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太太不知底細,見小姑子神情黯淡下去,還以為她累了,便讓劉景楓帶了淩慎之出去開方子。等淩慎之出了內室,藍老太太才道:“嫂子不必讓他開方了,他的醫術我信不過,開了藥來我也不吃。”
劉老太太這才從小姑子的神色中看出些許不妥,見她如此便沒深勸,也沒問因由,命人將屏風移開了。如瑾等人轉出身來,藍如琳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家三姐,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她並不知道秦氏保胎的事,單隻以為祖母的不悅是因為青州那場流言。
如瑾隻不理她,上前含笑詢問祖母現下感覺如何,藍老太太淡淡說一聲“還好”。大家在屋裏坐著閑話一會,劉霄瞅個空就拉了如瑾到一邊,低聲詢問淩慎之的事情。“適才屏風擋著沒看清,屏風上糊了那麽厚的紗,還瞄著山水花卉,平白讓人掃興。瑾姐姐你說說嘛,以前見沒見過他,剛才隱約看他個子很高,身形也挺拔呢,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劉霄像草原姑娘似的潑辣大膽,如瑾以前在宮裏見過出自邊地的嬪妃,因此並不以她的直白為無禮,但問起淩慎之,如瑾卻不好回答。旁邊劉雯走過來,低聲朝妹子道:“你再胡鬧我真告訴二嬸娘去了,昨日嬸娘還說你沒規矩,趁著在家要找個厲害嬤嬤管教你呢。”
劉霄撅著嘴,悻悻垂了腦袋。如瑾朝劉雯微微一笑,感謝她的解圍。天色不早,兩個老太太那邊正說留宿的事情,藍老太太道:“舊年我住的霞風閣如今怎樣了,母親當年特意開了好大一片花圃給我呢,還說以後年年給我留著,誰也不許動,每次回家就讓我住那裏。”
從進了劉府藍老太太就是這種硬生生的語氣,如瑾聽得暗暗無奈,又攔不住祖母變著法的發泄,好在劉老太太一直沒跟她嗆著來,此時也笑道:“妹妹不知道,前些年鬧暴雨澇災,霞風閣旁邊的池子漲滿了水,將花圃和屋子都衝泡的不行了,過後也整治不出來,你哥哥讓人將屋子平了,令起了一座新居給三兒娶媳婦,是三房的住處了。你就跟我在這裏住罷,咱們姑嫂多年不見,好好敘一敘。”
藍老太太聞言臉色沉了下來,眉頭一皺就要發脾氣,正好有丫鬟進來回稟說:“潘夫人帶著小姐來了,正進府門呢。”
劉老太太愣了一下,想是意外這個時候來客,繼而忙道,“快請,讓你們太太過來。”
丫鬟說已經有人去知會大太太了,沒過多久便聞聽外間衣物悉索與腳步聲,一個紫衣少女扶了一位夫人進來。如瑾旁邊劉霄小聲嘀咕笑道:“瑾姐姐,這是大哥哥沒過門的媳婦。”
如瑾微訝,暗忖訂了親的女孩子怎會往男方家裏跑,那邊紫衣少女已經美目一轉,將屋裏人都看了一圈,目光落在如瑾和藍如琳身上時,隱隱帶了些敵意。
劉雯已經皺眉道:“霄兒你又胡說。”
劉霄嘻嘻笑道:“可不就是,潘夫人早就把大哥哥當女婿啦,隻等著大伯母去提親呢,不然怎會一日日的往咱家裏跑。就我回來這麽點日子,已經見過她不下十次。”
她在這裏嘀咕幾句,如瑾心裏已經明白了一些,想來是這對潘氏母女有意與長房之子劉景楓結親,方才那紫衣少女眼睛裏莫名的敵意也就有了解釋。這屋子裏除了劉家姐妹就隻如瑾藍如琳兩個外人,那少女顯然是防著其他女子和劉景楓接近。
八字還沒一撇,這種防備未免太可笑了。如瑾隻做不知,對紫衣少女表現出來的敵意無有反應,倒是藍如琳回瞪了人家一眼。
“給太夫人請安,您老人家萬福。”潘氏母女朝劉老太太行禮問好,老太太笑著讓人攙她們起來看座。
潘夫人起身後微笑著看向藍老太太,“這位老太君是?”
“是我家老姑太太,多年沒回來了。”
劉老太太剛說了一句,潘夫人已經麵露驚訝,“莫非是襄國侯府的老夫人?”藍老太太微微頷首,潘夫人已經迎上去親近,“晚輩給您請安了,襄國侯爺功勳卓著,那麽大的新宅子住著,您老人家真是有福,羨煞我們這些小輩啦。”
藍老太太便覺麵上有光,方才因淩慎之生出的怒氣散去了,和潘夫人攀談起來。老太太又詢問她家老爺是做什麽的,潘夫人笑道:“與您家不能比,芩兒她父親現在禮部清吏司做一任郎中罷了,管些科舉事宜。眼看著明年春闈在即,因此年根了也有些忙,不得閑出來呢,不然早就去府上拜望了。”
正說著大太太李氏到來,和潘夫人相互見禮,潘家小姐上前殷勤問好:“伯母安好,今日看著您氣色真好,可是用了前幾日芩兒給您帶的阿膠?”說話間態度十分親昵,仿佛見了自家長輩。
李氏笑道:“還沒用呢,年底事情多一時忘了。”
潘芩臉上笑容略滯了一滯,李氏已朝潘夫人道:“正讓廚房拾掇晚飯給姑母她們接風呢呢,不知道你們要來,事先沒有準備什麽,我們一家子人吃飯你們可別介意,粗茶淡飯的莫要嫌棄,就留在這裏用了晚飯再走。”
潘夫人道:“那我可要不客氣了,正好借了老侯夫人的光,上次在府上吃了秘製的鵝掌,回去芩兒可念叨了許久呢。”
劉霄小聲竊笑:“看,果然貼著留下來吃飯了吧,上趕門的給大哥哥攀親送媳婦呢。”
劉雯佯怒瞪她一眼讓她噤聲,劉霄吐吐舌頭。如瑾方才已經聽出了大伯母李氏言語裏的別扭,明著留人家吃飯,話裏話外可有嫌棄人家來的突然,要趕人走的意思,可歎那潘夫人竟然不以為意,厚著臉皮就借勢留下來了。
看來潘家有意攀親,李氏對這門親事似乎不大樂意。不過這是別人家的事情,如瑾也不去管,隻靜靜坐在一邊陪著。藍老太太已經決定要留在娘家住一宿,李氏便恭敬而仔細的詢問她喜好的吃食,忙忙吩咐丫鬟去通知廚房準備,這樣的熱切,將潘夫人晾在一邊。
潘家小姐潘芩坐在羅漢床邊不遠處的小杌子上,依在母親身邊,轉目在劉家一眾女兒身上掃了一圈,似是剛剛發現如瑾和藍如琳,笑問劉雯道:“雯妹妹,這兩位是誰?以前從來沒見過。”
劉雯對她說話不似與自家姐妹親近隨意,又恢複了在威遠伯府時候那種淡淡的疏離,含笑道:“是藍家兩位表妹。”
“哦,原來是藍家妹妹,兩位妹妹好。”潘芩看向如瑾兩人,“對了,前陣子恍惚聽說襄國侯家有位小姐嫁進丁侍郎家去了,不知是你家哪位姐姐?”
劉家眾人似乎頭次聽說這個消息,未免都朝藍老太太祖孫三個詫異相問。藍如琳因為歸家待嫁,這幾日已經恢複了姑娘打扮,發髻梳得簡單,從外表看不出來。如瑾從潘芩和善的笑容裏看出了一絲得逞的意味,遂不理她,這種問題原也不該女兒家作答。果然是藍老太太開口道:“就是我這五孫女,已經互遞了庚帖,婚期約在明年春夏。”
潘夫人笑道:“恭喜恭喜,丁家四少爺雖然不是嫡出,但聽說性子極其不錯,嫁過去就是福分。”
藍老太太道:“不是四少,是他家老三。”
此言一出,原本驚訝的劉家眾人臉上更是錯愕,潘夫人驚訝道:“他家三公子有妻室了……難道是……”她後麵的話沒說,但臉上神情已經很是不妥當,似乎又自己意識到,連忙掩飾過去。
如瑾不知她這般作態是故意還是無意,眼看劉家人神色各異,藍如琳有些惱火,自己開口接了潘夫人的話:“是平妻。”說完緊緊盯著潘夫人,和她示威似的。
最後是李氏說晚飯已經擺好,招呼大家入席,這才將此事的尷尬冷場遮過去。往飯廳去的時候劉雯走在如瑾身邊,悄聲道:“你家五妹怎地結了這樣的親,我們在閨閣裏都聽過丁家三公子的一些事情,他是很……很有些紅顏知己的,家裏母親和妻子又性子剛硬,他那妻子是他母親的侄女,你五妹過去豈不是受氣。”
如瑾頭次聽說丁崇禮正妻的事情,常言道養女隨姑,丁夫人那樣的性子,她侄女如何可見一斑了。而丁崇禮多情之名連閨閣女兒都聞聽過,那風流程度可想而知。丈夫是這樣的人,婆母和先過門的妻子又是那樣,藍如琳的日子……
眼看著藍如琳抬頭挺胸走得端正,很有一家夫人的威儀,如瑾移開了目光。藍如琳也許會很可憐,但如瑾不會替她惋惜什麽,人的路都是自己選擇的,藍如琳要走這樣的路,誰也管不得。何況藍如琳母女以前還對如瑾做過那樣的事,如瑾再好心,也沒可憐她們的必要。
劉衡海帶著家中男丁在外院吃酒,內院裏女眷們圍坐了一大桌子,劉老太太姑嫂兩個上座,底下潘夫人是客坐了首席,然後李氏等人以及如瑾等,再是劉家眾位姐妹。劉家吃飯沒有那麽大的規矩,眾人入席後還說笑著,藍老太太臉色就不太好,說起自己在家時的舊事,念叨著當年劉家法度是如何森嚴,暗中有責怪嫂子怠慢了規矩的意思。
而潘夫人母女見著劉藍兩個老人似乎不睦,從進屋開始便隱隱帶著的戒備沒有了,潘芩看向如瑾的時候還有些幸災樂禍,似乎已經放了心,知道劉藍兩家不會有親上加親的可能。
如瑾才不理會她那些小算盤,隻悶頭用飯,偶爾和劉家姐妹閑聊幾句。幾位太太用了些酒,晚飯吃得很慢,酒過三巡的時候,院子裏突然嘈雜起來,吵吵嚷嚷的。
藍老太太放了筷子:“怎地奴才們這般沒規矩,嫂子,不是我說你,這家裏真該管一管了。”
話音未落,已經有婆子驚慌闖進來回稟:“太太!街上有天帝教徒鬧事,老爺正帶著護院們守護家宅呢,讓太太和姑娘們趕緊避一避。”
大太太周氏站起來斥道:“好好說話,別驚著兩位老太太!”
劉老太太十分沉著,叫了那婆子到跟前仔細問:“亂民鬧事自有官府彈壓,你們老爺守家宅做什麽,難道亂民人數很多嗎?”
“很多,外頭亂哄哄的都是火把刀斧,有人砸門呢,還有人翻牆朝院子裏爬……聽說有十萬教徒在京裏,京兆府都被他們攻下了!”婆子臉色蒼白,聲音發抖,哆哆嗦嗦的回稟。
如瑾心中猛然一沉,怎會有這樣的事!她首先想到的是留在家中的母親,若是外頭情形真如婆子所說的那般混亂,晉王舊宅那麽大的院落,幾十個護院恐怕是根本守不住。
如瑾努力在記憶裏搜尋著,回想著選秀之前的這一年天帝教眾鬧事的情形。她隱約記得是有這麽一回事,天帝教以普度眾生為幌子誆騙庶民,曾在這一年糾集教徒衝擊京都,造反舉事。她那時候遠在青州,在事情過去很久之後才聽了一星半點的消息,說是暴民焚毀了京郊幾個村落,亂殺無辜,後來被朝廷兵馬剿滅了。
關於天帝教的消息,如瑾便隻有這麽一點。前世記憶和現在的情形完全不符,她可從沒聽說有暴徒在京城裏頭衝擊豪門大戶的。
婆子的話已經將滿屋太太小姐嚇得夠嗆,這可是京城,太平安穩許多年了,哪有這麽離譜的事情發生過。
“不可能……快去前頭看看到底怎麽回事!”劉老太太連忙吩咐身邊得力的老嬤嬤。
已經隱約有喊殺聲隔了院牆傳進來,劉家宅院本就不深,屋裏諸人聽了清清楚楚。老嬤嬤還沒走,劉景榆手提長劍進了屋子。
“各位長輩和妹妹們別慌,咱們家的護院都有功夫在身,還有從邊地跟過來的仆役,都是草原上曆練過的,暴民鬧得再凶也衝不進來。弟弟們都帶來了,大家就在祖母這邊歇息,我帶人守在周圍,不會有事的。”
劉老太太這才從小姑子的神色中看出些許不妥,見她如此便沒深勸,也沒問因由,命人將屏風移開了。如瑾等人轉出身來,藍如琳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家三姐,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她並不知道秦氏保胎的事,單隻以為祖母的不悅是因為青州那場流言。
如瑾隻不理她,上前含笑詢問祖母現下感覺如何,藍老太太淡淡說一聲“還好”。大家在屋裏坐著閑話一會,劉霄瞅個空就拉了如瑾到一邊,低聲詢問淩慎之的事情。“適才屏風擋著沒看清,屏風上糊了那麽厚的紗,還瞄著山水花卉,平白讓人掃興。瑾姐姐你說說嘛,以前見沒見過他,剛才隱約看他個子很高,身形也挺拔呢,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劉霄像草原姑娘似的潑辣大膽,如瑾以前在宮裏見過出自邊地的嬪妃,因此並不以她的直白為無禮,但問起淩慎之,如瑾卻不好回答。旁邊劉雯走過來,低聲朝妹子道:“你再胡鬧我真告訴二嬸娘去了,昨日嬸娘還說你沒規矩,趁著在家要找個厲害嬤嬤管教你呢。”
劉霄撅著嘴,悻悻垂了腦袋。如瑾朝劉雯微微一笑,感謝她的解圍。天色不早,兩個老太太那邊正說留宿的事情,藍老太太道:“舊年我住的霞風閣如今怎樣了,母親當年特意開了好大一片花圃給我呢,還說以後年年給我留著,誰也不許動,每次回家就讓我住那裏。”
從進了劉府藍老太太就是這種硬生生的語氣,如瑾聽得暗暗無奈,又攔不住祖母變著法的發泄,好在劉老太太一直沒跟她嗆著來,此時也笑道:“妹妹不知道,前些年鬧暴雨澇災,霞風閣旁邊的池子漲滿了水,將花圃和屋子都衝泡的不行了,過後也整治不出來,你哥哥讓人將屋子平了,令起了一座新居給三兒娶媳婦,是三房的住處了。你就跟我在這裏住罷,咱們姑嫂多年不見,好好敘一敘。”
藍老太太聞言臉色沉了下來,眉頭一皺就要發脾氣,正好有丫鬟進來回稟說:“潘夫人帶著小姐來了,正進府門呢。”
劉老太太愣了一下,想是意外這個時候來客,繼而忙道,“快請,讓你們太太過來。”
丫鬟說已經有人去知會大太太了,沒過多久便聞聽外間衣物悉索與腳步聲,一個紫衣少女扶了一位夫人進來。如瑾旁邊劉霄小聲嘀咕笑道:“瑾姐姐,這是大哥哥沒過門的媳婦。”
如瑾微訝,暗忖訂了親的女孩子怎會往男方家裏跑,那邊紫衣少女已經美目一轉,將屋裏人都看了一圈,目光落在如瑾和藍如琳身上時,隱隱帶了些敵意。
劉雯已經皺眉道:“霄兒你又胡說。”
劉霄嘻嘻笑道:“可不就是,潘夫人早就把大哥哥當女婿啦,隻等著大伯母去提親呢,不然怎會一日日的往咱家裏跑。就我回來這麽點日子,已經見過她不下十次。”
她在這裏嘀咕幾句,如瑾心裏已經明白了一些,想來是這對潘氏母女有意與長房之子劉景楓結親,方才那紫衣少女眼睛裏莫名的敵意也就有了解釋。這屋子裏除了劉家姐妹就隻如瑾藍如琳兩個外人,那少女顯然是防著其他女子和劉景楓接近。
八字還沒一撇,這種防備未免太可笑了。如瑾隻做不知,對紫衣少女表現出來的敵意無有反應,倒是藍如琳回瞪了人家一眼。
“給太夫人請安,您老人家萬福。”潘氏母女朝劉老太太行禮問好,老太太笑著讓人攙她們起來看座。
潘夫人起身後微笑著看向藍老太太,“這位老太君是?”
“是我家老姑太太,多年沒回來了。”
劉老太太剛說了一句,潘夫人已經麵露驚訝,“莫非是襄國侯府的老夫人?”藍老太太微微頷首,潘夫人已經迎上去親近,“晚輩給您請安了,襄國侯爺功勳卓著,那麽大的新宅子住著,您老人家真是有福,羨煞我們這些小輩啦。”
藍老太太便覺麵上有光,方才因淩慎之生出的怒氣散去了,和潘夫人攀談起來。老太太又詢問她家老爺是做什麽的,潘夫人笑道:“與您家不能比,芩兒她父親現在禮部清吏司做一任郎中罷了,管些科舉事宜。眼看著明年春闈在即,因此年根了也有些忙,不得閑出來呢,不然早就去府上拜望了。”
正說著大太太李氏到來,和潘夫人相互見禮,潘家小姐上前殷勤問好:“伯母安好,今日看著您氣色真好,可是用了前幾日芩兒給您帶的阿膠?”說話間態度十分親昵,仿佛見了自家長輩。
李氏笑道:“還沒用呢,年底事情多一時忘了。”
潘芩臉上笑容略滯了一滯,李氏已朝潘夫人道:“正讓廚房拾掇晚飯給姑母她們接風呢呢,不知道你們要來,事先沒有準備什麽,我們一家子人吃飯你們可別介意,粗茶淡飯的莫要嫌棄,就留在這裏用了晚飯再走。”
潘夫人道:“那我可要不客氣了,正好借了老侯夫人的光,上次在府上吃了秘製的鵝掌,回去芩兒可念叨了許久呢。”
劉霄小聲竊笑:“看,果然貼著留下來吃飯了吧,上趕門的給大哥哥攀親送媳婦呢。”
劉雯佯怒瞪她一眼讓她噤聲,劉霄吐吐舌頭。如瑾方才已經聽出了大伯母李氏言語裏的別扭,明著留人家吃飯,話裏話外可有嫌棄人家來的突然,要趕人走的意思,可歎那潘夫人竟然不以為意,厚著臉皮就借勢留下來了。
看來潘家有意攀親,李氏對這門親事似乎不大樂意。不過這是別人家的事情,如瑾也不去管,隻靜靜坐在一邊陪著。藍老太太已經決定要留在娘家住一宿,李氏便恭敬而仔細的詢問她喜好的吃食,忙忙吩咐丫鬟去通知廚房準備,這樣的熱切,將潘夫人晾在一邊。
潘家小姐潘芩坐在羅漢床邊不遠處的小杌子上,依在母親身邊,轉目在劉家一眾女兒身上掃了一圈,似是剛剛發現如瑾和藍如琳,笑問劉雯道:“雯妹妹,這兩位是誰?以前從來沒見過。”
劉雯對她說話不似與自家姐妹親近隨意,又恢複了在威遠伯府時候那種淡淡的疏離,含笑道:“是藍家兩位表妹。”
“哦,原來是藍家妹妹,兩位妹妹好。”潘芩看向如瑾兩人,“對了,前陣子恍惚聽說襄國侯家有位小姐嫁進丁侍郎家去了,不知是你家哪位姐姐?”
劉家眾人似乎頭次聽說這個消息,未免都朝藍老太太祖孫三個詫異相問。藍如琳因為歸家待嫁,這幾日已經恢複了姑娘打扮,發髻梳得簡單,從外表看不出來。如瑾從潘芩和善的笑容裏看出了一絲得逞的意味,遂不理她,這種問題原也不該女兒家作答。果然是藍老太太開口道:“就是我這五孫女,已經互遞了庚帖,婚期約在明年春夏。”
潘夫人笑道:“恭喜恭喜,丁家四少爺雖然不是嫡出,但聽說性子極其不錯,嫁過去就是福分。”
藍老太太道:“不是四少,是他家老三。”
此言一出,原本驚訝的劉家眾人臉上更是錯愕,潘夫人驚訝道:“他家三公子有妻室了……難道是……”她後麵的話沒說,但臉上神情已經很是不妥當,似乎又自己意識到,連忙掩飾過去。
如瑾不知她這般作態是故意還是無意,眼看劉家人神色各異,藍如琳有些惱火,自己開口接了潘夫人的話:“是平妻。”說完緊緊盯著潘夫人,和她示威似的。
最後是李氏說晚飯已經擺好,招呼大家入席,這才將此事的尷尬冷場遮過去。往飯廳去的時候劉雯走在如瑾身邊,悄聲道:“你家五妹怎地結了這樣的親,我們在閨閣裏都聽過丁家三公子的一些事情,他是很……很有些紅顏知己的,家裏母親和妻子又性子剛硬,他那妻子是他母親的侄女,你五妹過去豈不是受氣。”
如瑾頭次聽說丁崇禮正妻的事情,常言道養女隨姑,丁夫人那樣的性子,她侄女如何可見一斑了。而丁崇禮多情之名連閨閣女兒都聞聽過,那風流程度可想而知。丈夫是這樣的人,婆母和先過門的妻子又是那樣,藍如琳的日子……
眼看著藍如琳抬頭挺胸走得端正,很有一家夫人的威儀,如瑾移開了目光。藍如琳也許會很可憐,但如瑾不會替她惋惜什麽,人的路都是自己選擇的,藍如琳要走這樣的路,誰也管不得。何況藍如琳母女以前還對如瑾做過那樣的事,如瑾再好心,也沒可憐她們的必要。
劉衡海帶著家中男丁在外院吃酒,內院裏女眷們圍坐了一大桌子,劉老太太姑嫂兩個上座,底下潘夫人是客坐了首席,然後李氏等人以及如瑾等,再是劉家眾位姐妹。劉家吃飯沒有那麽大的規矩,眾人入席後還說笑著,藍老太太臉色就不太好,說起自己在家時的舊事,念叨著當年劉家法度是如何森嚴,暗中有責怪嫂子怠慢了規矩的意思。
而潘夫人母女見著劉藍兩個老人似乎不睦,從進屋開始便隱隱帶著的戒備沒有了,潘芩看向如瑾的時候還有些幸災樂禍,似乎已經放了心,知道劉藍兩家不會有親上加親的可能。
如瑾才不理會她那些小算盤,隻悶頭用飯,偶爾和劉家姐妹閑聊幾句。幾位太太用了些酒,晚飯吃得很慢,酒過三巡的時候,院子裏突然嘈雜起來,吵吵嚷嚷的。
藍老太太放了筷子:“怎地奴才們這般沒規矩,嫂子,不是我說你,這家裏真該管一管了。”
話音未落,已經有婆子驚慌闖進來回稟:“太太!街上有天帝教徒鬧事,老爺正帶著護院們守護家宅呢,讓太太和姑娘們趕緊避一避。”
大太太周氏站起來斥道:“好好說話,別驚著兩位老太太!”
劉老太太十分沉著,叫了那婆子到跟前仔細問:“亂民鬧事自有官府彈壓,你們老爺守家宅做什麽,難道亂民人數很多嗎?”
“很多,外頭亂哄哄的都是火把刀斧,有人砸門呢,還有人翻牆朝院子裏爬……聽說有十萬教徒在京裏,京兆府都被他們攻下了!”婆子臉色蒼白,聲音發抖,哆哆嗦嗦的回稟。
如瑾心中猛然一沉,怎會有這樣的事!她首先想到的是留在家中的母親,若是外頭情形真如婆子所說的那般混亂,晉王舊宅那麽大的院落,幾十個護院恐怕是根本守不住。
如瑾努力在記憶裏搜尋著,回想著選秀之前的這一年天帝教眾鬧事的情形。她隱約記得是有這麽一回事,天帝教以普度眾生為幌子誆騙庶民,曾在這一年糾集教徒衝擊京都,造反舉事。她那時候遠在青州,在事情過去很久之後才聽了一星半點的消息,說是暴民焚毀了京郊幾個村落,亂殺無辜,後來被朝廷兵馬剿滅了。
關於天帝教的消息,如瑾便隻有這麽一點。前世記憶和現在的情形完全不符,她可從沒聽說有暴徒在京城裏頭衝擊豪門大戶的。
婆子的話已經將滿屋太太小姐嚇得夠嗆,這可是京城,太平安穩許多年了,哪有這麽離譜的事情發生過。
“不可能……快去前頭看看到底怎麽回事!”劉老太太連忙吩咐身邊得力的老嬤嬤。
已經隱約有喊殺聲隔了院牆傳進來,劉家宅院本就不深,屋裏諸人聽了清清楚楚。老嬤嬤還沒走,劉景榆手提長劍進了屋子。
“各位長輩和妹妹們別慌,咱們家的護院都有功夫在身,還有從邊地跟過來的仆役,都是草原上曆練過的,暴民鬧得再凶也衝不進來。弟弟們都帶來了,大家就在祖母這邊歇息,我帶人守在周圍,不會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