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一句話也沒說,便將聯係切斷了。[]他隻是在測試通訊的效果,並非真正想與笫一宇宙燈塔做任何對話。
太陽係在八秒差距之外,除了笫一宇宙燈塔外,目前它是距離最近的一顆較大行星――就銀河的尺度而言,它就是笫一宇宙燈塔的後院,也是笫一宇宙第四宇宙的結合部。若是仿照剛才與笫一宇宙燈塔聯絡的方式,以光送出一道訊號,想要收到回訊的話,必須等上十年時間。
聯絡太陽係!去往太陽係!我得盡可能想像清楚。我知道它與笫一宇宙燈塔以及銀河核心的相對位置:我研究過它的曆史與行星表麵學;在服役期間,我曾經推演過如何奪回太陽係,如今,它絕不可能再遭到敵人占領,那隻不過是個假想狀況罷了。
老天啊!我曾經到過太陽係。
我曾經想像它!想像它的模樣!利用波中繼器,營造置身其上的感覺。
什麽也沒有!我的神經末稍在太空中不停地飛舞,卻找不到任何棲身之所。
丹佛收回意念,對莎士比亞說:“麥田號上沒有裝置波中繼器,威廉,我現在可以肯定了。假如我沒有聽從你的建議,不曉得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得到這個結論。”
莎士比亞麵部的肌肉雖然沒有動,臉上卻露出明顯的喜色。“我真高興能夠幫得上忙,這是否表示我們可以躍遷了?”
“不,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得再等兩天。我們必須遠離各個天體,還記得嗎?這是一艘仍在實驗中的新型太空船,而且我對它又完全沒有駕駛經驗,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也許得花兩天時間來計算正確的程序――尤其是度躍遷的恰當‘推力’。不過我現在有個感覺,電腦將會完全代勞。”
“我的天哪!那我們會等得無聊死了。”
“無聊?”丹佛露出燦爛的笑容。“怎麽可能!你我兩人,威廉,要好好聊一聊地球。”
莎士比亞說:“真的嗎?你是想逗我開心吧?你的心地真好,實在是太好了。”
“胡說!我是想逗我自己開心。威廉,如今你終於說服了一個人,從你剛剛那番話中,我覺地球才是宇宙間最重要、最有趣、最吸引人的一個題目。而且,你有漂亮的女兒嗎?”
當莎士比亞在講述他對地球的看法而不是漂亮的女兒時,丹佛一定已有了了解了。隻是波中繼器的問題縈繞心中,所以未立即回應。果然,在那個問題迎刃而解之後,丹佛隨即有所反應。
un最常為人引述的一句話,也許就是他對第三宇宙燈塔所做的描述。他曾說過第三宇宙燈塔地位於“銀河的另一端”,甚至還提到了該處的地名,說它為“群星盡頭”。
“在銀河的另一端……”這句話收錄在達爾文的記述中。根據達爾文為un所著的傳記,un在接受帝國法庭審判之後,曾經親口對他如此說過。從那一天開始,這句話的含意就始終為人爭論不休。
銀河某一端與“另一端”的聯係究竟是什麽?一條直線、一條螺線、一個圓、還是其他線條?
現在,丹佛突然間恍然大悟,了解到那應該不是,也不可能是銀河三維地圖上的任何直線或曲線,真正的答案其實更加微妙、更加抽象。
其中一端指的是第一宇宙燈塔,這是絕對沒有疑問的一件事。第一宇宙燈塔位於銀河邊緣,沒錯――就在我們笫一宇宙燈塔聯邦的邊緣――因此“燈塔”兩字具有字麵上的意義。然而,在un說那句話的時候,它也是銀河中最新的世界,嚴格說來,它當時還不存在,隻是一個即將建立的世界。
根據這種觀點,銀河的另一端又在何處?在笫一宇宙燈塔聯邦另一個邊緣嗎?哈,銀河最古老的世界在哪裏?照莎士比亞剛才的說法――盡管他自己完全不知道這重意義――唯一的答案就是地球,第三宇宙燈塔當然就在地球上,而銀河帝國大學圖書館的地下世界隻是相對於地球放置於太空的太空站,隻是地球在遠方的智囊庫或大使館,不過這是個比哈佛大學之於美國更重要的地方,它相當於白宮或五角大樓。
雖然un曾經說過,銀河的另一端是“群星盡頭”,誰又敢斷言這不是一種隱喻呢?如果像莎士比亞那樣回溯人類的曆史,想像時光倒流的話,就可以看到每一個住人星係中的人類,逐漸回流到其他星係,也就是第一批移民的出生地。然後人潮繼續不斷回流,直到最後,所有的人類都退回到某個行星,那裏便是人類的源地。而照耀地球的那顆恒星,正是所謂的“群星盡頭”。
想到這裏,丹佛露出了微笑,用近乎懇求的語氣說:“再多告訴我一些有關地球的事,威廉。”
莎士比亞搖了搖頭,回答說:“我知道的都已經告訴你了,真的。我們要到銀暈去,才能找到更多的資料。”
丹佛立刻說:“不,不會的,威廉。我們不會在那裏找到什麽,因為我們並不打算去銀暈。我負責駕駛這艘太空船,我向你保證我們不會到那裏去。”
莎士比亞的嘴巴立刻張得老大,好一會兒才喘過氣來,用悲淒的語調說:“噢,我親愛的朋友!”
丹佛連忙安慰他:“拜托,威廉,不要這樣子。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直接去找地球。”
“可是隻有銀暈才有――”
“沒有,那裏什麽也沒有。你到銀暈去,隻能一頭鑽進那些塵封的檔案,和變脆的膠卷堆裏麵,到頭來自己也會灰頭土臉,也會變得一捏就碎。”
“幾十年來,我一直夢想――”
“你夢想能找到地球。”
“可是隻有到了――”
丹佛突然站起來,傾身向前,一把抓住莎士比亞的短袖。“別再說了,教授,別再提那個地方。在我們還沒登上這艘太空船之前,你第一次告訴我說我們要去尋找地球時,你說我們一定能找到它,因為――讓我引述你自己的話:‘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極可能的答案’。現在,我不要再聽到你提起‘銀暈’,我隻要你告訴我這個極可能的答案。”
“可是必須先證實才行。直到目前為止,它還隻是一種想法,一線希望,一個模糊的可能答案。”
“好!就告訴我這些!”
“你不了解,你根本就不了解。除了我之外,沒有任何人研究過這個題目,它完全沒有曆史的依據,沒有可信的理論,也毫無真憑實據。當人們談到地球時,總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至少有一百萬種互相矛盾的傳說……”
“奸吧,那麽,你自己的研究又是怎麽做的?”
“我不得不搜集每一項傳說,每一點可能的史料,每一件傳聞軼事,每一個撲朔迷離的神話,甚至包括那些杜撰的故事。無論任何資料,隻要裏麵提到地球這個名字,或是涵蓋了起源行星的概念,我都一律照單全收。三十多年來,我從銀河的每一顆行星上,盡一切可能搜集各種資料。現在,我隻需要到銀河圖書館,去查閱一些更可靠的資料,不過那座圖書館卻在……但你又不準我說那個地名。”
“對,別提那個地方。我隻要你告訴我,在你搜集的那麽多資料中,哪一條特別吸引你的注意,而你又是基於什麽原因,才認定那是一條可靠的資料。”
莎士比亞不停地搖頭。“幫個忙,丹佛。你不介意的話,我可要說句老實話,你的口氣聽起來像個軍人,或是一名政客。研究曆史可不能用這種方法。”
丹佛深呼吸了一下,硬生生地忍下這口氣。“那就告訴我該用什麽方法,威廉。我們足足有兩天的時間,請你教教我吧。”
太陽係在八秒差距之外,除了笫一宇宙燈塔外,目前它是距離最近的一顆較大行星――就銀河的尺度而言,它就是笫一宇宙燈塔的後院,也是笫一宇宙第四宇宙的結合部。若是仿照剛才與笫一宇宙燈塔聯絡的方式,以光送出一道訊號,想要收到回訊的話,必須等上十年時間。
聯絡太陽係!去往太陽係!我得盡可能想像清楚。我知道它與笫一宇宙燈塔以及銀河核心的相對位置:我研究過它的曆史與行星表麵學;在服役期間,我曾經推演過如何奪回太陽係,如今,它絕不可能再遭到敵人占領,那隻不過是個假想狀況罷了。
老天啊!我曾經到過太陽係。
我曾經想像它!想像它的模樣!利用波中繼器,營造置身其上的感覺。
什麽也沒有!我的神經末稍在太空中不停地飛舞,卻找不到任何棲身之所。
丹佛收回意念,對莎士比亞說:“麥田號上沒有裝置波中繼器,威廉,我現在可以肯定了。假如我沒有聽從你的建議,不曉得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得到這個結論。”
莎士比亞麵部的肌肉雖然沒有動,臉上卻露出明顯的喜色。“我真高興能夠幫得上忙,這是否表示我們可以躍遷了?”
“不,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得再等兩天。我們必須遠離各個天體,還記得嗎?這是一艘仍在實驗中的新型太空船,而且我對它又完全沒有駕駛經驗,通常,在這種情況下,我也許得花兩天時間來計算正確的程序――尤其是度躍遷的恰當‘推力’。不過我現在有個感覺,電腦將會完全代勞。”
“我的天哪!那我們會等得無聊死了。”
“無聊?”丹佛露出燦爛的笑容。“怎麽可能!你我兩人,威廉,要好好聊一聊地球。”
莎士比亞說:“真的嗎?你是想逗我開心吧?你的心地真好,實在是太好了。”
“胡說!我是想逗我自己開心。威廉,如今你終於說服了一個人,從你剛剛那番話中,我覺地球才是宇宙間最重要、最有趣、最吸引人的一個題目。而且,你有漂亮的女兒嗎?”
當莎士比亞在講述他對地球的看法而不是漂亮的女兒時,丹佛一定已有了了解了。隻是波中繼器的問題縈繞心中,所以未立即回應。果然,在那個問題迎刃而解之後,丹佛隨即有所反應。
un最常為人引述的一句話,也許就是他對第三宇宙燈塔所做的描述。他曾說過第三宇宙燈塔地位於“銀河的另一端”,甚至還提到了該處的地名,說它為“群星盡頭”。
“在銀河的另一端……”這句話收錄在達爾文的記述中。根據達爾文為un所著的傳記,un在接受帝國法庭審判之後,曾經親口對他如此說過。從那一天開始,這句話的含意就始終為人爭論不休。
銀河某一端與“另一端”的聯係究竟是什麽?一條直線、一條螺線、一個圓、還是其他線條?
現在,丹佛突然間恍然大悟,了解到那應該不是,也不可能是銀河三維地圖上的任何直線或曲線,真正的答案其實更加微妙、更加抽象。
其中一端指的是第一宇宙燈塔,這是絕對沒有疑問的一件事。第一宇宙燈塔位於銀河邊緣,沒錯――就在我們笫一宇宙燈塔聯邦的邊緣――因此“燈塔”兩字具有字麵上的意義。然而,在un說那句話的時候,它也是銀河中最新的世界,嚴格說來,它當時還不存在,隻是一個即將建立的世界。
根據這種觀點,銀河的另一端又在何處?在笫一宇宙燈塔聯邦另一個邊緣嗎?哈,銀河最古老的世界在哪裏?照莎士比亞剛才的說法――盡管他自己完全不知道這重意義――唯一的答案就是地球,第三宇宙燈塔當然就在地球上,而銀河帝國大學圖書館的地下世界隻是相對於地球放置於太空的太空站,隻是地球在遠方的智囊庫或大使館,不過這是個比哈佛大學之於美國更重要的地方,它相當於白宮或五角大樓。
雖然un曾經說過,銀河的另一端是“群星盡頭”,誰又敢斷言這不是一種隱喻呢?如果像莎士比亞那樣回溯人類的曆史,想像時光倒流的話,就可以看到每一個住人星係中的人類,逐漸回流到其他星係,也就是第一批移民的出生地。然後人潮繼續不斷回流,直到最後,所有的人類都退回到某個行星,那裏便是人類的源地。而照耀地球的那顆恒星,正是所謂的“群星盡頭”。
想到這裏,丹佛露出了微笑,用近乎懇求的語氣說:“再多告訴我一些有關地球的事,威廉。”
莎士比亞搖了搖頭,回答說:“我知道的都已經告訴你了,真的。我們要到銀暈去,才能找到更多的資料。”
丹佛立刻說:“不,不會的,威廉。我們不會在那裏找到什麽,因為我們並不打算去銀暈。我負責駕駛這艘太空船,我向你保證我們不會到那裏去。”
莎士比亞的嘴巴立刻張得老大,好一會兒才喘過氣來,用悲淒的語調說:“噢,我親愛的朋友!”
丹佛連忙安慰他:“拜托,威廉,不要這樣子。我的意思是說,我們要直接去找地球。”
“可是隻有銀暈才有――”
“沒有,那裏什麽也沒有。你到銀暈去,隻能一頭鑽進那些塵封的檔案,和變脆的膠卷堆裏麵,到頭來自己也會灰頭土臉,也會變得一捏就碎。”
“幾十年來,我一直夢想――”
“你夢想能找到地球。”
“可是隻有到了――”
丹佛突然站起來,傾身向前,一把抓住莎士比亞的短袖。“別再說了,教授,別再提那個地方。在我們還沒登上這艘太空船之前,你第一次告訴我說我們要去尋找地球時,你說我們一定能找到它,因為――讓我引述你自己的話:‘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極可能的答案’。現在,我不要再聽到你提起‘銀暈’,我隻要你告訴我這個極可能的答案。”
“可是必須先證實才行。直到目前為止,它還隻是一種想法,一線希望,一個模糊的可能答案。”
“好!就告訴我這些!”
“你不了解,你根本就不了解。除了我之外,沒有任何人研究過這個題目,它完全沒有曆史的依據,沒有可信的理論,也毫無真憑實據。當人們談到地球時,總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至少有一百萬種互相矛盾的傳說……”
“奸吧,那麽,你自己的研究又是怎麽做的?”
“我不得不搜集每一項傳說,每一點可能的史料,每一件傳聞軼事,每一個撲朔迷離的神話,甚至包括那些杜撰的故事。無論任何資料,隻要裏麵提到地球這個名字,或是涵蓋了起源行星的概念,我都一律照單全收。三十多年來,我從銀河的每一顆行星上,盡一切可能搜集各種資料。現在,我隻需要到銀河圖書館,去查閱一些更可靠的資料,不過那座圖書館卻在……但你又不準我說那個地名。”
“對,別提那個地方。我隻要你告訴我,在你搜集的那麽多資料中,哪一條特別吸引你的注意,而你又是基於什麽原因,才認定那是一條可靠的資料。”
莎士比亞不停地搖頭。“幫個忙,丹佛。你不介意的話,我可要說句老實話,你的口氣聽起來像個軍人,或是一名政客。研究曆史可不能用這種方法。”
丹佛深呼吸了一下,硬生生地忍下這口氣。“那就告訴我該用什麽方法,威廉。我們足足有兩天的時間,請你教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