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駕在北平期間,駐蹕燕王府清和。
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被留在老爹身邊,父子三人感情突飛猛進,有許多話需要-私-聊。
隨行官員多被安置在北平三司官署,擠一擠勉強夠住。
級別低的,隻能隨天子親衛在大營居住。每天被軍漢們的-操-練-聲和喊殺聲包圍,加上朵顏三衛動不動就在校場上跑馬,練習騎射,磨練搶劫水平,住在大營中的官百分之八十以上神經衰弱。即便如此,也不能抱怨。
練兵是為北征大漠,是為揚大明國威。士兵起早貪黑在校場上摸爬滾打,不甘人後,多高的思想覺悟!
敢-抵-製?抱怨擾民?傳進天子耳中,斥責一頓免不了,丟了烏紗都有可能。
朱棣在山東的連串動作,起到了絕佳的震懾作用。不隻隨行官員心驚膽戰,消息傳回南京,六部也是一場地震。
戶部尚書夏元吉帶頭上疏請罪,戶部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等人人自危,生怕明天就要被下崗,順便到大理寺和刑部幾日遊。這還罷了,若是錦衣衛拿著駕帖上門,那才真是大禍臨頭。
證實戶部確有官員同地方勾結,私征糧稅,中飽私囊,一向嫉惡如仇的刑科都給事中周璟立刻上疏,彈劾戶部上下沆瀣一氣,同山東官員勾結,不顧民生疾苦,無視太--祖成法,欺上瞞下,橫征暴斂,以致民不聊生,不罪何以懲後?當苛以重罰!
周璟帶頭,留京的六科給事中,科道禦史,紛紛上疏彈劾戶部違太--祖成憲,不顧民生,應重懲戶部官員。戶部尚書夏元吉更有不察之責,必須摘其烏紗,奪其官印,以儆效尤。
彈劾奏疏送到北平,永樂帝看過之後,隻發回四個字,回京再議。
未過兩日,北平又發來敕命,令戶部尚書夏元吉到浙西治水。敕令到後,五日內動身。
其他戶部官員都被晾在一邊,六科和都察院也沒接到隻言片語。
朝中武麵麵相覷,難道天子不打算繼續追究山東的事了?
不可能。
高高抬起輕輕放下,扇巴掌隻聽響不掉牙,絕不是永樂帝的風格。遑論此事牽涉到朝中與地方勾結,大量貪-汙-受-賄,罔視皇令的嚴重問題。若天子不打算追究,隨駕的戶部官員不會未經大理寺審訊就被摘了腦袋。
若要繼續追究,又為何會派夏尚書去浙西治水?
治水是工部的活吧?讓一個成日同錢糧賬冊打交道的戶部官員主管水利工程建設,不說委派顧問,連個幫手都沒有,未免草率。就算夏尚書愛好廣泛,博覽群書,學習過相關知識,也不代表能將理論完全用於實際。
一旦延誤治水的關鍵時期,關乎成千上萬人的身家性命,豈能如此兒戲!
工部的奏疏如紙片一般飛往北平,工部尚書,左侍郎和員外郎都有治水經驗,在奏疏中自請同夏元吉一起奔赴浙西。三個不能一起去,去一個也好。
在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問題上,永樂朝的多數官員尚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官場傾軋,政-治-鬥爭都可以暫時放到一邊,先解決大事才是根本。
人無完人。
不失大義,略有私心,人之常情。如此,皇帝才會放心安排工作。
要是人人都如-篡-權之前的王莽一般,走路都能用尺子量,皇帝才該睡不安穩。
工部尚書的奏疏快馬加鞭送到北平,朱棣的回複也很快,維持原命。
簡單一句話,一事不煩二主,就是夏元吉了。
這下子,留京官員更摸不透天子到底是什麽心思。到底是看重夏元吉一個人,還是釋放給所有戶部官員的信號?能不能給個提示,好讓大家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安排。
可惜朱棣不是一般人,想完全猜透他的心思,難度不下於徒步登上珠穆朗瑪峰。
留京官員猜不透天子的意圖,心中打鼓。關鍵人物,戶部尚書夏尚書卻打起包裹,帶著隨從奔赴浙西。比起同僚,夏元吉格外的平靜,平靜中甚至有些許期待。
大多數人沒察覺到夏元吉的變化,淵閣七人則是例外。
作為朱棣的機要秘書,七人對天子的了解,多少優於他人。比起身在局中的六部官員,解縉和楊士奇等人更能站在另一個角度觀察這件事。
“天子會動戶部,卻不會處置夏元吉。”
調開夏元吉,令他去浙西治水,正代表天子對他的信任和回護。
永樂帝會繼續重用夏元吉,此事毋庸置疑。會如何處置其他戶部官員,大概要看他們有沒有蹚山東的渾水,踩進去的腳,到底陷了多深。
各地的奏疏依舊按時由通政使司封存,經淵閣,再送往北平。
快馬每日馳騁在官道上,沿途官驛日夜都要有人看守。遇上連夜趕路的急件,不能及時更換馬匹,驛丞到小吏全要獲罪。
北平的氣氛更加緊張。
天子要北征大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千年未變。
從開平衛,興和所和全寧衛聚集起的大軍,吃飯是個不小的問題。餓著肚子的軍隊,再勇猛也沒法打仗。
還有武器,戰馬,袢襖,都要補充到位
順天府下轄州縣,饑荒剛有好轉,實在無力供應大軍就食。陳瑄和宣信的舟師還在路上,糧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糧草隻能從各衛庫倉中調撥。
距離近的寧夏和山西需要防備瓦剌,遼東還等著舟師的糧餉,唯一能擠出餘量的,隻有孟鎮守的大寧。
籌糧的差事攤派下來,孟一個頭兩個大。在廂房裏拉磨似的轉悠,也想不出解決辦法。
糧食,大寧有。
分派下的數量,當真沒有。
三十萬石糧食,搬空大寧的庫倉,把部分田裏種下的耐寒作物全部收割,也隻能勉強湊足三分之二。這還是大寧都司上下努力發展生產的結果。
坐到椅子上,孟十二郎皺著眉頭歎息。
果然是人怕出名豬怕壯。
大寧城有儲糧的消息,鐵定是趙王上報。說什麽以兄弟相待,兄弟就是這麽當的?虧自己沒信,不然心靈定然要受傷害。
朱高燧很是內疚,上門兩次,都是向孟道歉,他當真不是故意的。
“孤和父皇提起此事,隻為表大寧上下屯田之功,哪知……這件事是孤不對。”
親王當麵道歉,垂著腦袋,誠意十足。
即使腦袋上冒青煙,孟也必須咬牙表示,能接到如此光榮的任務,是他的榮幸,是大寧上下的榮幸。
“殿下不必如此,天子有命,臣甘之如飴。”
朱高燧仍是麵帶愧疚,孟的火氣根本沒處發,反倒覺得自己像在欺負人。
按了按額角,被賣了還幫著數鈔票,就是這種感覺?老朱家果然沒一個善茬。
送走了朱高燧,在房間裏轉悠半天始終想不出解決辦法。
孟深吸一口氣,推開房門,不管外邊正下雨,牽馬出府。
他當真沒轍了,隻能去找沈瑄求助。
剛出府門,就遇上了撐傘站在雨中的楊鐸。
雨幕之中,一頂青傘,傘下之人,似比雨水更冷。
緋紅色的錦衣,金製腰牌,本該如火的色彩,卻生生帶出了一股能將人凍僵的寒意。
孟停下腳步,暗中握拳,戰場上的楊鐸,在記憶中已經模糊。眼前的楊鐸,讓他覺得陌生。
從軍人到錦衣衛,當真會變化如此之大?
他不知道楊鐸此來的用意,本能趨勢他離楊鐸遠一些,越遠越好。
無奈事難如願。
孟心思飛轉的同時,楊鐸一步步走了過來。
在他身後,跟著四名錦衣校尉。校尉之後並無力士跟隨。
“興寧伯,楊某有禮。”
“楊指揮使客氣。”不用照鏡子,孟也知道自己臉上的笑有多僵硬,隻能全歸於夾著冰碴,裹著北風的大雨,“北平的雨可真冷。”
聽了孟的話,楊鐸有些意外,“興寧伯祖籍在此,竟不習慣北平的天氣?”
孟扯扯嘴角,“今年似比往年都要冷。”
楊鐸沒說話,輕勾嘴角,點了點頭,似接受了孟的解釋。
孟沒有鬆口氣的感覺,隻想快點離開。和現在的楊鐸打交道實在太累。尤其是他還掛著錦衣衛指揮使的名頭,說話間更要小心,“楊指揮使若無事,孟某要前往定遠侯處拜會,先行一邊。”
“耽擱了興寧伯。”
“哪裏。”
孟擺手,戴上雨帽。原本想乘車,遇上楊鐸,幹脆改乘馬,速度更快些、
雨大就雨大,澆濕了隻能怪他自己出門不看黃曆。
向楊鐸告辭,孟翻身上馬,動作比往日利落許多。
“興寧伯。”
馬下,楊鐸出聲,叫住了孟。
馬上,孟十二郎不得不拉住韁繩,低頭看去。
雨水打在青色的傘麵上,濺起的水珠,幾連成一小片水霧。
傘緣緩緩掀起,看不到傘下人的雙眼,隻有挺直的鼻梁和唇邊不帶暖意的弧度。
“興寧伯同定遠侯,情誼非同一般。”
肯定,還是疑問?
孟皺眉。
楊鐸卻不再出聲,傘緣垂下,遮去了整張麵容。
天空一道閃電爬過,雷聲轟鳴。似距離很遠,又似在耳邊炸響。
“陛下封皇五女為長寧公主,欲擇駙馬都尉。”
孟表情未變,楊鐸告訴他這件事,是何用意?
“興寧伯與定遠侯,均有大功於社稷,簡在帝心。”
話落,楊鐸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孟則駐馬良久,直到親衛三次提醒,才猛的一揮馬鞭,衝進了雨中。
自天子有遷都之意,即下令改北平為順天府,設立行部。置尚書二人,侍郎四人,其屬置六曹清吏司。
沈瑄奉皇命鎮北平,在行部辦公,居處則在城內私宅。
原本,北平當建鎮守府。但天子已有遷都之意,再建鎮守府就不合適了。
三司衙門各有主官,無法給沈瑄騰地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方,住到行部也不合適,沈瑄上奏天子之後,在城內買下一處私宅,按品級改建之後,暫住於此。
大門懸有匾額,是天子親手所書。
永樂帝的一筆草書,永遠都是如此的霸氣側漏,不拘一格。
對於沈瑄敢於將如此豪邁的兩個字掛在大門,孟十二郎除了佩服,隻有佩服。
早有護衛將興寧伯到訪報告沈瑄。
沒遞帖子就上門,在一般人看來,是有些失禮的。但在南京時,兩人過府幾乎不走大門,讓孟忽略了上門要遞拜帖這件事。
甭管私底下交情如何,表麵上該做的功夫還是不能忽略。
一邊提醒著自己,孟邁步走進府門。
迎麵轉石鋪路,影壁上的雕刻被雨水模糊,隱約能辨認出是猛獸圖案。
雨越下越大,打在臉上,生疼。
不待孟苦笑,前方有人快步走來,藍色的便服,腰束玉帶。
沒有撐傘,臂上提著一件鬥篷,到了近前,直接將鬥篷包在孟身上,俯身,把人橫抱起來,大步折返。
“侯爺?”
沈瑄沒應聲,濃眉烏眸,水洗之後,竟讓人移不開眼。
穿過前廳和中堂,沈瑄一路將孟抱進後堂西廂。
房門推開,人放下,回身道:“備熱水。”
“是。”
門外有長隨答應著下去,孟站在原地,沒開口,沈瑄已除下包在他身上的鬥篷。
這不算完。
腰帶,外袍,全都落在地上。
濕透的裏衣黏在身上,幹脆大手一撕開,伴隨著布帛崩裂聲,孟打了個哆嗦。
很快,一件外袍披在了肩上,襆頭也被除下,發髻打散,兜頭一條布巾,“擦幹。”
沈侯爺的動作太快,幹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孟十二郎發誓,心中默數絕超不過兩百。
一邊擦著頭發,一邊看向解開玉帶的沈瑄,這是生氣了?
看著被掛在屏風上的藍色長袍,捏住鼻子,忍住,不能這麽沒出息!
侯二代撕他衣服麵無表情,臉不紅心不跳,反過來,不過是件外袍,自己氣血上湧個什麽勁!
當初同帳同塌,見過的次數還少嗎?
捂著鼻子,目光還是忍不住朝沈瑄所在的方向不斷傾斜。
沈瑄側首,看著孟,突然笑了。
清冷的氣質陡變,從如玉君子到貴簣王侯,不過是一秒的轉變。
修長的手指挑起孟的下巴,耳熱呼吸擦過兒際。
“十二郎。”
孟眨眼,再眨眼,終於控製不住,一把抓住沈瑄的衣領,狠狠親了上去。
被雨水浸濕的布巾飄落在地,一切聲音都似飄遠。
不知為何,腦海中忽然飄過楊鐸之前的那句話,孟心頭發緊,一口咬下去,結果,不出預料的被咬了回來。
抹著脖子,仰頭,淚水長流。
自作孽,不外如是。
沈瑄到底顧念著孟的單薄,放他一馬。
抬起頭,拇指擦過孟的嘴角,“有事不順心?”
“恩。”孟應了一聲,糧餉的事情,楊鐸莫名其妙的話,都讓他腦仁疼。
“可是為了籌集軍糧一事?”
“是,也不全是。”孟低頭,悶悶的靠在沈瑄的肩膀上。
“還有何事?”
“……”
“不能說?”
“也不是。”隔著衣服磨牙,膽子肥就肥這一回,實在是心煩,“來之前,遇上了錦衣衛楊指揮使。”
“哦?”
“他告訴我,天子封五皇女為長寧公主,將擇駙馬都尉。”
“所以?”
“他還提到了侯爺,”頓了頓,“還有我,說什麽簡在帝心。”
孟本以為,公主選駙馬和他八竿子打不著。沈瑄身為皇帝的義子,也不可能。結果楊鐸突然冒出這番話,不能不讓他多想。無論對方出於何意,都讓孟頭疼。
沈瑄尚公主?還是他來?
甭管哪一種,孟都接受不能。
這事比湊軍糧更讓他心煩。
“隻為這件事?”
“啊。”孟很鬱悶,“這還不夠心煩?”
“不必。”沈瑄低頭,蹭了一下孟的鼻尖,“放心,不會是你我。”
“這麽肯定?”
“自然。”沈瑄梳過孟的發,眸光深邃,“你我都不合適,天子早有屬意人選。”
孟眼睛瞪圓,“你早知道這件事?”
“恩。”沈瑄點頭,手指纏繞著孟的發尾,“北疆有漢王趙王,西南才是陛下關注所在。”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
“西南?”
“黔寧王沐英有四子,長子逝,次子襲爵,三子四子皆在軍中。四子沐昕有才,且與公主當齡。”
黔寧王,西南?
孟恍然。
永樂帝起兵,鎮守西南的沐晟並且響應,卻也沒領兵北上勤王。永樂帝登基之後,仍令沐晟鎮守雲南。沐家在雲南經營兩代,積威甚重。沐英又是朱元璋義子,為保西南安定,朱棣也不會動黔國公府。
但要繼續用沐家人,必須進一步加強雙方的聯係。
義親由洪武帝認了,永樂帝隻能結姻親。
虎父無犬子,以沐家長子和次子表現,三子和四子都錯不了。且沐英同徐達關係不錯,徐輝祖與沐晟早年曾一同練兵,把女兒嫁到沐家,徐皇後也算放心。
“想明白了?”
“恩。”
孟點頭,鬆口氣之餘,心中不免又升起另一個疑問,沈瑄知道的事,錦衣衛指揮使會不知道?
楊鐸用意究竟為何?
他仍想不明白。
心中有事,雙眼有些放空,這顯然引起了沈侯爺的不滿。
走神?很好。
突然彎腰,將人扛上肩頭,推開隔間房門,大步邁出。
孟被嚇了一跳,“侯爺?子玉?這是去哪?”
“沐浴。”
沐浴?就這麽簡單?
“一起。”
啥?!
孟懷疑自己聽錯了,但沈侯爺的腳步卻異常堅定。
用力撐著手臂,孟艱難道:“子玉,能不能打個商量?”
“不能。”頓了頓,又道,“十二郎放心,瑄會守禮。”
孟淚崩,他不擔心沈瑄,他擔心自己。
萬一控製不住撲上去,這事怎麽收場?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被留在老爹身邊,父子三人感情突飛猛進,有許多話需要-私-聊。
隨行官員多被安置在北平三司官署,擠一擠勉強夠住。
級別低的,隻能隨天子親衛在大營居住。每天被軍漢們的-操-練-聲和喊殺聲包圍,加上朵顏三衛動不動就在校場上跑馬,練習騎射,磨練搶劫水平,住在大營中的官百分之八十以上神經衰弱。即便如此,也不能抱怨。
練兵是為北征大漠,是為揚大明國威。士兵起早貪黑在校場上摸爬滾打,不甘人後,多高的思想覺悟!
敢-抵-製?抱怨擾民?傳進天子耳中,斥責一頓免不了,丟了烏紗都有可能。
朱棣在山東的連串動作,起到了絕佳的震懾作用。不隻隨行官員心驚膽戰,消息傳回南京,六部也是一場地震。
戶部尚書夏元吉帶頭上疏請罪,戶部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等人人自危,生怕明天就要被下崗,順便到大理寺和刑部幾日遊。這還罷了,若是錦衣衛拿著駕帖上門,那才真是大禍臨頭。
證實戶部確有官員同地方勾結,私征糧稅,中飽私囊,一向嫉惡如仇的刑科都給事中周璟立刻上疏,彈劾戶部上下沆瀣一氣,同山東官員勾結,不顧民生疾苦,無視太--祖成法,欺上瞞下,橫征暴斂,以致民不聊生,不罪何以懲後?當苛以重罰!
周璟帶頭,留京的六科給事中,科道禦史,紛紛上疏彈劾戶部違太--祖成憲,不顧民生,應重懲戶部官員。戶部尚書夏元吉更有不察之責,必須摘其烏紗,奪其官印,以儆效尤。
彈劾奏疏送到北平,永樂帝看過之後,隻發回四個字,回京再議。
未過兩日,北平又發來敕命,令戶部尚書夏元吉到浙西治水。敕令到後,五日內動身。
其他戶部官員都被晾在一邊,六科和都察院也沒接到隻言片語。
朝中武麵麵相覷,難道天子不打算繼續追究山東的事了?
不可能。
高高抬起輕輕放下,扇巴掌隻聽響不掉牙,絕不是永樂帝的風格。遑論此事牽涉到朝中與地方勾結,大量貪-汙-受-賄,罔視皇令的嚴重問題。若天子不打算追究,隨駕的戶部官員不會未經大理寺審訊就被摘了腦袋。
若要繼續追究,又為何會派夏尚書去浙西治水?
治水是工部的活吧?讓一個成日同錢糧賬冊打交道的戶部官員主管水利工程建設,不說委派顧問,連個幫手都沒有,未免草率。就算夏尚書愛好廣泛,博覽群書,學習過相關知識,也不代表能將理論完全用於實際。
一旦延誤治水的關鍵時期,關乎成千上萬人的身家性命,豈能如此兒戲!
工部的奏疏如紙片一般飛往北平,工部尚書,左侍郎和員外郎都有治水經驗,在奏疏中自請同夏元吉一起奔赴浙西。三個不能一起去,去一個也好。
在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問題上,永樂朝的多數官員尚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官場傾軋,政-治-鬥爭都可以暫時放到一邊,先解決大事才是根本。
人無完人。
不失大義,略有私心,人之常情。如此,皇帝才會放心安排工作。
要是人人都如-篡-權之前的王莽一般,走路都能用尺子量,皇帝才該睡不安穩。
工部尚書的奏疏快馬加鞭送到北平,朱棣的回複也很快,維持原命。
簡單一句話,一事不煩二主,就是夏元吉了。
這下子,留京官員更摸不透天子到底是什麽心思。到底是看重夏元吉一個人,還是釋放給所有戶部官員的信號?能不能給個提示,好讓大家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安排。
可惜朱棣不是一般人,想完全猜透他的心思,難度不下於徒步登上珠穆朗瑪峰。
留京官員猜不透天子的意圖,心中打鼓。關鍵人物,戶部尚書夏尚書卻打起包裹,帶著隨從奔赴浙西。比起同僚,夏元吉格外的平靜,平靜中甚至有些許期待。
大多數人沒察覺到夏元吉的變化,淵閣七人則是例外。
作為朱棣的機要秘書,七人對天子的了解,多少優於他人。比起身在局中的六部官員,解縉和楊士奇等人更能站在另一個角度觀察這件事。
“天子會動戶部,卻不會處置夏元吉。”
調開夏元吉,令他去浙西治水,正代表天子對他的信任和回護。
永樂帝會繼續重用夏元吉,此事毋庸置疑。會如何處置其他戶部官員,大概要看他們有沒有蹚山東的渾水,踩進去的腳,到底陷了多深。
各地的奏疏依舊按時由通政使司封存,經淵閣,再送往北平。
快馬每日馳騁在官道上,沿途官驛日夜都要有人看守。遇上連夜趕路的急件,不能及時更換馬匹,驛丞到小吏全要獲罪。
北平的氣氛更加緊張。
天子要北征大漠,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千年未變。
從開平衛,興和所和全寧衛聚集起的大軍,吃飯是個不小的問題。餓著肚子的軍隊,再勇猛也沒法打仗。
還有武器,戰馬,袢襖,都要補充到位
順天府下轄州縣,饑荒剛有好轉,實在無力供應大軍就食。陳瑄和宣信的舟師還在路上,糧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糧草隻能從各衛庫倉中調撥。
距離近的寧夏和山西需要防備瓦剌,遼東還等著舟師的糧餉,唯一能擠出餘量的,隻有孟鎮守的大寧。
籌糧的差事攤派下來,孟一個頭兩個大。在廂房裏拉磨似的轉悠,也想不出解決辦法。
糧食,大寧有。
分派下的數量,當真沒有。
三十萬石糧食,搬空大寧的庫倉,把部分田裏種下的耐寒作物全部收割,也隻能勉強湊足三分之二。這還是大寧都司上下努力發展生產的結果。
坐到椅子上,孟十二郎皺著眉頭歎息。
果然是人怕出名豬怕壯。
大寧城有儲糧的消息,鐵定是趙王上報。說什麽以兄弟相待,兄弟就是這麽當的?虧自己沒信,不然心靈定然要受傷害。
朱高燧很是內疚,上門兩次,都是向孟道歉,他當真不是故意的。
“孤和父皇提起此事,隻為表大寧上下屯田之功,哪知……這件事是孤不對。”
親王當麵道歉,垂著腦袋,誠意十足。
即使腦袋上冒青煙,孟也必須咬牙表示,能接到如此光榮的任務,是他的榮幸,是大寧上下的榮幸。
“殿下不必如此,天子有命,臣甘之如飴。”
朱高燧仍是麵帶愧疚,孟的火氣根本沒處發,反倒覺得自己像在欺負人。
按了按額角,被賣了還幫著數鈔票,就是這種感覺?老朱家果然沒一個善茬。
送走了朱高燧,在房間裏轉悠半天始終想不出解決辦法。
孟深吸一口氣,推開房門,不管外邊正下雨,牽馬出府。
他當真沒轍了,隻能去找沈瑄求助。
剛出府門,就遇上了撐傘站在雨中的楊鐸。
雨幕之中,一頂青傘,傘下之人,似比雨水更冷。
緋紅色的錦衣,金製腰牌,本該如火的色彩,卻生生帶出了一股能將人凍僵的寒意。
孟停下腳步,暗中握拳,戰場上的楊鐸,在記憶中已經模糊。眼前的楊鐸,讓他覺得陌生。
從軍人到錦衣衛,當真會變化如此之大?
他不知道楊鐸此來的用意,本能趨勢他離楊鐸遠一些,越遠越好。
無奈事難如願。
孟心思飛轉的同時,楊鐸一步步走了過來。
在他身後,跟著四名錦衣校尉。校尉之後並無力士跟隨。
“興寧伯,楊某有禮。”
“楊指揮使客氣。”不用照鏡子,孟也知道自己臉上的笑有多僵硬,隻能全歸於夾著冰碴,裹著北風的大雨,“北平的雨可真冷。”
聽了孟的話,楊鐸有些意外,“興寧伯祖籍在此,竟不習慣北平的天氣?”
孟扯扯嘴角,“今年似比往年都要冷。”
楊鐸沒說話,輕勾嘴角,點了點頭,似接受了孟的解釋。
孟沒有鬆口氣的感覺,隻想快點離開。和現在的楊鐸打交道實在太累。尤其是他還掛著錦衣衛指揮使的名頭,說話間更要小心,“楊指揮使若無事,孟某要前往定遠侯處拜會,先行一邊。”
“耽擱了興寧伯。”
“哪裏。”
孟擺手,戴上雨帽。原本想乘車,遇上楊鐸,幹脆改乘馬,速度更快些、
雨大就雨大,澆濕了隻能怪他自己出門不看黃曆。
向楊鐸告辭,孟翻身上馬,動作比往日利落許多。
“興寧伯。”
馬下,楊鐸出聲,叫住了孟。
馬上,孟十二郎不得不拉住韁繩,低頭看去。
雨水打在青色的傘麵上,濺起的水珠,幾連成一小片水霧。
傘緣緩緩掀起,看不到傘下人的雙眼,隻有挺直的鼻梁和唇邊不帶暖意的弧度。
“興寧伯同定遠侯,情誼非同一般。”
肯定,還是疑問?
孟皺眉。
楊鐸卻不再出聲,傘緣垂下,遮去了整張麵容。
天空一道閃電爬過,雷聲轟鳴。似距離很遠,又似在耳邊炸響。
“陛下封皇五女為長寧公主,欲擇駙馬都尉。”
孟表情未變,楊鐸告訴他這件事,是何用意?
“興寧伯與定遠侯,均有大功於社稷,簡在帝心。”
話落,楊鐸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孟則駐馬良久,直到親衛三次提醒,才猛的一揮馬鞭,衝進了雨中。
自天子有遷都之意,即下令改北平為順天府,設立行部。置尚書二人,侍郎四人,其屬置六曹清吏司。
沈瑄奉皇命鎮北平,在行部辦公,居處則在城內私宅。
原本,北平當建鎮守府。但天子已有遷都之意,再建鎮守府就不合適了。
三司衙門各有主官,無法給沈瑄騰地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方,住到行部也不合適,沈瑄上奏天子之後,在城內買下一處私宅,按品級改建之後,暫住於此。
大門懸有匾額,是天子親手所書。
永樂帝的一筆草書,永遠都是如此的霸氣側漏,不拘一格。
對於沈瑄敢於將如此豪邁的兩個字掛在大門,孟十二郎除了佩服,隻有佩服。
早有護衛將興寧伯到訪報告沈瑄。
沒遞帖子就上門,在一般人看來,是有些失禮的。但在南京時,兩人過府幾乎不走大門,讓孟忽略了上門要遞拜帖這件事。
甭管私底下交情如何,表麵上該做的功夫還是不能忽略。
一邊提醒著自己,孟邁步走進府門。
迎麵轉石鋪路,影壁上的雕刻被雨水模糊,隱約能辨認出是猛獸圖案。
雨越下越大,打在臉上,生疼。
不待孟苦笑,前方有人快步走來,藍色的便服,腰束玉帶。
沒有撐傘,臂上提著一件鬥篷,到了近前,直接將鬥篷包在孟身上,俯身,把人橫抱起來,大步折返。
“侯爺?”
沈瑄沒應聲,濃眉烏眸,水洗之後,竟讓人移不開眼。
穿過前廳和中堂,沈瑄一路將孟抱進後堂西廂。
房門推開,人放下,回身道:“備熱水。”
“是。”
門外有長隨答應著下去,孟站在原地,沒開口,沈瑄已除下包在他身上的鬥篷。
這不算完。
腰帶,外袍,全都落在地上。
濕透的裏衣黏在身上,幹脆大手一撕開,伴隨著布帛崩裂聲,孟打了個哆嗦。
很快,一件外袍披在了肩上,襆頭也被除下,發髻打散,兜頭一條布巾,“擦幹。”
沈侯爺的動作太快,幹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孟十二郎發誓,心中默數絕超不過兩百。
一邊擦著頭發,一邊看向解開玉帶的沈瑄,這是生氣了?
看著被掛在屏風上的藍色長袍,捏住鼻子,忍住,不能這麽沒出息!
侯二代撕他衣服麵無表情,臉不紅心不跳,反過來,不過是件外袍,自己氣血上湧個什麽勁!
當初同帳同塌,見過的次數還少嗎?
捂著鼻子,目光還是忍不住朝沈瑄所在的方向不斷傾斜。
沈瑄側首,看著孟,突然笑了。
清冷的氣質陡變,從如玉君子到貴簣王侯,不過是一秒的轉變。
修長的手指挑起孟的下巴,耳熱呼吸擦過兒際。
“十二郎。”
孟眨眼,再眨眼,終於控製不住,一把抓住沈瑄的衣領,狠狠親了上去。
被雨水浸濕的布巾飄落在地,一切聲音都似飄遠。
不知為何,腦海中忽然飄過楊鐸之前的那句話,孟心頭發緊,一口咬下去,結果,不出預料的被咬了回來。
抹著脖子,仰頭,淚水長流。
自作孽,不外如是。
沈瑄到底顧念著孟的單薄,放他一馬。
抬起頭,拇指擦過孟的嘴角,“有事不順心?”
“恩。”孟應了一聲,糧餉的事情,楊鐸莫名其妙的話,都讓他腦仁疼。
“可是為了籌集軍糧一事?”
“是,也不全是。”孟低頭,悶悶的靠在沈瑄的肩膀上。
“還有何事?”
“……”
“不能說?”
“也不是。”隔著衣服磨牙,膽子肥就肥這一回,實在是心煩,“來之前,遇上了錦衣衛楊指揮使。”
“哦?”
“他告訴我,天子封五皇女為長寧公主,將擇駙馬都尉。”
“所以?”
“他還提到了侯爺,”頓了頓,“還有我,說什麽簡在帝心。”
孟本以為,公主選駙馬和他八竿子打不著。沈瑄身為皇帝的義子,也不可能。結果楊鐸突然冒出這番話,不能不讓他多想。無論對方出於何意,都讓孟頭疼。
沈瑄尚公主?還是他來?
甭管哪一種,孟都接受不能。
這事比湊軍糧更讓他心煩。
“隻為這件事?”
“啊。”孟很鬱悶,“這還不夠心煩?”
“不必。”沈瑄低頭,蹭了一下孟的鼻尖,“放心,不會是你我。”
“這麽肯定?”
“自然。”沈瑄梳過孟的發,眸光深邃,“你我都不合適,天子早有屬意人選。”
孟眼睛瞪圓,“你早知道這件事?”
“恩。”沈瑄點頭,手指纏繞著孟的發尾,“北疆有漢王趙王,西南才是陛下關注所在。”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
“西南?”
“黔寧王沐英有四子,長子逝,次子襲爵,三子四子皆在軍中。四子沐昕有才,且與公主當齡。”
黔寧王,西南?
孟恍然。
永樂帝起兵,鎮守西南的沐晟並且響應,卻也沒領兵北上勤王。永樂帝登基之後,仍令沐晟鎮守雲南。沐家在雲南經營兩代,積威甚重。沐英又是朱元璋義子,為保西南安定,朱棣也不會動黔國公府。
但要繼續用沐家人,必須進一步加強雙方的聯係。
義親由洪武帝認了,永樂帝隻能結姻親。
虎父無犬子,以沐家長子和次子表現,三子和四子都錯不了。且沐英同徐達關係不錯,徐輝祖與沐晟早年曾一同練兵,把女兒嫁到沐家,徐皇後也算放心。
“想明白了?”
“恩。”
孟點頭,鬆口氣之餘,心中不免又升起另一個疑問,沈瑄知道的事,錦衣衛指揮使會不知道?
楊鐸用意究竟為何?
他仍想不明白。
心中有事,雙眼有些放空,這顯然引起了沈侯爺的不滿。
走神?很好。
突然彎腰,將人扛上肩頭,推開隔間房門,大步邁出。
孟被嚇了一跳,“侯爺?子玉?這是去哪?”
“沐浴。”
沐浴?就這麽簡單?
“一起。”
啥?!
孟懷疑自己聽錯了,但沈侯爺的腳步卻異常堅定。
用力撐著手臂,孟艱難道:“子玉,能不能打個商量?”
“不能。”頓了頓,又道,“十二郎放心,瑄會守禮。”
孟淚崩,他不擔心沈瑄,他擔心自己。
萬一控製不住撲上去,這事怎麽收場?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