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瑾詫異,不由問道:“怎麽,如意姐姐要跟入王府去麽?”
藍如璿被病痛熬的臉色蒼白,仍是朝如瑾頗為得意笑了一下:“如意是我陪嫁婢女之一。”
能得老太太的近身丫鬟做陪嫁,放在平日便是極其榮耀的事情,但是在這個時候,老太太和藍如璿祖孫兩個彼此芥蒂,若不是因著藍如璿要嫁入王府,單憑那晚她過來拿聘禮示威的事情老太太便可將她逐出家門,為何還要安排如意跟去陪嫁?
想起老太太平日的行事風格,如瑾略一轉念似是明白,便不說什麽,任由藍如璿等人離去了。她們前腳一走,老太太這邊立時撐不住倒在枕上,虛弱喘息了許久方才緩過氣來,看她神情似是還有事要吩咐,但卻熬不住,閉上眼睛昏沉沉睡過去。
如瑾帶人回去,路上碧桃低聲問道:“姑娘還去東邊探看麽,方才沒說上幾句話。”
“不必了,幾句已能看出端倪,起碼那永安王妃是不喜藍如璿入府的,日後之事,走著瞧罷。”
碧桃不解:“姑娘怎麽看出來的?”
“原本我以為永安王十分看重她,是以聽說她生病才派人過來侍奉,然而看方才那嬤嬤對她言語,絕不是對待主子心尖上的人該有的態度。”
如瑾緩緩走在鋪成花卉形狀的石子路上,碧水色蔓草紋滾邊綢袖露出白皙手指,順手扯了路邊一朵已然枯萎的淡金色香菊,緩緩道,“派人侍奉小妾,若不是永安王親自指派,那便是當家主母的分內事了,從那嬤嬤神色便可看出,永安王府的正室王妃對藍如璿隻是麵上和善而已,內裏是十分忌憚不滿的。”
碧桃聞言回想適才情形,果然是如此,暗暗佩服如瑾洞悉之力的同時也十分解氣,忍不住合掌笑起來,露出潔白如玉貝的漂亮牙齒:“該!看她最近那個囂張樣子,被人一口一個姨娘的叫著,真是要多好笑有多好笑。她以為入了王府該有多風光呢,這下等著讓永安王妃收拾她吧!”
如瑾亦是點頭:“照這個樣子看來,她要想在王府站穩腳跟需要頗費周折,短時間內是不必擔心她反手對付我們了。”
碧桃扶著主子臉帶喜色走了一會,卻又想起如意來,不由咬唇擔憂:“姑娘,奴婢覺著如意跟去陪嫁的事情頗有些奇怪呢,怎麽之前一點動靜都沒聽過,突然就出了這一遭?會不會對咱們不利……”
“若要不利亦是以前,日後她跟去王府,想對咱們做什麽也夠不到了。如意這婢子藏得深,之前我竟忽略了她。”
碧桃一驚,“怎麽,姑娘是說她……”
如瑾輕輕撚動手中枯萎的花瓣,任那細小而狹長的殘黃片片飄落,“從吉祥一事我便覺她不對勁,今日見她站在藍如璿身邊坦然的樣子,終於知道她是真的向了那邊了。”
“會是這樣麽……如意她平日不聲不響,以前還幫過咱們。”碧桃雖是信服自家姑娘,但也不大相信如意會投靠東府。
“人總是會變的。”如瑾遠望碧藍高天,枯黃色的楊柳枝條阻隔了視線,將整片碧藍分割成無數的細碎。
她亦記起重生後的第一件事,那時候是如意幫了她訓斥仆婢,她還記得如意溫和關切的笑容,燦若春日午後金色暖陽。後來,似乎是從四方亭之後不久吧,這個丫鬟便日益沉默,沉默地幾乎要讓人將她忘記,直到今日,突然成了藍如璿的陪嫁。
這大半年的時間裏,藍府裏許多人死了,許多人變了,連如瑾有時都覺得自己陌生,老太太身邊一個丫鬟的轉變也並沒有什麽稀奇。“且不管她,讓她跟去王府亦是祖母的允諾,想必是老人家怕藍如璿不利於家族,派個人過去看顧著。”
從這一點上來說,如意跟去是有好處的,至於其他,一切便看永安王妃和藍如璿怎樣相處了。
次日是一個薄陰天,對於婚嫁來說並不是好兆頭,尤其到了晚間起轎的時辰,本該留有餘暉的天空卻是完全暗了下去,灰蒙蒙的烏雲變得厚重,遮住了將要落山的日頭,於是地上便也沒有了光線。東府在臨街的地方自有一門出入,永安王府來接小妾的轎子便停在那個門前。
門口早早點起了紅燈籠,卻是粉紅色,而非藍泯藍琅一早準備的大紅。隻因王府派來的嬤嬤提醒他們說藍如璿乃是妾室,不能逾矩用正紅,因此就連家中喜慶的燈籠都要換了符合身份的粉紅。
未曾進得王府站穩腳跟,藍如璿不敢得罪了王府中頗有地位的老嬤嬤,隻得忍氣吞聲認了這遭,逼著父親兄長重新去街市買了粉紅紗燈,匆匆換下了已經掛上的正紅喜燈。及至嫁衣喜帕陪嫁被褥,一應用具全被兩個老嬤嬤檢查了一個遍,略有接近正紅顏色的物件皆被挑揀出來,委婉而堅定地提醒她不要僭越。
藍如璿拖著病體,壓著惱怒,還要對兩位嬤嬤賠笑應承,多謝她們教導規矩,這兩日過得十分不自在。臨上轎時卻又被老嬤嬤提醒陪嫁下人不能太多,隻能帶兩個丫鬟進門,其餘陪房仆役皆不能過府。
“嬤嬤,您二位雖然說是王府的規矩,但我即便是妾室,也出自襄國侯府,若是陪嫁太少未免墮了侯府體麵。”藍如璿一路讓步到此,終於不能再忍。
老嬤嬤笑得溫和而謙卑,語氣也柔和,但話卻是沒有商量的餘地:“姨娘,尊卑有序,等級尺度都是曆年沿襲下來的,您雖然出身侯府,王府卻不能為了您一人而廢棄多年來的規矩。”
另一位老嬤嬤言語更不客氣,言道:“姨娘若是襄國侯府正統的嫡出小姐,也許這事還能回稟王妃商量一下,照顧襄國侯爺的體麵。但是您出身旁支,說出去實在不好聽了。現下王府裏還有一位威遠伯的甥女,論身份比您還高些,是正經的側妃,然而當年入府時也是隻陪了兩個丫鬟並一位乳母,所以您就不要攪鬧了。”
兩人毫不留情的話讓藍如璿幾乎氣背過氣去,“你們……”
待要說些難聽的,她卻不敢太放肆,兩個老嬤嬤身後是正室王妃,以她的身份還沒分量與人爭長短,不免窩得心中難受至極,捂著嘴巴猛烈咳嗽了好一陣子,險些弄散了好容易梳成的新婦發髻。
塗了鮮紅丹蔻的指甲深深陷在坐褥裏,藍如璿暗自發狠,等我得了王爺歡喜,你們這些仗勢欺人的奴才都要一個個跪著舔我的鞋底!
已經準備好的兩房陪房終於是沒能帶過去,最終隻有品霜和如意能夠隨侍入王府。藍如璿趁著兩個老嬤嬤不在跟前的時候,叫了兩個丫鬟過來暗自叮囑:“你們日後與我一心,自有你們的好處,若是敢在王府裏頭跟我兩麵三刀玩把戲,自己掂量著會有什麽下場。”
品霜喏喏答應著,如意低了頭輕聲說必定忠心侍主。藍如璿特意單與她說道:“你早已不是老太太的人了,臨走時她如何囑咐的且不說,那些話你聽聽便罷。日後你是要跟著我的,如何行事自己忖量。需得知道,你的主子是我,你的福禍生死也在我身上。”
因了風寒未愈,藍如璿的喉嚨是喑啞的,低聲說出這些話顯得陰惻惻。喜燭映著她粉紅色的嫁衣,投了暗沉的影子映在窗欞上,如意看著那黑影斂眉答言:“奴婢明白,姑娘放心。”
她沉靜的沒有喜氣的臉蛋與滿屋深深淺淺的紅色格格不入,藍如璿盯了她半日,直到老嬤嬤進屋提醒時辰到了,方才作罷。
玫紅色的絨毯從藍如璿閨房一直鋪到東府門口,藍如璿被嬤嬤引著出了房間,一路朝花轎走去。轎子並不是喜慶的紅色,而是尋常青呢小轎,藍如璿並沒有蓋蓋頭,距離門口很遠時便看見了轎子的顏色,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沒有嗩呐鑼鼓,沒有鞭炮聲聲,甚至蓋頭都是沒有的,這並不能稱得上是一場婚嫁。妾室入府原本就是這個規製,然而期盼歡喜了這麽久,驟然麵對了這樣的場合,不但是藍如璿,就連東府下人們都覺得有些太過簡單了。
藍泯與藍琅父子在門口相送,當著王府嬤嬤的麵,藍如璿不能跟父親兄長說什麽,略略辭行幾句便被嬤嬤催著上了轎子。丫鬟和嬤嬤在轎子後頭坐了馬車,在後麵是馱著陪嫁的長車,王府內侍帶著仆從們護佑轎子左右,一行人就這樣離開了藍府。
西府那邊沒有一人前來相送,彼時藍澤正在**頭痛不已,聽得下人稟報東院大姑娘上轎還發了一頓脾氣。老太太一日十二個時辰有十個時辰都在昏睡,自是不知道長孫女的出嫁時辰。
消息傳到秦氏和如瑾那裏,母女兩個都沒理會,接著給未出世的小孩子做衣衫鞋襪。屋中燈火融融散著暖光,提前用了小炭盆放在屋角以防秦氏著涼,門窗關了,整個屋子都是暖洋洋的。這樣的夜晚母女倆對燈安坐俱都心中恬淡,自不搭理不相幹的人與事。
晚間回到自己居處,如瑾與丫鬟們腳步俱都輕緩,提裙上樓之後,卻發現吉祥正坐在廳堂角落裏發愣,手中捧著一塊帕子似乎是在做繡活,針卻掉到地上去了,顯是發呆太久。玉石燭台上燈火如豆,半日無人照看了,光線黯淡,屋角處尤其朦朧陰暗。吉祥穿著薄衫坐在那裏,孤零零的望之便覺蕭瑟。
如瑾揮手屏退其他人,站在樓梯口看她良久,她竟沒有發現,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如瑾便輕輕走了過去,彎腰拾起地上滾落的繡花針,替她插在繃子繡布上,笑道:“怎麽坐在燈影裏繡花,也不怕傷了眼睛。”
吉祥這才回神,匆忙放了繡繃子站起來行禮,勉強笑道:“姑娘回來了。”
如瑾拉住她的手,將她一路引到了內室。她的手冰冷如窗外涼夜,僵硬而澀重,與她臉上吃力露出的笑容一般。
“聽說昨夜你悄悄去東院了,可是去看如意?”如瑾拉了吉祥坐下,開門見山。
吉祥臉上閃過惶恐,“姑娘恕罪,奴婢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去……”她咬了嘴唇沒有說下去,似是不知如何開口。
如瑾道:“我明白。這些年你與她一同服侍著老太太,情分不是別人能比,她不動聲色跟了藍如璿,想必你有話想要問一問。若是錯過了這一遭,再想見她就難了。”
吉祥垂了眼睛,沉默良久,唯有鬢上兩朵銀丁香在燈燭下閃爍冰涼的光澤。昨夜裏同伴如意的話猶在耳邊響著,她幾次想要張嘴,卻不知道該不該和如瑾訴說。
“我沒有你機靈,也不善於忖度人心,老太太對我越發疏遠了,如果再不找個靠山,我不知道日後會得個什麽結果。幾次給你使絆子是我對不住你,但是認了主子就要幫主子做事,我沒有退路,這個道理,想必投了三姑娘的你也是明白的。”
在燈火照不到的假山背後,寒涼的夜風裏,如意就是這樣說的。吉祥震驚之餘,卻也沒忘了提醒她大姑娘不可靠,但如意隻是輕輕笑了一下,“我知道,甚至因為幫她做了幾件事,我比你更明白她的歹毒。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跟對人了,你跟著三姑娘最後不過是罰跪被攆,而我卻可以進入王府。陪嫁婢女向上的機會太多,也許有一天,我不用再仰人鼻息,不用再戰戰兢兢地伺候人。”
這樣的如意已經不是吉祥認識的那個了,她隱藏在安靜外殼下的野心讓吉祥感到惴惴不安。從東院回來之後,吉祥便一直在驚愕與失望的複雜心緒中無法安寧。在如瑾回來以前,她已經一個人悶在角落裏坐了整整一個下午。
“吉祥姐姐,或許我能體會你現在的心情。”如瑾看著燭光裏發愣的吉祥,緩緩說道,“如果有一個人整日與你在一起,比親人更親近,然而突然有一天你卻發現她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她變了,變得陌生,甚至變成了會對你做壞事的敵人,那種鑽心的痛苦和憤怒是難以言說的。”
藍如璿被病痛熬的臉色蒼白,仍是朝如瑾頗為得意笑了一下:“如意是我陪嫁婢女之一。”
能得老太太的近身丫鬟做陪嫁,放在平日便是極其榮耀的事情,但是在這個時候,老太太和藍如璿祖孫兩個彼此芥蒂,若不是因著藍如璿要嫁入王府,單憑那晚她過來拿聘禮示威的事情老太太便可將她逐出家門,為何還要安排如意跟去陪嫁?
想起老太太平日的行事風格,如瑾略一轉念似是明白,便不說什麽,任由藍如璿等人離去了。她們前腳一走,老太太這邊立時撐不住倒在枕上,虛弱喘息了許久方才緩過氣來,看她神情似是還有事要吩咐,但卻熬不住,閉上眼睛昏沉沉睡過去。
如瑾帶人回去,路上碧桃低聲問道:“姑娘還去東邊探看麽,方才沒說上幾句話。”
“不必了,幾句已能看出端倪,起碼那永安王妃是不喜藍如璿入府的,日後之事,走著瞧罷。”
碧桃不解:“姑娘怎麽看出來的?”
“原本我以為永安王十分看重她,是以聽說她生病才派人過來侍奉,然而看方才那嬤嬤對她言語,絕不是對待主子心尖上的人該有的態度。”
如瑾緩緩走在鋪成花卉形狀的石子路上,碧水色蔓草紋滾邊綢袖露出白皙手指,順手扯了路邊一朵已然枯萎的淡金色香菊,緩緩道,“派人侍奉小妾,若不是永安王親自指派,那便是當家主母的分內事了,從那嬤嬤神色便可看出,永安王府的正室王妃對藍如璿隻是麵上和善而已,內裏是十分忌憚不滿的。”
碧桃聞言回想適才情形,果然是如此,暗暗佩服如瑾洞悉之力的同時也十分解氣,忍不住合掌笑起來,露出潔白如玉貝的漂亮牙齒:“該!看她最近那個囂張樣子,被人一口一個姨娘的叫著,真是要多好笑有多好笑。她以為入了王府該有多風光呢,這下等著讓永安王妃收拾她吧!”
如瑾亦是點頭:“照這個樣子看來,她要想在王府站穩腳跟需要頗費周折,短時間內是不必擔心她反手對付我們了。”
碧桃扶著主子臉帶喜色走了一會,卻又想起如意來,不由咬唇擔憂:“姑娘,奴婢覺著如意跟去陪嫁的事情頗有些奇怪呢,怎麽之前一點動靜都沒聽過,突然就出了這一遭?會不會對咱們不利……”
“若要不利亦是以前,日後她跟去王府,想對咱們做什麽也夠不到了。如意這婢子藏得深,之前我竟忽略了她。”
碧桃一驚,“怎麽,姑娘是說她……”
如瑾輕輕撚動手中枯萎的花瓣,任那細小而狹長的殘黃片片飄落,“從吉祥一事我便覺她不對勁,今日見她站在藍如璿身邊坦然的樣子,終於知道她是真的向了那邊了。”
“會是這樣麽……如意她平日不聲不響,以前還幫過咱們。”碧桃雖是信服自家姑娘,但也不大相信如意會投靠東府。
“人總是會變的。”如瑾遠望碧藍高天,枯黃色的楊柳枝條阻隔了視線,將整片碧藍分割成無數的細碎。
她亦記起重生後的第一件事,那時候是如意幫了她訓斥仆婢,她還記得如意溫和關切的笑容,燦若春日午後金色暖陽。後來,似乎是從四方亭之後不久吧,這個丫鬟便日益沉默,沉默地幾乎要讓人將她忘記,直到今日,突然成了藍如璿的陪嫁。
這大半年的時間裏,藍府裏許多人死了,許多人變了,連如瑾有時都覺得自己陌生,老太太身邊一個丫鬟的轉變也並沒有什麽稀奇。“且不管她,讓她跟去王府亦是祖母的允諾,想必是老人家怕藍如璿不利於家族,派個人過去看顧著。”
從這一點上來說,如意跟去是有好處的,至於其他,一切便看永安王妃和藍如璿怎樣相處了。
次日是一個薄陰天,對於婚嫁來說並不是好兆頭,尤其到了晚間起轎的時辰,本該留有餘暉的天空卻是完全暗了下去,灰蒙蒙的烏雲變得厚重,遮住了將要落山的日頭,於是地上便也沒有了光線。東府在臨街的地方自有一門出入,永安王府來接小妾的轎子便停在那個門前。
門口早早點起了紅燈籠,卻是粉紅色,而非藍泯藍琅一早準備的大紅。隻因王府派來的嬤嬤提醒他們說藍如璿乃是妾室,不能逾矩用正紅,因此就連家中喜慶的燈籠都要換了符合身份的粉紅。
未曾進得王府站穩腳跟,藍如璿不敢得罪了王府中頗有地位的老嬤嬤,隻得忍氣吞聲認了這遭,逼著父親兄長重新去街市買了粉紅紗燈,匆匆換下了已經掛上的正紅喜燈。及至嫁衣喜帕陪嫁被褥,一應用具全被兩個老嬤嬤檢查了一個遍,略有接近正紅顏色的物件皆被挑揀出來,委婉而堅定地提醒她不要僭越。
藍如璿拖著病體,壓著惱怒,還要對兩位嬤嬤賠笑應承,多謝她們教導規矩,這兩日過得十分不自在。臨上轎時卻又被老嬤嬤提醒陪嫁下人不能太多,隻能帶兩個丫鬟進門,其餘陪房仆役皆不能過府。
“嬤嬤,您二位雖然說是王府的規矩,但我即便是妾室,也出自襄國侯府,若是陪嫁太少未免墮了侯府體麵。”藍如璿一路讓步到此,終於不能再忍。
老嬤嬤笑得溫和而謙卑,語氣也柔和,但話卻是沒有商量的餘地:“姨娘,尊卑有序,等級尺度都是曆年沿襲下來的,您雖然出身侯府,王府卻不能為了您一人而廢棄多年來的規矩。”
另一位老嬤嬤言語更不客氣,言道:“姨娘若是襄國侯府正統的嫡出小姐,也許這事還能回稟王妃商量一下,照顧襄國侯爺的體麵。但是您出身旁支,說出去實在不好聽了。現下王府裏還有一位威遠伯的甥女,論身份比您還高些,是正經的側妃,然而當年入府時也是隻陪了兩個丫鬟並一位乳母,所以您就不要攪鬧了。”
兩人毫不留情的話讓藍如璿幾乎氣背過氣去,“你們……”
待要說些難聽的,她卻不敢太放肆,兩個老嬤嬤身後是正室王妃,以她的身份還沒分量與人爭長短,不免窩得心中難受至極,捂著嘴巴猛烈咳嗽了好一陣子,險些弄散了好容易梳成的新婦發髻。
塗了鮮紅丹蔻的指甲深深陷在坐褥裏,藍如璿暗自發狠,等我得了王爺歡喜,你們這些仗勢欺人的奴才都要一個個跪著舔我的鞋底!
已經準備好的兩房陪房終於是沒能帶過去,最終隻有品霜和如意能夠隨侍入王府。藍如璿趁著兩個老嬤嬤不在跟前的時候,叫了兩個丫鬟過來暗自叮囑:“你們日後與我一心,自有你們的好處,若是敢在王府裏頭跟我兩麵三刀玩把戲,自己掂量著會有什麽下場。”
品霜喏喏答應著,如意低了頭輕聲說必定忠心侍主。藍如璿特意單與她說道:“你早已不是老太太的人了,臨走時她如何囑咐的且不說,那些話你聽聽便罷。日後你是要跟著我的,如何行事自己忖量。需得知道,你的主子是我,你的福禍生死也在我身上。”
因了風寒未愈,藍如璿的喉嚨是喑啞的,低聲說出這些話顯得陰惻惻。喜燭映著她粉紅色的嫁衣,投了暗沉的影子映在窗欞上,如意看著那黑影斂眉答言:“奴婢明白,姑娘放心。”
她沉靜的沒有喜氣的臉蛋與滿屋深深淺淺的紅色格格不入,藍如璿盯了她半日,直到老嬤嬤進屋提醒時辰到了,方才作罷。
玫紅色的絨毯從藍如璿閨房一直鋪到東府門口,藍如璿被嬤嬤引著出了房間,一路朝花轎走去。轎子並不是喜慶的紅色,而是尋常青呢小轎,藍如璿並沒有蓋蓋頭,距離門口很遠時便看見了轎子的顏色,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沒有嗩呐鑼鼓,沒有鞭炮聲聲,甚至蓋頭都是沒有的,這並不能稱得上是一場婚嫁。妾室入府原本就是這個規製,然而期盼歡喜了這麽久,驟然麵對了這樣的場合,不但是藍如璿,就連東府下人們都覺得有些太過簡單了。
藍泯與藍琅父子在門口相送,當著王府嬤嬤的麵,藍如璿不能跟父親兄長說什麽,略略辭行幾句便被嬤嬤催著上了轎子。丫鬟和嬤嬤在轎子後頭坐了馬車,在後麵是馱著陪嫁的長車,王府內侍帶著仆從們護佑轎子左右,一行人就這樣離開了藍府。
西府那邊沒有一人前來相送,彼時藍澤正在**頭痛不已,聽得下人稟報東院大姑娘上轎還發了一頓脾氣。老太太一日十二個時辰有十個時辰都在昏睡,自是不知道長孫女的出嫁時辰。
消息傳到秦氏和如瑾那裏,母女兩個都沒理會,接著給未出世的小孩子做衣衫鞋襪。屋中燈火融融散著暖光,提前用了小炭盆放在屋角以防秦氏著涼,門窗關了,整個屋子都是暖洋洋的。這樣的夜晚母女倆對燈安坐俱都心中恬淡,自不搭理不相幹的人與事。
晚間回到自己居處,如瑾與丫鬟們腳步俱都輕緩,提裙上樓之後,卻發現吉祥正坐在廳堂角落裏發愣,手中捧著一塊帕子似乎是在做繡活,針卻掉到地上去了,顯是發呆太久。玉石燭台上燈火如豆,半日無人照看了,光線黯淡,屋角處尤其朦朧陰暗。吉祥穿著薄衫坐在那裏,孤零零的望之便覺蕭瑟。
如瑾揮手屏退其他人,站在樓梯口看她良久,她竟沒有發現,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如瑾便輕輕走了過去,彎腰拾起地上滾落的繡花針,替她插在繃子繡布上,笑道:“怎麽坐在燈影裏繡花,也不怕傷了眼睛。”
吉祥這才回神,匆忙放了繡繃子站起來行禮,勉強笑道:“姑娘回來了。”
如瑾拉住她的手,將她一路引到了內室。她的手冰冷如窗外涼夜,僵硬而澀重,與她臉上吃力露出的笑容一般。
“聽說昨夜你悄悄去東院了,可是去看如意?”如瑾拉了吉祥坐下,開門見山。
吉祥臉上閃過惶恐,“姑娘恕罪,奴婢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去……”她咬了嘴唇沒有說下去,似是不知如何開口。
如瑾道:“我明白。這些年你與她一同服侍著老太太,情分不是別人能比,她不動聲色跟了藍如璿,想必你有話想要問一問。若是錯過了這一遭,再想見她就難了。”
吉祥垂了眼睛,沉默良久,唯有鬢上兩朵銀丁香在燈燭下閃爍冰涼的光澤。昨夜裏同伴如意的話猶在耳邊響著,她幾次想要張嘴,卻不知道該不該和如瑾訴說。
“我沒有你機靈,也不善於忖度人心,老太太對我越發疏遠了,如果再不找個靠山,我不知道日後會得個什麽結果。幾次給你使絆子是我對不住你,但是認了主子就要幫主子做事,我沒有退路,這個道理,想必投了三姑娘的你也是明白的。”
在燈火照不到的假山背後,寒涼的夜風裏,如意就是這樣說的。吉祥震驚之餘,卻也沒忘了提醒她大姑娘不可靠,但如意隻是輕輕笑了一下,“我知道,甚至因為幫她做了幾件事,我比你更明白她的歹毒。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跟對人了,你跟著三姑娘最後不過是罰跪被攆,而我卻可以進入王府。陪嫁婢女向上的機會太多,也許有一天,我不用再仰人鼻息,不用再戰戰兢兢地伺候人。”
這樣的如意已經不是吉祥認識的那個了,她隱藏在安靜外殼下的野心讓吉祥感到惴惴不安。從東院回來之後,吉祥便一直在驚愕與失望的複雜心緒中無法安寧。在如瑾回來以前,她已經一個人悶在角落裏坐了整整一個下午。
“吉祥姐姐,或許我能體會你現在的心情。”如瑾看著燭光裏發愣的吉祥,緩緩說道,“如果有一個人整日與你在一起,比親人更親近,然而突然有一天你卻發現她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她變了,變得陌生,甚至變成了會對你做壞事的敵人,那種鑽心的痛苦和憤怒是難以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