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李東陽說張陽是屈才了,張太後好懸差點沒沉住氣,罵出口來!
怎麽著?!張陽他得罪了老娘,老娘還要給他升官不成?!
難道這張陽是你李東陽老兒的私生子?你要這麽護著他?!也對啊,你們的名字裏還真都有個“陽”字……
也就是張太後當了皇後、太後,掌管後宮這麽多年,練就了極深的城府,才沒有把這勃然的怒意表現出來。
看著李東陽微笑著看著自己,張太後也逐漸冷靜了下來,然後皺著眉頭,思考著李東陽剛才話中的意思。
濁流、清流……
自漢唐以來,儒家文化盛行的中央帝國,一直本著重文抑武的國策,當然,這也是一個千年以降的農耕文明的必然選擇。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看來,文臣和武將,就和清流和濁流一樣,涇渭分明。
清氣上升、濁氣下沉,清濁之分自然也是高下立判,民間俗語之中自然也有著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俗語,同樣是科舉,文狀元和武狀元更是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這也就是為什麽,往往一個高居正五品的武官,見了一個七品芝麻文官,還要低聲下氣,以下官自居。
剛才李東陽所說,張陽屈居濁流可惜了,意思就是以張陽這樣的才幹,當一個武官,就是埋汰他了,李東陽的言下之意自然就是要將張陽轉任為文臣。
等等……
文臣?!
想到這兒,張太後眼睛一亮。
張太後雖然沒有李東陽的政治手腕,但人也絕對不笨,而且又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被李東陽稍微一提點,在冷靜下來之後,也馬上理解了李東陽的意思。
將張陽從濁流轉成清流,從武將轉成文臣,在一般人看來,那是張陽天大的福分不假。
可現在是什麽情況?!
張陽是錦衣衛指揮僉事,還有節製大漢將軍之權,雖然隻是正四品的官職,但是因為他是皇帝朱厚照的心腹,又能調動錦衣衛和禁衛,這樣的權力簡直是通了天了!
說句不好聽的,若是讓張陽在錦衣衛和大漢將軍中都取得威望,如臂指使,到時候,若是想要取自己這個太後的項上人頭,簡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若是這張陽有野心,就憑著他有著紫禁城中最核心的一支武裝,就算發動一場政變也不是不可能!
漢朝的曹操是怎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宋朝皇帝趙匡胤是怎麽當上皇帝的?!
作為皇帝的禁衛親軍將領,李東陽誇獎張陽“誌向非小”,那就絕對不是誇獎了,而是實實在在的誅心之言!
當然,張太後說得這些隻是理論上的可能,畢竟錦衣衛大漢將軍中的那些人全都是官宦子弟,在禁中當值,更多的隻是為了鍍一層金,他們自然不可能真的拋家撇業跟著張陽一起發瘋,但即便如此,這樣的勢力,也足以讓張陽成為京城乃至帝國政治圈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更何況,張陽還有著朱厚照有些不可理喻的信任!
張陽此濁流,絕非彼濁流!
雖然,張陽想要謀反的可能性和成功率都非常小,但是無論幾率多麽低的事情,隻要關乎社稷、國祚,那麽就絕對不是一件可以輕忽的事情!
所以,隻要一句“誌向非小”,就足以讓外朝文臣們團結起來,將矛頭對準張陽了,這無關個人私怨,而已經成為了帝國文臣的一種本能反應了!
他們不可讓大明國祚處於危險之中,更不能讓一個武夫,淩駕於他們這些聖人門徒之上!
然而,因為朱厚照的寵信,再加上張陽這會兒名義上,剛立下“救駕”大功,顯然,太後和李東陽並沒有借口去對付張陽。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張陽遠離皇帝了!
對於張陽來說,他最大的優勢,不就是跟皇帝的距離嗎?
將張陽由錦衣衛,改任文臣,就等於將張陽從朱厚照的身邊給拿開。
況且,別人不知道,她張太後還能不知道,如今大明朝的文官集團中是有多麽盤根錯節,有多麽的派係尖銳,不要說張陽這樣一個無根無基的外來之人,就算是李東陽這樣的老油子,在官場上還不是要如履薄冰,唯恐稍有不慎,便萬劫不複!
因此,不要說讓張陽改任文官,就算現在就讓張陽入閣拜相,他在大明的官場中也絕對玩不轉!
如果將張陽改任文臣,那就等於將張陽這個活蹦亂跳的小魚撈出了水,將他這個茁壯成長的小苗拔出了土!
想到此,張太後忍不住一樂。
強忍著不讓自己笑出來之後,仿佛絲毫不在意地詢問李東陽道:
“西涯先生,最近六部之中,可有哪個位置出缺了?”
仿佛剛才那句“如此大才,屈居濁流,倒是委屈了”不是他說的一樣,閉上了眼睛,仿佛在仔細思索。
其實,李東陽把持吏部這麽多年,大明官場上哪個邊邊角角,他不是了如指掌?
裝腔作勢一陣之後,李東陽也不讓張太後久等,睜開眼睛說:“老臣似乎想起來了,工部的虞侍郎告病致仕,倒是缺一個精明能幹之人遞補。”
工部,六部之一,尚書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
這位致仕的虞侍郎便是工部右侍郎,品階正是正三品。
若是張陽能從正四品的錦衣衛指揮僉事,一下變成了六部郎官,進入中樞,在一般人眼中,那就跟連升三級,魚躍龍門,沒有什麽區別了。
在大明的文官之中,有兩個分水嶺,一個是五品官,五品之下,並沒有持板上朝的資格,隻能算一般的官員。
而到了正五品,則算是有了步入中樞的資格,真正開始進入官場大佬的視野,而到了正三品,更是一個大坎,官員一旦到了正三品,那就真真算得上權貴了!可以穿朱服紫,真正成為可以決定大明朝政之人。
當然,工部雖然隸屬六部,但是顯然跟吏部天官、戶部財神、禮部清貴、兵部掌兵、刑部掌刑不同,工部隻能在六部之中敬陪末座。
工部管什麽?
營繕,典經營興作之事。凡宮殿、陵寢、城郭、壇場、祠廟、倉庫、廨宇、營房、王府邸第之役,鳩工會材,以時程督之。凡鹵簿、儀仗、樂器,移內府及所司,各以其職治之,而以時省其堅潔,而董其窳濫。凡置獄具,必如律。凡工匠二等:曰輪班,三歲一役,役不過三月,皆複其家;曰住坐,月役一旬,有稍食。工役二等,以處罪人輸作者,曰正工,曰雜工。雜工三日當正工一日,皆視役大小而撥節之。凡物料儲偫,曰神木廠,曰大木廠,以蓄材木,曰黑窯廠,曰琉璃廠,以陶瓦器,曰台基廠,以貯薪葦,皆籍其數以供修作之用……
總之,隻要跟工匠製作相掛鉤的東西,無論大到宮殿陵墓、中到艦船戰車、小到農具服飾,都歸工部管,管得很寬,油水也不小……但工匠在中國,曆來是被人看不起的一群人,大明朝的士大夫們也絕不屑於與那些低賤的匠人們為伍,如此,便可見得工部為什麽隻能敬陪六部之末了!
在工部的那些官員,往往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或者是厭倦了官場鬥爭,準備去撈點錢養老的。
甚至在這會兒的大明朝,因為財政吃緊,工部甚至從大工程中撈點油水都不容易。而李東陽的想法,正是要把張陽從錦衣衛“流放”到人畜無害的工部去,養老!
怎麽著?!張陽他得罪了老娘,老娘還要給他升官不成?!
難道這張陽是你李東陽老兒的私生子?你要這麽護著他?!也對啊,你們的名字裏還真都有個“陽”字……
也就是張太後當了皇後、太後,掌管後宮這麽多年,練就了極深的城府,才沒有把這勃然的怒意表現出來。
看著李東陽微笑著看著自己,張太後也逐漸冷靜了下來,然後皺著眉頭,思考著李東陽剛才話中的意思。
濁流、清流……
自漢唐以來,儒家文化盛行的中央帝國,一直本著重文抑武的國策,當然,這也是一個千年以降的農耕文明的必然選擇。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看來,文臣和武將,就和清流和濁流一樣,涇渭分明。
清氣上升、濁氣下沉,清濁之分自然也是高下立判,民間俗語之中自然也有著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俗語,同樣是科舉,文狀元和武狀元更是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兒。
這也就是為什麽,往往一個高居正五品的武官,見了一個七品芝麻文官,還要低聲下氣,以下官自居。
剛才李東陽所說,張陽屈居濁流可惜了,意思就是以張陽這樣的才幹,當一個武官,就是埋汰他了,李東陽的言下之意自然就是要將張陽轉任為文臣。
等等……
文臣?!
想到這兒,張太後眼睛一亮。
張太後雖然沒有李東陽的政治手腕,但人也絕對不笨,而且又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被李東陽稍微一提點,在冷靜下來之後,也馬上理解了李東陽的意思。
將張陽從濁流轉成清流,從武將轉成文臣,在一般人看來,那是張陽天大的福分不假。
可現在是什麽情況?!
張陽是錦衣衛指揮僉事,還有節製大漢將軍之權,雖然隻是正四品的官職,但是因為他是皇帝朱厚照的心腹,又能調動錦衣衛和禁衛,這樣的權力簡直是通了天了!
說句不好聽的,若是讓張陽在錦衣衛和大漢將軍中都取得威望,如臂指使,到時候,若是想要取自己這個太後的項上人頭,簡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若是這張陽有野心,就憑著他有著紫禁城中最核心的一支武裝,就算發動一場政變也不是不可能!
漢朝的曹操是怎麽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宋朝皇帝趙匡胤是怎麽當上皇帝的?!
作為皇帝的禁衛親軍將領,李東陽誇獎張陽“誌向非小”,那就絕對不是誇獎了,而是實實在在的誅心之言!
當然,張太後說得這些隻是理論上的可能,畢竟錦衣衛大漢將軍中的那些人全都是官宦子弟,在禁中當值,更多的隻是為了鍍一層金,他們自然不可能真的拋家撇業跟著張陽一起發瘋,但即便如此,這樣的勢力,也足以讓張陽成為京城乃至帝國政治圈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更何況,張陽還有著朱厚照有些不可理喻的信任!
張陽此濁流,絕非彼濁流!
雖然,張陽想要謀反的可能性和成功率都非常小,但是無論幾率多麽低的事情,隻要關乎社稷、國祚,那麽就絕對不是一件可以輕忽的事情!
所以,隻要一句“誌向非小”,就足以讓外朝文臣們團結起來,將矛頭對準張陽了,這無關個人私怨,而已經成為了帝國文臣的一種本能反應了!
他們不可讓大明國祚處於危險之中,更不能讓一個武夫,淩駕於他們這些聖人門徒之上!
然而,因為朱厚照的寵信,再加上張陽這會兒名義上,剛立下“救駕”大功,顯然,太後和李東陽並沒有借口去對付張陽。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張陽遠離皇帝了!
對於張陽來說,他最大的優勢,不就是跟皇帝的距離嗎?
將張陽由錦衣衛,改任文臣,就等於將張陽從朱厚照的身邊給拿開。
況且,別人不知道,她張太後還能不知道,如今大明朝的文官集團中是有多麽盤根錯節,有多麽的派係尖銳,不要說張陽這樣一個無根無基的外來之人,就算是李東陽這樣的老油子,在官場上還不是要如履薄冰,唯恐稍有不慎,便萬劫不複!
因此,不要說讓張陽改任文官,就算現在就讓張陽入閣拜相,他在大明的官場中也絕對玩不轉!
如果將張陽改任文臣,那就等於將張陽這個活蹦亂跳的小魚撈出了水,將他這個茁壯成長的小苗拔出了土!
想到此,張太後忍不住一樂。
強忍著不讓自己笑出來之後,仿佛絲毫不在意地詢問李東陽道:
“西涯先生,最近六部之中,可有哪個位置出缺了?”
仿佛剛才那句“如此大才,屈居濁流,倒是委屈了”不是他說的一樣,閉上了眼睛,仿佛在仔細思索。
其實,李東陽把持吏部這麽多年,大明官場上哪個邊邊角角,他不是了如指掌?
裝腔作勢一陣之後,李東陽也不讓張太後久等,睜開眼睛說:“老臣似乎想起來了,工部的虞侍郎告病致仕,倒是缺一個精明能幹之人遞補。”
工部,六部之一,尚書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
這位致仕的虞侍郎便是工部右侍郎,品階正是正三品。
若是張陽能從正四品的錦衣衛指揮僉事,一下變成了六部郎官,進入中樞,在一般人眼中,那就跟連升三級,魚躍龍門,沒有什麽區別了。
在大明的文官之中,有兩個分水嶺,一個是五品官,五品之下,並沒有持板上朝的資格,隻能算一般的官員。
而到了正五品,則算是有了步入中樞的資格,真正開始進入官場大佬的視野,而到了正三品,更是一個大坎,官員一旦到了正三品,那就真真算得上權貴了!可以穿朱服紫,真正成為可以決定大明朝政之人。
當然,工部雖然隸屬六部,但是顯然跟吏部天官、戶部財神、禮部清貴、兵部掌兵、刑部掌刑不同,工部隻能在六部之中敬陪末座。
工部管什麽?
營繕,典經營興作之事。凡宮殿、陵寢、城郭、壇場、祠廟、倉庫、廨宇、營房、王府邸第之役,鳩工會材,以時程督之。凡鹵簿、儀仗、樂器,移內府及所司,各以其職治之,而以時省其堅潔,而董其窳濫。凡置獄具,必如律。凡工匠二等:曰輪班,三歲一役,役不過三月,皆複其家;曰住坐,月役一旬,有稍食。工役二等,以處罪人輸作者,曰正工,曰雜工。雜工三日當正工一日,皆視役大小而撥節之。凡物料儲偫,曰神木廠,曰大木廠,以蓄材木,曰黑窯廠,曰琉璃廠,以陶瓦器,曰台基廠,以貯薪葦,皆籍其數以供修作之用……
總之,隻要跟工匠製作相掛鉤的東西,無論大到宮殿陵墓、中到艦船戰車、小到農具服飾,都歸工部管,管得很寬,油水也不小……但工匠在中國,曆來是被人看不起的一群人,大明朝的士大夫們也絕不屑於與那些低賤的匠人們為伍,如此,便可見得工部為什麽隻能敬陪六部之末了!
在工部的那些官員,往往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或者是厭倦了官場鬥爭,準備去撈點錢養老的。
甚至在這會兒的大明朝,因為財政吃緊,工部甚至從大工程中撈點油水都不容易。而李東陽的想法,正是要把張陽從錦衣衛“流放”到人畜無害的工部去,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