一圈一圈緩緩的波紋,將屋裏略有緊張的氣氛全都衝散了。隻聽他道:“我並未惱,諸位莫多心。隻是醫者講究望聞問切,若不能夠看仔細了,大約我的方子會有失偏頗。媽媽們的難處我亦知曉,若是師傅親來恐怕不會令諸位有此煩惱。”
婆子們附和賠笑,沒人客氣反駁,算是默認了。他年紀尚輕,自然比不得年高的蔣先生,在深宅內眷問診之上自有許多不便,南山居陪著來了如許多的婆子,也是有這一層意思在內。
頓了一頓,藍如璿便聽見他再次笑道:“這樣吧,我先開一副臨時的方子給小姐用著,待師傅回城後請他老人家親來斟酌便是。”
“如此甚好,甚好,先生真是德行出眾,醫術又好,思慮又周密,怨不得這城裏人人都誇先生有青出於藍之風。”婆子一高興,便盡可著大誇特讚的,又問,“隻是不知蔣先生多久能回來?”
對此對方隻是付之一笑,依然不疾不徐地答道:“這個卻說不準,先生往日出診,當日回來也有,幾日回來也有,一切看病人罷了。若一時回不來,府上可另請名醫來看,城南周先生和厚德堂馬先生都是極有聲望的,切莫耽誤小姐病情。”
“那是自然,自然,多謝先生提醒。”
收攏箱屜的聲音,想是這位年輕大夫準備結束問診了。
看完了病,斟酌開方一般都要移出外間來,藍如璿便思忖是繼續隱在屏後,還是退避到西次間去。
心思電轉間尚未拿定主意,裏頭卻響起一道清冷的嗓音。
“先生留步,病情耽誤不得,青蘋扶我起來,請先生看診。”
聲音裏雖帶著遮掩不住的虛弱,卻是極其優冷靜,如薄陰天氣裏朦朧的鉤月,本是極冷的,卻因被霧蒙著,反掩蓋了孤絕之感,隻剩下素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