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這麽快便被放了出來,還即將前往西北主持軍務,立即引發了楊廷和等人的不滿。
他們很快便組織了不少官員上疏反對。
但朱宸濠對那些針對王瓊的奏疏完全不理。
皇帝的態度也讓那幫文官知道,王瓊的複出已是板上釘釘,根本無法阻止。
對此,他們也是頗感無奈。
而王瓊也知道如今在這座北京城裏,看自己不爽的人很多,所以他並沒有多耽擱,很快就帶著寫亦虎仙之子馬黑麻離京往西北而去。
既然已經將哈密之事全權委派給了王瓊,朱宸濠也就不在此事上過多糾結,轉頭便將精力投入到了其他事項上。
實驗營地的地址已然確定,好幾隻流民建工隊已投入進去,正熱火朝天地修建著。
去往全國各地煉鐵廠搜尋新冶煉技術的人也派了出去。
派出去的人,還都是一些有一定經驗的匠人。
也隻有他們,才能判斷出所看見的東西有沒有價值。
而隻要他們覺得有用的,就都會連人帶技術全部弄回京城。
時間已來到了二月。
不過天氣依然寒冷。
而對大明來說,二月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月份。
因為三年一次的科舉會試,就要開始了。
這也是天下讀書人翹首以盼的日子。
京城內,早已聚集了大量從天南地北趕來參加考試的士子。
雖然是在北京城開考,可南方來的考生卻明顯要多於北方的考生。
這也是因為明朝南北鄉試的錄取名額並不對等。
朱重八時南方一般比北方多一百餘人。
比如洪武三年,南方通過鄉試成為舉人的,有310人。
而北方,則隻有200人。
到了中後期,雖然南北雙方鄉試錄取的總數都增加了,可兩地數量比例差卻更大了。
就像英宗朱祁鎮時期,一次鄉試南方成功被錄為舉人的,多達485人。
可北方,則隻有255人。
兩邊的數量比,由洪武時相差100多人變成了差200多人。
明朝科考除了分南北兩地外,其實還將廣西、雲南這些在當時不發達的省份單獨劃出來,所取的舉人也不算在南北之內。
而會試時,這些士子所考的題目也不一樣。
分為南卷、北卷和中卷三卷。
各卷的錄取比例也完全不同。
其中南卷的錄取比例高達55%。
北卷則隻有35%。
至於中卷,則隻有10%了。
中卷那種隻針對欠發達地區的政策先不提,這裏隻說說南北差異。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自漢以後的曆史走向所造成的。
畢竟大一統王朝一旦發生大亂,基本上都是北方先亂。
而北方一亂,長江以北的人口就會大量逃往南方。
再加上南方土地肥沃,在北人帶著自己的先進科技到來後,經濟便越來越發達,人口自然也要比北方多。
物質條件好了,安心讀書的人自然也多,那麽考生的質量當然也要高於北方。
這就使得,若是不分卷考試,隻擇優錄取的話,那麽基本上就沒北方和那些欠發達地區什麽事兒了。
比如洪武三十年,就發生了南北榜事件。
那一場會試,所有被錄取的進士,全都是南方人。
結果天下嘩然。
朱重八一怒之下當即人頭滾滾,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被殺。
其後朱重八親自閱卷,結果最終所取的進士又全都是北人。
以朱重八的水平,自然不可能是從那些士子們所寫的內容來評判。
他那樣做,隻不過是為了給天下一個交代而已。
至於公不公平,根本不重要。
而這次事件,也直接造成了南北分卷製度的產生。
最早的時候,考試時隻分南北兩卷。
南方士子錄取六成,而北方隻錄四成。
可廣西、雲南那些地方,考生的質量在當時的確堪憂,每次考試都上榜不了幾個。
於是朝廷為了地域平衡,又加了個中卷。
這樣就算地方教育水平再差,也能有一定的人得中進士。
現在的高考其實也分地域。
由於做不到絕對的公平,所以就有了高考移民的出現。
如今聚集在京城應考的士子,當然不止是去年那些剛考取舉人的學子。
更多的,則是那幫往屆會試落榜之人。
好些人都是連續考許多屆,直到考上或考死為止。
當然也有心灰意冷,考過幾屆之後便放棄了的。
這些人裏,有回到家鄉寄情山水的,比如那個號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
也有進入朝廷大員府邸,成為幕僚的。
選這條路最有名的,當然是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徐文長了。
還有不少人,則是以舉人的身份跑去吏部掛個號,看能不能有個補缺的機會。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剛好有某個官員死了,朝廷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合適之人去頂替,於是某個舉人的春天便來到了。
<a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 id="wzsy">xiaoshuting.info</a>
明朝的科舉,還不如之前的朝代,不但隻剩下了進士一科,還規定所有考試內容都隻能出自於四書五經。
更糟糕的是,由於朱重八的推崇,這用於科考的四書五經還大多得用朱熹集注的。
也就是說,所有考生學的,都是朱熹的《四書集注》或《詩經集傳》這類,帶著強烈個人印跡的東西。
整個大明,幾乎就隻剩下了朱熹這一家之言。
就連王大聖人這麽聰明絕頂之人都受到了毒害,年輕時也去搞啥格物致知。
結果對著一片竹林格了好些天,差點兒沒把自己給格死。
好在最後懸崖勒馬,知道被朱熹給忽悠了,於是轉而研究起心學來。
而王守仁雖然撿回來了一條命,卻因為當時沒日沒夜地格物而落下了個病根兒。
大概應該是得了慢性肺炎這類的病。
曆史上王守仁之所以隻活到五十多歲,也跟這個病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那位朱聖人,朱宸濠可沒多大的好感。
可是因為朱重八的原因,他對朱熹也感到很是棘手。
其實,如今這種情況還已經算是好的了。
要知道,朱重八當年可是一度想認那位朱大聖人當自家老祖宗的。
好在朱熹在當時還沒死太久,家族傳承啥的都很清晰,朱重八也怕自己亂認後會被世人所恥笑,於是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
否則要是老朱真認下了朱熹當老祖,那恐怕就再也沒法擺脫這位聖人對大明學子的思想把控了。
畢竟大明可是以孝治天下,朱宸濠再離譜,也不敢欺師滅祖啊。
他們很快便組織了不少官員上疏反對。
但朱宸濠對那些針對王瓊的奏疏完全不理。
皇帝的態度也讓那幫文官知道,王瓊的複出已是板上釘釘,根本無法阻止。
對此,他們也是頗感無奈。
而王瓊也知道如今在這座北京城裏,看自己不爽的人很多,所以他並沒有多耽擱,很快就帶著寫亦虎仙之子馬黑麻離京往西北而去。
既然已經將哈密之事全權委派給了王瓊,朱宸濠也就不在此事上過多糾結,轉頭便將精力投入到了其他事項上。
實驗營地的地址已然確定,好幾隻流民建工隊已投入進去,正熱火朝天地修建著。
去往全國各地煉鐵廠搜尋新冶煉技術的人也派了出去。
派出去的人,還都是一些有一定經驗的匠人。
也隻有他們,才能判斷出所看見的東西有沒有價值。
而隻要他們覺得有用的,就都會連人帶技術全部弄回京城。
時間已來到了二月。
不過天氣依然寒冷。
而對大明來說,二月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月份。
因為三年一次的科舉會試,就要開始了。
這也是天下讀書人翹首以盼的日子。
京城內,早已聚集了大量從天南地北趕來參加考試的士子。
雖然是在北京城開考,可南方來的考生卻明顯要多於北方的考生。
這也是因為明朝南北鄉試的錄取名額並不對等。
朱重八時南方一般比北方多一百餘人。
比如洪武三年,南方通過鄉試成為舉人的,有310人。
而北方,則隻有200人。
到了中後期,雖然南北雙方鄉試錄取的總數都增加了,可兩地數量比例差卻更大了。
就像英宗朱祁鎮時期,一次鄉試南方成功被錄為舉人的,多達485人。
可北方,則隻有255人。
兩邊的數量比,由洪武時相差100多人變成了差200多人。
明朝科考除了分南北兩地外,其實還將廣西、雲南這些在當時不發達的省份單獨劃出來,所取的舉人也不算在南北之內。
而會試時,這些士子所考的題目也不一樣。
分為南卷、北卷和中卷三卷。
各卷的錄取比例也完全不同。
其中南卷的錄取比例高達55%。
北卷則隻有35%。
至於中卷,則隻有10%了。
中卷那種隻針對欠發達地區的政策先不提,這裏隻說說南北差異。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自漢以後的曆史走向所造成的。
畢竟大一統王朝一旦發生大亂,基本上都是北方先亂。
而北方一亂,長江以北的人口就會大量逃往南方。
再加上南方土地肥沃,在北人帶著自己的先進科技到來後,經濟便越來越發達,人口自然也要比北方多。
物質條件好了,安心讀書的人自然也多,那麽考生的質量當然也要高於北方。
這就使得,若是不分卷考試,隻擇優錄取的話,那麽基本上就沒北方和那些欠發達地區什麽事兒了。
比如洪武三十年,就發生了南北榜事件。
那一場會試,所有被錄取的進士,全都是南方人。
結果天下嘩然。
朱重八一怒之下當即人頭滾滾,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被殺。
其後朱重八親自閱卷,結果最終所取的進士又全都是北人。
以朱重八的水平,自然不可能是從那些士子們所寫的內容來評判。
他那樣做,隻不過是為了給天下一個交代而已。
至於公不公平,根本不重要。
而這次事件,也直接造成了南北分卷製度的產生。
最早的時候,考試時隻分南北兩卷。
南方士子錄取六成,而北方隻錄四成。
可廣西、雲南那些地方,考生的質量在當時的確堪憂,每次考試都上榜不了幾個。
於是朝廷為了地域平衡,又加了個中卷。
這樣就算地方教育水平再差,也能有一定的人得中進士。
現在的高考其實也分地域。
由於做不到絕對的公平,所以就有了高考移民的出現。
如今聚集在京城應考的士子,當然不止是去年那些剛考取舉人的學子。
更多的,則是那幫往屆會試落榜之人。
好些人都是連續考許多屆,直到考上或考死為止。
當然也有心灰意冷,考過幾屆之後便放棄了的。
這些人裏,有回到家鄉寄情山水的,比如那個號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
也有進入朝廷大員府邸,成為幕僚的。
選這條路最有名的,當然是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徐文長了。
還有不少人,則是以舉人的身份跑去吏部掛個號,看能不能有個補缺的機會。
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剛好有某個官員死了,朝廷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合適之人去頂替,於是某個舉人的春天便來到了。
<a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 id="wzsy">xiaoshuting.info</a>
明朝的科舉,還不如之前的朝代,不但隻剩下了進士一科,還規定所有考試內容都隻能出自於四書五經。
更糟糕的是,由於朱重八的推崇,這用於科考的四書五經還大多得用朱熹集注的。
也就是說,所有考生學的,都是朱熹的《四書集注》或《詩經集傳》這類,帶著強烈個人印跡的東西。
整個大明,幾乎就隻剩下了朱熹這一家之言。
就連王大聖人這麽聰明絕頂之人都受到了毒害,年輕時也去搞啥格物致知。
結果對著一片竹林格了好些天,差點兒沒把自己給格死。
好在最後懸崖勒馬,知道被朱熹給忽悠了,於是轉而研究起心學來。
而王守仁雖然撿回來了一條命,卻因為當時沒日沒夜地格物而落下了個病根兒。
大概應該是得了慢性肺炎這類的病。
曆史上王守仁之所以隻活到五十多歲,也跟這個病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那位朱聖人,朱宸濠可沒多大的好感。
可是因為朱重八的原因,他對朱熹也感到很是棘手。
其實,如今這種情況還已經算是好的了。
要知道,朱重八當年可是一度想認那位朱大聖人當自家老祖宗的。
好在朱熹在當時還沒死太久,家族傳承啥的都很清晰,朱重八也怕自己亂認後會被世人所恥笑,於是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
否則要是老朱真認下了朱熹當老祖,那恐怕就再也沒法擺脫這位聖人對大明學子的思想把控了。
畢竟大明可是以孝治天下,朱宸濠再離譜,也不敢欺師滅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