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品鋪子要擴大,可以到熱鬧的街市上開分店,另外也可以想些別的買賣,手裏有了錢,就不用為捉襟見肘的前期投入所困了。做什麽好呢?這些日子她一直在盤算推敲。這時候,順著劉雯的手工想下去,她有了一個主意。
若是劉雯的小擺件能夠大量出活……做出來放店裏賣豈不是好?
自然,不會真拿了劉雯的手藝去賣,雇一些手巧的匠人專門做這些東西,就像用繡娘給繡品鋪子供貨似的,做出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滿滿擺上整間店麵,該多有趣!隻要想想,就覺得心裏歡喜。
如瑾不由雀躍,開始盤算怎麽著手。最先得跟劉雯打聲招呼,看她願不願意加入進來,像挑梁繡娘一樣做個匠人師傅,教給下頭的匠人手藝。然後,做什麽為主,在哪裏開鋪子,最開始要怎麽籌謀讓京裏人接受這個東西,做富人的生意還是平民的生意……樁樁件件,都要打算仔細。回去就找彭進財商量一下吧,他在外頭經營久了,定有許多好點子。
越想越是思路清晰,如瑾不由嘴角微翹,認認真真地打算起來。
這時候,門外卻有腳步聲響,溫和的帶著笑意的聲音傳進來,之前去通稟的那個丫鬟進了屋。“藍妃,公主練完了字,請您過去說話。”
如瑾從思緒中回神,這才想起自己身在何方,不由暗笑,怎麽這時候盤算起生意來了,應該打起精神過了眼前的關才是啊,熙和長公主跟前可不能馬虎。
遂含笑站起身來,朝那丫鬟微微點頭,“勞煩您了。”
那丫鬟笑著說“客氣”,挑了簾子,請如瑾出門。後頭吳竹春就給這屋裏原本侍立的兩個丫鬟一人一個封紅,那兩個丫鬟看了看挑簾丫鬟的臉色,這才道謝接過。
熙和長公主的房裏和之前有了不同,如瑾順著前廊走過去,隔窗聽見裏頭說笑的聲音,聽不太清,但比之前的寂靜有了些許暖和氣兒。她意外聽到有極其年輕的女子響亮的笑聲,心中不由納罕,滿院子仆婢都屏氣斂聲的,是誰敢在威儀的熙和長公主麵前開懷大笑呢?
及至進了屋門,繞過屏風,穿過幾道門進了西頭暖閣,如瑾才看見大笑的人。
果然是個嬌小少女,一身杏黃衫子,碧藍的發帶隨著滿頭青絲垂在腰際,她一笑,那柔軟的發帶就跟著飄動,完美顯露出女子的嫋娜和小姑娘特有的朝氣。見如瑾進了門,這姑娘就將如瑾上下打量一番,然後問那引路的丫鬟:“這位就是長平王府新進的側妃嗎?”
丫鬟笑著答說:“是。”
卻並沒有稱呼那姑娘的名號,態度十分熟稔,因此如瑾也不能知曉發問的是誰,隻禮貌地朝其含笑點了一下頭,隨後立即將注意力轉到榻上端坐的熙和長公主那裏去,恭敬行禮,問過好之後便說,“……冒昧前來,打擾您了。”
熙和長公主屋裏人不多,以她的身份,跟前卻沒有大堆的丫鬟婆子環繞,顯見是個極其喜歡清淨的人了。暖閣裏地方不寬敞,卻立了幾盆頗為碩大的君子蘭,正是打苞開放的時候,葉子肥厚,花瓣舒展,一下子將整個屋子都點亮了。
長公主一身棕綠色的長衫,坐在嵌著螺鈿的暖榻之上,仿佛也是一株豐滿雍容的蘭。見著如瑾行禮,她露出長輩特有的慈愛笑容,隻是一絲,還帶著陌生人的疏離感,說道:“起來吧。坐。”指了指榻邊安放的雕紋扶手椅。
如瑾欠身道謝,忖度著位置,不敢托大,到椅子下首的繡墩上坐了。
長公主笑道:“聽說你早就來了,她們不敢來擾我,倒讓你久等。”
“並沒等多久。看書習字都是養性大事,最忌打擾,妾身未打招呼就過來,原本就不該亂了您的正常起居。”
“什麽大事,不過消遣罷了。”
長公主笑了笑,說起閑話,問如瑾最近在做什麽。如瑾便將府裏準備過年的閑事撿著有趣的說了兩件,長公主含笑淡淡地聽著。
這期間,方才那個黃衫少女一直在旁邊歪著頭聽,明亮的眼睛忽閃著,興致勃勃的樣子。如瑾便禮貌地主動問起,“……妾身眼拙,不知這位是?”
熙和長公主跟前的丫鬟嬤嬤正要答言,那少女率先笑著開了口:“我叫翎兒。”
這說了等於沒說。
見如瑾疑惑,旁邊嬤嬤就補充說,“是我們欣華郡主的千金。”
如瑾就知道是熙和長公主的外孫女了。
熙和長公主生了二子一女,女兒就是欣華郡主。熙和對女兒向來疼寵,將之嫁到了世受皇恩的藺國公府,如今正是國公府的世子夫人。欣華郡主年過三十隻生了一個女兒,姓高,單名翎。如瑾看著眼前少女的嬌憨之態,便知她是自小被人寵慣的。
按著輩分,欣華郡主和長平王是姑舅姐弟,高翎原比如瑾矮了一輩。但如瑾時刻記著自己的側室身份,在長公主府更不可托大,於是便站起來朝高翎笑道:“原來是國公府的世子千金。”
高翎朝如瑾眨了眨眼,笑眯眯的。
熙和長公主就招手讓外孫女到身邊去,“不懂禮數,見了藍妃,這半日都不知道行禮問好。”雖是數落,語氣中卻滿是疼溺,與她一貫的威嚴很是不同。
如瑾褪了手上的碧玉鐲子,笑向高翎道:“不知今日會遇見你,頭次見麵,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權且將這當做見麵禮,你可不要嫌棄。”
高翎看了看那鐲子,一伸手,露出半截雪腕,也將自己手上的鐲子露了出來,“真巧,我也帶著一個,顏色樣子都差不多呢!”說著笑著接過如瑾的禮,“那我不客氣啦,多謝藍妃。”將鐲子套在了另一隻手上,比一比,若不細看,還真能湊成一對。
熙和長公主摟了外孫女,笑道:“前幾日還嚷嚷這鐲子碎了一隻,這下正好補齊了。”
如瑾沒想到還有這等事,頗為意外,“可真巧。”
高翎往如瑾手腕上瞄了一瞄,“藍妃也隻戴了一隻,另一隻呢?也和我的一樣壞了嗎。”
“不是。”如瑾笑著解釋,“若是損了另一隻,這隻我也不好拿出來送人了。原是我平時就喜歡戴一隻,右手若也戴了,行動總覺不方便。”
高翎便恍然點頭,“噢,我明白了。我院子裏有幾個小丫頭一隻鐲子也不帶,有次我問起,賞你們的東西怎麽都不戴呢,她們也說幹活時怕碰壞了。”
熙和長公主目視外孫,肅一肅臉,“翎兒,平日怎麽教你的,言辭有度,出口先三思。”
高翎眨了兩下眼睛,想了一瞬,繼而露出訕訕之色,忙朝如瑾道歉,“你……別多心,我沒別的意思。”
如瑾笑道:“我怎會多心,原本我平日裏也做事幹活,跟著手巧的丫鬟學繡工,因為自己笨,就恨不得將所有鎦子鐲子都除去,才能下得去針。”
熙和長公主聞言微笑:“你倒不怕被人知道你笨,到處宣揚。”
“我原本就不靈巧,便是到處跟人家說我有多聰明,恐怕人家也不信,還要反過來笑話我。”如瑾笑著拉家常,“小時候跟著家裏的先生念書,識字讀書都有限,倒是先生平日講的道理記住了一些,譬如,人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莫奢求,莫逞強,是什麽樣的人,處在什麽樣的位置,就說什麽話做什麽事。我知道自己笨,便也不逞強做伶俐人了。”
長公主微微揚眉。
高翎靠在祖母懷裏,接口道:“我也不靈巧,繡活也做不好。看我這個繡囊,就是自己花了大半年才做出來的,結果還是針腳歪斜。”她將裙上掛的一個小巧囊袋舉在手裏給如瑾看,又問如瑾身上的繡囊,“你那個是自己做的嗎?”作勢向前伸鼻子聞了聞,“好像有點香味兒。”
如瑾點頭:“是香囊,卻不是我做的,我繡不來這些東西,比你差得遠了。”
高翎被誇獎似乎很高興,就打開了話匣子:“上次我進宮,聽見有宮女說起你的香囊,她們說有人聞過,可刺鼻了,說你是為了掩飾身上的氣味。但我現在聞著還不錯呀,並沒有她們說的那樣濃烈,可見‘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實在不錯。”
熙和長公主皺了眉,“翎兒,適才說你什麽,才一會便忘了麽?念著你自小身子弱,大家沒有嚴厲管教你,看來越發不成樣子了。”
教訓這外孫女,長公主的眼角餘光卻瞥著如瑾,看她的反應。
高翎說到興頭上,猛然受了外祖母訓斥,又當著外人,不由愣住,像一隻正在盛放的花朵瞬間打蔫,一下子萎頓了,“我……我沒……”
如瑾眼角眉梢未曾動一下,一直含笑聽著,見長公主發脾氣,便從椅上站了起來,“您莫要責備翎姑娘,她年幼天真,一派爛漫,心直口快的性子實在很討喜。且她說的本也是實情,前幾次進宮的時候天氣還熱,我這自幼的毛病,身上味道的確是重一些。近來天寒地凍才好些,翎姑娘並非虛言。您這樣責備她說實話,豈不讓她不知所措了。”
見熙和長公主要開口,如瑾緊接著笑道,“若說言辭有度,客套守禮,您和國公府教導出來的姑娘在外人跟前定然不會錯了禮數。但王爺原是您的親侄,又是翎姑娘表舅,所謂姑舅親,輩輩親,皇族天家也是不例外的。翎姑娘定然沒將我當外人,這才有了上頭的話,不信您問問她,是也不是?”
又朝高翎道,“既然說起我這毛病,我就厚著臉皮問一問,你可知道什麽管用的偏方麽?我之前用過一個,短期內挺好用的,可是後來又時好時壞,我正犯愁,到處尋摸方子呢。翎姑娘若是知道,可千萬幫忙告訴我。”
天光昏暗,侍女輕手輕腳進來點了燈燭。火光一亮,熙和長公主眼中便也有光芒閃過。
室內漸漸亮堂起來,如瑾看見長公主露了笑容,皺起的眉頭也隨之舒展,說起話來,語氣也比一開始親近了許多,“你這孩子,長篇大論替她開脫,我若再當著你的麵教訓她,倒駁了你的麵子。好吧,就等你走了,我再好好給她說道說道。”
“外婆……”高翎咬著嘴唇,拉著熙和的袖子,可憐巴巴。
如瑾彎唇含笑。
熙和長公主伸指戳外孫女的額頭,“藍妃問你話呢,有沒有偏方啊,你怎麽不答?”
高翎嘟嘴,“沒有……”又將眼可憐巴巴地看向如瑾,“等我見著了,一定告訴你。”
“那就先多謝翎姑娘了。”
如瑾笑著,將話題引向了那日的及笄禮,鄭重感謝了一番,又與熙和長公主聊起無傷大的內宅瑣事。熙和的態度真正變成了慈祥長輩,一邊聽著,一邊自己也說起來,屋中氣氛就漸漸融洽。
一直過了好半天,外頭侍女進來稟報晚飯擺好了,長公主留如瑾吃飯,如瑾推拒著告了辭。熙和也沒強留,命人好好送如瑾主仆出府。
天已經完全黑透了,明亮的星子滿夜空閃著,薄雲隨風而動。
如瑾帶著丫鬟坐在馬車裏,讓將車窗開了一道小縫透氣。冬日的夜風吹進來,又涼又洌,卻正好可以衝散在長公主暖閣坐久了之後的些許頭暈。長公主年高體衰,屋裏火籠太旺,實在烤的慌。
吉祥遞過新換了炭火的手爐給如瑾,低聲議論,“那位藺國公府的孫小姐……是真的年幼不懂事麽?看她也有十二三歲的模樣了,又是大家出身,怎會被寵成這般不知分寸。”
如瑾隔著車窗的一點點縫隙遙望車外燈火。遠遠近近的華燈,或安靜或嘈雜的條條街道,是她正在居住的京城。這樣的夜景她看過的次數不算多,卻也不少了,隻是此時看來,與以前有了不同。以前那些燈火俱都渺遠,像是隔江聽寺鍾的感覺,隻是一團團虛光。最近,虛光卻正漸漸變得實在,有了輪廓,似乎也有了溫度。
若是劉雯的小擺件能夠大量出活……做出來放店裏賣豈不是好?
自然,不會真拿了劉雯的手藝去賣,雇一些手巧的匠人專門做這些東西,就像用繡娘給繡品鋪子供貨似的,做出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滿滿擺上整間店麵,該多有趣!隻要想想,就覺得心裏歡喜。
如瑾不由雀躍,開始盤算怎麽著手。最先得跟劉雯打聲招呼,看她願不願意加入進來,像挑梁繡娘一樣做個匠人師傅,教給下頭的匠人手藝。然後,做什麽為主,在哪裏開鋪子,最開始要怎麽籌謀讓京裏人接受這個東西,做富人的生意還是平民的生意……樁樁件件,都要打算仔細。回去就找彭進財商量一下吧,他在外頭經營久了,定有許多好點子。
越想越是思路清晰,如瑾不由嘴角微翹,認認真真地打算起來。
這時候,門外卻有腳步聲響,溫和的帶著笑意的聲音傳進來,之前去通稟的那個丫鬟進了屋。“藍妃,公主練完了字,請您過去說話。”
如瑾從思緒中回神,這才想起自己身在何方,不由暗笑,怎麽這時候盤算起生意來了,應該打起精神過了眼前的關才是啊,熙和長公主跟前可不能馬虎。
遂含笑站起身來,朝那丫鬟微微點頭,“勞煩您了。”
那丫鬟笑著說“客氣”,挑了簾子,請如瑾出門。後頭吳竹春就給這屋裏原本侍立的兩個丫鬟一人一個封紅,那兩個丫鬟看了看挑簾丫鬟的臉色,這才道謝接過。
熙和長公主的房裏和之前有了不同,如瑾順著前廊走過去,隔窗聽見裏頭說笑的聲音,聽不太清,但比之前的寂靜有了些許暖和氣兒。她意外聽到有極其年輕的女子響亮的笑聲,心中不由納罕,滿院子仆婢都屏氣斂聲的,是誰敢在威儀的熙和長公主麵前開懷大笑呢?
及至進了屋門,繞過屏風,穿過幾道門進了西頭暖閣,如瑾才看見大笑的人。
果然是個嬌小少女,一身杏黃衫子,碧藍的發帶隨著滿頭青絲垂在腰際,她一笑,那柔軟的發帶就跟著飄動,完美顯露出女子的嫋娜和小姑娘特有的朝氣。見如瑾進了門,這姑娘就將如瑾上下打量一番,然後問那引路的丫鬟:“這位就是長平王府新進的側妃嗎?”
丫鬟笑著答說:“是。”
卻並沒有稱呼那姑娘的名號,態度十分熟稔,因此如瑾也不能知曉發問的是誰,隻禮貌地朝其含笑點了一下頭,隨後立即將注意力轉到榻上端坐的熙和長公主那裏去,恭敬行禮,問過好之後便說,“……冒昧前來,打擾您了。”
熙和長公主屋裏人不多,以她的身份,跟前卻沒有大堆的丫鬟婆子環繞,顯見是個極其喜歡清淨的人了。暖閣裏地方不寬敞,卻立了幾盆頗為碩大的君子蘭,正是打苞開放的時候,葉子肥厚,花瓣舒展,一下子將整個屋子都點亮了。
長公主一身棕綠色的長衫,坐在嵌著螺鈿的暖榻之上,仿佛也是一株豐滿雍容的蘭。見著如瑾行禮,她露出長輩特有的慈愛笑容,隻是一絲,還帶著陌生人的疏離感,說道:“起來吧。坐。”指了指榻邊安放的雕紋扶手椅。
如瑾欠身道謝,忖度著位置,不敢托大,到椅子下首的繡墩上坐了。
長公主笑道:“聽說你早就來了,她們不敢來擾我,倒讓你久等。”
“並沒等多久。看書習字都是養性大事,最忌打擾,妾身未打招呼就過來,原本就不該亂了您的正常起居。”
“什麽大事,不過消遣罷了。”
長公主笑了笑,說起閑話,問如瑾最近在做什麽。如瑾便將府裏準備過年的閑事撿著有趣的說了兩件,長公主含笑淡淡地聽著。
這期間,方才那個黃衫少女一直在旁邊歪著頭聽,明亮的眼睛忽閃著,興致勃勃的樣子。如瑾便禮貌地主動問起,“……妾身眼拙,不知這位是?”
熙和長公主跟前的丫鬟嬤嬤正要答言,那少女率先笑著開了口:“我叫翎兒。”
這說了等於沒說。
見如瑾疑惑,旁邊嬤嬤就補充說,“是我們欣華郡主的千金。”
如瑾就知道是熙和長公主的外孫女了。
熙和長公主生了二子一女,女兒就是欣華郡主。熙和對女兒向來疼寵,將之嫁到了世受皇恩的藺國公府,如今正是國公府的世子夫人。欣華郡主年過三十隻生了一個女兒,姓高,單名翎。如瑾看著眼前少女的嬌憨之態,便知她是自小被人寵慣的。
按著輩分,欣華郡主和長平王是姑舅姐弟,高翎原比如瑾矮了一輩。但如瑾時刻記著自己的側室身份,在長公主府更不可托大,於是便站起來朝高翎笑道:“原來是國公府的世子千金。”
高翎朝如瑾眨了眨眼,笑眯眯的。
熙和長公主就招手讓外孫女到身邊去,“不懂禮數,見了藍妃,這半日都不知道行禮問好。”雖是數落,語氣中卻滿是疼溺,與她一貫的威嚴很是不同。
如瑾褪了手上的碧玉鐲子,笑向高翎道:“不知今日會遇見你,頭次見麵,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權且將這當做見麵禮,你可不要嫌棄。”
高翎看了看那鐲子,一伸手,露出半截雪腕,也將自己手上的鐲子露了出來,“真巧,我也帶著一個,顏色樣子都差不多呢!”說著笑著接過如瑾的禮,“那我不客氣啦,多謝藍妃。”將鐲子套在了另一隻手上,比一比,若不細看,還真能湊成一對。
熙和長公主摟了外孫女,笑道:“前幾日還嚷嚷這鐲子碎了一隻,這下正好補齊了。”
如瑾沒想到還有這等事,頗為意外,“可真巧。”
高翎往如瑾手腕上瞄了一瞄,“藍妃也隻戴了一隻,另一隻呢?也和我的一樣壞了嗎。”
“不是。”如瑾笑著解釋,“若是損了另一隻,這隻我也不好拿出來送人了。原是我平時就喜歡戴一隻,右手若也戴了,行動總覺不方便。”
高翎便恍然點頭,“噢,我明白了。我院子裏有幾個小丫頭一隻鐲子也不帶,有次我問起,賞你們的東西怎麽都不戴呢,她們也說幹活時怕碰壞了。”
熙和長公主目視外孫,肅一肅臉,“翎兒,平日怎麽教你的,言辭有度,出口先三思。”
高翎眨了兩下眼睛,想了一瞬,繼而露出訕訕之色,忙朝如瑾道歉,“你……別多心,我沒別的意思。”
如瑾笑道:“我怎會多心,原本我平日裏也做事幹活,跟著手巧的丫鬟學繡工,因為自己笨,就恨不得將所有鎦子鐲子都除去,才能下得去針。”
熙和長公主聞言微笑:“你倒不怕被人知道你笨,到處宣揚。”
“我原本就不靈巧,便是到處跟人家說我有多聰明,恐怕人家也不信,還要反過來笑話我。”如瑾笑著拉家常,“小時候跟著家裏的先生念書,識字讀書都有限,倒是先生平日講的道理記住了一些,譬如,人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莫奢求,莫逞強,是什麽樣的人,處在什麽樣的位置,就說什麽話做什麽事。我知道自己笨,便也不逞強做伶俐人了。”
長公主微微揚眉。
高翎靠在祖母懷裏,接口道:“我也不靈巧,繡活也做不好。看我這個繡囊,就是自己花了大半年才做出來的,結果還是針腳歪斜。”她將裙上掛的一個小巧囊袋舉在手裏給如瑾看,又問如瑾身上的繡囊,“你那個是自己做的嗎?”作勢向前伸鼻子聞了聞,“好像有點香味兒。”
如瑾點頭:“是香囊,卻不是我做的,我繡不來這些東西,比你差得遠了。”
高翎被誇獎似乎很高興,就打開了話匣子:“上次我進宮,聽見有宮女說起你的香囊,她們說有人聞過,可刺鼻了,說你是為了掩飾身上的氣味。但我現在聞著還不錯呀,並沒有她們說的那樣濃烈,可見‘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實在不錯。”
熙和長公主皺了眉,“翎兒,適才說你什麽,才一會便忘了麽?念著你自小身子弱,大家沒有嚴厲管教你,看來越發不成樣子了。”
教訓這外孫女,長公主的眼角餘光卻瞥著如瑾,看她的反應。
高翎說到興頭上,猛然受了外祖母訓斥,又當著外人,不由愣住,像一隻正在盛放的花朵瞬間打蔫,一下子萎頓了,“我……我沒……”
如瑾眼角眉梢未曾動一下,一直含笑聽著,見長公主發脾氣,便從椅上站了起來,“您莫要責備翎姑娘,她年幼天真,一派爛漫,心直口快的性子實在很討喜。且她說的本也是實情,前幾次進宮的時候天氣還熱,我這自幼的毛病,身上味道的確是重一些。近來天寒地凍才好些,翎姑娘並非虛言。您這樣責備她說實話,豈不讓她不知所措了。”
見熙和長公主要開口,如瑾緊接著笑道,“若說言辭有度,客套守禮,您和國公府教導出來的姑娘在外人跟前定然不會錯了禮數。但王爺原是您的親侄,又是翎姑娘表舅,所謂姑舅親,輩輩親,皇族天家也是不例外的。翎姑娘定然沒將我當外人,這才有了上頭的話,不信您問問她,是也不是?”
又朝高翎道,“既然說起我這毛病,我就厚著臉皮問一問,你可知道什麽管用的偏方麽?我之前用過一個,短期內挺好用的,可是後來又時好時壞,我正犯愁,到處尋摸方子呢。翎姑娘若是知道,可千萬幫忙告訴我。”
天光昏暗,侍女輕手輕腳進來點了燈燭。火光一亮,熙和長公主眼中便也有光芒閃過。
室內漸漸亮堂起來,如瑾看見長公主露了笑容,皺起的眉頭也隨之舒展,說起話來,語氣也比一開始親近了許多,“你這孩子,長篇大論替她開脫,我若再當著你的麵教訓她,倒駁了你的麵子。好吧,就等你走了,我再好好給她說道說道。”
“外婆……”高翎咬著嘴唇,拉著熙和的袖子,可憐巴巴。
如瑾彎唇含笑。
熙和長公主伸指戳外孫女的額頭,“藍妃問你話呢,有沒有偏方啊,你怎麽不答?”
高翎嘟嘴,“沒有……”又將眼可憐巴巴地看向如瑾,“等我見著了,一定告訴你。”
“那就先多謝翎姑娘了。”
如瑾笑著,將話題引向了那日的及笄禮,鄭重感謝了一番,又與熙和長公主聊起無傷大的內宅瑣事。熙和的態度真正變成了慈祥長輩,一邊聽著,一邊自己也說起來,屋中氣氛就漸漸融洽。
一直過了好半天,外頭侍女進來稟報晚飯擺好了,長公主留如瑾吃飯,如瑾推拒著告了辭。熙和也沒強留,命人好好送如瑾主仆出府。
天已經完全黑透了,明亮的星子滿夜空閃著,薄雲隨風而動。
如瑾帶著丫鬟坐在馬車裏,讓將車窗開了一道小縫透氣。冬日的夜風吹進來,又涼又洌,卻正好可以衝散在長公主暖閣坐久了之後的些許頭暈。長公主年高體衰,屋裏火籠太旺,實在烤的慌。
吉祥遞過新換了炭火的手爐給如瑾,低聲議論,“那位藺國公府的孫小姐……是真的年幼不懂事麽?看她也有十二三歲的模樣了,又是大家出身,怎會被寵成這般不知分寸。”
如瑾隔著車窗的一點點縫隙遙望車外燈火。遠遠近近的華燈,或安靜或嘈雜的條條街道,是她正在居住的京城。這樣的夜景她看過的次數不算多,卻也不少了,隻是此時看來,與以前有了不同。以前那些燈火俱都渺遠,像是隔江聽寺鍾的感覺,隻是一團團虛光。最近,虛光卻正漸漸變得實在,有了輪廓,似乎也有了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