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辜負(下)醒來時身旁仍是一片漆黑,我躺在一張陌生的**,身上蓋著綿軟的被褥。
頭是暈眩的,仿佛自驚夢中醒來,額頭是涔涔的汗意,全身冰涼徹骨。
我強撐起手,慢慢坐了起來。
昏暗中,周遭的景物模糊一片。
有人輕聲道:“醒了?”我一楞,轉頭看去,黑暗中,朱高煦正坐在榻前,身體坐得端正,安安靜靜地看著我。
恍惚中,憶起當日德州城外,那滿夜的星光,那個站在我身旁的人。
圍繞過來的南軍,他叫我快逃,受傷的身影。
似乎是很多很多年過去了,想起來,怎麽竟有仿若隔世之感。
眼中漸漸盈滿了淚,坐直身子,曲起膝蓋,袖子落了下去,將上身無力地趴在上麵。
他緩緩起身,走到桌邊,燃起一支蠟燭,房中漸起和煦之光。
溫暖而澄靜的一點光,映照在他的臉上,搖搖曳曳,影影瞳瞳。
我道:“是在你府中麽?”他回過身來,嘴角已凝了一抹沉寂的笑意,道:“是。”
走到我身旁,腳步輕而平緩。
我抬起頭來看他,眼前的容顏仿佛便在夢中一般,光華迷離。
他低歎了聲,道:“你知不知道,你笑起來的時候,眼睛有多美?”靜靜地看著我,低聲道:“可是現在,這裏麵有多少悲傷?小七,要怎麽樣才能讓你快樂起來?倘若能用全天下,來換你一絲真心笑顏,我倒甘願。”
最美好的年華,最純淨的容顏,永遠都無法停留長久罷。
可是,他的這一句話,卻讓我的心微微顫抖起來。
他的呼吸輕而淺,他的微笑昂揚,他的眼裏有依舊驕傲卻沉痛的神色,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卻依舊有無能為力的時刻。
每個人,都是被命運捉弄的孩子。
總有些時候,會覺得絕望般的自棄,與失落。
長發低低垂了下來,掩住了我的臉龐。
眼周忽然的黑暗,讓我感到一絲絲的安全與溫暖。
他站在身旁,良久,歎了口氣,慢慢站直身子,又恢複了素日的華貴與驕矜,緩緩道:“明日天亮,我送你回宮。”
頓了片刻,轉身去了。
朱棣派多人出城尋找,然則無法聲張,十多日過去了,終於無果。
徐皇後等人終日坐在宮中垂淚,也是漸漸死了心。
一月而過,宮中發了詔告出來,告曰:“皇四子朱高爔,殤。”
殤。
一個簡簡單單的字,就抹去了一個曾經鮮活過的生命,在這世上曾有、或許也會繼續下去的痕跡。
這詭譎的曆史,究竟隱瞞了多少真相、多少醜陋、多少眼淚?原來所謂的天下升平,便是這樣的欲蓋彌彰。
我走在路上,嘴角牽起一絲冷笑。
天邊的落日一分分地淺了下去,將這個世界的光亮漸漸掩蓋。
道衍如今已封官僧錄司左善世,要見他多有不易。
隻是在今日自徐皇後宮中出來之時,遠遠見到太液池畔,兩個身影佇足而立,卻是朱高熾和道衍二人。
一路俱是僻靜之地,那樹木枝葉隱蔽,卻是將我擋在了陰暗之處。
我站在原地,靜靜觀望了一會,便轉身去了。
園中極靜,燕兒唧啾,好一派早春景象。
轉眼便是三月初春,卉木萋萋,采蘩祁祁。
江南的草長鶯飛,雜英滿芳,比起北方,真是多了幾分旖旎之姿。
宮中為了朱高爔一事而放緩下來的喜事,也已漸漸收拾起來,皇上和皇後之意,大概是將安成和常寧同日出嫁,為的是一掃近來宮中陰霾之氣。
這日清晨不知為何,心中鬱鬱難忍,便坐在采荷亭上賞花。
風吹來,滿池湖水發出細微的聲響,滿園晴光,幽靜無比。
正自閉目養神,忽然覺得似乎有人在凝神注視,睜眼一看,朱高煦正靠在欄杆上,笑吟吟地看著我。
多日不見,此刻見到他,心中頗有尷尬之意。
他卻毫不在意地一整衣襟,大大咧咧地坐了下來,笑道:“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昨晚是誰送了萱草來,讓咱們的以寧郡主終於安睡呢?”我站了起來,扁嘴道:“誰說我安睡呢?我是煩悶得睡不著。”
他笑了起來,道:“煩悶什麽?煩惱自己嫁不出去麽?”微眯著雙眼,臉上有幹淨痞痞的笑容。
我忍不住啐道:“好好的,又來貧嘴了!”他卻也不惱,一轉身斜倚在欄杆旁,看著滿園碧水,笑道:“宮裏喜事將近,你的喜事看來也不遠了。”
我昂首道:“我不嫁人。”
他回過頭來,臉上浮現一縷笑,道:“說什麽傻話呢?”我靜默了一會,低聲道:“難道就不能由我所願嗎?我不想嫁人,為什麽就非要我嫁?”下意識地抿起嘴角,冷冷一笑:“一個人終老,也沒什麽不好。”
他歎了口氣,道:“傻話,天底下的女子,哪個象你這樣?孤獨終老,總不如有人相伴。”
靜了一會,又道:“況且,咱們宮中的女兒們,是再做不了自己主的。
大明朝那麽多公主,不也就出了你母親一個?”我咬緊了嘴唇,低頭不語。
他語氣漸漸放緩,低聲道:“父皇心中,應該也早已有打算。”
我心裏一股寒意漸起,明白他說的是真,卻又不敢去想。
低聲道:“我不想嫁,難道旁人就能逼我不成?”他道:“倘若是父皇,就用不著逼你。
——他是皇上,說的話就是聖旨,沒人可以違抗。”
敬請收看下一章:四十一、拒婚跳至
頭是暈眩的,仿佛自驚夢中醒來,額頭是涔涔的汗意,全身冰涼徹骨。
我強撐起手,慢慢坐了起來。
昏暗中,周遭的景物模糊一片。
有人輕聲道:“醒了?”我一楞,轉頭看去,黑暗中,朱高煦正坐在榻前,身體坐得端正,安安靜靜地看著我。
恍惚中,憶起當日德州城外,那滿夜的星光,那個站在我身旁的人。
圍繞過來的南軍,他叫我快逃,受傷的身影。
似乎是很多很多年過去了,想起來,怎麽竟有仿若隔世之感。
眼中漸漸盈滿了淚,坐直身子,曲起膝蓋,袖子落了下去,將上身無力地趴在上麵。
他緩緩起身,走到桌邊,燃起一支蠟燭,房中漸起和煦之光。
溫暖而澄靜的一點光,映照在他的臉上,搖搖曳曳,影影瞳瞳。
我道:“是在你府中麽?”他回過身來,嘴角已凝了一抹沉寂的笑意,道:“是。”
走到我身旁,腳步輕而平緩。
我抬起頭來看他,眼前的容顏仿佛便在夢中一般,光華迷離。
他低歎了聲,道:“你知不知道,你笑起來的時候,眼睛有多美?”靜靜地看著我,低聲道:“可是現在,這裏麵有多少悲傷?小七,要怎麽樣才能讓你快樂起來?倘若能用全天下,來換你一絲真心笑顏,我倒甘願。”
最美好的年華,最純淨的容顏,永遠都無法停留長久罷。
可是,他的這一句話,卻讓我的心微微顫抖起來。
他的呼吸輕而淺,他的微笑昂揚,他的眼裏有依舊驕傲卻沉痛的神色,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卻依舊有無能為力的時刻。
每個人,都是被命運捉弄的孩子。
總有些時候,會覺得絕望般的自棄,與失落。
長發低低垂了下來,掩住了我的臉龐。
眼周忽然的黑暗,讓我感到一絲絲的安全與溫暖。
他站在身旁,良久,歎了口氣,慢慢站直身子,又恢複了素日的華貴與驕矜,緩緩道:“明日天亮,我送你回宮。”
頓了片刻,轉身去了。
朱棣派多人出城尋找,然則無法聲張,十多日過去了,終於無果。
徐皇後等人終日坐在宮中垂淚,也是漸漸死了心。
一月而過,宮中發了詔告出來,告曰:“皇四子朱高爔,殤。”
殤。
一個簡簡單單的字,就抹去了一個曾經鮮活過的生命,在這世上曾有、或許也會繼續下去的痕跡。
這詭譎的曆史,究竟隱瞞了多少真相、多少醜陋、多少眼淚?原來所謂的天下升平,便是這樣的欲蓋彌彰。
我走在路上,嘴角牽起一絲冷笑。
天邊的落日一分分地淺了下去,將這個世界的光亮漸漸掩蓋。
道衍如今已封官僧錄司左善世,要見他多有不易。
隻是在今日自徐皇後宮中出來之時,遠遠見到太液池畔,兩個身影佇足而立,卻是朱高熾和道衍二人。
一路俱是僻靜之地,那樹木枝葉隱蔽,卻是將我擋在了陰暗之處。
我站在原地,靜靜觀望了一會,便轉身去了。
園中極靜,燕兒唧啾,好一派早春景象。
轉眼便是三月初春,卉木萋萋,采蘩祁祁。
江南的草長鶯飛,雜英滿芳,比起北方,真是多了幾分旖旎之姿。
宮中為了朱高爔一事而放緩下來的喜事,也已漸漸收拾起來,皇上和皇後之意,大概是將安成和常寧同日出嫁,為的是一掃近來宮中陰霾之氣。
這日清晨不知為何,心中鬱鬱難忍,便坐在采荷亭上賞花。
風吹來,滿池湖水發出細微的聲響,滿園晴光,幽靜無比。
正自閉目養神,忽然覺得似乎有人在凝神注視,睜眼一看,朱高煦正靠在欄杆上,笑吟吟地看著我。
多日不見,此刻見到他,心中頗有尷尬之意。
他卻毫不在意地一整衣襟,大大咧咧地坐了下來,笑道:“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昨晚是誰送了萱草來,讓咱們的以寧郡主終於安睡呢?”我站了起來,扁嘴道:“誰說我安睡呢?我是煩悶得睡不著。”
他笑了起來,道:“煩悶什麽?煩惱自己嫁不出去麽?”微眯著雙眼,臉上有幹淨痞痞的笑容。
我忍不住啐道:“好好的,又來貧嘴了!”他卻也不惱,一轉身斜倚在欄杆旁,看著滿園碧水,笑道:“宮裏喜事將近,你的喜事看來也不遠了。”
我昂首道:“我不嫁人。”
他回過頭來,臉上浮現一縷笑,道:“說什麽傻話呢?”我靜默了一會,低聲道:“難道就不能由我所願嗎?我不想嫁人,為什麽就非要我嫁?”下意識地抿起嘴角,冷冷一笑:“一個人終老,也沒什麽不好。”
他歎了口氣,道:“傻話,天底下的女子,哪個象你這樣?孤獨終老,總不如有人相伴。”
靜了一會,又道:“況且,咱們宮中的女兒們,是再做不了自己主的。
大明朝那麽多公主,不也就出了你母親一個?”我咬緊了嘴唇,低頭不語。
他語氣漸漸放緩,低聲道:“父皇心中,應該也早已有打算。”
我心裏一股寒意漸起,明白他說的是真,卻又不敢去想。
低聲道:“我不想嫁,難道旁人就能逼我不成?”他道:“倘若是父皇,就用不著逼你。
——他是皇上,說的話就是聖旨,沒人可以違抗。”
敬請收看下一章:四十一、拒婚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