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謀反?!”太妃忽地站了起來,碰翻了凳子,“晉王怎麽會謀反,他最大的能力也就是仿製幾篇八股,沒本事更沒膽子爭皇位,當皇子時都沒爭過,成了藩王謀哪門子反?”
“……我不知道。”蕭寶林怎會明白這種事,更不明白太妃激動什麽。
“他真被賜死了?你不是胡說?”
“是啊,去年襄國侯還進京了,就是為著揭舉了晉王的事,不信您去問旁人。”
“那……那他府裏別的人呢?也一同被……”太妃呆了一會,緊緊抓住了蕭寶林的胳膊。
蕭寶林被抓得很疼,“我那時候還是舞姬,如何知道這等事。”
太妃的呼吸變得粗重,不斷念叨著“怎麽會這樣”。
蕭寶林覺得太妃一定有段很複雜的過往,身為先帝的女人並且封到了妃位,卻被打入冷宮,本身就不尋常,她又這麽關心晉王的事情。還有她頭上醜陋的疤痕是怎麽回事呢?
思量間,太妃突然跪了下去。
“求你幫我打聽打聽晉王府的其他人是否還活著,可以嗎?我沒有什麽可以報答你的,你如果肯念著咱們一見如故的情分,而且打聽此事也不費勁的話,就幫幫我吧!”
皇後這天很忙,一邊要想辦法打聽皇帝為什麽給她沒臉,一邊要照看七侄女進永安王府的事,一邊,還要張著眼睛盯住長平王府,看長平王和張六娘到底什麽情況,最後,還要思慮將要和六娘作伴的兩個貴妾。
宮裏也並不消停,因為蕭寶林盛寵之下突然被皇帝從春恩殿攆出來,其餘妃嬪們的心思便開始活絡,躍躍欲試的大有人在,特別是今年新進宮的那幾個秀女,仗著年輕貌美,總是往前頭竄,這當口更是不讓人省心。
還有媛貴嬪,昨晚特意去弘度殿作對,因為皇帝向著陳嬪,皇後不好借此事對媛貴嬪怎樣,隻讓人關注了崇明宮一整天。
所以到了晚上,皇後已經是精疲力盡,洗浴過後就歪在床頭歇著。
聽前往永安王府的嬤嬤來稟,說六小姐出嫁一切順利,已經和夫君進了新房,宋王妃和穆側妃待她都很客氣,皇後略略放了心。
然後是敬事房那邊傳來的消息,說皇帝今晚沒叫侍寢的人,獨自在勤政殿處理事情,皇後就讓人送一碗鯽魚湯過去給其補身子。一麵開始琢磨皇帝為什麽今晚沒翻牌子,是忙?是累?還是因為昨晚的蕭寶林?
也不知昨夜到底是因為什麽把蕭寶林攆出來的。
思慮間下人來報,說蕭寶林在西北邊晃蕩了一天才回來,似乎是去了冷宮。皇後就笑:“她迫不及待想去了麽?”
等再看一陣,若是皇帝真的惱了她不再給予寵愛,皇後倒是不介意將她送進去。她愛打絡子,就去冷宮裏打好了。
正琢磨著蕭寶林的事情,秋葵進了殿,臉色不大好。“娘娘。”一進來就將屋裏其他的服侍遣走了。
“什麽事?”
秋葵湊上來低聲:“香縷死了。”
皇後臉一沉,“什麽時候?”
“昨晚……”
皇後就飛了一個眼刀。昨晚的事竟然現在才報上來,這群人都是幹什麽吃的!
秋葵低頭,“連榮他們也不知生死,所以消息遞不出來。”
皇後臉色頓時鐵青。長平王府鬧刺客,死的人裏頭好幾個都是她安排過去的,往來傳遞消息本就不方便了,這下連榮幾個也鬧了個生死不知,她就不信事情有這麽巧,刺客偏挑她的人殺。
明明就是長平王在跟她作對!
“既然消息遞不出來,你怎麽知道香縷死了?”
“……是,是七王爺打發人來告訴的。”
皇後一愣,作對還要明著來嗎?殺了她的人,再堂而皇之地上門來挑釁,到底是誰給了他這麽大膽子,入閣聽政才多久,尾巴就要翹到天上去了!
“去!讓陳嬪跟前的那個宮女,叫什麽來著?讓她把昨晚沒做的事做了!本宮這次要是還讓他橫行,鳳椅真就交出去!”
皇後掀被起身,趿上鞋子就在屋裏來回亂走,這是真的動了大怒了。
“欺人太甚,忍無可忍。”一邊走還一邊念叨,“他不成器,好歹還是個成年的皇子,而且也不是愚笨到底,本宮才姑息幾分給他一個機會。既然他非要把那點子小聰明都用到本宮身上,不知天高地厚,本宮作什麽還要留著他!老六那麽好,再不濟還有老十呢,輪得到他麽?祈福,拜佛?就讓皇上看看,陳嬪她念的是什麽佛。”
秋葵聽得一陣冷汗。
昨晚皇後怒而寫諭,她還以為主子顧前不顧後,若真把陳嬪調來還不知要怎麽跟旁人解釋理由,難道說兒子不聽話我就要和他生母過不去?卻沒成想,她前腳去了弘度殿,後腳皇後就派人知會了陳嬪宮裏的眼線,準備安排一個很充分的理由。
要不是後來蕭寶林過去搗亂,陳嬪不必來,那理由真就要成現實了。
這才過了一天,皇後又提了起來,要繼續昨晚的安排。
“娘娘息怒,您聽奴婢把話說完。”秋葵趕緊攔阻,“香縷不是七王爺殺的,是……是王妃。”
皇後猛地站住了腳,“六娘?她殺香縷幹什麽,老七逼她做的?”
“不,不是。”秋葵趕緊將長平王派人來告訴的經過盡皆說出來。
皇後聽得一愣一愣的,根本就不敢相信。“六娘……她打人,罵人,還讓人杖斃香縷,還將連榮幾個主動供出去?”
“是,七王爺說,他不相信娘娘處心積慮監視他,但是王妃這麽說,他也隻好先將連榮關起來。著人來稟告娘娘一聲,是想聽聽娘娘的意思,想問問您,王妃是不是瘋了?”
竟然敢這麽說,擺明了上門挑釁!
皇後咬緊牙關。她就不信侄女會主動這麽做,其中一定有隱情。
“明天你帶本宮的手諭親自去老七家裏要人,將六娘傳到宮裏來。老七要是還敢說禁足的事,讓他一並來見本宮!”
“是。那麽陳嬪那邊……”
“暫且壓著。”
事情不明朗,皇後還有理智,不會輕舉妄動。秋葵放了心。
永安王新納側妃,府裏到處燈火通明,前來恭賀的勳貴官員們喝了好長時間的酒才走,熱鬧的場景和長平王納側妃時形成鮮明對比。
張七娘沒有寂明送的蓮花,沒有百姓們圍追花轎的盛況,但是,她有身份,有皇後的眷顧,所以就有了賓客滿堂的道喜。府裏到處掛著花燈繡幔,隻比正紅略淺了一點的顏色,猛一看上去,和正紅也差不多了。
永安王在前頭敬酒,張七娘在新房裏端坐,賀禮嬤嬤們散了之後,陪嫁的婢女們進來服侍,湊趣恭維她。這個說:“主子比宋王妃尊貴了不知多少,這排場就是太子妃出嫁也就如此吧。”那個說:“太子妃哪裏比得上,咱們王爺風頭正勁,太子可是在東宮裏閉門思過呢。”
張七娘塗得白白的臉上,鮮紅的唇就彎了起來。
當側妃雖然是委屈了一點,可也不怕,永安王前途無量,取太子而代之是遲早的事情。以後夫君登基為帝,她這個潛邸裏的側妃,封妃封貴妃都是輕飄飄的,說不好還能得個皇貴妃,若是早早就將宋王妃踩下去,直接問鼎鳳座也是有可能。總之前路亮堂著呢,她心裏滿滿都是歡喜期待。
側妃怎麽了,側妃有什麽不好,六姐倒是正妃,還不是被那混賬長平王關禁閉了。永安王可不一樣,謙謙君子,溫和有禮,才不會做出折辱女人的事情,他待妻子一定是溫柔的吧?想起夫君,她的臉就些微紅了起來。好在脂粉蓋著,倒也不怕人看見了笑話。
可是夫君怎麽還不回來呢?這個時候,前頭也該散了吧?
正默默念叨著,外麵門響,丫鬟進來報說“王爺來了”。張七娘就趕緊正襟危坐,垂了眼睛,用最端莊的新娘儀態迎接夫君的到來。
永安王帶著酒氣就來,人倒是還算清醒,保持著一貫的和煦微笑,看向張七娘:“抱歉,敬酒的人多,讓你久等了。”
張七娘的臉色就紅透了,這下子脂粉也蓋不住。
夫君真是溫柔啊,竟然還會道歉。“沒,沒久等。”她有些結巴地回答。
永安王上前:“走吧,去給王妃敬了茶,再回來。”
張七娘當然不會在意敬茶,宋王妃她是一貫瞧不起的,敬茶也就是敷衍一下,她關注的是“再回來”三個字。
回來,回來就該……安寢了吧。
她不由自主聯想起昨夜母親和她說得秘事,還有壓在妝奩箱底的那套令人臉紅心跳的圖畫。她往風姿挺拔的夫君身上瞄了一眼,羞得不敢再看他。
下了床,魂不守舍跟在永安王後頭,往宋王妃的正院那邊走。一路上都是燈,照得府第璀璨光亮,夢幻一樣。張七娘感覺自己就是在夢裏走,因為前頭永安王的背影實在太讓人沉迷,風吹起他的衣角,打在她心上。早就知道姑母會將她們姐妹安排給皇子,她一直以為六姐受重視,該會嫁給永安王,而她就要伺候那個滿府姬妾的長平。誰知到頭來卻讓她拔了頭籌。這等好事,不是夢是什麽?直到此刻她還覺得身在夢中。
所以當前方永安王的腳步停下來,低頭看向路邊跪著的女子,那女子還在低泣時,張七娘也沒立刻反應過來,還恍惚了一陣。
“怎麽回事?”
“……沒、沒什麽。奴婢偶然跌倒,驚了王爺和……和張主子,奴婢該死!”砰砰的磕頭聲。
“你那腿,是‘偶然’跌倒?”
跪著的女子就連忙拉了拉裙子,意圖遮住右腿。可明亮的燈下,那裙子卻染著血跡,正好是小腿的部位。
“哪裏當差的?”
“……剛、剛被分到張主子院裏。”
張七娘聽了半日才想起來,所謂“張主子”就是自己。她回神,仔細看那跪著的女子,入目就是她高聳的胸部和纖細的腰肢,還有堪稱清秀的側臉。
她心裏非常不舒服。是王府裏分給她的下人?怎麽挑了這麽個妖俏的,那宋氏是不是故意和她過不去啊!本來姑母和家裏給她安排的備用通房就夠討厭了。
永安王道:“今日側妃大喜,你是她院裏的,弄成這樣子作甚?”言語裏帶了火氣。
“奴婢、不小心。”女子驚惶之下抬起頭來,含著淚的剪水雙瞳,楚楚可憐的神態,讓永安王覺得似曾相識。
“你原來是哪裏的?”
“是……是罪婦藍氏的陪嫁,後來分到園子裏做雜役。”
張七娘頓時惱了。罪婦藍氏,那不就是襄國侯那個可笑的侄女?宋王妃竟然把藍氏用剩下的奴才分給她!
張七娘立刻打定了主意,一會給宋王妃敬茶的時候要把這事提一提。當著永安王的麵,她得讓夫君知道,正妃正在給她使絆子。男人往往不管內宅的事,隻求女人們溫柔和順就行了,卻不知道表麵的和睦融洽中掩蓋的是什麽。她才不會悶聲不吭吃啞巴虧。“像你六姐那樣,以為溫柔賢惠就可以得到一切,真是蠢。皇後娘娘賢惠嗎?賢惠。可她的地位不是光靠賢惠就能保住的。”出嫁前,母親一直在告訴她類似的道理。
所以張七娘開始盤算一會見了宋王妃要怎麽應對,並且,斜著眼睛冷冷打量地上的女子。妖精似的撞到永安王前行的路上,真是不開眼!
“……我不知道。”蕭寶林怎會明白這種事,更不明白太妃激動什麽。
“他真被賜死了?你不是胡說?”
“是啊,去年襄國侯還進京了,就是為著揭舉了晉王的事,不信您去問旁人。”
“那……那他府裏別的人呢?也一同被……”太妃呆了一會,緊緊抓住了蕭寶林的胳膊。
蕭寶林被抓得很疼,“我那時候還是舞姬,如何知道這等事。”
太妃的呼吸變得粗重,不斷念叨著“怎麽會這樣”。
蕭寶林覺得太妃一定有段很複雜的過往,身為先帝的女人並且封到了妃位,卻被打入冷宮,本身就不尋常,她又這麽關心晉王的事情。還有她頭上醜陋的疤痕是怎麽回事呢?
思量間,太妃突然跪了下去。
“求你幫我打聽打聽晉王府的其他人是否還活著,可以嗎?我沒有什麽可以報答你的,你如果肯念著咱們一見如故的情分,而且打聽此事也不費勁的話,就幫幫我吧!”
皇後這天很忙,一邊要想辦法打聽皇帝為什麽給她沒臉,一邊要照看七侄女進永安王府的事,一邊,還要張著眼睛盯住長平王府,看長平王和張六娘到底什麽情況,最後,還要思慮將要和六娘作伴的兩個貴妾。
宮裏也並不消停,因為蕭寶林盛寵之下突然被皇帝從春恩殿攆出來,其餘妃嬪們的心思便開始活絡,躍躍欲試的大有人在,特別是今年新進宮的那幾個秀女,仗著年輕貌美,總是往前頭竄,這當口更是不讓人省心。
還有媛貴嬪,昨晚特意去弘度殿作對,因為皇帝向著陳嬪,皇後不好借此事對媛貴嬪怎樣,隻讓人關注了崇明宮一整天。
所以到了晚上,皇後已經是精疲力盡,洗浴過後就歪在床頭歇著。
聽前往永安王府的嬤嬤來稟,說六小姐出嫁一切順利,已經和夫君進了新房,宋王妃和穆側妃待她都很客氣,皇後略略放了心。
然後是敬事房那邊傳來的消息,說皇帝今晚沒叫侍寢的人,獨自在勤政殿處理事情,皇後就讓人送一碗鯽魚湯過去給其補身子。一麵開始琢磨皇帝為什麽今晚沒翻牌子,是忙?是累?還是因為昨晚的蕭寶林?
也不知昨夜到底是因為什麽把蕭寶林攆出來的。
思慮間下人來報,說蕭寶林在西北邊晃蕩了一天才回來,似乎是去了冷宮。皇後就笑:“她迫不及待想去了麽?”
等再看一陣,若是皇帝真的惱了她不再給予寵愛,皇後倒是不介意將她送進去。她愛打絡子,就去冷宮裏打好了。
正琢磨著蕭寶林的事情,秋葵進了殿,臉色不大好。“娘娘。”一進來就將屋裏其他的服侍遣走了。
“什麽事?”
秋葵湊上來低聲:“香縷死了。”
皇後臉一沉,“什麽時候?”
“昨晚……”
皇後就飛了一個眼刀。昨晚的事竟然現在才報上來,這群人都是幹什麽吃的!
秋葵低頭,“連榮他們也不知生死,所以消息遞不出來。”
皇後臉色頓時鐵青。長平王府鬧刺客,死的人裏頭好幾個都是她安排過去的,往來傳遞消息本就不方便了,這下連榮幾個也鬧了個生死不知,她就不信事情有這麽巧,刺客偏挑她的人殺。
明明就是長平王在跟她作對!
“既然消息遞不出來,你怎麽知道香縷死了?”
“……是,是七王爺打發人來告訴的。”
皇後一愣,作對還要明著來嗎?殺了她的人,再堂而皇之地上門來挑釁,到底是誰給了他這麽大膽子,入閣聽政才多久,尾巴就要翹到天上去了!
“去!讓陳嬪跟前的那個宮女,叫什麽來著?讓她把昨晚沒做的事做了!本宮這次要是還讓他橫行,鳳椅真就交出去!”
皇後掀被起身,趿上鞋子就在屋裏來回亂走,這是真的動了大怒了。
“欺人太甚,忍無可忍。”一邊走還一邊念叨,“他不成器,好歹還是個成年的皇子,而且也不是愚笨到底,本宮才姑息幾分給他一個機會。既然他非要把那點子小聰明都用到本宮身上,不知天高地厚,本宮作什麽還要留著他!老六那麽好,再不濟還有老十呢,輪得到他麽?祈福,拜佛?就讓皇上看看,陳嬪她念的是什麽佛。”
秋葵聽得一陣冷汗。
昨晚皇後怒而寫諭,她還以為主子顧前不顧後,若真把陳嬪調來還不知要怎麽跟旁人解釋理由,難道說兒子不聽話我就要和他生母過不去?卻沒成想,她前腳去了弘度殿,後腳皇後就派人知會了陳嬪宮裏的眼線,準備安排一個很充分的理由。
要不是後來蕭寶林過去搗亂,陳嬪不必來,那理由真就要成現實了。
這才過了一天,皇後又提了起來,要繼續昨晚的安排。
“娘娘息怒,您聽奴婢把話說完。”秋葵趕緊攔阻,“香縷不是七王爺殺的,是……是王妃。”
皇後猛地站住了腳,“六娘?她殺香縷幹什麽,老七逼她做的?”
“不,不是。”秋葵趕緊將長平王派人來告訴的經過盡皆說出來。
皇後聽得一愣一愣的,根本就不敢相信。“六娘……她打人,罵人,還讓人杖斃香縷,還將連榮幾個主動供出去?”
“是,七王爺說,他不相信娘娘處心積慮監視他,但是王妃這麽說,他也隻好先將連榮關起來。著人來稟告娘娘一聲,是想聽聽娘娘的意思,想問問您,王妃是不是瘋了?”
竟然敢這麽說,擺明了上門挑釁!
皇後咬緊牙關。她就不信侄女會主動這麽做,其中一定有隱情。
“明天你帶本宮的手諭親自去老七家裏要人,將六娘傳到宮裏來。老七要是還敢說禁足的事,讓他一並來見本宮!”
“是。那麽陳嬪那邊……”
“暫且壓著。”
事情不明朗,皇後還有理智,不會輕舉妄動。秋葵放了心。
永安王新納側妃,府裏到處燈火通明,前來恭賀的勳貴官員們喝了好長時間的酒才走,熱鬧的場景和長平王納側妃時形成鮮明對比。
張七娘沒有寂明送的蓮花,沒有百姓們圍追花轎的盛況,但是,她有身份,有皇後的眷顧,所以就有了賓客滿堂的道喜。府裏到處掛著花燈繡幔,隻比正紅略淺了一點的顏色,猛一看上去,和正紅也差不多了。
永安王在前頭敬酒,張七娘在新房裏端坐,賀禮嬤嬤們散了之後,陪嫁的婢女們進來服侍,湊趣恭維她。這個說:“主子比宋王妃尊貴了不知多少,這排場就是太子妃出嫁也就如此吧。”那個說:“太子妃哪裏比得上,咱們王爺風頭正勁,太子可是在東宮裏閉門思過呢。”
張七娘塗得白白的臉上,鮮紅的唇就彎了起來。
當側妃雖然是委屈了一點,可也不怕,永安王前途無量,取太子而代之是遲早的事情。以後夫君登基為帝,她這個潛邸裏的側妃,封妃封貴妃都是輕飄飄的,說不好還能得個皇貴妃,若是早早就將宋王妃踩下去,直接問鼎鳳座也是有可能。總之前路亮堂著呢,她心裏滿滿都是歡喜期待。
側妃怎麽了,側妃有什麽不好,六姐倒是正妃,還不是被那混賬長平王關禁閉了。永安王可不一樣,謙謙君子,溫和有禮,才不會做出折辱女人的事情,他待妻子一定是溫柔的吧?想起夫君,她的臉就些微紅了起來。好在脂粉蓋著,倒也不怕人看見了笑話。
可是夫君怎麽還不回來呢?這個時候,前頭也該散了吧?
正默默念叨著,外麵門響,丫鬟進來報說“王爺來了”。張七娘就趕緊正襟危坐,垂了眼睛,用最端莊的新娘儀態迎接夫君的到來。
永安王帶著酒氣就來,人倒是還算清醒,保持著一貫的和煦微笑,看向張七娘:“抱歉,敬酒的人多,讓你久等了。”
張七娘的臉色就紅透了,這下子脂粉也蓋不住。
夫君真是溫柔啊,竟然還會道歉。“沒,沒久等。”她有些結巴地回答。
永安王上前:“走吧,去給王妃敬了茶,再回來。”
張七娘當然不會在意敬茶,宋王妃她是一貫瞧不起的,敬茶也就是敷衍一下,她關注的是“再回來”三個字。
回來,回來就該……安寢了吧。
她不由自主聯想起昨夜母親和她說得秘事,還有壓在妝奩箱底的那套令人臉紅心跳的圖畫。她往風姿挺拔的夫君身上瞄了一眼,羞得不敢再看他。
下了床,魂不守舍跟在永安王後頭,往宋王妃的正院那邊走。一路上都是燈,照得府第璀璨光亮,夢幻一樣。張七娘感覺自己就是在夢裏走,因為前頭永安王的背影實在太讓人沉迷,風吹起他的衣角,打在她心上。早就知道姑母會將她們姐妹安排給皇子,她一直以為六姐受重視,該會嫁給永安王,而她就要伺候那個滿府姬妾的長平。誰知到頭來卻讓她拔了頭籌。這等好事,不是夢是什麽?直到此刻她還覺得身在夢中。
所以當前方永安王的腳步停下來,低頭看向路邊跪著的女子,那女子還在低泣時,張七娘也沒立刻反應過來,還恍惚了一陣。
“怎麽回事?”
“……沒、沒什麽。奴婢偶然跌倒,驚了王爺和……和張主子,奴婢該死!”砰砰的磕頭聲。
“你那腿,是‘偶然’跌倒?”
跪著的女子就連忙拉了拉裙子,意圖遮住右腿。可明亮的燈下,那裙子卻染著血跡,正好是小腿的部位。
“哪裏當差的?”
“……剛、剛被分到張主子院裏。”
張七娘聽了半日才想起來,所謂“張主子”就是自己。她回神,仔細看那跪著的女子,入目就是她高聳的胸部和纖細的腰肢,還有堪稱清秀的側臉。
她心裏非常不舒服。是王府裏分給她的下人?怎麽挑了這麽個妖俏的,那宋氏是不是故意和她過不去啊!本來姑母和家裏給她安排的備用通房就夠討厭了。
永安王道:“今日側妃大喜,你是她院裏的,弄成這樣子作甚?”言語裏帶了火氣。
“奴婢、不小心。”女子驚惶之下抬起頭來,含著淚的剪水雙瞳,楚楚可憐的神態,讓永安王覺得似曾相識。
“你原來是哪裏的?”
“是……是罪婦藍氏的陪嫁,後來分到園子裏做雜役。”
張七娘頓時惱了。罪婦藍氏,那不就是襄國侯那個可笑的侄女?宋王妃竟然把藍氏用剩下的奴才分給她!
張七娘立刻打定了主意,一會給宋王妃敬茶的時候要把這事提一提。當著永安王的麵,她得讓夫君知道,正妃正在給她使絆子。男人往往不管內宅的事,隻求女人們溫柔和順就行了,卻不知道表麵的和睦融洽中掩蓋的是什麽。她才不會悶聲不吭吃啞巴虧。“像你六姐那樣,以為溫柔賢惠就可以得到一切,真是蠢。皇後娘娘賢惠嗎?賢惠。可她的地位不是光靠賢惠就能保住的。”出嫁前,母親一直在告訴她類似的道理。
所以張七娘開始盤算一會見了宋王妃要怎麽應對,並且,斜著眼睛冷冷打量地上的女子。妖精似的撞到永安王前行的路上,真是不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