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就議論:“這位紀姨娘長顆黑心,養的丫鬟倒一個兩個都是忠仆。那個替她下毒,這個替她求情,主仆幾個壞到一路去了。”


    下毒的那個原是在廚房分派飯菜時,借著議論兩個院子的飯食高低,將羅氏那邊的食盒拿過去瞅了一瞅,後來羅氏中了毒,如瑾得空將那兩日接觸了羅氏的仆婢都拘來問話,就將這檔事翻了出來。及至派人搜紀氏房舍,便在一個花盆泥土裏將未用完的一點砒霜翻到,經驗老道的醫婆很快確認了羅氏中的就是這種毒。


    動紀氏要通過宮裏,動她的丫鬟可不用,長平王直接讓管事安排那丫鬟得了急病。


    此時聽著吉祥念叨議論,如瑾隻是沉思。這件事說簡單也簡單,說奇怪,還真是挺奇怪的。紀氏一個剛進門不久的妾室,府裏多少房子多少人恐怕還沒摸清呢,忙不迭地去動羅氏幹什麽,就算平日有些口角,也不至於鬧到害命上吧?難道兩人有舊怨?


    私下派人去暗查羅紀兩家,也沒查出什麽。於是隻得納罕嘀咕,不得其解。和長平王說起此事,長平王隻是笑笑,說:“一個腦袋不靈光的女人而已,能翻出什麽花來?理她什麽緣故,關起來,什麽心都不用擔了。”


    這倒也是。


    於是如瑾就一心一意準備過年了。


    娘家那邊,青州送了今年的進項過來,除了留在老家府裏的,送進京的不過是一些年貨土儀,以及微薄的三百兩銀子。今年西北鬧旱,這幾百兩已經是擠出來的。


    藍澤捏著賬冊發愁。


    京裏兩間鋪子也收益甚微,統共算起來,藍府今年的開銷都要指望這三百兩銀了。偌大一個晉王舊宅,上頭翻修賞賜了,自己平日維護起來也是大筆開銷,三百兩,夠支撐多久的?何況眼看著就要過年,三百兩也許連一個年都過不完。


    於是就想到了經常抱著賬簿進府回事的彭進財。


    暗忖,秦氏那邊的產業到底經營成什麽樣子,是不是很紅火,不然怎麽總要報賬呢?又想到每次彭進財進來都是如瑾回娘家的時候,難道這產業跟如瑾有關?


    待如瑾再次回家的時候,他就在女兒進內院之前,先攔著她請進了書房。


    如瑾瞅著欲言又止的父親好笑,又有些失望。


    臨近年根,鄭重其事地請了自己到書房敘話,除了開銷銀子,還能為什麽。見他這麽吞吞吐吐,想必還有一些顧慮和羞恥心,許是知道自己惦記女眷的私房不妥當?


    便直接率先開口問了出來:“您找我過來,可是為了家裏用度?這時節青州也該送進項過來了吧。”


    藍澤略微汗顏:“……送的不太多。正要與你商量商量。”被女兒一雙光亮迫人的眸子盯著,他終究是沒好意思將彭進財的事問出來。


    如瑾道:“我已經是出嫁的人了,偶爾回一趟娘家是為著團聚親情,家中大事小情卻盡量不摻合為好。這是眼前沒有兄弟,不然,家裏有了少奶奶,想必不高興我在娘家指手畫腳。您若有難處,不如去跟母親商量。”


    如瑾是想借此讓父親主動跟母親低頭,想著老夫妻兩個總不能從此老死不相往來,起碼表麵上應該維持和氣。藍澤聽在耳中,卻是非常鬱悶,暗忖這時候你說起出嫁女兒不管娘家事了,平日可沒少見你管。


    可是如瑾的話說在這裏,封死了他繼續開口的可能,他一個當父親的,總不能真跟女兒要銀子花吧,何況還是出了嫁的女兒。


    跟秦氏商量?他一點都不想去。


    於是從來就未曾根治的頭疼病又犯了起來,當時便覺得頭痛欲裂,抱著頭歪在椅子上歎了幾口氣,將如瑾打發下去了。


    如瑾看著父親這個樣子實在覺得無奈,欲待勸幾句,兩人實在沒有共同語言,說不定適得其反。臨走時隻好說:“您要是怕家裏用度不夠,不如將宅院用不到的地方都封存起來,免得還要費銀子維護。或者等年後開了春把那些園子空地好好整一整,種些可以販賣的花木,另外種些菜蔬,府裏也不用總花錢去外頭買菜了。”


    藍澤沒當場駁斥,但臉上是的確不大高興。


    如瑾也就沒再說什麽,直接出去了。她知道父親向來自矜身份,非常要麵子,明知住大宅子費錢,但讓他在自家院裏經營花木菜蔬,估計比直接抽他的臉還要難受。


    但需知勤儉持家,開源節流,既然沒有開源的本事,節流還不能做麽?每天府裏上下的飯菜就要多少錢,真能自己種起菜來,一年四季有兩季的菜錢都解決了。


    於是朝明玉榭走的時候,一路上都在想這件事,越想越覺得可行。以前在青州,她當家未久,來不及思慮這些就進了京城,出嫁前又沒想著要在京裏久居,但現在不同了,看這樣子,藍家至少也要在京城住個一兩年再說,那晉王舊宅這麽大的院落,不利用起來豈不可惜?


    及至見了母親,如瑾就認真說起這件事。


    秦氏一聽非常讚同,拉了女兒的手坐下來細說:“前幾日管植造的人還和我提起家裏照看花木的開銷,的確所費不少,別說滿府,就是日常走動的地方要打理好了也需許多人工銀錢,我還想著明年要削減這項任憑花木亂長去,可巧你想了這個主意。”


    如瑾道:“也是最近看王府賬目想起的。比起咱們家,王府後院人多,日常柴米油鹽的花費一月幾乎頂上咱們一年的,著實驚人,我就在想該怎麽節省。”


    秦氏就說:“是啊。王府我隻去了一次,可就那次見到的吃食用具,件件樣樣,無不讓我意外。皇家再富足,勤儉才是長久之道,過分奢侈有損天和,你若不思慮這些,我還要找機會勸勸你。”


    如瑾笑笑沒往深了說。母親所見的奢侈不過是表麵,王府裏許多東西都是在內務府過了明路的,日常吃穿也符合皇子該有的開銷,皇家本就是如此,並非長平王自己一味奢侈。不過這都不是重點,如果讓母親知道王爺隨便出手就是一萬一萬的銀子,更要犯嘀咕了。


    過來湊熱鬧的賀姨娘一身簡單的家常打扮,跟著搭話說:“上次彭進財老娘過來的時候,順便還帶了她們自家院子裏種的菜蔬給我嚐鮮。聽說她家房前屋後兩小片空地,種上一些常吃的東西,夏秋兩季全家的菜就都有了,還能餘下來不少送親戚朋友,所以他們家一年倒有兩季不用出去買青菜,夏秋的菜收下來做成菜幹,或者醃成酸菜醬菜,越發連冬春兩季的都有了呢。姑娘要真有心在咱們府裏種花種菜的,不但節省開銷,說不定還真能有富餘往出賣。”說著就笑起來,“到時候咱們侯府可要成附近最有名的菜農了。”


    如瑾聽得眼睛發亮。


    她從來沒留意過嫁檣之事,偶爾興起念頭,還沒往深了想,真不知道兩片小菜地就能養活一家子的事,不由張大了眼睛,露出日常少有的好奇之色:“真的?”


    “是真的。”抱著孩子的青蘋笑眯眯接話,“以前奴婢在家,家裏也是自己種菜吃的,院子裏辟出一片小空地就很管用。不但夏秋能種,冬天若是搭了菜棚子,也能養活新鮮蔬菜。不過那棚子搭建和照料都要精心,姑娘得找懂行的人來問問,奴婢不太清楚。”


    “那敢情好。”


    如瑾就開始盤算,家裏這麽大院子,真要利用起來,那得節省多少日常用度啊,而且種菜這種事聽起來真得挺有意思。不但家裏可以種,她還開始琢磨王府的空地。


    長平王對這些事向來不留心,自己若真是在府裏開辟菜地,他不會反對吧?


    應該是不會的吧。


    如瑾想起他對自己的用心,覺得他肯定會支持。


    “好吧,那就這麽說定了,等過年開了春就開始打算吧。我回府也和王爺說說。”如瑾做了決定。


    賀姨娘笑道:“王府要是也種菜,那最有名的菜農肯定不是咱們侯府了。”


    “管它什麽菜農,有用有趣就是好啊。”


    如瑾興致滿滿。開個小繡鋪子就已經讓她感受充實,在自家院子裏鼓搗菜地,豈不更是有趣了。她以前從不在這些俗務瑣事上留心,及至一步步上心起來,發現都挺有意思的。


    彭進財過來報賬的時候,十分興奮,因在佛光寺法會上賺了不少銀子。


    “東家,三天法會,您猜咱們淨利多少?”


    如瑾看他笑眯眯的樣子就知道肯定不少,就順著話頭問:“多少?”


    “足有一百二十兩!”彭進財用手比劃。


    “這麽多!”


    如瑾非常意外。鋪子一個月下來也不過四十兩左右的進項,全賴彭進財的頭腦和獨特的花樣,在那條街上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店鋪了,不然怎麽會招了地頭蛇跑去強行入股呢。沒想到,短短三天法會,竟趕上正常三個月的收益了。


    彭進財笑道:“可不就是這麽多。還要跟東家稟報一聲,咱們隻留了一百兩,另有二十兩進給寺裏做香油錢了。”


    說完,就停住了話頭。


    吉祥在旁邊伺候,聞言不由立了眉毛,當場數落:“這樣的事你怎麽可以先斬後奏?統共才賺了百二兩,你倒大方,出手就分了二十兩給別人,還是當香油錢。你信佛麽?平白做這個大香客幹什麽。小本生意,哪裏經得起你這麽消耗。”


    兩人定了親事,接觸日久,吉祥這個未過門的媳婦管起丈夫來一點不留情麵,如瑾看著好笑。


    “你這樣子日後必定是個厲害婆娘,還是收斂著點兒,免得把彭掌櫃嚇得不敢娶你過門。”


    吉祥臉色微紅,住了嘴,瞟向如瑾的時候眼裏帶著擔心。


    “得了,你也不用在這唱白臉,怕我責怪彭掌櫃就先將他數落起來。”如瑾看穿她的心思,笑向彭掌櫃道,“你不是做無腦事的人,開銷出二十兩銀子去,是在和尚們身上打主意嗎?隻不過佛光寺大香客多的是,區區二十兩,人家未必能看在眼裏,你求的是什麽?”


    彭掌櫃這才嘿嘿地笑:“東家精明。和尚也不是傻的,咱們打個散攤賣三天貨就能進獻給他們二十兩,他們肯定知道咱賺的更多。這次法會一過,掌管俗事的當家未必不會在這上頭思慮。我跟他們說了,要是能在寺外辟個地方長年賣東西,香油錢能更多。”


    放線釣魚呢。


    如瑾笑道:“要是人家看著錢多,自己攬下這生意呢。”


    “那也有可能。他們要是自己弄,咱能給供貨也成啊。要是給地方開固定攤位,就得東家出力了,別讓旁人把地方搶了。”


    “彭掌櫃有心,我試試吧。”


    這事,還得讓江府丞出麵,打著造福鄉民的旗號跟寺裏和尚扯皮去,佛前做生意賺香客的錢,有個好聽的緣故才名正言順。至於具體要給寺裏多少分潤,跟哪位大和尚打好關係,不要惹到哪家大香客,等等細致問題若是江府丞辦不下來的,就找賀蘭私下裏疏通去,他肯定有門路。


    若真能把這件事辦下來,也是一個不小的進項呢。這次回娘家所想所議,又是節流又是開源的,如瑾心情非常好。隨口就讓彭進財從進項的百兩裏拿出來一半做分紅。


    “你自己拿三十兩。餘下的給夥計們分一些,繡娘們為了法會的貨物趕工也受累,別忘了她們。”


    “這……”


    “拿著吧,一是為這次的獎勵,二來也是年底的分潤。鋪子才開,今年大家分不了太多,以後生意好了的話,每次年節都會有紅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深宮嫡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長安並收藏重生之深宮嫡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