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聽我一言。”如瑾誠懇坦白,“以藥物害生父臥床,實乃不孝之舉,然而世有小孝與大孝之分,我今日所求失了小孝之禮,全的卻是大孝節義。”
淩慎之似有觸動,驚訝的目光漸漸變得和煦,溫言道:“何為小孝,何為大孝,願聽小姐明言。”
“小孝者,順父母之意,行父母所求,無論父母意求是善是惡,是慧是癡,但凡開口,無不應承,此為淺薄愚孝。大孝者,能順,能逆,順以為膝下承歡,逆以為補漏填缺,以一己之不順而補父母之錯漏,以全家族,挽家業,此為大孝。”
如瑾侃侃而談,又道,“今日求先生一方,我所做的就是要阻止父親入住晉王府,避開朝臣指摘,但請先生相助。”
淩慎之眸底有激賞之色,待到如瑾說完,已是點頭應了:“朝堂事我不懂,但小姐苦心我卻明白了,讓侯爺臥床並非難事,小姐所求,淩某答應。”
“多謝先生。”如瑾福身鄭重一禮。
窗下長桌擱著筆墨,如瑾挽袖研墨,淩慎之揮筆寫下幾味藥材,“摻雜一起搗碎成粉,用在侯爺飲食裏,睡一晚起來就會狀似風寒。”
如瑾接了方子,詳細詢問:“能維持幾日?”
“一次三五日,吃了治風寒的藥劑也是不管用的,若想時日久些,再用一次便是。”淩慎之又叮囑,“隻是藥物畢竟傷身,不可常用。”
再傷身也比身首異處強,如瑾對前世種種記憶深刻,捏了方子,隻道:“多謝先生提醒。”
時候不早,防著藍澤突然歸家,如瑾便請淩慎之去前院老太太那裏看了看,然後著人送他回去。
從老太太房裏出來,如瑾隨意掃了一眼院子,突然發現藍如琦正隔著紗窗朝外看。如瑾看過去,藍如琦就關了窗子,不一會,屋中燈火熄滅了。
“這兩日著人留意著四妹。”如瑾往回走,低聲吩咐碧桃。已經當眾惹了董姨娘,藍如琦卻不見怎樣,一整日都在自己房裏待著,如瑾想起她那雙眼睛就覺不踏實。
很晚的時候藍澤才回來,身上還帶著酒氣,似是在外與人飲宴過。他依舊是不進內院,隻在外院書房歇了,小彭氏本想去伺候,被聞訊趕來的賀姨娘遣退一邊。
“侯爺傷還沒好全,少喝些酒吧。”賀姨娘扶著藍澤進內室,伺候著他洗漱更衣。
藍澤眯著眼睛,兩頰通紅,晃晃蕩蕩倒在**。賀姨娘端了一碗甜湯近前:“侯爺喝了再睡,這湯暖胃,也能解酒。”
藍澤迷迷糊糊地握了賀姨娘的手,隻在她保養得宜的掌腕間摩挲,又要伸臂去摟她。賀姨娘連忙躲開,“侯爺喝醉了,趕緊喝了湯歇著吧。”說著用羹匙盛了湯水放到他嘴邊。
藍澤推開湯匙,湯灑了一領口也不顧,伸手將碗拿過來自己仰頭咕咚咕咚喝了,然後丟到一邊,又去摟賀姨娘:“喝完了,這下可以了吧?”便伸手去解賀姨娘的錦褙盤扣。
賀姨娘被他酒氣熏著,連忙別臉躲開,藍澤那裏輕車熟路的已經將她上衣扯開,露出裏麵玫瑰色的無肩抹胸。若是以往,賀姨娘也就從了,但這一夜一日看到他對秦氏所為,單隻旁觀亦是心寒。如今見他這樣酒氣熏天的回來,對懷胎臥病的夫人不問一句,反而抱著妾室求歡,即便自己就是那被寵的妾室,也是大感別扭,下意識的奮力一掙,就將藍澤推到了一邊。
不想卻碰了藍澤左肩未愈的傷口,藍澤頓時疼得一驚,酒也醒了大半,睜眼看見賀姨娘臉上未及掩飾的嫌惡之色,怒氣頓起,捂著肩膀喝道:“作死嗎!”
賀姨娘又羞又惱,匆匆掩住衣服,卻不敢頂撞他,蹲身行禮,放柔聲音低聲勸著:“侯爺息怒,是妾身沒輕重,妾身跟您賠罪。您快躺下歇著,累了一天了。”
藍澤黑著臉倒回**:“出去出去!”
賀姨娘告一聲罪,收拾了碗匙托盤退了出去。出外間卻遇上小彭氏含笑打招呼:“姨娘不在這裏伺候麽?”
賀姨娘掃一眼她刻意裝飾過的容妝,以及拉得過低的領口,隻道:“內院有我的地方,我自然不用在這裏歇息。下雨天涼,彭妹妹穿衣謹慎點,小心著了風寒。”
小彭氏待要說什麽,賀姨娘舉步出了門,徑自回內院去了。小彭氏站在原地冷哼了兩聲,換上一副甜軟的笑臉,掀簾子進了內室藍澤臥房。
賀姨娘回到內院先去秦氏那裏看了看,秦氏睡著,如瑾見她進來,笑著起身讓座,“甜湯呈給父親了麽?”
賀姨娘點頭,想起方才外院情形,欲言又止,最終隻低低叮囑道:“侯爺喝多了,我這裏沒機會給他說湯是姑娘備下的,姑娘還是想些別的辦法哄侯爺轉圜吧。”
如瑾笑道:“有勞姨娘,隻要父親喝了湯,是誰準備的又有什麽關係,恐怕若是姨娘說出來,父親反而不願意喝了呢。”
賀姨娘歎口氣,“侯爺性子倔,姑娘身為晚輩多順承一些,父女之間什麽都好說,等侯爺消氣也就好了。”
“多謝姨娘提醒。時候不早,姨娘回去歇息吧。”
賀姨娘起身告辭:“姑娘也早點歇著,兩天一宿沒合眼了。”
如瑾送她出去,回頭看秦氏沉睡不醒,大約是要一直睡到明日天亮了,於是也讓人在臨窗榻上鋪了被褥,自己就在秦氏房中歇了。
到了後半夜,下了許久的細雨才算是停了,但涼意仍舊沒有消除,即便窗子都關著,如瑾也感到薄衾不抵夜涼,睡得很不踏實。到了天明起床的時候,青蘋拿了一件夾裏的淺孔雀藍褙子進來,低聲道:“今日晨起天涼,不同往日,姑娘穿這個罷。”
如瑾睡得時候太短,勉強起來隻覺腦子昏沉,順手將窗子開了一道小縫去看外頭,頓時感到一陣涼意,人立時清醒了。她連忙把窗子合了以免涼風吹進傷了秦氏,看看青蘋手裏的衣服,“再涼也用不著穿這個,這是春秋兩季穿的。”
“姑娘還當是夏天麽,都什麽時候了。”青蘋放了衣服,順手整理榻上枕被,口中道,“一場秋雨一場寒,眼看著中秋就到了,穿得太單薄可要受罪。”
如瑾一愣,“快要中秋了麽?”仔細算算時日還真是,七月初一離的青州,路上耽擱了許久,現下可不已經入了八月。
青蘋伺候她穿衣,說道:“八月十一了,眼看著就要過節,咱們府上還什麽都沒準備呢。”
如瑾隻覺日子過得飛快,似乎暑熱當頭的時候就在不久前,怎麽轉眼就是秋天了。隻怪這些日子事情太多,忙這忙那的,她的心思全在父親和內宅各人身上,哪有閑心去關注天氣時節。
兩人在這邊小聲說話,秦氏那裏也醒了,如瑾連忙過去伺候。正梳洗的時候,外頭有丫鬟進來稟報:“太太,姑娘,外院叫人去請大夫了,聽說侯爺晨起就開始頭暈。”
如瑾心知肚明,轉目去看母親。秦氏先是微愣,繼而隻是說聲“知道了”,就將丫鬟遣了出去。如瑾道:“母親別著急,如今時氣變得快,初到京城也難免水土不服,許是父親不小心受了涼,沒什麽的,我一會過去看看。”
秦氏笑了笑,沒說什麽,穿衣洗漱了,坐在**安安靜靜地讓如瑾喂了一碗粥,之後伸手撫摸如瑾的頭發,歎道:“這兩日你累壞了,眼睛現在還有血絲呢,趕緊去吃了早飯再好好補一覺,我已經沒事了,你別累出好歹來。”
如瑾笑著勸母親放心,自去外間用了早飯,一時有孫媽媽過來低聲道:“今日一大早天還沒亮,董姨娘房裏就抬出了一個人,是廚房的高英,抬回她自己房裏養病去了。我剛去看過,真是……”
如瑾問:“怎樣?”
“是。出氣多進氣少,不過一夜工夫,整個人一點血色都沒了,躺在那裏根本見不到活氣,可偏偏身上哪裏都沒傷痕,也不知道是怎麽了。”
一邊碧桃接口道:“董姨娘那麽個不聲不響的人,整日不愛說話,留下力氣可不都用在歪門邪道上了,她要是懲治誰,想必有不露痕跡的好手段。要是沒有高英,她怎麽會落這個把柄給咱們,自然是恨高英入骨。”
孫媽媽感歎一句:“真是咬人的狗不會叫,董姨娘未免太陰毒了些……姑娘,要不要請個大夫給高英看看,要是她真這麽死了……”
如瑾臉色冰冷的坐在那裏,沉默了許久。孫媽媽看著她臉色,歎口氣,道:“要麽就算了,她也是自作自受,任由她自生自滅去吧,總之又不是咱們動的手,死了變鬼她也得找董姨娘去。”
如瑾終道:“她有錯,但罪不至死,找人給她看看罷,養好了趕出府去便罷。”
孫媽媽答應著去了。碧桃道:“姑娘太心慈了,這等刁奴理她作甚。”
“碧桃,你這心態不對。”如瑾看住她,悉心教導,“眼下這境況我們是不能心慈手軟,但也不可濫傷無辜。那高英不過是私藏拐帶一些東西,頂撞我幾句,這等錯處,打板子罰月錢甚至趕出府都不委屈她,傷她性命就是不對了。”
“那……姑娘還送她去董姨娘那裏……”
“這是我沒料到董姨娘這麽狠。她喜歡背地搞陰私,明裏卻從來不敢做什麽太過分的事,是以我隻道她頂多打高英一頓,誰料……”如瑾想了想,冷笑道,“看來董姨娘此番真是急了,一時瘋起來,明麵上也不顧忌旁人眼光。”
賀姨娘帶人過來,看望了秦氏,又跟如瑾商量:“侯爺那邊讓我打理內院箱籠,姑娘看……”因了如瑾昨日說過不能搬,她自己不好做主動手,先來探口風。
如瑾便道:“父親不是病了麽,一時也搬不走,先這麽放著,等他好了再說。外院那邊告訴管事的,一切都不用動。”
賀姨娘為難:“呂管事隻聽侯爺或老太太的,咱們使喚不動。”
“姨娘且去,他若不聽,到時再說。”
賀姨娘便不再多說,出去吩咐人做事去了。如瑾回房陪著秦氏坐了一會,母女倆聊些家常,秦氏幾次想問這兩日家中的事,都被如瑾將話帶開,隻讓她好好休養。一時秦氏累了,如瑾安頓她躺下歇著,這才出去。到西間寫了張東西揣在懷裏,帶了人去前頭看望老太太。
老人家還是一心惦記著聖上恩賞的事情,又一直沒見藍澤進來,正坐在那裏跟丫鬟絮絮叨叨的抱怨。昨日淩慎之看過診,說是一時好不了,需得慢慢養著,如瑾也無法,眼見著往日精明威嚴的祖母變成了這個樣子,隻能歎氣,叮囑丫鬟們好好伺候著,陪了一會,就遣婆子去外院令仆役回避,然後帶人去了外院。
藍澤在內室躺著還沒起床,屋裏湘簾換了布簾,窗上也掛著簾子,是藍澤嫌冷。已有大夫看完診走了,留下治療風寒的方子,屋簷下小吊子上正煎著藥。恰好賀姨娘從內室出來,臉上殘留著怒意,看見如瑾才勉強換了笑臉,低聲道:“姑娘來啦。”
“父親如何?”如瑾對其怒色隻做不知。
賀姨娘道:“侯爺晨起頭暈,身子滯重,還覺得冷,想是昨夜飲酒受寒所致,蒙著被子發汗呢。”
如瑾在外頭錦椅上坐了,聽見內室裏隱隱傳出藍澤的聲音,仿佛是在發火。因為堂屋與內寢中間還隔著一個房間,所以也聽不清他在說什麽。賀姨娘聽見那聲音,臉上笑意淡下去,隻道:“小彭氏在裏頭伺候呢,姑娘不用擔心。”
“我自然不擔心。”如瑾揣摩大概是賀姨娘受了小彭氏的氣,不在這上頭多提,隻問,“呂管事可聽話?”
淩慎之似有觸動,驚訝的目光漸漸變得和煦,溫言道:“何為小孝,何為大孝,願聽小姐明言。”
“小孝者,順父母之意,行父母所求,無論父母意求是善是惡,是慧是癡,但凡開口,無不應承,此為淺薄愚孝。大孝者,能順,能逆,順以為膝下承歡,逆以為補漏填缺,以一己之不順而補父母之錯漏,以全家族,挽家業,此為大孝。”
如瑾侃侃而談,又道,“今日求先生一方,我所做的就是要阻止父親入住晉王府,避開朝臣指摘,但請先生相助。”
淩慎之眸底有激賞之色,待到如瑾說完,已是點頭應了:“朝堂事我不懂,但小姐苦心我卻明白了,讓侯爺臥床並非難事,小姐所求,淩某答應。”
“多謝先生。”如瑾福身鄭重一禮。
窗下長桌擱著筆墨,如瑾挽袖研墨,淩慎之揮筆寫下幾味藥材,“摻雜一起搗碎成粉,用在侯爺飲食裏,睡一晚起來就會狀似風寒。”
如瑾接了方子,詳細詢問:“能維持幾日?”
“一次三五日,吃了治風寒的藥劑也是不管用的,若想時日久些,再用一次便是。”淩慎之又叮囑,“隻是藥物畢竟傷身,不可常用。”
再傷身也比身首異處強,如瑾對前世種種記憶深刻,捏了方子,隻道:“多謝先生提醒。”
時候不早,防著藍澤突然歸家,如瑾便請淩慎之去前院老太太那裏看了看,然後著人送他回去。
從老太太房裏出來,如瑾隨意掃了一眼院子,突然發現藍如琦正隔著紗窗朝外看。如瑾看過去,藍如琦就關了窗子,不一會,屋中燈火熄滅了。
“這兩日著人留意著四妹。”如瑾往回走,低聲吩咐碧桃。已經當眾惹了董姨娘,藍如琦卻不見怎樣,一整日都在自己房裏待著,如瑾想起她那雙眼睛就覺不踏實。
很晚的時候藍澤才回來,身上還帶著酒氣,似是在外與人飲宴過。他依舊是不進內院,隻在外院書房歇了,小彭氏本想去伺候,被聞訊趕來的賀姨娘遣退一邊。
“侯爺傷還沒好全,少喝些酒吧。”賀姨娘扶著藍澤進內室,伺候著他洗漱更衣。
藍澤眯著眼睛,兩頰通紅,晃晃蕩蕩倒在**。賀姨娘端了一碗甜湯近前:“侯爺喝了再睡,這湯暖胃,也能解酒。”
藍澤迷迷糊糊地握了賀姨娘的手,隻在她保養得宜的掌腕間摩挲,又要伸臂去摟她。賀姨娘連忙躲開,“侯爺喝醉了,趕緊喝了湯歇著吧。”說著用羹匙盛了湯水放到他嘴邊。
藍澤推開湯匙,湯灑了一領口也不顧,伸手將碗拿過來自己仰頭咕咚咕咚喝了,然後丟到一邊,又去摟賀姨娘:“喝完了,這下可以了吧?”便伸手去解賀姨娘的錦褙盤扣。
賀姨娘被他酒氣熏著,連忙別臉躲開,藍澤那裏輕車熟路的已經將她上衣扯開,露出裏麵玫瑰色的無肩抹胸。若是以往,賀姨娘也就從了,但這一夜一日看到他對秦氏所為,單隻旁觀亦是心寒。如今見他這樣酒氣熏天的回來,對懷胎臥病的夫人不問一句,反而抱著妾室求歡,即便自己就是那被寵的妾室,也是大感別扭,下意識的奮力一掙,就將藍澤推到了一邊。
不想卻碰了藍澤左肩未愈的傷口,藍澤頓時疼得一驚,酒也醒了大半,睜眼看見賀姨娘臉上未及掩飾的嫌惡之色,怒氣頓起,捂著肩膀喝道:“作死嗎!”
賀姨娘又羞又惱,匆匆掩住衣服,卻不敢頂撞他,蹲身行禮,放柔聲音低聲勸著:“侯爺息怒,是妾身沒輕重,妾身跟您賠罪。您快躺下歇著,累了一天了。”
藍澤黑著臉倒回**:“出去出去!”
賀姨娘告一聲罪,收拾了碗匙托盤退了出去。出外間卻遇上小彭氏含笑打招呼:“姨娘不在這裏伺候麽?”
賀姨娘掃一眼她刻意裝飾過的容妝,以及拉得過低的領口,隻道:“內院有我的地方,我自然不用在這裏歇息。下雨天涼,彭妹妹穿衣謹慎點,小心著了風寒。”
小彭氏待要說什麽,賀姨娘舉步出了門,徑自回內院去了。小彭氏站在原地冷哼了兩聲,換上一副甜軟的笑臉,掀簾子進了內室藍澤臥房。
賀姨娘回到內院先去秦氏那裏看了看,秦氏睡著,如瑾見她進來,笑著起身讓座,“甜湯呈給父親了麽?”
賀姨娘點頭,想起方才外院情形,欲言又止,最終隻低低叮囑道:“侯爺喝多了,我這裏沒機會給他說湯是姑娘備下的,姑娘還是想些別的辦法哄侯爺轉圜吧。”
如瑾笑道:“有勞姨娘,隻要父親喝了湯,是誰準備的又有什麽關係,恐怕若是姨娘說出來,父親反而不願意喝了呢。”
賀姨娘歎口氣,“侯爺性子倔,姑娘身為晚輩多順承一些,父女之間什麽都好說,等侯爺消氣也就好了。”
“多謝姨娘提醒。時候不早,姨娘回去歇息吧。”
賀姨娘起身告辭:“姑娘也早點歇著,兩天一宿沒合眼了。”
如瑾送她出去,回頭看秦氏沉睡不醒,大約是要一直睡到明日天亮了,於是也讓人在臨窗榻上鋪了被褥,自己就在秦氏房中歇了。
到了後半夜,下了許久的細雨才算是停了,但涼意仍舊沒有消除,即便窗子都關著,如瑾也感到薄衾不抵夜涼,睡得很不踏實。到了天明起床的時候,青蘋拿了一件夾裏的淺孔雀藍褙子進來,低聲道:“今日晨起天涼,不同往日,姑娘穿這個罷。”
如瑾睡得時候太短,勉強起來隻覺腦子昏沉,順手將窗子開了一道小縫去看外頭,頓時感到一陣涼意,人立時清醒了。她連忙把窗子合了以免涼風吹進傷了秦氏,看看青蘋手裏的衣服,“再涼也用不著穿這個,這是春秋兩季穿的。”
“姑娘還當是夏天麽,都什麽時候了。”青蘋放了衣服,順手整理榻上枕被,口中道,“一場秋雨一場寒,眼看著中秋就到了,穿得太單薄可要受罪。”
如瑾一愣,“快要中秋了麽?”仔細算算時日還真是,七月初一離的青州,路上耽擱了許久,現下可不已經入了八月。
青蘋伺候她穿衣,說道:“八月十一了,眼看著就要過節,咱們府上還什麽都沒準備呢。”
如瑾隻覺日子過得飛快,似乎暑熱當頭的時候就在不久前,怎麽轉眼就是秋天了。隻怪這些日子事情太多,忙這忙那的,她的心思全在父親和內宅各人身上,哪有閑心去關注天氣時節。
兩人在這邊小聲說話,秦氏那裏也醒了,如瑾連忙過去伺候。正梳洗的時候,外頭有丫鬟進來稟報:“太太,姑娘,外院叫人去請大夫了,聽說侯爺晨起就開始頭暈。”
如瑾心知肚明,轉目去看母親。秦氏先是微愣,繼而隻是說聲“知道了”,就將丫鬟遣了出去。如瑾道:“母親別著急,如今時氣變得快,初到京城也難免水土不服,許是父親不小心受了涼,沒什麽的,我一會過去看看。”
秦氏笑了笑,沒說什麽,穿衣洗漱了,坐在**安安靜靜地讓如瑾喂了一碗粥,之後伸手撫摸如瑾的頭發,歎道:“這兩日你累壞了,眼睛現在還有血絲呢,趕緊去吃了早飯再好好補一覺,我已經沒事了,你別累出好歹來。”
如瑾笑著勸母親放心,自去外間用了早飯,一時有孫媽媽過來低聲道:“今日一大早天還沒亮,董姨娘房裏就抬出了一個人,是廚房的高英,抬回她自己房裏養病去了。我剛去看過,真是……”
如瑾問:“怎樣?”
“是。出氣多進氣少,不過一夜工夫,整個人一點血色都沒了,躺在那裏根本見不到活氣,可偏偏身上哪裏都沒傷痕,也不知道是怎麽了。”
一邊碧桃接口道:“董姨娘那麽個不聲不響的人,整日不愛說話,留下力氣可不都用在歪門邪道上了,她要是懲治誰,想必有不露痕跡的好手段。要是沒有高英,她怎麽會落這個把柄給咱們,自然是恨高英入骨。”
孫媽媽感歎一句:“真是咬人的狗不會叫,董姨娘未免太陰毒了些……姑娘,要不要請個大夫給高英看看,要是她真這麽死了……”
如瑾臉色冰冷的坐在那裏,沉默了許久。孫媽媽看著她臉色,歎口氣,道:“要麽就算了,她也是自作自受,任由她自生自滅去吧,總之又不是咱們動的手,死了變鬼她也得找董姨娘去。”
如瑾終道:“她有錯,但罪不至死,找人給她看看罷,養好了趕出府去便罷。”
孫媽媽答應著去了。碧桃道:“姑娘太心慈了,這等刁奴理她作甚。”
“碧桃,你這心態不對。”如瑾看住她,悉心教導,“眼下這境況我們是不能心慈手軟,但也不可濫傷無辜。那高英不過是私藏拐帶一些東西,頂撞我幾句,這等錯處,打板子罰月錢甚至趕出府都不委屈她,傷她性命就是不對了。”
“那……姑娘還送她去董姨娘那裏……”
“這是我沒料到董姨娘這麽狠。她喜歡背地搞陰私,明裏卻從來不敢做什麽太過分的事,是以我隻道她頂多打高英一頓,誰料……”如瑾想了想,冷笑道,“看來董姨娘此番真是急了,一時瘋起來,明麵上也不顧忌旁人眼光。”
賀姨娘帶人過來,看望了秦氏,又跟如瑾商量:“侯爺那邊讓我打理內院箱籠,姑娘看……”因了如瑾昨日說過不能搬,她自己不好做主動手,先來探口風。
如瑾便道:“父親不是病了麽,一時也搬不走,先這麽放著,等他好了再說。外院那邊告訴管事的,一切都不用動。”
賀姨娘為難:“呂管事隻聽侯爺或老太太的,咱們使喚不動。”
“姨娘且去,他若不聽,到時再說。”
賀姨娘便不再多說,出去吩咐人做事去了。如瑾回房陪著秦氏坐了一會,母女倆聊些家常,秦氏幾次想問這兩日家中的事,都被如瑾將話帶開,隻讓她好好休養。一時秦氏累了,如瑾安頓她躺下歇著,這才出去。到西間寫了張東西揣在懷裏,帶了人去前頭看望老太太。
老人家還是一心惦記著聖上恩賞的事情,又一直沒見藍澤進來,正坐在那裏跟丫鬟絮絮叨叨的抱怨。昨日淩慎之看過診,說是一時好不了,需得慢慢養著,如瑾也無法,眼見著往日精明威嚴的祖母變成了這個樣子,隻能歎氣,叮囑丫鬟們好好伺候著,陪了一會,就遣婆子去外院令仆役回避,然後帶人去了外院。
藍澤在內室躺著還沒起床,屋裏湘簾換了布簾,窗上也掛著簾子,是藍澤嫌冷。已有大夫看完診走了,留下治療風寒的方子,屋簷下小吊子上正煎著藥。恰好賀姨娘從內室出來,臉上殘留著怒意,看見如瑾才勉強換了笑臉,低聲道:“姑娘來啦。”
“父親如何?”如瑾對其怒色隻做不知。
賀姨娘道:“侯爺晨起頭暈,身子滯重,還覺得冷,想是昨夜飲酒受寒所致,蒙著被子發汗呢。”
如瑾在外頭錦椅上坐了,聽見內室裏隱隱傳出藍澤的聲音,仿佛是在發火。因為堂屋與內寢中間還隔著一個房間,所以也聽不清他在說什麽。賀姨娘聽見那聲音,臉上笑意淡下去,隻道:“小彭氏在裏頭伺候呢,姑娘不用擔心。”
“我自然不擔心。”如瑾揣摩大概是賀姨娘受了小彭氏的氣,不在這上頭多提,隻問,“呂管事可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