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侍的吉祥唬得臉通紅,默默出去幫著傳膳,躲開了。


    如瑾嚇了一跳,才想起這人是想動手就動手,完全不分時間地點的,悔不該拿他打趣惹火上身。“王爺,快吃飯去,別鬧了。”窘迫推搡。


    長平王到底在她唇上腮上咬了兩口才肯罷休,然後起身挽袖子,市井潑皮一樣晃蕩出了內室,還哼了一聲,“讓你再汙蔑本王的英武氣概。”


    如瑾氣恨地起身整理衣服頭發,特意將枕頭前前後後翻了幾遍,非常失望地發現的確沒有口水痕跡,不然一定要拿到他鼻子底下問問什麽叫“英武氣概”。


    吃完了飯,長平王抓住想回自己院子去的如瑾,抱著她窩回了羅漢床,陷在一堆迎枕裏頭坐著,隨手從屜櫃上抽了一本書來消遣。


    如瑾先是覺得被抱著太難受,掙出來坐到旁邊,又覺得火籠烤的慌,叫了人進來將之挪到一旁,收拾妥當才回頭去看他拿的書,見封皮上赫然寫著《笑林》二字。


    “王爺怎麽不看政史了?這種俗物,讓人知道您看得津津有味,豈不損毀您英武氣概。”她本來不想諷他免得再引火燒身,可看著他捧卷笑吟吟的樣子,忍不住就打趣了一句。


    “養病,還看什麽政史?”長平王彈彈書頁,“再說這怎麽是俗物,大俗為大,實在是有趣的物。”


    “您把這話衝翰林院和國子監的夫子們說去吧。”如瑾懶得理他。他要敢在夫子們跟前叫囂這是趣,不被罵個體無完膚才怪,入朝沒多久才培養起來的些微光華,立時就會被抹掉。


    長平王挑眉,“他們那些老學究,嘴上之乎者也仁義道德,背地裏還不是姬妾成群,汙水滿腹。別說這個,”他抖抖手裏的書,“就是那春gong豔史,秘戲巧技,他們手裏肯定也不少,沒事就跟妻妾關在房裏練。我可比他們強多了,坐懷不亂,不近女色,好容易討個夫人不讓碰,咱就不碰。你還要鄙視於我嗎?”


    如瑾登時滿臉通紅。


    這滿口都是什麽啊!


    不料長平王說完,從屜櫃裏隨手又抽出一本書冊,送到她眼皮底下,“喏,這也是物,前朝大家所繪,隻可惜不是原本,後人臨的,不過這版也算臨得比較近似的了。”


    如瑾瞄一眼,隻見了《花陣競春》幾個字以及封皮上疊在一起的兩個人,就知道不好,連那兩人是男是女都沒看,奪過來就將書扔到了地上,翻了臉。


    “王爺做什麽!眼看著晚上美人入府了,您自個兒熬不住,別拿我作筏子。除了祝姑娘那些人,府裏不是還有不少姬妾麽,您徑自找她們去啊。”說著起身就要下地。


    長平王一把撈過她,攬著腰拽住,奇道:“你這是吃兩個貴妾的醋,還是吃其他姬妾的醋,倒讓人聽不明白了。”


    “我吃醋?有那工夫還不如吃兩杯酒呢。您自賞物,我才疏學淺,領會不到您的高妙意境,自請回院就是了。您放開我。”如瑾掰他的手,掰不開。


    “吃酒做什麽,借酒消愁愁更愁。你別用力,體內氣血還沒暢通呢,小心些。來,笑一笑十年少,我給你念笑話聽吧。”


    他一隻手摟著她哄,另一隻手將《笑林》隨便翻到一頁,開始念,“有農夫種茄不活,求計於老圃。老圃曰:此不難,每茄樹下埋錢一即活。問其何故,答曰:有錢者生,無錢者死。”


    這有什麽好笑的!如瑾現在滿肚子氣,為著他的不尊重。


    長平王念完一個,“不笑?”嘩啦嘩啦再翻幾頁,又念另一個,“佳人新嫁合歡之夜,曰,君乃讀書之輩,奴出一對,請君對之……”


    如瑾頓時臉色更紅,捂了耳朵,“閉嘴!”


    長平王就奇怪說:“怎麽這樣害羞,難道你看過,知道後麵是什麽對子?”


    “我怎麽知道!”


    “那你害羞什麽。這新娘子出的上聯是‘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王爺,我真惱了!”


    一聽就不是好話,如瑾咬牙切齒,掰不開他的鉗製,一急,低頭在他手背上咬了一口。


    “哎,怎麽咬人。”


    如瑾恨恨偏臉,“君子動口不動手!”


    “哈哈哈……”長平王丟開書,抱著她滾到了迎枕堆裏,“你還想在哪裏動口,喏,本王敞開了給你咬。”


    真是太沒正形了。如瑾被箍住動彈不得,又羞又氣,緊閉了嘴不再說話,因為知道無論說什麽都能被他引到歪路上去。


    長平王就抱著她躺下了。


    過了一會歎息著說,“逗你真有趣,早知道,以前多去藍府溜幾回就好了。”


    如瑾咬牙。


    “不過現在也不晚,咱們以後有的是時間。”他咧嘴笑,露出白亮的牙。


    如瑾就閉了眼睛,轉了頭。跟這種人比臉皮厚,她永遠不是對手。


    於是就這麽被抱著躺了將近一個時辰,期間長平王還睡了一覺,睡得特別香,把她也帶得眯著了。


    再醒來已是午後,清醒之後,她趕緊推開依舊不肯起身的長平王,自己下地整衣,叫丫鬟進來打水洗臉。


    吉祥和冬雪雙雙走進來,都是一眼就看見了地上散落的書冊,書頁是翻開的,露出裏頭的彩畫,一男一女半褪衣衫伏在假山石上,正在歡好。


    兩個丫鬟都微愣。


    如瑾正對鏡籠頭發,發現丫鬟進來站在那裏不動,側頭正要問,立時順著她們的目光發現被自己扔在地上的破書,腦中嗡的一下,頓時羞窘不堪。


    “不用洗臉了,你們去傳飯吧,我餓了。”她趕緊打發人走,然後自己過去撿起了那本卷冊,扔在了眯著眼睛不肯起來的長平王身上,轉身出了屋子。身後就傳來長平王的悶笑。


    這個人!


    她咬著牙回了自家院子。


    去傳飯的吉祥半路卻折返回來,匆匆的,近前低聲:“前頭來了禦前的公公,傳皇上口諭,讓咱們全府的人從此刻起不得出門。”


    如瑾滿頭滿腦的羞憤登時消散幹淨,心中一緊,“誰來傳的旨?”


    “不知道,賀管事接的人,傳完口諭就走了,沒停留。”


    不得出門?為什麽不得出門?


    如瑾立刻想到一個可能,“府外有把守的兵衛麽?”


    “……就是咱們平時的王府護衛,主子指的什麽兵衛?”


    沒有其他禁衛官兵就好。“那麽晚上貴妾入府呢,照常嗎?”


    “賀管事說照常,傳旨的公公說隻進不出。”


    如瑾匆匆又往錦繡閣那邊回返。外麵一定是出了什麽事,會不會和長平王昨晚的召見僚屬有關?她心裏七上八下的。


    不過還好,皇上還允許貴妾入府,說明事情並不太糟。


    長平王還在**趴著,懶洋洋的,一點緊迫感都沒有。看見如瑾這麽快就去而複返,還朝她曖昧地挑了挑眉頭,“舍不得走吧?”


    “王爺,府裏隻能進不能出,您知道了嗎?”顧不得跟他胡說,如瑾連忙問宮裏傳話的事。連吉祥都打聽出來了,賀蘭不可能不告訴主子。


    果然他說“知道了”。


    “那?”他憊懶的模樣,讓如瑾緊張的心情稍稍有了緩解。莫非他已經有了應對之法?


    長平王拍了拍羅漢床的邊沿,“來。”


    如瑾就坐了過去,然後意外地被他按倒,摟住。


    “王爺!”這節骨眼,怎地還沒個正經樣子。宮裏為什麽要傳這樣的旨出來,皇帝到底打了什麽主意,他怎麽一點不著急呢?


    “別怕,沒事的。”長平王摟著她,“藍府也沒事。些許小動靜,過去就好。”


    如瑾沒想到他這時候還能想起藍府,心裏微暖,沒有推搡任由他抱了,和他並肩躺著,輕聲問:“是什麽動靜?”


    “六哥一家被困在宮裏了。父皇,大約是忍無可忍了吧。”


    永安王?


    昨日剛剛迎進了側妃張七娘,怎麽今日就……到底出了什麽事。


    如瑾非常驚訝,長平王說:“今日那些老家夥要在朝上商議災銀侵吞之事,大理寺幾處聯合審出來的結果前日送到禦前,父皇今早就召了六哥進宮,之後圍了他的家宅。”


    “為什麽?”


    “太子殿下也不是好欺負的,你以為他這陣子蟄伏東宮什麽都不管,任由六哥潑髒水麽?自立儲以來他雖然中規中矩,且偶爾露些糊塗出來,可一國儲君多年的經營,得天獨厚的條件,又豈是小小幾十萬兩銀的案子能撼動的。以退為進,屈而求伸,一擊而中免除後患,這才是我所認識的太子啊。”


    原來如此。


    的確,永安王風光回朝,太子涉案關禁閉,太過明顯的對比,如果不是永安王手段太強悍,那隻能解釋為事有蹊蹺了。


    “想必王爺也沒閑著,一直在推波助瀾吧。”


    “推波助瀾算不上,順勢而為嘛。”長平王嘻嘻地笑。


    “王爺為什麽要幫太子?”平日裏他和六哥走得近,連奉旨巡邊都一起出去,內宅婦人們來往送東西不斷,儼然走動極好的兄弟。可前兩天他遇刺,卻說是永安王動的手腳,他自己也在太子翻身的過程中給永安王下絆子。


    為什麽兩兄弟是這樣的?


    長平王沉默了一會,看著羅漢床圍屏上的透雕富貴春,似乎陷入沉思或回憶之中。過了幾息,才彎唇一笑:“天家皇族,講兄弟之情太奢侈,站在一起是因為共同的利益,背道反目,亦是為了自己。”


    和永安王相處融洽,關鍵時刻卻不一定要幫他。為太子推波助瀾,也不一定是要與之交好。宮廷之中生活過的如瑾理解長平王話裏的意思,朋友敵人不過轉念之間的事情,又有誰會一直陪自己走到最後呢?


    她聽得出他無所謂的語氣裏潛藏的寥落。


    忽然生出一種憐惜之情。


    她在宮裏生活幾年,已經覺得精疲力盡,了無生趣,可他呢?自幼就生活在那裏,身邊是皇帝,後妃,宮女內侍,又有幾個能真正稱得上親人?門第越高,家族越大,親情就越容易淡泊,尋常富貴人家為爭家業田產爵位都能陰私不斷,何況是家業就等於天下江山的皇家。


    他有母親,可不能時常見麵,有兄弟,可注定要成為對手。


    他享受過真正的親情溫暖嗎?


    不由自主的,如瑾伸出手,將他的手輕輕握住。


    她想給他一點溫度。而他很快回應,翻過掌,將她的手包裹在掌心裏,放到胸前抵著。


    “左右無事,這兩日就在家好好享受清閑了,你若不放心,我將六哥的事說給你聽?”


    “王爺要以靜製動,靜觀外麵變化嗎?”


    “當然,這樣的時候越乖順越好,父皇縱容兒子們內鬥是真,可若他一旦出手,就喜歡大家老老實實,不要反抗。該做的我都做了,等結果就是。”


    皇帝的勸慰自然不容旁人質疑。隻是,這府裏許進不許出,真的沒問題?皇帝拘了永安王,再拘這裏,隻是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對長平也起了質疑?如果不疑,也不會多此一舉了吧。


    也就是說,皇帝並不完全信任這個兒子。


    如瑾對前世的血腥記憶猶新,家族在頃刻翻覆,殞命流放,聖旨一出,沒有誰能逃過。長平王的以靜製動會絕對安全麽?若是皇帝因為什麽突然翻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深宮嫡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長安並收藏重生之深宮嫡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