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瑾抬眼看了看母親賢惠的笑容,心裏隻覺酸楚。素來剛強的母親,該是經過了怎樣百轉千回的思量,才做出這樣的以退為進,親自挑選漂亮的年輕姑娘送去夫君身邊。
因了她的事,母親也終於轉性了。
這轉變固然對未來的路極好,可終究是無奈,是讓人心痛的妥協。情感與理智,說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她卻是經了生死之痛才得以想開的,而母親呢,多年裏處在失寵邊緣都不曾在意,如今卻因為她做了抉擇。如瑾緩緩別開眼,垂了頭。
藍老太太掃了地上跪著的四人一眼,將兩個丫鬟叫到近前仔細看了看,轉目去看秦氏。秦氏笑道:“是家生的丫頭,父母平日當差本分,人品不錯,她們各都有幾個兄弟,極是和睦興旺的人家。”
話說到這個份上,老太太也明白了,因當著幾個孫女的麵不好將話說明,又細細將兩個丫頭看了一回,見她們低眉順眼的很是穩重,心裏也頗為喜歡,就讓吉祥拿了兩個銀簪子出來打賞:“去了好好伺候侯爺,做事盡心,我自然還有賞賜。”
兩個丫頭接了賞,雙雙跪下磕頭謝恩,然後得了秦氏示下,安靜地跟著兩個婆子退出去了。秦氏又向張氏道:“這幾個人也勞煩二弟了。”
因了老太太已然同意,張氏自不會有任何推辭,當即滿口答應了,又不免狐疑地看了幾眼秦氏。老太太心情似乎不錯,留眾人一起吃了早飯,之後幾個孫女去上學,屋中隻剩秦氏張氏的時候,才衝秦氏道:“你這番心思也是難得,隻是你自己也得抓緊些,好好將養著,給瑾丫頭添個兄弟作伴才好。”
秦氏臉色微紅,垂首道:“媳婦知道。隻是媳婦的身子這麽多年了,一時也急不來,侯爺膝下卻隻有琨兒一個兒子,所以媳婦想著,先多添幾個男孩子要緊,嫡庶卻暫時顧不得了。且就算是姬妾生的也是侯爺骨血,是婆婆親孫,媳婦也會當親生那樣對待。”
老太太滿意點頭,又閑聊了一會才放兩人回去。
出了南山居張氏就同秦氏笑:“嫂嫂怎麽突然就轉了性,這份賢良真真讓我慚愧。兩個丫鬟我一定幫嫂嫂送到京裏,隻不知侯爺見了她們,會不會想起當年的大彭氏。”
秦氏笑道:“侯爺怎麽想,弟妹很關心麽?”刻意說重了“弟妹”二字,張氏臉上微赧,秦氏不再理她,將四個奴婢留下,自帶了人回去。
路上孫媽媽麵帶不悅言道:“二太太最近言語越發尖刻了,專門跟太太過不去。提起大彭氏那個賤婢,就是想讓太太生氣呢,太太可別遂了她的願,咱不氣。”
秦氏臉上淡薄的笑意如清晨薄霧,風一吹就消散無蹤,背卻挺得筆直,一步一步走得端方。“那麽多年的事情了,誰還放在心上,她也不過是怨氣發散不出去,胡亂咬人罷了。”
孫媽媽點頭:“太太能這樣想就是極好的。總之咱們想做的都做到了,今日老太太很是高興呢,老太太對咱們歡喜多一分,對東邊的心就能減一分,到時要起管家權來咱們就多些勝算。偏偏二太太還不識趣的當眾冷嘲熱諷,淨討老太太嫌呢。”
秦氏臉上並無喜色:“一步一步走吧,卻也沒這麽容易。老太太再怎樣,終究還得看侯爺肯不肯給我這個臉。”
孫媽媽欲待勸解,想了想,卻終究沒說出什麽來。看著秦氏微帶悵然的背影,無聲歎了一口氣。
夜來的時候,南山居簷下幾盞羊角燈次第點著,在風中微微的蕩。屋中也掌了紅燭,燈芯邊撒了安神的香料,燃起來,滿屋滿室的甜軟香味。
“老太太,方才底下丫頭們議論,五姑娘今兒下了學去大姑娘那邊,好像也是被趕出來的,回去時臉色十分不好。”屋中並沒有侍立的丫鬟,錢媽媽親手剝了果子遞上,在藍老太太耳邊低聲稟報,盡量將語氣放得柔柔的。
老太太臉色一沉:“在三丫頭那裏討了沒臉還不夠麽,又去鬧騰大丫頭,吃的豬油太多了吧!明日起禁她的足,學也不要去上了,聖賢道理沒學會多少,盡學了些歪門邪道的心思。”
一旁坐著進府來請安的錢嬤嬤,自從三月三之後,她進府的次數越來越多,此時就陪笑勸解:“您別為這點小事動氣,小孩子們遇事不知思量,難免有些顧頭不顧尾的時候,您細細地教導著就是了。”
“人若是笨,怎麽教導也無用。”老太太苦笑一聲,揉了揉額角,“你看她那兩個姐姐,哪一個用我教導了,還不都是百伶百俐的心思,盡皆讓我吃驚。”
說著,老人家麵上露出疲憊的神色,額頭眼角的皺紋越發深了,花白鬢發在燭火中明暗著。錢嬤嬤歎氣:“既然決定了讓五姑娘頂著,您就把別人放下吧,別總在心裏翻來覆去的。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您最近越發睡得少了,人眼見著也瘦了許多,何苦呢,由著她們鬧騰去。”
“我倒寧願自己是個呆子聾子。”老太太這才接過錢媽媽手裏的果子,拿在手裏卻也沒吃,隻向著錢嬤嬤搖頭,“這麽大的家業,一點點看著它從無到有,一點一點攢起來的,若由著她們去鬧騰,或許等不到我死就敗沒了,我怎能放心的下。”
隻有在最貼心的婢女跟前,藍老太太才會卸了在子孫跟前保持的威嚴態度,發出這樣那樣的感慨。錢嬤嬤也深知主子脾氣,除了自己的話,恐怕別人說什麽都不管用。見老太太麵露淒苦,她便試探著,笑著說出心中藏了許久的思量:“老太太,且容老奴說句僭越的話。這些年您是關心則亂,一味地疼寵兒孫,卻是有些過於順著他們的性子了。以前有您鎮著還好,近年來您不舒服的時候多了些,難免精力不濟,老奴身在府外冷眼看著,有些人心思已經亂了,行事也越發不妥當。譬如這次的事,從門禁到內院,可不就是因了有些奴才蠢蠢欲動的緣故,才生出這許多錯漏。”
藍老太太靜靜聽著,半晌長出一口氣,徐徐道:“若是半月前你跟我說這些,恐怕我也是要惱你的。”
錢嬤嬤體諒地笑笑:“那您現在可想明白了罷。”
老太太再歎一聲,神色頹然:“最近夜裏睡不著,我時常翻來覆去的思量,想是想明白了,可……”
“老太太,當斷不斷,必生其亂。”錢嬤嬤站起身,走到老太太跟前循循勸諫,“您最是雷厲風行的脾氣,上了年紀心卻越來越軟了。之前您讓我們狠狠地查,老奴還以為您要拿出年輕時候的手段來,誰想到越接近真相的時候,您反而不讓繼續查了。老奴明白您是怕查出了底細平白傷心,可容老奴問您一句,您麵上裝作不知道,心裏就真的不知道了麽?若是真不知道,這些個徹夜難眠的夜裏,您又是為了什麽?”
藍老太太怔怔地看著自己從小到大相伴的侍女,眼角一顫,竟落下一滴渾濁的淚。錢媽媽連忙低下頭去,靜靜跪倒在地。錢嬤嬤回頭看了媳婦一眼,低聲道:“你出去吧,我和老太太說說體己話,告訴家裏今兒我不回去了。”錢媽媽應聲而出,一路出去時將沿途門扇盡皆關閉,又細細叮囑了堂屋門外看守的丫鬟幾句才走。
因了她的事,母親也終於轉性了。
這轉變固然對未來的路極好,可終究是無奈,是讓人心痛的妥協。情感與理智,說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她卻是經了生死之痛才得以想開的,而母親呢,多年裏處在失寵邊緣都不曾在意,如今卻因為她做了抉擇。如瑾緩緩別開眼,垂了頭。
藍老太太掃了地上跪著的四人一眼,將兩個丫鬟叫到近前仔細看了看,轉目去看秦氏。秦氏笑道:“是家生的丫頭,父母平日當差本分,人品不錯,她們各都有幾個兄弟,極是和睦興旺的人家。”
話說到這個份上,老太太也明白了,因當著幾個孫女的麵不好將話說明,又細細將兩個丫頭看了一回,見她們低眉順眼的很是穩重,心裏也頗為喜歡,就讓吉祥拿了兩個銀簪子出來打賞:“去了好好伺候侯爺,做事盡心,我自然還有賞賜。”
兩個丫頭接了賞,雙雙跪下磕頭謝恩,然後得了秦氏示下,安靜地跟著兩個婆子退出去了。秦氏又向張氏道:“這幾個人也勞煩二弟了。”
因了老太太已然同意,張氏自不會有任何推辭,當即滿口答應了,又不免狐疑地看了幾眼秦氏。老太太心情似乎不錯,留眾人一起吃了早飯,之後幾個孫女去上學,屋中隻剩秦氏張氏的時候,才衝秦氏道:“你這番心思也是難得,隻是你自己也得抓緊些,好好將養著,給瑾丫頭添個兄弟作伴才好。”
秦氏臉色微紅,垂首道:“媳婦知道。隻是媳婦的身子這麽多年了,一時也急不來,侯爺膝下卻隻有琨兒一個兒子,所以媳婦想著,先多添幾個男孩子要緊,嫡庶卻暫時顧不得了。且就算是姬妾生的也是侯爺骨血,是婆婆親孫,媳婦也會當親生那樣對待。”
老太太滿意點頭,又閑聊了一會才放兩人回去。
出了南山居張氏就同秦氏笑:“嫂嫂怎麽突然就轉了性,這份賢良真真讓我慚愧。兩個丫鬟我一定幫嫂嫂送到京裏,隻不知侯爺見了她們,會不會想起當年的大彭氏。”
秦氏笑道:“侯爺怎麽想,弟妹很關心麽?”刻意說重了“弟妹”二字,張氏臉上微赧,秦氏不再理她,將四個奴婢留下,自帶了人回去。
路上孫媽媽麵帶不悅言道:“二太太最近言語越發尖刻了,專門跟太太過不去。提起大彭氏那個賤婢,就是想讓太太生氣呢,太太可別遂了她的願,咱不氣。”
秦氏臉上淡薄的笑意如清晨薄霧,風一吹就消散無蹤,背卻挺得筆直,一步一步走得端方。“那麽多年的事情了,誰還放在心上,她也不過是怨氣發散不出去,胡亂咬人罷了。”
孫媽媽點頭:“太太能這樣想就是極好的。總之咱們想做的都做到了,今日老太太很是高興呢,老太太對咱們歡喜多一分,對東邊的心就能減一分,到時要起管家權來咱們就多些勝算。偏偏二太太還不識趣的當眾冷嘲熱諷,淨討老太太嫌呢。”
秦氏臉上並無喜色:“一步一步走吧,卻也沒這麽容易。老太太再怎樣,終究還得看侯爺肯不肯給我這個臉。”
孫媽媽欲待勸解,想了想,卻終究沒說出什麽來。看著秦氏微帶悵然的背影,無聲歎了一口氣。
夜來的時候,南山居簷下幾盞羊角燈次第點著,在風中微微的蕩。屋中也掌了紅燭,燈芯邊撒了安神的香料,燃起來,滿屋滿室的甜軟香味。
“老太太,方才底下丫頭們議論,五姑娘今兒下了學去大姑娘那邊,好像也是被趕出來的,回去時臉色十分不好。”屋中並沒有侍立的丫鬟,錢媽媽親手剝了果子遞上,在藍老太太耳邊低聲稟報,盡量將語氣放得柔柔的。
老太太臉色一沉:“在三丫頭那裏討了沒臉還不夠麽,又去鬧騰大丫頭,吃的豬油太多了吧!明日起禁她的足,學也不要去上了,聖賢道理沒學會多少,盡學了些歪門邪道的心思。”
一旁坐著進府來請安的錢嬤嬤,自從三月三之後,她進府的次數越來越多,此時就陪笑勸解:“您別為這點小事動氣,小孩子們遇事不知思量,難免有些顧頭不顧尾的時候,您細細地教導著就是了。”
“人若是笨,怎麽教導也無用。”老太太苦笑一聲,揉了揉額角,“你看她那兩個姐姐,哪一個用我教導了,還不都是百伶百俐的心思,盡皆讓我吃驚。”
說著,老人家麵上露出疲憊的神色,額頭眼角的皺紋越發深了,花白鬢發在燭火中明暗著。錢嬤嬤歎氣:“既然決定了讓五姑娘頂著,您就把別人放下吧,別總在心裏翻來覆去的。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您最近越發睡得少了,人眼見著也瘦了許多,何苦呢,由著她們鬧騰去。”
“我倒寧願自己是個呆子聾子。”老太太這才接過錢媽媽手裏的果子,拿在手裏卻也沒吃,隻向著錢嬤嬤搖頭,“這麽大的家業,一點點看著它從無到有,一點一點攢起來的,若由著她們去鬧騰,或許等不到我死就敗沒了,我怎能放心的下。”
隻有在最貼心的婢女跟前,藍老太太才會卸了在子孫跟前保持的威嚴態度,發出這樣那樣的感慨。錢嬤嬤也深知主子脾氣,除了自己的話,恐怕別人說什麽都不管用。見老太太麵露淒苦,她便試探著,笑著說出心中藏了許久的思量:“老太太,且容老奴說句僭越的話。這些年您是關心則亂,一味地疼寵兒孫,卻是有些過於順著他們的性子了。以前有您鎮著還好,近年來您不舒服的時候多了些,難免精力不濟,老奴身在府外冷眼看著,有些人心思已經亂了,行事也越發不妥當。譬如這次的事,從門禁到內院,可不就是因了有些奴才蠢蠢欲動的緣故,才生出這許多錯漏。”
藍老太太靜靜聽著,半晌長出一口氣,徐徐道:“若是半月前你跟我說這些,恐怕我也是要惱你的。”
錢嬤嬤體諒地笑笑:“那您現在可想明白了罷。”
老太太再歎一聲,神色頹然:“最近夜裏睡不著,我時常翻來覆去的思量,想是想明白了,可……”
“老太太,當斷不斷,必生其亂。”錢嬤嬤站起身,走到老太太跟前循循勸諫,“您最是雷厲風行的脾氣,上了年紀心卻越來越軟了。之前您讓我們狠狠地查,老奴還以為您要拿出年輕時候的手段來,誰想到越接近真相的時候,您反而不讓繼續查了。老奴明白您是怕查出了底細平白傷心,可容老奴問您一句,您麵上裝作不知道,心裏就真的不知道了麽?若是真不知道,這些個徹夜難眠的夜裏,您又是為了什麽?”
藍老太太怔怔地看著自己從小到大相伴的侍女,眼角一顫,竟落下一滴渾濁的淚。錢媽媽連忙低下頭去,靜靜跪倒在地。錢嬤嬤回頭看了媳婦一眼,低聲道:“你出去吧,我和老太太說說體己話,告訴家裏今兒我不回去了。”錢媽媽應聲而出,一路出去時將沿途門扇盡皆關閉,又細細叮囑了堂屋門外看守的丫鬟幾句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