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沈惟敬倒是個奇怪的人物,八月大明決定出兵朝鮮後,當時明廷要探問日方的真實意圖到底如何。隻是當時兵部尚書石星對日方並不了解,手下也沒有相關的人才。


    因為石星納了浙人李茂之女為妾。李茂有一個同鄉好友便是這沈惟敬。沈惟敬,嘉興人,相貌醜陋,本一市井無賴,然而他有一張利嘴,任何事都能說得個天花亂墜。沈惟敬由於不務正業,年到中年,還是到處遊蕩,最後遊蕩到了北京,整日在北京的各個窯子裏廝混,並與窯子裏的大茶壺叫做鄭四的交為好友。


    鄭四曾經在日本對馬島住過很多年,他將在日本所聞所見一一說給沈惟敬聽,沈惟敬記在心頭,又向由鄭四學了一些日本話,便到處以日本通自詡。


    這時兵部尚書石星正著急想尋找一位通悉日情的人,剛好李茂記得自己這位同鄉好友是一個日本通,便將他引見給了石星。見了兵部尚書石星後,沈惟敬大喜,更是加油添醋地說起一些所謂日本之事。石星也是大喜,認定沈惟敬確是一個日本通,就授他以遊擊將軍之銜,赴朝與日方交涉。


    沈惟敬確是嘴利,萬曆二十年八月,他首先到朝鮮義州,說動了在這裏避難的朝鮮國王李。九月,他又到平壤城,與小西行長談判。當時小西行長為了給明使一個下馬威,以軍士列隊城外,手持利刃。全副武裝,然而沈惟敬麵不改色,從容進城。


    他的膽色,連小西行長都非常欽佩:“閣下在白刃之中顏色不變。如此膽色,日本國內亦未曾見識。”


    萬曆二十年十一月時,沈惟敬又來到朝鮮。與小西行長談判。小西行長要求以朝鮮大同江為界,沈惟敬一口答應。然而宋應昌卻是一口拒絕。沈惟敬不死心,一直磨著宋應昌。他今日前來,卻是聽說李如鬆己是準備出兵,便匆忙而來,擔心兩國兵火一起。會破壞他的和談計劃。


    此時,他又是站在軍營中口沫橫飛。言道不必出動刀兵,他一個人出馬,就能讓日本人退兵。不說李如鬆和宋應昌二人聽得發呆,就是營中地眾將,也是個個聽得目瞪口呆。


    黃來福也是好奇地看著他,從史書上,黃來福知道這個人,達成了外交史上最為荒唐的“雞同鴨講”協議。他一個人,同時欺騙了大明和日本兩方,也算是一個奇跡。


    黃來福仔細打量他。見他年不到四十。個子不高,偏向瘦小。身著絲綢衣裳。一張嘴有若懸河,象商人,象混混,就是沒一點遊擊將軍的氣度。因為沈惟敬是兵部尚書石星的特使,所以李如鬆才勉強忍住氣,一直聽他說得口幹舌燥,他哼了一聲,道:“你說倭人有意休戰議和?倭將小西行長又如何說?”


    沈惟敬道:“倭將小西行長言道,日朝兩國,可以大同江為界,如此,兩國休兵交好,天朝也不用再勞師費餉,可說是兩全其美。”


    李如鬆大怒,道:“你可知大同江在何處?你是在擅通倭人麽?”


    旁顧左右,就要將沈惟敬推出斬首,沈惟敬嚇得魂飛魄散,連連跪地求饒。


    黃來福心中一動,按在這個時候,宋應昌麾下地行軍參謀李應試,就應該出來阻擋獻計,然而此時卻見不到一個人影。


    黃來福出聲道:“提督大人且慢。”


    眾人都是疑惑地看向黃來福。黃來福走到李如鬆身旁,低語道:“暫不殺沈惟敬,可將計就計,陽遣維敬通款,陰出奇兵襲敵。此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


    李如鬆緩緩點頭,又與宋應昌耳語。宋應昌也是非常讚成,當下他吩咐手下侍從將沈惟敬打入大牢,慢慢處置。沈惟敬逃回一條命,早己全身虛軟,隻是感激地看了黃來福一眼,就被眾侍衛拖拽去了。


    雖是有了沈惟敬這個插曲,然而大軍出兵計劃不變,當天下午,四萬精銳明軍,在李如鬆及宋應昌率領下,浩浩蕩蕩往東邊的朝鮮國而去。


    數萬明軍,經過通遠堡,經過定遼右衛等地,蜿蜒如一條長蛇般。最後大軍跨過了鴨綠江,來到了朝鮮國境內。


    朝鮮國王李親自在江邊迎接大軍的到來,在這一刻,他落淚了,天朝真地派大軍來救援他了。隻有朝鮮大臣柳成龍卻是皺起眉頭,他認為明軍太少,此時在朝日軍有近二十萬人。就算這四萬明軍再勇,怕也是無濟於事。不過他不敢說什麽,隻是一聲歎息。


    明軍到了義州時,正好這天是除夕夜,朝鮮國受大明影響極深,眾多的民俗,和大明如一。這天裏,宋應昌與朝鮮國王李一起,犒勞入朝大軍。吃餃子,點燈以辭舊歲,迎新年等。


    黃來福地數千山西兵,還找到了一個唱蒲州梆子的戲班,找回了一些家鄉的感覺。


    由於己經到了異國,所以黃來福動了逛街的心思,不過觸目所見,就是朝鮮國的貧窮。眼下地義州,己經算是朝鮮國王李的盤踞之地,不過城牆高不過八尺,都是用亂石簡單地堆砌。城內街道民居錯雜,舉目所見,都是些低小的草房,各門前都是汙穢無比,顯然朝鮮人的衛生習慣很不堪。


    處處是窮山惡水,荒陋的城鎮小村,窮苦之極的國民。無論是當時的生活水準,還是房屋建築,還是城鎮規劃,朝鮮國與大明相比,都是一個天一個地啊。


    怪不得朝鮮國上下都對對麵的大明城鎮羨慕無比,能偷渡的,就盡量偷渡。隨便一個朝鮮文人到大明邊地小鎮旅遊。回來都是稱讚:“……繁華富麗,雖到皇京想不更加,不意中國之若是其盛也。左右市廛連互輝耀,比雕窗綺戶。畫棟朱欄,碧榜金匾,所居物皆內地奇貨也……”


    黃來福卻是突然心情很壞。如此窮苦地國家,自己當時還想讓朝鮮國代償平亂軍費。現在這個情形,如果讓他們來讓代償軍費,就是還個兩百年,也還不起啊,看來隻能指望日本人了。


    唯一讓黃來福有點異國遊樂趣的就是朝鮮人地服飾了。雖說他們受中原文化影響深刻,但還是有點不同地。朝鮮成年男子每人頭頂上都帶一頂大簷帽。因身份不同,帽子地質料,形狀不太一樣。還有女人穿地大裙子,也有點特色。隻不過朝鮮女人漂亮的還是少了點,多為又矮又肥,讓人提不起興趣。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大明地元旦日,這天,大明各地都要放爆竹,舞獅子。耍龍燈。逛花市等,以慶賀元旦。不過這天。大軍卻要出發了。宋應昌留了下來,在義州城內調度糧草緇重等,李如鬆領著大軍,繼續前進。


    一路而去,由於明軍中有著大量的火炮戰車,加上朝鮮國內路況不佳,又加之天寒地凍地,所以大軍行進速度不快。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四,公元1593年2月4日。


    這天是立春日,李如鬆帶著數萬大軍抵達了肅寧館,此處離平壤城約有八十裏的路程。


    由於黃來福的計策成功,在李如鬆的授意下,沈惟敬派人向小西行長通告,言其大明同意和談,讓小西行長派人前來相迎。小西行長卻以為大明是要封使,就派遣牙將二十三人前來領賞。


    當時李如鬆正在肅寧館內對黃來福等眾將道:“今日是正月初四,下午我軍將會向順安城開拔,到了順安城休整一天,初六到平壤城下。”


    他又道:“昨日經略托人言,毒火箭,神火箭等火器不日就可送到軍中,到時我軍威勢更甚。”


    眾將聽得正高興,忽聽外麵大營喊殺衝天,李如鬆派人一問,不由大怒。原來是日使來後,部將李寧見後,不發一言,帶著部下舉刀就砍,日人被殺十五人,七人逃走,生擒一人。


    自己計劃被李寧破壞,李如鬆大怒,當下要將李寧推出斬首。眾將都是跪下求情,李如鬆才放過他,不過還是重責他五十軍棍,以儆效尤!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李如鬆卻是長歎了口氣,日使被殺,看來原先的計劃,是行不通了。


    與此同時,在幾十裏外地平壤城牆上,一個錦衣中年武士,迎對寒風,正靜靜地看著遠方的什麽,神情間,很有些憂慮。他地身後,站著百餘的親信武士,正以崇敬的眼神看著他。


    這個中年武士,就是侵朝第一軍軍團長小西行長。小西行長是豐臣秀吉的親信,信奉西洋蘭學,在當時的日軍將領中,是比較出奇的一位。


    此時的他,正在擔憂著那二十位日使,能不能順利迎回唐使,並得到賞賜。


    “唉,唐人……”


    想起大明己經出兵,小西行長內心中就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中原國家,千百年來,對他們這些島民的心理壓迫力太大了,就算日本取得了一時的勝利,以後呢,能打贏嗎?沒人敢保證。


    真是一場豪賭啊,這場戰爭。


    現在小西行長最擔憂地是,由於援軍被朝鮮水軍阻隔,現在平壤城內可說是兵疲糧少,如果大明來攻,後果不堪設想。小西行長迫切地希望與大明議和,這樣,有了喘息地機會,又可得到大同江以南的慶尚,全羅,忠清,京畿等道,然後伺機而動,隨時可攻入朝鮮北方及大唐之地。


    正在他想得出神地時候,忽然,城牆上傳來驚叫聲:“使者回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做千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白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白牛並收藏回到明朝做千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