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瑾想起了瀲華宮裏與她相依為命的紫櫻,這一世她未雨綢繆趕走了她,也不知現在流落到了哪裏。雖然隔了一世,雖然那婢子沒有了再接近她再害她的機會,然而想起前世,被背叛的感覺依然會冷透骨髓。
吉祥抬頭看如瑾,露出一絲苦笑,終於開口說話,“三姑娘說的不錯,奴婢的確很難受,也很生氣。當日老太太要處置四方亭的人,是奴婢冒著惹老太太翻臉的危險替她求情,可是她卻……”
指使小丫鬟鈴鐺與她作對,提醒本已忘了罰跪之事的老太太繼續處置她,這些如意都親口承認了,兩相對比,吉祥隻覺自己傻透了。
然而頓了一下,思慮再三,吉祥還是補了一句,“……隻是,她不是我的敵人,我不會當她是敵人的。她隻是做了錯誤的選擇,我隻可憐她。”
如瑾微微一怔,沒想到她還能說出這樣的話,原本隻道她機敏,卻不料還是個赤心之人。世事難料,總會有些艱難險阻擺到眼前,麵對未知的恐懼,有的人能保持赤誠之心,有的人卻會選錯了路。
次日晨起便收到外院傳來的消息,崔楊二人新招的護院找齊了,總共五十多人,都是身手過得去的漢子。這些人什麽來路如瑾暫且不管,先打發人去藍澤那裏探聽口風。果不其然,被一身外債弄得焦頭爛額的藍澤對一切花錢的事情都十分**,不待事情說完,先將回事的呂管事罵一頓攆了出去,怪他不懂持家省錢。
如瑾於是按照原定的主意,將一眾新護院都散在了宅子外頭暗中巡視,一切交由崔楊二人打理。外頭布置妥當,內院卻還缺人手,如瑾對此並不在意,隻要祖母母親和自己身邊有人服侍,其餘維護宅院的仆婢多少她都不在乎,總之這宅子並非長久居所。
然而被她安置在外頭的十香摟吳竹春卻讓楊三刀傳進話來,說是最近在住處附近見著了捉拿她的人,未免惶恐不安。楊三刀說自己在侯府照顧不到那邊,恐怕一時疏忽讓人捉了她,請如瑾想個長久之計。
“若是安置在外,早晚都有被人發現的可能,總不能讓她悶在屋裏不出去。”如瑾想了想,遂做了決定,“正好老太太跟前走了兩個一等丫鬟,底下的提上去也漏了空缺,讓她進來補上即是,給老太太補人,父親再想省錢也說不出什麽。”
於是吳竹春便跟著另一個買來的丫鬟一起進了藍府,進來給如瑾磕頭謝恩之後,到延壽堂做了一個三等丫鬟,跟著上頭的丫鬟學規矩。
因她長得實在出眾,舉手投足間又能不經意露些風情出來,其餘丫鬟便不大喜歡,平日裏經常分些髒活累活給她,如瑾去請安時常看見她抱著一大盆衣服搓洗,再不就是站在冷風裏掃院子,聽說還要沒日沒夜的給上頭丫鬟做針線繡活。
一日得空,如瑾便叫了她過來問話:“是誰總給你分累活,說與我聽聽。你是我收留的人,此事雖然瞞著旁人,但也不能任由她們欺負。”
吳竹春依足了規矩恭謹回話:“奴婢不覺得累,整日活動筋骨雖然辛苦些,但比以前日子舒坦多了,上頭姐姐們也是在教奴婢規矩,求姑娘不要懲罰她們。”
她穿著府中丫鬟最普通的藍衣綾裙,臉上一點脂粉未施,素顏去雕飾,很是妥貼。如瑾看著暗暗點頭,便不再提起此事,與她閑話一些別的。吳竹春對答都很規矩,看如瑾問完了話,這才主動說起自己所想。
“奴婢蒙姑娘大恩,時時想著報答姑娘。這幾日盡心盡力伺候著老太太之外,也稍微留意了府中情形。不怕姑娘笑話,奴婢以前曾經努力學過察言觀色忖度人心的事情,這幾日留心下來,發現延壽堂那裏有幾個丫鬟與姑娘不太對付。”
如瑾未料她會說起這個,想了想,隨即明白她以前在那種地方過活,留心別人言語行事該是經年的習慣,便笑問道:“多謝你有心了,不知你都發現了什麽?”
吳竹春答說:“有個叫鈴鐺的,現在提了二等丫鬟常在老太太跟前伺候,有時老太太醒著,她會趁機說些對姑娘不利的話。雖然都不是大事,但也足夠讓老太太不喜歡姑娘了。奴婢聽說她與走了的如意十分親近,如意跟著大姑娘,您不得不防。”
“防她作甚,都是蠅營狗苟的小算計,就算惹祖母徹底厭棄了我又能如何?”如瑾對此並不在意,倒是十分欣賞吳竹春的探聽本事,笑道,“你才來幾日,連我和藍如璿不和都知道了,讓你在延壽堂做苦工真是屈才。”
正說著,碧桃匆匆進來稟報:“姑娘,東府那邊二太太進京了,剛進門沒多久。”
好快。如瑾預料著張氏也許會借機進京,隻沒想到來得這樣早。遂問:“素蓮跟著沒有,可有她的消息?”
結果是在如瑾意料之中的,素蓮並沒有跟著上京。女兒驟然得了勢,張氏在藍泯跟前又有了驕傲的資本,於是曾經對她十分有威脅的素蓮便處於劣勢了。
“家裏有素荷照看著,素蓮的安危暫且無需擔心,日後等咱們回了青州,用心替她尋個好著落便是,這件事上總是我們虧欠於她。”如瑾心頭拂過一絲歎惋。
當日秦氏送丫鬟給藍澤借以緩和關係,不料中間素蓮卻為了主子著想自發投了藍泯,若是以前,如瑾這邊打壓著張氏,興許還能讓素蓮借機搏個名分,現今的情勢卻是不能了。世事變化太快,有了外界的推力影響,如瑾對家中事亦不能完全掌控,對於素蓮她此時唯有愧疚了。
雖有吳竹春在場,碧桃念她是被如瑾救下來的人,說話也沒有避諱,用鄙夷的口吻說道:“二太太進府時聽說極其高興呢,光東西就拉了五大車,眼見是要打算在京都長住了。昨夜她女兒出門子的時候那麽冷清,還不如她進府熱鬧。”
吳竹春水樣的眸子微微一轉,聲音似三月春鶯婉轉,“姑娘,容奴婢說句不好聽的話,您若是不高興就當沒聽見。”
“你說。”如瑾撥動細瓷茶盞。
吳竹春看了看屋中左右,見唯有碧桃在跟前,便放低了聲音近前道:“奴婢雖然來了沒幾日,但咱們這邊與東府的矛盾也看了十之**。不瞞姑娘說,襄國侯府在外的情勢其餘丫鬟興許不知道,奴婢以前在那邊見過一些達官貴人,偶爾也聽了幾句在耳裏,不知姑娘是否清楚底細,總之咱們府上並不似表麵看來那樣風光。”
這番話著實出乎如瑾意料,她不免停了手中動作,抬眸認真打量這位新近的侍女。本是府中低等婢女尋常的淺青對襟比甲,搭著普通料子的月白下裙,簡簡單單的裝扮,卻因她玲瓏的曲線顯出嫵媚風致來。她的眼睛並不太大,但是十分有神,眼波轉動間瀲灩生輝,有著冷靜而智慧的眸光。最難得是她態度謙卑,並未因自己知道的比別人多而有驕矜之色。
如瑾含了笑意,柔聲道:“所以,你想說什麽?”
吳竹春一雙清明的眼眸閃過與她嫵媚外表不相襯的冷色,低聲道:“奴婢想說的是,東府大姑娘進王府不管事出何因,若是她有幸得寵,勢必要回頭對付姑娘。既然如此,姑娘為何不徹底斷絕了這個可能,反而放任她嫁進去呢。”
“我要如何才能徹底斷絕她反手報複的可能?”如瑾深深看住她。
吳竹春並不退縮,隨即答道:“若是人死了,一切一了百了。”
如瑾輕輕鬆開了手指,繪了纖柔紫玉蘭的渾圓碗蓋落在茶盞上,發出“叮”的一聲響。碧桃正為吳竹春的話感到驚訝,驟然聽了寂靜房間中的這一聲,不免嚇了一跳。吳竹春卻是波瀾不驚,隻微微低了頭,謙恭地不與如瑾對視。
新近婢女的通慧和冷硬心腸讓如瑾感到意外,她並未料到自己一時心善,竟救了一個這般模樣的女子進來。“雖然你是為我著想,但是開口閉口就要殺人,我心中並不太舒服。”如瑾直言。
吳竹春恭謹垂首,回稟道:“姑娘救過奴婢,奴婢便不隱瞞姑娘了。奴婢自幼賣給富人家裏做童養媳,諸般苦楚都受過,九歲那年殺了主家老爺才得命逃出來,又不幸落了煙花之地。這些年裏什麽都看過,什麽事也都經過,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狠心。姑娘若是覺得不舒服,隻當奴婢什麽都沒說便是。您是恩人,奴婢這份狠心不會絕用到您身上。”
她字字句句說得清楚明白,寥寥幾語已經大致描繪了淒楚身世的輪廓,如瑾心有所感,點頭歎道:“不經一番生死血腥,便沒有日後的改性重生,倒是我錯怪你了。”
吳竹春道:“姑娘養在侯府深閨,詩書教化之下有了菩薩心腸,但奴婢在外跌打許多年,知道許多時候都要狠手狠心才是。”
“我並不是菩薩心腸。”如瑾笑了,“我也殺過人,也害過人,你說的道理我豈不知。”
吳竹春姣好的麵容閃過不解之色,“那麽姑娘為何放任東府大姑娘?”
“此事並非我與藍如璿兩個人的恩怨,還牽扯了永安王在裏頭,她若突然死了恐對藍家不利。是以我不是姑息她,而是不能拿全府犯險。”如瑾坦言。
她對藍如璿用藥之時,亦曾想過吉祥手中那包藥粉,然而思來想去之後終究放棄了這個打算。外麵局勢不明,淩慎之的消息隻是斷章殘片,並不能幫助她將全局總覽清晰,與長平王的交談又有所顧忌,她不能問得太直接,又要忖度答案的可信程度,是以藍如璿進王府這一事裏頭,藍家到底處於怎樣的情勢她摸不準。既然摸不準,她便不能貿然行事。
吳竹春沉默一瞬,旋即笑道:“是奴婢想偏了,讓姑娘見笑,還是姑娘思慮周全。”
待得吳竹春告辭走後,碧桃驚疑地朝如瑾說道:“這個竹春有些……”
“有些什麽?”
“有些怕人。”碧桃想了想,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形容,半晌才說出來。
如瑾側過頭去,注視堂中一架落地長枝花卉繡屏,清麗容顏映了初冬午後淺淡的天光,瑩潤著剔透光澤。“其實我倒是欣賞她。人夠聰明,心夠狠,我正需要這樣的人幫襯,亦需以她的冷硬心腸作對比,時時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青蘋掀開墜成菱角形狀的圓珠簾櫳,端著一碟新製的酥蓉餅進來,聽見如瑾說話,眉頭不由蹙了起來。“姑娘心底是善良的,不要這樣勉強自己,奴婢們幫不上您什麽,看著隻覺難過。”
熱騰騰的糕餅放在花梨小幾上,甜糯香氣在屋中慢慢散逸,如瑾招呼兩個丫鬟坐下一起吃,笑道:“我並沒有勉強,隻是在學著認真過活罷了。你們難過什麽呢,如今我們過得不好麽?等到母親腹中孩兒落地,那時便更好了。”
碧桃仔細揣度著如瑾方才的話,忍不住問道:“既然姑娘覺得她好,何不將她調來身邊伺候,奴婢雖覺得她有點嚇人,但憑心而論,她方才那些言語卻是奴婢說不出來的。她又是姑娘救下的,忠心也不必懷疑。”
如瑾搖頭:“正因如此才要放她在外麵,有些我們顧不到的事情便可讓她幫襯了。”
“那……要不要提一提她的等級呢,一個三等丫鬟,還被人排擠著,助力畢竟是有限的。”
如瑾仍是搖頭,隻道:“她若是沒本事改變自己地位,那才真是助力有限。”
水紅色軟綾帳高高掛在銷金葫蘆鉤上,半幅青絲散落於淺粉香羅枕,枕上半躺的人回過頭來,豔麗容顏憔悴枯黃,露出凶戾神色。
“人呢,人都……咳,人都死到哪裏去了……”
吉祥抬頭看如瑾,露出一絲苦笑,終於開口說話,“三姑娘說的不錯,奴婢的確很難受,也很生氣。當日老太太要處置四方亭的人,是奴婢冒著惹老太太翻臉的危險替她求情,可是她卻……”
指使小丫鬟鈴鐺與她作對,提醒本已忘了罰跪之事的老太太繼續處置她,這些如意都親口承認了,兩相對比,吉祥隻覺自己傻透了。
然而頓了一下,思慮再三,吉祥還是補了一句,“……隻是,她不是我的敵人,我不會當她是敵人的。她隻是做了錯誤的選擇,我隻可憐她。”
如瑾微微一怔,沒想到她還能說出這樣的話,原本隻道她機敏,卻不料還是個赤心之人。世事難料,總會有些艱難險阻擺到眼前,麵對未知的恐懼,有的人能保持赤誠之心,有的人卻會選錯了路。
次日晨起便收到外院傳來的消息,崔楊二人新招的護院找齊了,總共五十多人,都是身手過得去的漢子。這些人什麽來路如瑾暫且不管,先打發人去藍澤那裏探聽口風。果不其然,被一身外債弄得焦頭爛額的藍澤對一切花錢的事情都十分**,不待事情說完,先將回事的呂管事罵一頓攆了出去,怪他不懂持家省錢。
如瑾於是按照原定的主意,將一眾新護院都散在了宅子外頭暗中巡視,一切交由崔楊二人打理。外頭布置妥當,內院卻還缺人手,如瑾對此並不在意,隻要祖母母親和自己身邊有人服侍,其餘維護宅院的仆婢多少她都不在乎,總之這宅子並非長久居所。
然而被她安置在外頭的十香摟吳竹春卻讓楊三刀傳進話來,說是最近在住處附近見著了捉拿她的人,未免惶恐不安。楊三刀說自己在侯府照顧不到那邊,恐怕一時疏忽讓人捉了她,請如瑾想個長久之計。
“若是安置在外,早晚都有被人發現的可能,總不能讓她悶在屋裏不出去。”如瑾想了想,遂做了決定,“正好老太太跟前走了兩個一等丫鬟,底下的提上去也漏了空缺,讓她進來補上即是,給老太太補人,父親再想省錢也說不出什麽。”
於是吳竹春便跟著另一個買來的丫鬟一起進了藍府,進來給如瑾磕頭謝恩之後,到延壽堂做了一個三等丫鬟,跟著上頭的丫鬟學規矩。
因她長得實在出眾,舉手投足間又能不經意露些風情出來,其餘丫鬟便不大喜歡,平日裏經常分些髒活累活給她,如瑾去請安時常看見她抱著一大盆衣服搓洗,再不就是站在冷風裏掃院子,聽說還要沒日沒夜的給上頭丫鬟做針線繡活。
一日得空,如瑾便叫了她過來問話:“是誰總給你分累活,說與我聽聽。你是我收留的人,此事雖然瞞著旁人,但也不能任由她們欺負。”
吳竹春依足了規矩恭謹回話:“奴婢不覺得累,整日活動筋骨雖然辛苦些,但比以前日子舒坦多了,上頭姐姐們也是在教奴婢規矩,求姑娘不要懲罰她們。”
她穿著府中丫鬟最普通的藍衣綾裙,臉上一點脂粉未施,素顏去雕飾,很是妥貼。如瑾看著暗暗點頭,便不再提起此事,與她閑話一些別的。吳竹春對答都很規矩,看如瑾問完了話,這才主動說起自己所想。
“奴婢蒙姑娘大恩,時時想著報答姑娘。這幾日盡心盡力伺候著老太太之外,也稍微留意了府中情形。不怕姑娘笑話,奴婢以前曾經努力學過察言觀色忖度人心的事情,這幾日留心下來,發現延壽堂那裏有幾個丫鬟與姑娘不太對付。”
如瑾未料她會說起這個,想了想,隨即明白她以前在那種地方過活,留心別人言語行事該是經年的習慣,便笑問道:“多謝你有心了,不知你都發現了什麽?”
吳竹春答說:“有個叫鈴鐺的,現在提了二等丫鬟常在老太太跟前伺候,有時老太太醒著,她會趁機說些對姑娘不利的話。雖然都不是大事,但也足夠讓老太太不喜歡姑娘了。奴婢聽說她與走了的如意十分親近,如意跟著大姑娘,您不得不防。”
“防她作甚,都是蠅營狗苟的小算計,就算惹祖母徹底厭棄了我又能如何?”如瑾對此並不在意,倒是十分欣賞吳竹春的探聽本事,笑道,“你才來幾日,連我和藍如璿不和都知道了,讓你在延壽堂做苦工真是屈才。”
正說著,碧桃匆匆進來稟報:“姑娘,東府那邊二太太進京了,剛進門沒多久。”
好快。如瑾預料著張氏也許會借機進京,隻沒想到來得這樣早。遂問:“素蓮跟著沒有,可有她的消息?”
結果是在如瑾意料之中的,素蓮並沒有跟著上京。女兒驟然得了勢,張氏在藍泯跟前又有了驕傲的資本,於是曾經對她十分有威脅的素蓮便處於劣勢了。
“家裏有素荷照看著,素蓮的安危暫且無需擔心,日後等咱們回了青州,用心替她尋個好著落便是,這件事上總是我們虧欠於她。”如瑾心頭拂過一絲歎惋。
當日秦氏送丫鬟給藍澤借以緩和關係,不料中間素蓮卻為了主子著想自發投了藍泯,若是以前,如瑾這邊打壓著張氏,興許還能讓素蓮借機搏個名分,現今的情勢卻是不能了。世事變化太快,有了外界的推力影響,如瑾對家中事亦不能完全掌控,對於素蓮她此時唯有愧疚了。
雖有吳竹春在場,碧桃念她是被如瑾救下來的人,說話也沒有避諱,用鄙夷的口吻說道:“二太太進府時聽說極其高興呢,光東西就拉了五大車,眼見是要打算在京都長住了。昨夜她女兒出門子的時候那麽冷清,還不如她進府熱鬧。”
吳竹春水樣的眸子微微一轉,聲音似三月春鶯婉轉,“姑娘,容奴婢說句不好聽的話,您若是不高興就當沒聽見。”
“你說。”如瑾撥動細瓷茶盞。
吳竹春看了看屋中左右,見唯有碧桃在跟前,便放低了聲音近前道:“奴婢雖然來了沒幾日,但咱們這邊與東府的矛盾也看了十之**。不瞞姑娘說,襄國侯府在外的情勢其餘丫鬟興許不知道,奴婢以前在那邊見過一些達官貴人,偶爾也聽了幾句在耳裏,不知姑娘是否清楚底細,總之咱們府上並不似表麵看來那樣風光。”
這番話著實出乎如瑾意料,她不免停了手中動作,抬眸認真打量這位新近的侍女。本是府中低等婢女尋常的淺青對襟比甲,搭著普通料子的月白下裙,簡簡單單的裝扮,卻因她玲瓏的曲線顯出嫵媚風致來。她的眼睛並不太大,但是十分有神,眼波轉動間瀲灩生輝,有著冷靜而智慧的眸光。最難得是她態度謙卑,並未因自己知道的比別人多而有驕矜之色。
如瑾含了笑意,柔聲道:“所以,你想說什麽?”
吳竹春一雙清明的眼眸閃過與她嫵媚外表不相襯的冷色,低聲道:“奴婢想說的是,東府大姑娘進王府不管事出何因,若是她有幸得寵,勢必要回頭對付姑娘。既然如此,姑娘為何不徹底斷絕了這個可能,反而放任她嫁進去呢。”
“我要如何才能徹底斷絕她反手報複的可能?”如瑾深深看住她。
吳竹春並不退縮,隨即答道:“若是人死了,一切一了百了。”
如瑾輕輕鬆開了手指,繪了纖柔紫玉蘭的渾圓碗蓋落在茶盞上,發出“叮”的一聲響。碧桃正為吳竹春的話感到驚訝,驟然聽了寂靜房間中的這一聲,不免嚇了一跳。吳竹春卻是波瀾不驚,隻微微低了頭,謙恭地不與如瑾對視。
新近婢女的通慧和冷硬心腸讓如瑾感到意外,她並未料到自己一時心善,竟救了一個這般模樣的女子進來。“雖然你是為我著想,但是開口閉口就要殺人,我心中並不太舒服。”如瑾直言。
吳竹春恭謹垂首,回稟道:“姑娘救過奴婢,奴婢便不隱瞞姑娘了。奴婢自幼賣給富人家裏做童養媳,諸般苦楚都受過,九歲那年殺了主家老爺才得命逃出來,又不幸落了煙花之地。這些年裏什麽都看過,什麽事也都經過,所以才有了今日的狠心。姑娘若是覺得不舒服,隻當奴婢什麽都沒說便是。您是恩人,奴婢這份狠心不會絕用到您身上。”
她字字句句說得清楚明白,寥寥幾語已經大致描繪了淒楚身世的輪廓,如瑾心有所感,點頭歎道:“不經一番生死血腥,便沒有日後的改性重生,倒是我錯怪你了。”
吳竹春道:“姑娘養在侯府深閨,詩書教化之下有了菩薩心腸,但奴婢在外跌打許多年,知道許多時候都要狠手狠心才是。”
“我並不是菩薩心腸。”如瑾笑了,“我也殺過人,也害過人,你說的道理我豈不知。”
吳竹春姣好的麵容閃過不解之色,“那麽姑娘為何放任東府大姑娘?”
“此事並非我與藍如璿兩個人的恩怨,還牽扯了永安王在裏頭,她若突然死了恐對藍家不利。是以我不是姑息她,而是不能拿全府犯險。”如瑾坦言。
她對藍如璿用藥之時,亦曾想過吉祥手中那包藥粉,然而思來想去之後終究放棄了這個打算。外麵局勢不明,淩慎之的消息隻是斷章殘片,並不能幫助她將全局總覽清晰,與長平王的交談又有所顧忌,她不能問得太直接,又要忖度答案的可信程度,是以藍如璿進王府這一事裏頭,藍家到底處於怎樣的情勢她摸不準。既然摸不準,她便不能貿然行事。
吳竹春沉默一瞬,旋即笑道:“是奴婢想偏了,讓姑娘見笑,還是姑娘思慮周全。”
待得吳竹春告辭走後,碧桃驚疑地朝如瑾說道:“這個竹春有些……”
“有些什麽?”
“有些怕人。”碧桃想了想,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形容,半晌才說出來。
如瑾側過頭去,注視堂中一架落地長枝花卉繡屏,清麗容顏映了初冬午後淺淡的天光,瑩潤著剔透光澤。“其實我倒是欣賞她。人夠聰明,心夠狠,我正需要這樣的人幫襯,亦需以她的冷硬心腸作對比,時時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青蘋掀開墜成菱角形狀的圓珠簾櫳,端著一碟新製的酥蓉餅進來,聽見如瑾說話,眉頭不由蹙了起來。“姑娘心底是善良的,不要這樣勉強自己,奴婢們幫不上您什麽,看著隻覺難過。”
熱騰騰的糕餅放在花梨小幾上,甜糯香氣在屋中慢慢散逸,如瑾招呼兩個丫鬟坐下一起吃,笑道:“我並沒有勉強,隻是在學著認真過活罷了。你們難過什麽呢,如今我們過得不好麽?等到母親腹中孩兒落地,那時便更好了。”
碧桃仔細揣度著如瑾方才的話,忍不住問道:“既然姑娘覺得她好,何不將她調來身邊伺候,奴婢雖覺得她有點嚇人,但憑心而論,她方才那些言語卻是奴婢說不出來的。她又是姑娘救下的,忠心也不必懷疑。”
如瑾搖頭:“正因如此才要放她在外麵,有些我們顧不到的事情便可讓她幫襯了。”
“那……要不要提一提她的等級呢,一個三等丫鬟,還被人排擠著,助力畢竟是有限的。”
如瑾仍是搖頭,隻道:“她若是沒本事改變自己地位,那才真是助力有限。”
水紅色軟綾帳高高掛在銷金葫蘆鉤上,半幅青絲散落於淺粉香羅枕,枕上半躺的人回過頭來,豔麗容顏憔悴枯黃,露出凶戾神色。
“人呢,人都……咳,人都死到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