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揚猶自一副驚呆的樣子,王程自顧自地繼續說道:“說起方士徐福這個人來,還真是一朵奇葩的男子,據說他是鬼穀子先生的關門弟子,通曉醫學、天文、航海、辟穀、氣功、修仙等種種知識,所以後來才會贏得秦始皇的信任派遣他去海外仙山之上求取不死仙草。隻是他這個人小氣得要死、謹慎得要命,在第一次出海為秦始皇求取不死仙草歸來之後,他就費盡心機地指摘海中大神嫌棄秦始皇的禮物準備得太少,從秦始皇那裏狠狠地敲了一筆竹杠之後才二次出海、一去不歸的。以他這種一毛不拔的性格來看,要不是出了什麽他把控不了的異常狀況,他又怎麽會心甘情願地舍棄掉對他而言異常重要的千棺大陣呢?”


    “那個中年道人該不會真是徐福吧?”張揚不敢置信地再次跟王程確認道。見王程連連點頭,張揚卻搖著頭回應道:“如果那個中年道人真是徐福的話,我就更不清楚他將千棺陣玉牌留下的原因了!因為按照你的說法,他在敲了秦始皇的竹杠之後不是一去不歸了嗎,怎麽又會出現在了漢陽陵的修建現場呢?”


    “這個嘛……所謂的一去不歸,指的應該是沒有人知道他最後的下落而已,又不是說他真的在海外找到了三仙山直接成了仙,再也不會回到人世間廝混了。根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篇中的說法,徐福先是給秦始皇好好地吹噓了一番海外仙山的仙家景象,說什麽用靈芝草築成的宮殿啊、膚色如銅身形似龍的使者啊之類的,把秦始皇給忽悠得五迷三道的;之後秦始皇就大手一揮,同意了徐福開出的條件,遣發了童男童女三千人,並供給海神的五穀種籽和各種工匠前往東海;結果最後海船抵達了一片遼闊的原野和湖澤附近,徐福考慮了一下帶不回不死仙草的代價之後幹脆就自立為王不再回來了。”王程一臉好笑地說道。


    聽到這裏,張揚似乎被勾起了一些回憶,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他才恍然大悟地說道:“我說怎麽聽你說起的這個故事越聽越熟悉呢,原來我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類似的分析文章。我依稀記得那篇文章裏還說起過,徐福帶著那些人所抵達的地點應該是現在的日本九州島附近,而他在那裏教授當時還是淳樸土著的日本人如何進行農耕、捕魚、捕鯨的方法,後來幹脆就成為了日本曆史上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不錯,據說按照日本國的正統史書《神武紀》之中的記載,神武天皇登基的時間應該是在辛酉之年,大概是在公元前660年的時候,相當於咱們的春秋時期齊桓公葵丘之會一匡天下的年代,距離徐福可以考證的出生年代還有400多年的時間,看起來徐福似乎不可能就是神武天皇;不過你也知道的,公元前660年那會兒日本人還都在用繩結記事呢,他們的文化水平還非常低下,而《神武紀》卻是公元600年左右才編寫出來的——為了標榜日本與咱們是同等級別的文明古國,編寫者生生將日本國的曆史向上倒推了一千兩百多年!而用同樣是日本國正統史書的《古事記》與《日本書紀》對照來看的話,在神武天皇之後有八代天皇的名字是虛構的、也無對應的事跡記錄,這種‘欠史八代’的現象完全可以證明這八代天皇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換句話說就是,神武天皇登基的時間絕不可能是在公元前660年。”王程侃侃而談道。


    “喲,真看不出來,你小子不是號稱沒有上過大學麽,怎麽說起話來還引經據典的?而且還對日本史這麽有研究?怎麽?覺得在國內沒有文憑不太好混,怕日後活不下去了,所以打算著想要去日本發展嗎?說起來就以你小子的這個上佳的皮相,隻要你再願意自甘墮落一點,我覺得你去日本重點發展牛郎業絕對是大有可為啊!”見王程一副如數家珍的模樣對日本史信手拈來,張揚心裏頗感不爽地張口調侃道。


    被張揚惡毒語言攻擊了的王程卻懶得搭茬,隻是居高臨下地輕飄飄望了張揚一眼,又淡定地繼續對張揚解釋道:“雖然我不知道你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變得這麽熱血憤青了,但你也用不著把你那一腔熱血都恨屋及烏地倒在我身上啊!不過有一點你倒是沒有說錯,如果在國內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幫小白尋找不死仙草一直都尋找不到的話,我還真打算著想要找個時間去日本那邊賭賭運氣。為了能夠確認徐福離開神州大陸之後的去向,我可是狠狠地下過一番功夫的——根據《神武紀》中的記載來看,神武天皇並非是土生土長的日本本地人,而是乘坐‘天盤船’自‘高天原飛降’而來的神人,所謂的‘天盤船’想來應該就是渡海用的樓船了,而‘高天原’應該指的是日本的海外之地,至於‘飛降’也許說的是他操縱風帆而來。你要知道,當時日本人的文化程度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繩文文化時代,以當地人的眼光來看待徐福一行的裝備,應該跟世俗中人見到外星人、神仙、妖怪之後的反應相仿,套用個現成的成語就是:驚為天人!”


    見王程似乎沒有生氣,張揚也隻好收起了無謂的意氣用事,出言附和道:“是啊,據說在日本的那些關於徐福的傳說之中,他們一致認為是徐福帶來了童男童女、百工、穀種、農具、藥物及生產技術和醫術,所以都尊徐福為司農耕神和司藥神。想來以當時日本人的科技水平來看,如果不是遇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又怎麽可能從半茹毛飲血的繩文文化時代直接就跳躍到了青銅器時代的彌生文化呢?隻是,就算徐福後來帶領眾人抵達的目的地確實就是日本,而他本人更是成為了日本曆史上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那跟後來出現在漢陽陵的中年道人又有什麽關係呢?難道他是當天皇當膩歪思鄉情切了,所以又返回神州大陸了?”


    “哪裏會有那麽簡單!我剛才不是已經說過了嘛,徐福他可是一個特別謹慎的人,他所進行的事情很多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才開始施行的——我懷疑,很有可能一開始他是想要在日本為秦始皇尋找不死仙草的,卻沒有想到秦始皇那麽短命,沒能等到他尋找到不死仙草的下落就一命嗚呼了;在那之後,他依舊還是在尋找不死仙草,隻是此時的目的應該已經不再是為了秦始皇之命;因為他已經變成了日本人的神武天皇,隨著位置的改變心態自然而然地就發生了變化,所以他也跟當年的秦始皇一樣開始擔心不能長久地享受著眼前的權力與富貴,一心想要盡快地尋找到不死仙草的下落求取長生!”王程冷靜分析道。


    “你的意思是說,當上了日本人的皇帝、享受過日本人的供奉以後,徐福他也墮落了?”小武追問。“其實倒也說不上是墮落吧,畢竟永生這個事情無論對何種身份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永恒的誘惑。況且,身為一名方士的徐福,本來追求的不就是逆天改名、煉丹長生這樣的目標嘛,他這根本就算不上是什麽墮落,隻能說他是在方士這條道路之上越走越遠了。”輕輕拍了拍小武的肩膀,張揚盡量客觀地評價著徐福後來的所作所為。腦海中卻忽然有一道靈光閃過,他忍不住驚咦了一聲開口對王程與小武說道:“我忽然想起來一個事情,當初我在農大地宮之中第一次見識到日軍遺留下的‘千棺の封印’的時候,有個叫武藤一男的小鬼子曾經跟我叫囂說那是他們武藤家祖傳的陰陽術大陣,當時我就感覺到非常奇怪;等到後來我手中的這塊千棺陣玉牌陰差陽錯地暴起發難、準備吞噬‘千棺の封印’的時候,那個武藤一男居然跟見了鬼一樣地嚷嚷了一通‘傳說中的魘魂之玉所打造的祭壇、上古時代大陰陽家所布置的真正的千棺大陣’這樣的話,之後就火燒屁股一般地扔下我直接落荒而逃了,看起來似乎是對千棺大陣非常熟悉的樣子。”聽了張揚的這番複述,王程一臉平靜地點頭附和道:“既然徐福最後留在了日本,又成了日本人所謂的神武天皇,那麽他一身的本事自然也就都留在了日本。至於說千棺大陣如何被那些日本人改頭換麵地變成了‘千棺の封印’,又怎麽會變成所謂的陰陽術大陣,這其中的理由不是很簡單嗎?連離咱們不遠的古人都提出過‘師夷長技以製夷’這樣的口號,日本人從古至今更是把這一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相較而言高句麗的***們總是聲稱一切都是由他們發明創造的反倒是落了下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骸骨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骸骨君並收藏千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