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明二年,公元947年,三月十三。


    張昭派代北、河東老人,左神衛軍大將軍安叔千親自到河東,勸說劉知遠放棄割據,自太原南下到東京朝見。


    劉知遠怒極,大罵安叔千是叛徒,並將安叔千以及隨行三十餘人盡皆扣押。


    三月二十,得到劉知遠扣押安叔千的消息後。


    張昭以和田郡公、山南行省平章劉再升為山南都部署,持節都督山南諸軍,防備南平、南唐諸國異動。


    以酒泉郡公、江淮行省平章、徐州府武寧軍節度使馬昭遠(馬鷂子)為兩淮都部署。


    持節都督兩淮諸軍,防備南唐,特別是防備淮北賊李仁恕和南唐壽州清淮軍節度使劉仁瞻。


    以譙國公、關中行省平章、長安留守曹元忠為關中都部署,持節都督關中諸軍防備孟蜀。


    命剛到東京的陰正奇(陰鷂子)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東京七門兵馬使,率左龍驤衛三千精銳,鎮守神都洛陽和東京開封府。


    尚書令張希崇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直隸平章,總攬朝政為留守。


    張昭則抽調親軍憾山都、神機營等馬步甲士、駱駝炮軍、分金銳士三千人。


    左右羽林衛、左右金吾衛、右龍驤衛、右千牛衛等六衛一萬八千精銳。


    禁軍瀚海鎮、玉成鎮、鷹揚鎮、豐安鎮、神威鎮,五鎮兩萬人。


    許昌府忠武軍、歸德府歸德軍、濟寧府泰寧軍(兗州)、鄆州府天平軍四節度使牙兵各千人,共四千人。


    這親軍六衛一都,禁軍五鎮,牙兵四鎮,共動員步騎四萬五千人。


    其中親衛右千牛衛,禁軍神威鎮,為原後晉禁軍整合而成。


    再征調河西義從三千騎,關中義從一千騎,河西團結弓手兩千人,關中團結弓手兩千人,河南團結健兒五千人,一共一萬三千人。


    這一共五萬八千人,加上親軍、禁軍自己帶的子侄兄弟輔兵兩萬餘,一共八萬大軍。


    並征調河南民夫十三萬參與運輸,共二十餘萬人,號稱三十萬大軍。


    隨後張昭再命河北省平章、常山府彰德軍節度使符彥卿北上到魏、搏、貝一帶招募河北義士,堵住劉知遠東進膠東的可能,也為防備契丹人南下。


    幽雲行省平章、北平府範陽軍節度使高行周則潛入到滄州一帶,一邊招募幽雲健兒,一邊收攏在名義上投靠了劉知遠的滄州橫海軍牙兵牙將。


    皇甫遇的侄子,左龍驤衛都虞侯皇甫衝與都頭杜知敏等人,則受命率精銳小隊配合錦衣親衛到常山府乃至易、瀛、莫一帶召集義士,準備隨時給劉知遠和契丹人在背後插上一刀。


    而張聖人的好女婿,北平侯、河中府護國軍節度使趙匡讚則調任河陽三鎮節度使。


    率本部護國軍和保義軍牙兵兩千,以及豐安鎮都虞侯武行德一千禁軍守懷州(沁陽)。


    防止劉知遠從潞州、澤州,也就是後世山西長治、晉陽一帶南下攻擊洛陽。


    同時命關中行省平章曹元忠,派留守關中的雄武鎮都虞侯武果兒率一千雄武鎮禁軍,出潼關到河中府,防備劉知遠的晉州建雄軍節度使,順黃河南下攻擊河中府。


    而在西北,張昭命寧夏行省平章、大同侯折從遠,寧夏行省防禦使、大同鎮總兵吳巒,麟州刺史兼麟州兵馬督監、新秦伯楊弘信三人出兵一萬五千。


    從側翼威脅河東,牽製劉知遠的力量,伺機奪取勝州(榆林)一帶。


    命朔方行省平章折德扆、朔方行省防禦使藥元福出兵三千並民夫三萬,沿黃河而下攻擊占據振武軍和豐州的契丹部落,並招降附近的遊牧部族,恢複農墾。


    為此,張昭特意將自己的義子,折從遠次子折德願派回了寧夏,傳達張昭的旨意。


    最後,張昭敕命郭天策抽調精銳文武官員組成主帥參謀軍官團和後勤保障團-王翼司,郭天策任王翼司掌書記。


    任命李穀為王翼司大軍轉運使,負責全盤運輸大軍糧草。


    任命張烈成為王翼司大軍探查使,負責全麵的情報分析和匯總。


    任命閻晉為北麵都部署,全權負責大軍在鄴都-滏水一線的對峙。


    任命慕容信長為大軍先鋒排陣使,李存惠為副使,統帥左右羽林衛、左右金吾衛、鷹揚鎮,以及兩千河西義從為大軍先鋒。


    高懷德、趙匡胤、虎廣、馮繼業、侯仁寶為先鋒兵馬使,從魏州館陶一帶北上探查、騷擾。


    這算是張鉊這十五年來,出兵規模最大的一次了。


    張聖人自己親領九萬大軍,加上符彥卿、高行周等人的一萬五千人,折從遠、吳巒、楊弘信的一萬五千人,折德扆的三千人,一共十一萬三千大軍。


    加上動員的超過二十萬民夫,說是三十萬大軍實際上還保守了。


    而這麽大的陣仗,當然不是單單為了對付劉知遠,就河東鎮的五萬人,用不著張昭盡起全國精銳,張昭這是要連著契丹一起橫掃,先收複燕雲,然後再把契丹人連根拔起。


    四月初一,張昭在開封城北汴水邊築台整軍,各軍將帥到齊後,張昭殺牛羊萬頭犒軍,與九萬精銳在汴水邊誓師。


    並命參知政事、禮、刑二部尚書馮道起草討逆檄文,並傳檄天下。


    張昭在檄文中曆數劉知遠的三大罪。


    一是身為河東衙內兵馬使的時候,沒有勸阻石敬瑭賣國,以至於燕雲之地被契丹所奪,石氏賣國,劉知遠乃是罪魁禍首之一。


    其二、劉知遠領石晉朝廷精兵鎮守國門,契丹兵臨黃河,劉知遠還在遷延不前、左右觀望,坐視契丹禍害中原,有不臣之心。


    其三,石晉滅國之後,劉知遠不思為主報仇,反而勾結契丹,出賣河北之民,妄圖效法石敬瑭,借北虜之力入主中原,再做兒皇帝。


    最後張昭康慨激昂表示,當先擊破劉知遠收複河東,再擊滅契丹,不但要收複燕雲,還要收複遼東、遼西,使金甌無缺。


    。


    。


    已經出井陘關到達恒州的劉知遠接到檄文,隻差點沒被氣死,因為當初石敬瑭賣國,他劉知遠恰恰是極力勸阻的那個。


    而後來耶律德光入中原,完全是杜重威屈膝的結果,他劉知遠當時隻有三萬兵馬,而且契丹還有萬餘人壓在猩口一帶,讓他動彈不得。


    不是他不救,而是不敢救,雖然確有坐看的心思,但還不至於張昭檄文中說的,他是手握重兵就是見死不救。


    更何況從這檄文中來看,就像是他劉知遠才是晉國覆滅的最大原因。


    劉知遠當即就火了,命令郭從義率兵一萬增援郭威。


    潞州昭義軍節度使李萬超率軍五千羊攻懷州。


    他自己則盡起河東鎮馬步軍三萬自恒州南下,準備先打垮貝州前出的符彥卿,然後迂回包抄周軍。


    同時劉知遠命白文珂督促在河東吐穀渾人,必須出最少七千騎跟隨河東兵馬一起南下。


    而最重要的外援契丹,劉知遠命心腹王峻到幽州,催促契丹主耶律阮立刻發兵,自滄州一帶南下與他在貝州匯合。


    咬牙切齒中,劉知遠也讓蘇逢吉起草了討伐張昭的檄文。


    不過蘇逢吉水平不行,不如馮道這樣的文壇大老。


    馮道能把文章寫得犀利無比,將本來反對石敬瑭賣國的劉知遠寫成了最大幫凶,簡直就是禍亂天下的最大罪人。


    可是蘇逢吉不行,除了說明張昭本是應晉主石重貴邀請入中原助拳,卻賴著不走以外,就隻能罵人了。


    他在檄文中罵張昭實際上是吐蕃奴部出身,是吐蕃奴兒,是蕃賊,冒稱大朝忠義之後,說是複興大唐,實際上是蕃賊陷中國,比契丹人還無恥。


    不過張昭在渡黃河的時候接到這份檄文,簡直都笑嘻了。


    蘇逢吉的檄文對他張昭的殺傷力其實有限,因為張家不但有族譜,還有曆代歸義軍節度使的大纛、旌節和大唐諸帝賜下的信物為證。


    而且張昭的父親張承奉可是建了西漢金山國,稱了白衣天子的,對於張昭這樣的皇子出生,當然是要隆重記載在金冊上。


    而曹氏代張以後,對張昭的一舉一動,也都派專人有記載,可以說身份硬的杠杠的。


    但張昭麾下這些心腹,不是連父母甚至連自己生辰八字都不知道的人,就是六穀嗢末出身的身份存疑者。


    他們沒有張昭這樣詳實的證據,經過張昭帶領他們大義歸國後,對於自己的民族身份更為敏感。


    蘇逢吉這一封檄文,那是直接拿著長槍大刀捅他們心髒啊!


    每一個吐蕃奴兒、蕃賊這樣的字眼,都深深刺痛了這些河西勇士的心,是把他們身上的光環扒掉扔進了糞坑中。


    當日,檄文一到,黃河兩岸群情激奮,士氣和殺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就爆炸起來了。


    無數兵將被嚎叫著不斷到張昭帥帳前請命,甘願做撞令郎,一定要去打殺了劉知遠和蘇逢吉。


    呃,檄文本為增強己方戰力,瓦解對方意誌所用。


    但蘇逢吉這一罵,簡直就是神助攻,比張昭大撒幣搞熱血演講都有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瀚海唐兒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到中年紙老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到中年紙老虎並收藏瀚海唐兒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