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姨娘扯了幾下裙角沒扯出來,氣得很想踹她兩腳,想了想終於是忍住了。
屋裏秦氏聽得外頭鬧騰,再也沒了縫衣繡花的心情,將錦襖擱在一邊,氣道:“她真是不嫌丟臉,一張嘴把什麽都說出來了,喊得人人皆知。這又不是家裏,驛館還有打雜的下人呢,讓人聽見算怎麽回事。”
如瑾嗤笑:“今日父親回來的早,她這是哭給父親聽呢。這些天父親沒怎麽理她,她想是吃不住了,到這裏搭台唱戲。”
秦氏就要站起身來去外麵說她,如瑾按住母親:“您急什麽,丟人也是丟父親的人,他比您更急。小彭氏這回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唱戲也不看個場合。”
果然須臾就聽見外頭藍澤怒喝:“滾回去!”
一聲就止住了小彭氏的啼哭。如瑾不免好笑:“方才那麽多人勸著都不頂事,還是父親威風。”
秦氏也被女兒說的笑起來,不那麽生氣了。隻聽外頭小彭氏怯怯地辯解:“……侯爺,奴婢是、是來給太太賠罪……”
“是來賠罪還是添堵?”院子裏,藍澤氣的罵人,“太太有著身子哪裏經得起你這樣哭鬧,還不快滾回去老實待著!”
“侯爺……奴婢是真的愧疚啊,那日奴婢不是有意冒犯太太,隻是突然失了侯爺骨血,奴婢心裏著急,這才……”小彭氏顫顫巍巍站起來,走到藍澤跟前舉帕拭淚,“侯爺息怒,奴婢這就走,奴婢對不起您,保不住您的骨血,從此以後奴婢日日在菩薩跟前給您和太太誦經,隻求太太和孩子平安,求您子嗣興旺……”
她哀哀的垂淚,聲音柔婉而纏綿,睫毛上點點淚珠映著燈火,一雙潤濕的眼睛盈盈看向藍澤。
藍澤見她未施脂粉,素顏素衣,燈燭映照下更顯十分嬌弱可憐,臉上怒氣不由消了下去想起往日情分,又想起她痛失孩兒的苦,再開口就不似方才那樣嗬斥,“快些回去,別在這裏吹風,讓人看了不好。”
賀姨娘在一邊看得分明,臉色一黯,上前幾步扶住了藍澤,不動聲色將小彭氏隔開,柔聲道:“侯爺快回去歇著,明日起早還要進城呢,妾身伺候您沐浴安歇。”
說完,賀姨娘又朝院子裏其他丫鬟婆子喝道:“都去做事,別在這裏看熱鬧看個沒完。”
下人們低眉順眼散到各處去,賀姨娘回頭看向小彭氏:“妹妹快些回屋,把臉上眼淚擦幹淨了,別讓人看了笑話。這裏除了咱們家的人還有驛館仆役在呢,再那邊還有王爺住著,若是傳出去讓咱們侯爺的臉往哪擱。”
一句話提醒了藍澤,讓他猛然省起自己出院子裏是要做什麽,看著小彭氏的時候臉色就又有些不豫,隻道:“快回屋。”
小彭氏低頭應了,福身朝藍澤行禮,那邊藍澤卻已經在賀姨娘攙扶下轉身回屋了。小彭氏僵在當地,瞅著賀姨娘的背影直搓牙。
其他各房裏都是寂靜無聲,想是大家都在聽著院裏的動靜,此時藍澤一走,小彭氏站在院子中央,直感覺四麵八方有許多目光在暗暗窺探著,嘲笑著,讓她十分難堪。
如瑾和秦氏坐在屋裏,讓丫鬟稍稍開了窗子,透過紗窗正好將院中動靜看個分明,眼見著小彭氏被賀姨娘晾在一邊,如瑾不由感歎,“賀姨娘是個伶俐人,比那幾個強多了。”
秦氏點頭道:“她進府這幾年倒是沒跟我鬧過什麽矛盾,一直恭恭敬敬的,日常處世也算得上八麵玲瓏,底下丫鬟婆子們都說她好。要說強,那是比別人強了太多。”
“所以這樣的人用著才放心,小事上知道機變,大事上不錯主意。”如瑾將秦氏扔在桌上的小襖又拿起來,重新比線,隨口說道,“這話原不該我說,但既然說到這裏母親也別忌諱,想開著些就是,父親身邊左右人多,您自己應付不來要是想找幫手,賀姨娘此人是不錯的。這些日子我觀察著,她是可用之人。”
秦氏輕輕嗤笑一聲,指著如瑾手中一根煙翠色的繡線,“就這個吧,這顏色夠鮮亮又不紮眼。”將那根線挑出來放到小襖上頭,又去挑繡櫻桃的紅絲,一邊挑一邊道,“我還有什麽可忌諱的,也沒什麽想不開的,有你在身邊陪著我就知足,至於其他人,她們愛怎樣爭就怎樣爭去,我好好做我的正室夫人便罷。”
如瑾含笑:“母親這樣想最好,旁人都不相幹,我們母女三人好好過日子就是。”
抬眼看向窗外的時候,小彭氏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走開了,各處丫鬟婆子們來來回回端水打掃的忙碌做事,院中又恢複了日常平靜,就好像方才那一場鬧劇,不過是驛館外偶爾傳來的快馬蹄聲,過去了,也就沒人再提起。
次日一大早,天還蒙蒙亮,藍府上下已經收拾妥當準備登車了,因為兩位王爺那裏要早點趕回去,待皇帝那邊下了早朝就去拜見。其實若是他們先走,藍家在後麵慢慢收拾進城也可以,但藍澤不想失去與兩王一同進京的機會,一大早就催著合家眾人快些動身。
不多時,兩王那邊軍士們吹響了號角,旌旗招展,開始啟程了,藍澤連忙招呼自家車隊跟在後頭,沿著平坦寬闊的官道朝城中進發。
京郊的官道又與別處不同,一大早已經有許多車馬人來人往,但遇著這樣浩大的天家隊伍自然都要避讓,老遠就有清路的軍士在前驅趕,待到如瑾看到那些行人的時候,就隻能見他們拉著車馬躲在距離官道老遠的地方跪拜等候著。
如瑾看了一會,沿途都是這樣的情形,便將微微掀起的車簾角又放下。秦氏沒有責怪女兒失儀,隻是笑著問:“看見什麽了?”
如瑾搖搖頭:“沒什麽,不過一些田地和行人。”
秦氏道:“京中風物阜盛,行人也與別處不一樣的,你仔細看看,是否他們衣著比我們在其它地方看到的光鮮?”
“那倒是。”如瑾回想方才所見,確實如秦氏所言,又道,“這隻是京郊,若是進了城,街上行人還要比這裏光鮮幾分。”
秦氏笑:“你又沒進過京城,說得好像親眼見過似的。”
如瑾笑著低了頭,沒有接話。
她自然是到過京城的,那一年跟著省府的秀女們進京,車進城中的時候已經是入夜時分,滿街的華燈人影,熱鬧繁華之處比許多城鎮的白日還要讓人驚歎。許多秀女忍不住偷偷掀開車簾子去看,每個人都很興奮。
如瑾記得,那時她也是十分欣喜的,為著從未見過的異地風華。坐著車一路看過去,隻覺時間過得太快,她還未曾看夠就已經到了下榻的驛館。然後,在館中休整了幾日,一次也沒得機會再出去見一見街市風貌,然後就進了宮,再然後……那一生便全在宮裏結束了。
如今想起以前那些事,真是恍如一夢。
京城高高的城牆越來越近,漸漸都能看清那城頭高聳的碉樓。越是近一分,如瑾恍然的感覺越甚。想不到就這樣再次進了京,城牆依舊,進城的人卻是不同了。
她忽然想起莊周夢蝶的故事來。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她的前生與今世,到底哪一個更接近夢境,哪一個才是真實?她在這裏回想著前世,不知前世的那個她,是否也正在苦苦期盼來生?
“瑾兒,你在想什麽?”秦氏發現女兒有些愣怔的模樣,不由出聲相問。
如瑾從恍惚的思緒中回過神來,看見母親溫和的臉就在眼前,溫柔的笑著,還帶著淡淡的憂慮。她突然有一種衝動,想伸出手來摸一摸母親的臉。於是她就那樣做了。溫熱的觸感,將她有些冰涼的指尖捂熱,漸漸蔓延到心裏。
然後,方才回旋在心中的那個問題,讓她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立刻就有了答案。
真實與虛幻本無界限,對莊周來說蝴蝶是夢,對蝴蝶來說莊周亦是夢,不管她的今生是周是蝶,隻要她正在真切的活著,母親也真切陪在身邊,所謂夢境與真實的分別又有什麽意義呢?母親就是全部的意義。
如瑾輕輕笑了起來:“母親,我在想,這樣真好。”
秦氏被女兒突然的動作和言語弄得莫名其妙,但看到女兒臉上滿足而明亮的笑容,也就笑了起來,伸手將女兒摟在懷中。
車輪轆轆,車廂在行進中微微顛簸著,如瑾靠在母親身邊,但覺一切靜好,天與地,人與物,莫不如是。
車駕終於在一個半時辰之後來到了城門口。京城西門名為順德,城牆高聳,烏門大開,早有宮中並兩王府的內官帶人來接,因為是皇子代天巡邊,前來相迎的還有兵部幾位官吏,俱都排在城門兩側等候著。
兩王車駕來至城門前,眾官吏上前參拜了,便有人策馬在前引路,其餘人都在車後相陪,簇擁著永安與長平兩位王爺行進城中。街道已被肅清,京城兵馬司的軍士們列成兩隊在街邊阻隔人群,長長的車隊就沿著寬闊道路向前行進。
藍府車隊跟在後麵,自然也享受著這樣肅街的待遇,隨行仆役莫不有些飄然,有些人早已忘了這一路上曾經遭遇過什麽凶險,隻貪戀這一刻被京都百姓圍觀的虛榮,雖是方才已經走了許久腿腳勞累,仍是保持著昂首的姿態跟在車旁。仿佛百姓們探頭擁看的不是主子,而是他們。
這樣的情況卻是如瑾沒想到的,她本還想看一看沿途街市繁華,不料此時卻隻能聽見街邊人群輕微的嘈雜,未免有些悻然。偷偷掀開錦簾一角朝外看看,也隻能看見綿延不到頭的肅街軍士,以及軍士後麵百姓簇動的人頭,什麽意思都沒有。
這樣無聊地走了許久,快到城中心的時候,兩個王爺要回府然後進宮,藍家卻不能與之同行了。車隊前頭打馬跑來兩個隨從,到藍澤車前轉達了王爺們道別的客套話,又打馬跑了回去,前頭王爺的車隊便浩蕩著朝王府街的方向進發了。
藍家的車隊停下來,藍澤下車目送兩王遠去,仆役們也都恭恭敬敬的垂手站著。那一隊浩蕩的旌旗和車駕在軍士簇擁下越來越遠,藍澤立在原地看著,微微有些失落。同行了這麽久,日裏一路走,夜裏宿在一處,原以為總會有些親厚之情在裏頭的,可到最後也不過是幾句客套就分道揚鑣,這與他最初設想的風光進城不大相符。
說起來風光倒也風光了,可那是王爺們的風光,與他藍家好像毫不相關,連那些迎接的官吏們也沒有一位前來與他交談寒暄,仿佛都當他不存在似的。讓他感覺自己墜在王爺們的車後,像是跟班的隨從。現如今肅街的軍士們也都撤去,街市又恢複了人來人往的熙攘,藍家的車隊停在道路當中,顯得那樣突兀。
就有不知情的行人連聲抱怨:“這是誰家的車隊,好死不死擋在路中央,還讓不讓人走路了。”
“誰知道呢,先頭跟著王爺進城的,想是哪家大官吧,別說了別說了,小心惹禍上身。”
藍澤將這些抱怨聽在耳中,心裏有些憋悶。
“走。”他黑著臉重新登車,招呼仆役們趕車前行。
他在這裏失落,卻不知已經走到另一條街的皇家車駕中,長平王也在那裏神色悻悻。
寬大的車廂中紫霞博山爐煙霧嫋嫋,伽南香氣彌漫氤氳,卻因為行車時微微帶起的風而飄忽不定,一如長平王忽晴忽暗的臉色。
朝雲色裙衫的侍女佟秋雁伺候在旁,拿了素銀的榴花簽子輕輕撥弄爐中的香塊,偶爾不慎發出磕碰的輕響,長平王眉頭便是一皺。
屋裏秦氏聽得外頭鬧騰,再也沒了縫衣繡花的心情,將錦襖擱在一邊,氣道:“她真是不嫌丟臉,一張嘴把什麽都說出來了,喊得人人皆知。這又不是家裏,驛館還有打雜的下人呢,讓人聽見算怎麽回事。”
如瑾嗤笑:“今日父親回來的早,她這是哭給父親聽呢。這些天父親沒怎麽理她,她想是吃不住了,到這裏搭台唱戲。”
秦氏就要站起身來去外麵說她,如瑾按住母親:“您急什麽,丟人也是丟父親的人,他比您更急。小彭氏這回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唱戲也不看個場合。”
果然須臾就聽見外頭藍澤怒喝:“滾回去!”
一聲就止住了小彭氏的啼哭。如瑾不免好笑:“方才那麽多人勸著都不頂事,還是父親威風。”
秦氏也被女兒說的笑起來,不那麽生氣了。隻聽外頭小彭氏怯怯地辯解:“……侯爺,奴婢是、是來給太太賠罪……”
“是來賠罪還是添堵?”院子裏,藍澤氣的罵人,“太太有著身子哪裏經得起你這樣哭鬧,還不快滾回去老實待著!”
“侯爺……奴婢是真的愧疚啊,那日奴婢不是有意冒犯太太,隻是突然失了侯爺骨血,奴婢心裏著急,這才……”小彭氏顫顫巍巍站起來,走到藍澤跟前舉帕拭淚,“侯爺息怒,奴婢這就走,奴婢對不起您,保不住您的骨血,從此以後奴婢日日在菩薩跟前給您和太太誦經,隻求太太和孩子平安,求您子嗣興旺……”
她哀哀的垂淚,聲音柔婉而纏綿,睫毛上點點淚珠映著燈火,一雙潤濕的眼睛盈盈看向藍澤。
藍澤見她未施脂粉,素顏素衣,燈燭映照下更顯十分嬌弱可憐,臉上怒氣不由消了下去想起往日情分,又想起她痛失孩兒的苦,再開口就不似方才那樣嗬斥,“快些回去,別在這裏吹風,讓人看了不好。”
賀姨娘在一邊看得分明,臉色一黯,上前幾步扶住了藍澤,不動聲色將小彭氏隔開,柔聲道:“侯爺快回去歇著,明日起早還要進城呢,妾身伺候您沐浴安歇。”
說完,賀姨娘又朝院子裏其他丫鬟婆子喝道:“都去做事,別在這裏看熱鬧看個沒完。”
下人們低眉順眼散到各處去,賀姨娘回頭看向小彭氏:“妹妹快些回屋,把臉上眼淚擦幹淨了,別讓人看了笑話。這裏除了咱們家的人還有驛館仆役在呢,再那邊還有王爺住著,若是傳出去讓咱們侯爺的臉往哪擱。”
一句話提醒了藍澤,讓他猛然省起自己出院子裏是要做什麽,看著小彭氏的時候臉色就又有些不豫,隻道:“快回屋。”
小彭氏低頭應了,福身朝藍澤行禮,那邊藍澤卻已經在賀姨娘攙扶下轉身回屋了。小彭氏僵在當地,瞅著賀姨娘的背影直搓牙。
其他各房裏都是寂靜無聲,想是大家都在聽著院裏的動靜,此時藍澤一走,小彭氏站在院子中央,直感覺四麵八方有許多目光在暗暗窺探著,嘲笑著,讓她十分難堪。
如瑾和秦氏坐在屋裏,讓丫鬟稍稍開了窗子,透過紗窗正好將院中動靜看個分明,眼見著小彭氏被賀姨娘晾在一邊,如瑾不由感歎,“賀姨娘是個伶俐人,比那幾個強多了。”
秦氏點頭道:“她進府這幾年倒是沒跟我鬧過什麽矛盾,一直恭恭敬敬的,日常處世也算得上八麵玲瓏,底下丫鬟婆子們都說她好。要說強,那是比別人強了太多。”
“所以這樣的人用著才放心,小事上知道機變,大事上不錯主意。”如瑾將秦氏扔在桌上的小襖又拿起來,重新比線,隨口說道,“這話原不該我說,但既然說到這裏母親也別忌諱,想開著些就是,父親身邊左右人多,您自己應付不來要是想找幫手,賀姨娘此人是不錯的。這些日子我觀察著,她是可用之人。”
秦氏輕輕嗤笑一聲,指著如瑾手中一根煙翠色的繡線,“就這個吧,這顏色夠鮮亮又不紮眼。”將那根線挑出來放到小襖上頭,又去挑繡櫻桃的紅絲,一邊挑一邊道,“我還有什麽可忌諱的,也沒什麽想不開的,有你在身邊陪著我就知足,至於其他人,她們愛怎樣爭就怎樣爭去,我好好做我的正室夫人便罷。”
如瑾含笑:“母親這樣想最好,旁人都不相幹,我們母女三人好好過日子就是。”
抬眼看向窗外的時候,小彭氏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走開了,各處丫鬟婆子們來來回回端水打掃的忙碌做事,院中又恢複了日常平靜,就好像方才那一場鬧劇,不過是驛館外偶爾傳來的快馬蹄聲,過去了,也就沒人再提起。
次日一大早,天還蒙蒙亮,藍府上下已經收拾妥當準備登車了,因為兩位王爺那裏要早點趕回去,待皇帝那邊下了早朝就去拜見。其實若是他們先走,藍家在後麵慢慢收拾進城也可以,但藍澤不想失去與兩王一同進京的機會,一大早就催著合家眾人快些動身。
不多時,兩王那邊軍士們吹響了號角,旌旗招展,開始啟程了,藍澤連忙招呼自家車隊跟在後頭,沿著平坦寬闊的官道朝城中進發。
京郊的官道又與別處不同,一大早已經有許多車馬人來人往,但遇著這樣浩大的天家隊伍自然都要避讓,老遠就有清路的軍士在前驅趕,待到如瑾看到那些行人的時候,就隻能見他們拉著車馬躲在距離官道老遠的地方跪拜等候著。
如瑾看了一會,沿途都是這樣的情形,便將微微掀起的車簾角又放下。秦氏沒有責怪女兒失儀,隻是笑著問:“看見什麽了?”
如瑾搖搖頭:“沒什麽,不過一些田地和行人。”
秦氏道:“京中風物阜盛,行人也與別處不一樣的,你仔細看看,是否他們衣著比我們在其它地方看到的光鮮?”
“那倒是。”如瑾回想方才所見,確實如秦氏所言,又道,“這隻是京郊,若是進了城,街上行人還要比這裏光鮮幾分。”
秦氏笑:“你又沒進過京城,說得好像親眼見過似的。”
如瑾笑著低了頭,沒有接話。
她自然是到過京城的,那一年跟著省府的秀女們進京,車進城中的時候已經是入夜時分,滿街的華燈人影,熱鬧繁華之處比許多城鎮的白日還要讓人驚歎。許多秀女忍不住偷偷掀開車簾子去看,每個人都很興奮。
如瑾記得,那時她也是十分欣喜的,為著從未見過的異地風華。坐著車一路看過去,隻覺時間過得太快,她還未曾看夠就已經到了下榻的驛館。然後,在館中休整了幾日,一次也沒得機會再出去見一見街市風貌,然後就進了宮,再然後……那一生便全在宮裏結束了。
如今想起以前那些事,真是恍如一夢。
京城高高的城牆越來越近,漸漸都能看清那城頭高聳的碉樓。越是近一分,如瑾恍然的感覺越甚。想不到就這樣再次進了京,城牆依舊,進城的人卻是不同了。
她忽然想起莊周夢蝶的故事來。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她的前生與今世,到底哪一個更接近夢境,哪一個才是真實?她在這裏回想著前世,不知前世的那個她,是否也正在苦苦期盼來生?
“瑾兒,你在想什麽?”秦氏發現女兒有些愣怔的模樣,不由出聲相問。
如瑾從恍惚的思緒中回過神來,看見母親溫和的臉就在眼前,溫柔的笑著,還帶著淡淡的憂慮。她突然有一種衝動,想伸出手來摸一摸母親的臉。於是她就那樣做了。溫熱的觸感,將她有些冰涼的指尖捂熱,漸漸蔓延到心裏。
然後,方才回旋在心中的那個問題,讓她苦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立刻就有了答案。
真實與虛幻本無界限,對莊周來說蝴蝶是夢,對蝴蝶來說莊周亦是夢,不管她的今生是周是蝶,隻要她正在真切的活著,母親也真切陪在身邊,所謂夢境與真實的分別又有什麽意義呢?母親就是全部的意義。
如瑾輕輕笑了起來:“母親,我在想,這樣真好。”
秦氏被女兒突然的動作和言語弄得莫名其妙,但看到女兒臉上滿足而明亮的笑容,也就笑了起來,伸手將女兒摟在懷中。
車輪轆轆,車廂在行進中微微顛簸著,如瑾靠在母親身邊,但覺一切靜好,天與地,人與物,莫不如是。
車駕終於在一個半時辰之後來到了城門口。京城西門名為順德,城牆高聳,烏門大開,早有宮中並兩王府的內官帶人來接,因為是皇子代天巡邊,前來相迎的還有兵部幾位官吏,俱都排在城門兩側等候著。
兩王車駕來至城門前,眾官吏上前參拜了,便有人策馬在前引路,其餘人都在車後相陪,簇擁著永安與長平兩位王爺行進城中。街道已被肅清,京城兵馬司的軍士們列成兩隊在街邊阻隔人群,長長的車隊就沿著寬闊道路向前行進。
藍府車隊跟在後麵,自然也享受著這樣肅街的待遇,隨行仆役莫不有些飄然,有些人早已忘了這一路上曾經遭遇過什麽凶險,隻貪戀這一刻被京都百姓圍觀的虛榮,雖是方才已經走了許久腿腳勞累,仍是保持著昂首的姿態跟在車旁。仿佛百姓們探頭擁看的不是主子,而是他們。
這樣的情況卻是如瑾沒想到的,她本還想看一看沿途街市繁華,不料此時卻隻能聽見街邊人群輕微的嘈雜,未免有些悻然。偷偷掀開錦簾一角朝外看看,也隻能看見綿延不到頭的肅街軍士,以及軍士後麵百姓簇動的人頭,什麽意思都沒有。
這樣無聊地走了許久,快到城中心的時候,兩個王爺要回府然後進宮,藍家卻不能與之同行了。車隊前頭打馬跑來兩個隨從,到藍澤車前轉達了王爺們道別的客套話,又打馬跑了回去,前頭王爺的車隊便浩蕩著朝王府街的方向進發了。
藍家的車隊停下來,藍澤下車目送兩王遠去,仆役們也都恭恭敬敬的垂手站著。那一隊浩蕩的旌旗和車駕在軍士簇擁下越來越遠,藍澤立在原地看著,微微有些失落。同行了這麽久,日裏一路走,夜裏宿在一處,原以為總會有些親厚之情在裏頭的,可到最後也不過是幾句客套就分道揚鑣,這與他最初設想的風光進城不大相符。
說起來風光倒也風光了,可那是王爺們的風光,與他藍家好像毫不相關,連那些迎接的官吏們也沒有一位前來與他交談寒暄,仿佛都當他不存在似的。讓他感覺自己墜在王爺們的車後,像是跟班的隨從。現如今肅街的軍士們也都撤去,街市又恢複了人來人往的熙攘,藍家的車隊停在道路當中,顯得那樣突兀。
就有不知情的行人連聲抱怨:“這是誰家的車隊,好死不死擋在路中央,還讓不讓人走路了。”
“誰知道呢,先頭跟著王爺進城的,想是哪家大官吧,別說了別說了,小心惹禍上身。”
藍澤將這些抱怨聽在耳中,心裏有些憋悶。
“走。”他黑著臉重新登車,招呼仆役們趕車前行。
他在這裏失落,卻不知已經走到另一條街的皇家車駕中,長平王也在那裏神色悻悻。
寬大的車廂中紫霞博山爐煙霧嫋嫋,伽南香氣彌漫氤氳,卻因為行車時微微帶起的風而飄忽不定,一如長平王忽晴忽暗的臉色。
朝雲色裙衫的侍女佟秋雁伺候在旁,拿了素銀的榴花簽子輕輕撥弄爐中的香塊,偶爾不慎發出磕碰的輕響,長平王眉頭便是一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