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如琳本和如瑾一起站著與眾人見禮,後來如瑾被周氏拉過去,眾人說得熱鬧,她被晾到了一邊,不免有些不平,尤其是她明明打扮得比如瑾華貴許多,劉景榆卻隻誇如瑾,更是讓她心中不暢快。現下看姐妹們都與劉雯和如瑾兩個說話,劉景榆獨自坐在一旁尷尬未退,她便挺了挺胸脯,讓身段曲線更凸出一些,露了一個嬌俏的笑容。
“二哥哥從小在邊地長大嗎?拓古那邊好不好玩,卓焉花很漂亮嗎,比牡丹芍藥還好看?”
一連串幾個問題其實最主要還是問卓焉花,劉景榆並沒有注意到她玲瓏的身段,認真回答說:“那邊天冷,牡丹芍藥都活不了,沒什麽可比的。”
“哦,沒有花王,那卓焉花難道是拓古最尊貴的花嗎?”
“不是,最尊貴的拓古族聖花是天女山上的雪蓮,很少有人見過。牧民歌詞裏多是卓焉花,這花常見,可以開遍草原的。”
藍如琳歪著頭想了想,無奈道:“拓古人沒見過名花異草,將滿草原都開的野花比姑娘,真是不開化的蠻夷之族。我那裏丫鬟們養了許多珍貴花卉,改日給二哥哥送些過來,等你回了邊地也帶過去讓拓古人開開眼,叫他們知道什麽是好東西。”
劉景榆聞言眉頭微微皺起,轉開臉道:“拓古人淳樸善良,並不是沒開化的蠻夷,五妹妹的珍貴花卉自己留著吧,拿到邊地也是死。活不了的東西,再名貴也稱不上好。”
他說話嗓門比較大,這一句也沒刻意壓低,因此即便是兩人閑聊也引起了屋中其他人的注意。那邊幾個說話的姐妹聽了隻言片語在耳中,劉景榆的胞妹劉霄性子直接,嫌惡的瞥了藍如琳一眼,哼道:“怎麽說話呢,也就是看她才來,不然過去啐她一臉。”
“別胡說,沒個女孩樣子。”二伯母周氏連忙嗬斥女兒。如瑾隻當沒聽見,含笑和劉雯說些家常。羅漢床那邊兩個老太太正長篇大論的說舊年瑣事,藍老太太如今耳目都不靈了,聽不見下麵小輩們的言語,劉老太太卻是注意到了,拿眼掃了一掃這邊,目光在如瑾和藍如琳身上打個轉,回頭繼續跟小姑子閑聊。
劉衡海陪坐了一會,說外頭有事告辭去了,劉景榆也不好跟著女孩子們在內宅長待,找個借口也離開了,臨走時不忘看一眼如瑾,見她眉目含笑起身送別,麵色不由微紅,連忙轉身匆匆出去。
周氏將兒子的異常看在眼裏,接下來的時間便更多注意如瑾,溫言細語的跟她說話。如瑾對這個眉眼慈祥的伯母頗多好感,藍家日常走動的親眷不多,如瑾日常接觸的除了母親便是張氏,這還是頭一回被這個年紀的婦人拉著閑聊,恭謹回答著,偶爾說一兩件趣事,並關懷詢問劉家姐妹的情況,氣氛融洽之至。若不是羅漢床那邊藍老太太時時冒出一兩句擺架子的話,滿屋裏真是一派其樂融融。
而藍如琳因為剛才和劉景榆的幾句對答,被劉家姐妹們疏遠的晾在一邊,十分尷尬,若不是大伯母李氏怕客人遇冷偶爾與她說上一兩句,她真就成孤家寡人了。
不知不覺到了午間,劉老太太吩咐丫鬟們在西暖閣擺飯,飯還沒擺好,有丫鬟進來通稟:“大少爺回來了。”
“快接進來,今兒天冷,出去這麽些時候別凍壞了。”劉老太太連忙吩咐。
須臾丫鬟打簾,迎進一位極年輕的公子來。如瑾抬眼去看,見來人一身石青色斜襟立領錦袍,暗鴉腰帶中央鑲碧,側麵係了一個如意玉佩,通身上下再無裝飾,玉簪束發,五官俊逸,從進屋便含著笑,舉止溫。麵目與方才的劉景榆有些肖似處,但氣質內斂多了。
“孫兒給祖母請安,給母親請安,二嬸三嬸安好。”他已看見屋中多了客人,卻並未著急詢問,而是先朝家中長輩問禮。
劉老太太喚他起來,笑道:“來見過你姑祖母。”又朝藍老太太道,“這是楓兒,衡海的孩子。”
藍老太太忙讓丫鬟掏賞,笑眯眯看著劉景楓道:“好個體統孩子,長得像你爺爺。當年你爺爺年輕的時候……”
正說著,藍老太太突然腦袋一側,幾滴口水流下,打起呼嚕來。
屋中眾人先是嚇了一跳,還以為她出了什麽事,後來聽見了呼嚕,這才知道她是睡著了,不覺都愣住。金鸚銀鸚兩個連忙將主子扶住,如瑾站起身來朝劉老太太告罪:“舅祖母莫擔心,祖母她進來瞌睡很多,今日能從早晨撐到午間已經是少見了,這是回娘家見著親人高興的緣故。舅祖母和各位伯母嬸娘自帶著姐妹們去用飯吧,別耽誤了午飯時辰,我和五妹照看她老人家就好。”
劉老太太盯著小姑子看了半日,最終歎了口氣:“我就看著她今日氣色不是很好,似是在強撐,果然說著話就睡著了。得了,讓丫鬟們好好服侍著她在此歇息吧,咱們都去吃飯,瑾兒和琳兒也一起去,丫鬟多著呢,用不著你們伺候。”
說話間劉老太太已經下床,讓人將**矮桌移開,把藍老太太扶著躺下去,蓋了一層錦被,妥當安置好。這期間藍老太太睡得很沉,並沒有被人挪動碰醒,顯是疲乏到了極點。
如瑾上前接了金鸚手裏的帕子,將祖母嘴邊未幹的口水痕跡擦淨,大伯母李氏便拉了她同去用飯。劉景楓一直在旁邊看眾人忙亂,女眷們的事情他搭不上手,此時見事情告一段落了,方才含笑問道:“姑祖母瞌睡多是否身體不適?我新近認識一位朋友,醫術極是不錯,可以請來給老人家診視一番。”
被老太太一打岔如瑾還未和這位表哥見禮,當下福身回道:“大哥哥有禮。祖母她是來京路上受了顛簸驚嚇,又有些水土不服,年紀大了身子撐不住,這半年來吃了許多藥也不見好,宮裏禦醫也給看過,到現在還是如此。大哥哥若是識得名醫,有勞引薦,妹妹感激不盡。”
大伯母李氏忙道:“這是你藍家三妹妹,那是五妹妹。”
劉景楓躬身還禮,溫笑道:“兩位妹妹好。我那朋友名氣不顯,算不上名醫,但醫道是不錯的,一會出去我便叫人去問問,他若得閑,請來家裏給姑祖母看看。雖不比宮中禦醫,總該有些自己的見解,做個參照也好。”
劉老太太道:“你可別胡亂介紹人來。”
“祖母莫擔心,是上次我說過的,將梅翰林家老夫人多年心悸病治好的那位。”
“哦,是那位,那我還放心些。”劉老太太朝如瑾道,“你放心,梅家老夫人我見過,能給她看好病症的人想必醫術不錯,今日就讓楓兒請人去。”
“有勞舅祖母。”如瑾朝劉老太太和劉景楓和婉一笑。
藍老太太睡得很沉很安穩,由金鸚銀鸚服侍著,又有劉府年老的嬤嬤照看,如瑾和藍如琳便被拉去吃飯。用過午飯之後,又略在西邊暖閣歇了午覺,起來時藍老太太依然沉睡著,一點醒來的跡象都沒有。
二房和三房太太都帶著幼子回去了,劉老太太留了劉家姐妹們陪著如瑾和藍如琳玩耍,“別擔心你們祖母,她若是睡得晚了就在家裏住下,我已讓人收拾房屋去了。”
“多謝舅祖母。”如瑾想著劉景楓要請醫生過來的事情,沒有推辭,隻看藍老太太會睡到什麽時候了。
如瑾和劉家幾個姐妹相處比較融洽,雖彼此隻見了一麵,但端看言行舉止便能體會出一個人的品性來,劉家二三房的幾個姑娘劉霄最是活潑,另幾個也喜歡說笑玩鬧,隻有長房的劉雯還算沉靜些,然而幾個姐妹湊在一起,她也加入了愛笑愛說的陣營。如瑾旁觀發現劉家孩子們彼此之間相處十分融洽,不管哪一房,是嫡還是庶,都沒有隔閡嫌隙,堂姐妹之間相處比藍家親姐妹還親密。
這讓如瑾十分感慨,反觀在別人家做客還要和姐姐針對的藍如琳,如瑾隻覺丟臉得很。偏藍如琳自己還不覺什麽,自從因和劉景榆說話被劉家姐妹不喜之後,她反而做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再不拿正眼看人家,讓後來有心和她修好的劉家兩個小姑娘十分尷尬。
酉時左右老太太才迷迷糊糊醒過來,外頭天色已經擦黑了,屋裏四處都掌了燈,火籠燃得旺盛,一室如春。正好劉景楓著人進來回稟,說是他說的那位大夫已經到了。
“快請進來。”劉老太太吩咐一聲,屋中丫鬟們連忙布置屏風,將姑娘們都請到屏風後回避。
“無咎兄請。”劉景楓帶了來人進門。
如瑾和姐妹們避在屏風之後,屏息端坐,隻聽一陣輕緩的腳步靠近了羅漢床邊,然後是一個清潤的聲音響起:“請老夫人安,晚生有禮。”
如瑾心頭一驚,險些不合禮儀的轉過頭去觀瞧,硬生生忍住。劉霄低低“咦”了一聲,輕聲和姐妹們說:“大哥哥這朋友好年輕啊,說話聲音這麽好聽,真想看看他長什麽樣子,偏要隔這勞什子屏風。”
劉雯蹙眉瞪她一眼:“還不住口,也不知羞,回頭告訴二嬸罰你。”
劉霄吐吐舌頭,雙手合十朝堂姐討好的拜了一拜,做個鬼臉,將劉雯逗得一笑。劉霄跟著父母自小在邊地長大,也和哥哥劉景榆一樣受了遊牧部落的影響,言行上比中原女孩子沒有顧忌得多,是以當著外男也敢評論說笑。
如瑾看著劉家姐妹玩笑,斂眉沉靜端坐一邊,心裏卻已經感歎開了。沒想到天地說大也大,說小卻這般小,明明很難見到的兩個人這樣也能碰見。
屏風之外的那個聲音她再不會認錯,那清朗而溫潤的嗓音,舒緩的語氣,不是旁人,正是從青州開始便頻頻與她有交集的淩慎之。聽劉景楓叫他“無咎”,想必是他的字了。
“好孩子,這麽年輕便有這般好的本事,梅家老夫人多年的心悸症,尋醫問藥那麽些年沒有起色,你竟然給治好了,能求得你給我這妹妹看一看,真是劉家的福氣。”劉老太太沒有擺老將軍夫人的架子,以長輩溫和的口吻和淩慎之說話。
淩慎之躬身一揖:“不敢當老夫人讚譽,晚生和丹枝兄傾蓋如故,若能為長輩盡一份綿薄之力,也不枉我們相交一場。”
寒暄了幾句,淩慎之便上前給藍老太太請脈。一是為了方便看診,二來老太太年紀也高,因此並沒有遮擋幔帳,淩慎之走到羅漢床前錦杌上坐了,往藍老太太麵上一瞧,眼底便閃過詫異之色。但他並沒有說什麽,隻靜靜垂眸搭脈。
片刻之後又看了看眼睛和舌苔,與金鸚詢問了病人作息起居,淩慎之點頭站起。要到外間和劉景楓詳細說病情之時,自從醒來就一直不太清醒的藍老太太突然開口說話。
“這位大夫看著麵熟,好像在哪裏見過……”
劉老太太笑道:“你可真是糊塗了,我都是第一次見他,你去哪裏見過。”
劉景楓道:“興許真見過?無咎兄在青州居住過。”
淩慎之略一猶豫,終還是溫和笑道:“藍老夫人記得不差,以前在青州時師傅到侯府給老夫人看診,晚生曾經伴隨左右。”
“竟是如此麽,那真是得遇故人了,妹妹你的身子說不定就能讓他調理好。”劉老太太聞言驚訝之餘便是欣喜。
藍老太太臉色晦暗,並沒有什麽高興的神情,反而看著淩慎之略沉了臉,沒有接話,讓屋中出現了短暫的尷尬的沉默。
屏風後劉霄便伸手去扯如瑾衣角:“他去過你家呢,你認識他嗎,見過嗎,他好不好看?”
劉雯連忙嗬斥堂妹,如瑾朝她們禮貌的笑了一笑,沒說話。祖母的沉默她明白,想是受了母親保胎一事的影響。當時老太太雖然糊塗著不知道,然而後來清醒之後聽說此事,態度雖然沒有藍澤激烈,也是認為此舉不妥的,再加上青州時東府鼓搗出的流言,老太太怎會對淩慎之有好感,若不是顧著在劉府,說不定已經命人趕他出去了。
“二哥哥從小在邊地長大嗎?拓古那邊好不好玩,卓焉花很漂亮嗎,比牡丹芍藥還好看?”
一連串幾個問題其實最主要還是問卓焉花,劉景榆並沒有注意到她玲瓏的身段,認真回答說:“那邊天冷,牡丹芍藥都活不了,沒什麽可比的。”
“哦,沒有花王,那卓焉花難道是拓古最尊貴的花嗎?”
“不是,最尊貴的拓古族聖花是天女山上的雪蓮,很少有人見過。牧民歌詞裏多是卓焉花,這花常見,可以開遍草原的。”
藍如琳歪著頭想了想,無奈道:“拓古人沒見過名花異草,將滿草原都開的野花比姑娘,真是不開化的蠻夷之族。我那裏丫鬟們養了許多珍貴花卉,改日給二哥哥送些過來,等你回了邊地也帶過去讓拓古人開開眼,叫他們知道什麽是好東西。”
劉景榆聞言眉頭微微皺起,轉開臉道:“拓古人淳樸善良,並不是沒開化的蠻夷,五妹妹的珍貴花卉自己留著吧,拿到邊地也是死。活不了的東西,再名貴也稱不上好。”
他說話嗓門比較大,這一句也沒刻意壓低,因此即便是兩人閑聊也引起了屋中其他人的注意。那邊幾個說話的姐妹聽了隻言片語在耳中,劉景榆的胞妹劉霄性子直接,嫌惡的瞥了藍如琳一眼,哼道:“怎麽說話呢,也就是看她才來,不然過去啐她一臉。”
“別胡說,沒個女孩樣子。”二伯母周氏連忙嗬斥女兒。如瑾隻當沒聽見,含笑和劉雯說些家常。羅漢床那邊兩個老太太正長篇大論的說舊年瑣事,藍老太太如今耳目都不靈了,聽不見下麵小輩們的言語,劉老太太卻是注意到了,拿眼掃了一掃這邊,目光在如瑾和藍如琳身上打個轉,回頭繼續跟小姑子閑聊。
劉衡海陪坐了一會,說外頭有事告辭去了,劉景榆也不好跟著女孩子們在內宅長待,找個借口也離開了,臨走時不忘看一眼如瑾,見她眉目含笑起身送別,麵色不由微紅,連忙轉身匆匆出去。
周氏將兒子的異常看在眼裏,接下來的時間便更多注意如瑾,溫言細語的跟她說話。如瑾對這個眉眼慈祥的伯母頗多好感,藍家日常走動的親眷不多,如瑾日常接觸的除了母親便是張氏,這還是頭一回被這個年紀的婦人拉著閑聊,恭謹回答著,偶爾說一兩件趣事,並關懷詢問劉家姐妹的情況,氣氛融洽之至。若不是羅漢床那邊藍老太太時時冒出一兩句擺架子的話,滿屋裏真是一派其樂融融。
而藍如琳因為剛才和劉景榆的幾句對答,被劉家姐妹們疏遠的晾在一邊,十分尷尬,若不是大伯母李氏怕客人遇冷偶爾與她說上一兩句,她真就成孤家寡人了。
不知不覺到了午間,劉老太太吩咐丫鬟們在西暖閣擺飯,飯還沒擺好,有丫鬟進來通稟:“大少爺回來了。”
“快接進來,今兒天冷,出去這麽些時候別凍壞了。”劉老太太連忙吩咐。
須臾丫鬟打簾,迎進一位極年輕的公子來。如瑾抬眼去看,見來人一身石青色斜襟立領錦袍,暗鴉腰帶中央鑲碧,側麵係了一個如意玉佩,通身上下再無裝飾,玉簪束發,五官俊逸,從進屋便含著笑,舉止溫。麵目與方才的劉景榆有些肖似處,但氣質內斂多了。
“孫兒給祖母請安,給母親請安,二嬸三嬸安好。”他已看見屋中多了客人,卻並未著急詢問,而是先朝家中長輩問禮。
劉老太太喚他起來,笑道:“來見過你姑祖母。”又朝藍老太太道,“這是楓兒,衡海的孩子。”
藍老太太忙讓丫鬟掏賞,笑眯眯看著劉景楓道:“好個體統孩子,長得像你爺爺。當年你爺爺年輕的時候……”
正說著,藍老太太突然腦袋一側,幾滴口水流下,打起呼嚕來。
屋中眾人先是嚇了一跳,還以為她出了什麽事,後來聽見了呼嚕,這才知道她是睡著了,不覺都愣住。金鸚銀鸚兩個連忙將主子扶住,如瑾站起身來朝劉老太太告罪:“舅祖母莫擔心,祖母她進來瞌睡很多,今日能從早晨撐到午間已經是少見了,這是回娘家見著親人高興的緣故。舅祖母和各位伯母嬸娘自帶著姐妹們去用飯吧,別耽誤了午飯時辰,我和五妹照看她老人家就好。”
劉老太太盯著小姑子看了半日,最終歎了口氣:“我就看著她今日氣色不是很好,似是在強撐,果然說著話就睡著了。得了,讓丫鬟們好好服侍著她在此歇息吧,咱們都去吃飯,瑾兒和琳兒也一起去,丫鬟多著呢,用不著你們伺候。”
說話間劉老太太已經下床,讓人將**矮桌移開,把藍老太太扶著躺下去,蓋了一層錦被,妥當安置好。這期間藍老太太睡得很沉,並沒有被人挪動碰醒,顯是疲乏到了極點。
如瑾上前接了金鸚手裏的帕子,將祖母嘴邊未幹的口水痕跡擦淨,大伯母李氏便拉了她同去用飯。劉景楓一直在旁邊看眾人忙亂,女眷們的事情他搭不上手,此時見事情告一段落了,方才含笑問道:“姑祖母瞌睡多是否身體不適?我新近認識一位朋友,醫術極是不錯,可以請來給老人家診視一番。”
被老太太一打岔如瑾還未和這位表哥見禮,當下福身回道:“大哥哥有禮。祖母她是來京路上受了顛簸驚嚇,又有些水土不服,年紀大了身子撐不住,這半年來吃了許多藥也不見好,宮裏禦醫也給看過,到現在還是如此。大哥哥若是識得名醫,有勞引薦,妹妹感激不盡。”
大伯母李氏忙道:“這是你藍家三妹妹,那是五妹妹。”
劉景楓躬身還禮,溫笑道:“兩位妹妹好。我那朋友名氣不顯,算不上名醫,但醫道是不錯的,一會出去我便叫人去問問,他若得閑,請來家裏給姑祖母看看。雖不比宮中禦醫,總該有些自己的見解,做個參照也好。”
劉老太太道:“你可別胡亂介紹人來。”
“祖母莫擔心,是上次我說過的,將梅翰林家老夫人多年心悸病治好的那位。”
“哦,是那位,那我還放心些。”劉老太太朝如瑾道,“你放心,梅家老夫人我見過,能給她看好病症的人想必醫術不錯,今日就讓楓兒請人去。”
“有勞舅祖母。”如瑾朝劉老太太和劉景楓和婉一笑。
藍老太太睡得很沉很安穩,由金鸚銀鸚服侍著,又有劉府年老的嬤嬤照看,如瑾和藍如琳便被拉去吃飯。用過午飯之後,又略在西邊暖閣歇了午覺,起來時藍老太太依然沉睡著,一點醒來的跡象都沒有。
二房和三房太太都帶著幼子回去了,劉老太太留了劉家姐妹們陪著如瑾和藍如琳玩耍,“別擔心你們祖母,她若是睡得晚了就在家裏住下,我已讓人收拾房屋去了。”
“多謝舅祖母。”如瑾想著劉景楓要請醫生過來的事情,沒有推辭,隻看藍老太太會睡到什麽時候了。
如瑾和劉家幾個姐妹相處比較融洽,雖彼此隻見了一麵,但端看言行舉止便能體會出一個人的品性來,劉家二三房的幾個姑娘劉霄最是活潑,另幾個也喜歡說笑玩鬧,隻有長房的劉雯還算沉靜些,然而幾個姐妹湊在一起,她也加入了愛笑愛說的陣營。如瑾旁觀發現劉家孩子們彼此之間相處十分融洽,不管哪一房,是嫡還是庶,都沒有隔閡嫌隙,堂姐妹之間相處比藍家親姐妹還親密。
這讓如瑾十分感慨,反觀在別人家做客還要和姐姐針對的藍如琳,如瑾隻覺丟臉得很。偏藍如琳自己還不覺什麽,自從因和劉景榆說話被劉家姐妹不喜之後,她反而做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再不拿正眼看人家,讓後來有心和她修好的劉家兩個小姑娘十分尷尬。
酉時左右老太太才迷迷糊糊醒過來,外頭天色已經擦黑了,屋裏四處都掌了燈,火籠燃得旺盛,一室如春。正好劉景楓著人進來回稟,說是他說的那位大夫已經到了。
“快請進來。”劉老太太吩咐一聲,屋中丫鬟們連忙布置屏風,將姑娘們都請到屏風後回避。
“無咎兄請。”劉景楓帶了來人進門。
如瑾和姐妹們避在屏風之後,屏息端坐,隻聽一陣輕緩的腳步靠近了羅漢床邊,然後是一個清潤的聲音響起:“請老夫人安,晚生有禮。”
如瑾心頭一驚,險些不合禮儀的轉過頭去觀瞧,硬生生忍住。劉霄低低“咦”了一聲,輕聲和姐妹們說:“大哥哥這朋友好年輕啊,說話聲音這麽好聽,真想看看他長什麽樣子,偏要隔這勞什子屏風。”
劉雯蹙眉瞪她一眼:“還不住口,也不知羞,回頭告訴二嬸罰你。”
劉霄吐吐舌頭,雙手合十朝堂姐討好的拜了一拜,做個鬼臉,將劉雯逗得一笑。劉霄跟著父母自小在邊地長大,也和哥哥劉景榆一樣受了遊牧部落的影響,言行上比中原女孩子沒有顧忌得多,是以當著外男也敢評論說笑。
如瑾看著劉家姐妹玩笑,斂眉沉靜端坐一邊,心裏卻已經感歎開了。沒想到天地說大也大,說小卻這般小,明明很難見到的兩個人這樣也能碰見。
屏風之外的那個聲音她再不會認錯,那清朗而溫潤的嗓音,舒緩的語氣,不是旁人,正是從青州開始便頻頻與她有交集的淩慎之。聽劉景楓叫他“無咎”,想必是他的字了。
“好孩子,這麽年輕便有這般好的本事,梅家老夫人多年的心悸症,尋醫問藥那麽些年沒有起色,你竟然給治好了,能求得你給我這妹妹看一看,真是劉家的福氣。”劉老太太沒有擺老將軍夫人的架子,以長輩溫和的口吻和淩慎之說話。
淩慎之躬身一揖:“不敢當老夫人讚譽,晚生和丹枝兄傾蓋如故,若能為長輩盡一份綿薄之力,也不枉我們相交一場。”
寒暄了幾句,淩慎之便上前給藍老太太請脈。一是為了方便看診,二來老太太年紀也高,因此並沒有遮擋幔帳,淩慎之走到羅漢床前錦杌上坐了,往藍老太太麵上一瞧,眼底便閃過詫異之色。但他並沒有說什麽,隻靜靜垂眸搭脈。
片刻之後又看了看眼睛和舌苔,與金鸚詢問了病人作息起居,淩慎之點頭站起。要到外間和劉景楓詳細說病情之時,自從醒來就一直不太清醒的藍老太太突然開口說話。
“這位大夫看著麵熟,好像在哪裏見過……”
劉老太太笑道:“你可真是糊塗了,我都是第一次見他,你去哪裏見過。”
劉景楓道:“興許真見過?無咎兄在青州居住過。”
淩慎之略一猶豫,終還是溫和笑道:“藍老夫人記得不差,以前在青州時師傅到侯府給老夫人看診,晚生曾經伴隨左右。”
“竟是如此麽,那真是得遇故人了,妹妹你的身子說不定就能讓他調理好。”劉老太太聞言驚訝之餘便是欣喜。
藍老太太臉色晦暗,並沒有什麽高興的神情,反而看著淩慎之略沉了臉,沒有接話,讓屋中出現了短暫的尷尬的沉默。
屏風後劉霄便伸手去扯如瑾衣角:“他去過你家呢,你認識他嗎,見過嗎,他好不好看?”
劉雯連忙嗬斥堂妹,如瑾朝她們禮貌的笑了一笑,沒說話。祖母的沉默她明白,想是受了母親保胎一事的影響。當時老太太雖然糊塗著不知道,然而後來清醒之後聽說此事,態度雖然沒有藍澤激烈,也是認為此舉不妥的,再加上青州時東府鼓搗出的流言,老太太怎會對淩慎之有好感,若不是顧著在劉府,說不定已經命人趕他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