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俊自己回想著關於前世對十三行記憶。他對十三行的了解,是從對《華爾街日報》的一則評論中才知道的,那個時候,他好像在上高中,當時的記載好像是這樣的:
清代曆史上共出現過三個商業群體:兩淮鹽商、山西晉商、廣東行商,其中,廣東“十三行”有著輝煌的曆史,卻不大為後人所熟知。
1684年,康熙廢除禁海令,設粵、閩、浙、江四大海關,允許與外界通商。但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成型的外貿體製,無力接待外來商船。於是1686年,粵海關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較有實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貿易業務,俗稱“十三行”,後來行商家數變動不定,少則4家,多時26家,但“十三行”已成為這個商人團隊約定俗成的稱謂,可以說,“十三行”是清王朝的“外貿特區”。
到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關僅留廣東一處,“十三行”更是達到鼎盛時期,對中國後來的經濟發展甚至世界貿易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十三行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係,大量的茶葉、絲綢、陶瓷等商品從廣州運往世界各地。此後的100年間,廣東十三行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關稅收入。
當年“十三行”的繁榮可用“金山珠海,堆滿銀錢”來形容,據記載,1822年十三行處所發生的一場大火,大火中熔化的洋銀滿街流淌,竟流出了一二裏地,一場大火就燒毀了商館價值4000萬兩白銀的財物,可以想象十三行當年的華貴景象。
“十三行”中以四大巨富:潘啟官、盧觀恒、伍秉鑒、葉上林創辦的同文行、廣利行、怡和行、義成行最為著名。《華爾街日報》曾評出千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就有伍秉鑒。
伍家經營的“怡和行”與英商和美商每年貿易額達數百萬兩白銀。伍秉鑒不僅在國內擁有巨額的資產,還是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而且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等,他可謂是19世紀的世界首富了。“怡和行”在中外商界都是個響亮的名號,1832年英國人威廉.渣甸和詹姆士.馬地臣借用伍家“怡和行”老字號,創辦了“怡和洋行”,鴉片戰爭後“怡和洋行”總部遷至香港,成為遠東最大財閥,對香港早期的發展舉足輕重,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稱,至今怡和洋行在香港仍然維持相當的業務,包括:置地、牛奶公司、文華東方酒店、香港空運貨站、香港貨櫃碼頭、惠康超市、7-11、宜家家居、pizzahut等等,員工總數超過十萬。
世界首富伍秉鑒,2001年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上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六位華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這六個人中,又唯獨伍秉鑒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出現,所以伍秉鑒也是人們最關注的焦點[1]。伍秉鑒(1769~1843年),字成之,號平湖,別名敦元、忠誠、慶昌,祖籍福建。其先祖於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1783年,伍國宗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並為自己起了一個商名叫“浩官”。該商名一直為其子孫所沿用,成為19世紀前期國際商界一個響亮的名字。1801年,32歲的伍秉鑒接手了怡和行的業務,伍家的事業也開始快速崛起,伍秉鑒成為了廣州行商的領頭人——總商。在經營方麵,伍秉鑒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係,並依靠超前的經營理念在對外貿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鑒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而且他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並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同時他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東印度公司有時資金周轉不靈,常向伍家借貸。正因為如此,伍秉鑒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富翁”。
伍家所積累的財富是驚人的。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按照國際銀價換算,這個數目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而且,伍家在珠江岸邊的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媲美。
伍秉鑒在西方商人的眼裏享有不錯的名聲,眾多關於伍秉鑒的趣聞逸事也在當時外商中流傳甚廣。其中一個故事,使他成了中國商人慷慨大方的象征。
據說當時一個美國波士頓商人與伍秉鑒合作經營了一項生意,但由於經營不善,欠了伍秉鑒7.2萬銀元的債務。然而他又一直沒有能力償還這筆欠款,故也無法回到美國。伍秉鑒知道此事後,並沒有為難這個商人,而是叫人把借據拿出來,對波士頓商人說:“你是我的第一號‘老友’,你是一個最誠實的人,隻不過不走運。”說完,他就把借據撕個粉碎,並向對方表示他們之間的賬目已經結清,對方可以隨時離開廣州回國。
伍秉鑒這個驚人的舉動,讓伍浩官的豪爽名聲在美國膾炙人口達半個世紀之久。當然,伍家所積累的財富也令人吃驚。
在美國曆史上,曾有一位留下八位數遺產的“千萬富翁”,他就是1848年去世的當年美國首富約翰·雅各布·阿斯特。“阿千萬”死的時候,遺產估計有2000-3000萬美元。而阿斯特混成美國首富,靠的就是和當時的大清朝做買賣。他其中的一個重要貿易夥伴,就是當時富可敵國的伍秉鑒。
作為封建王朝沒落時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鑒所積累的財富注定不會長久。就在他的跨國財團達到鼎盛時,一股暗流正悄然湧動。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伍秉鑒清楚地知道,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根源,正是不滿十三行壟斷貿易,一旦英國獲勝,毫無疑問,十三行的獨特地位將被迫喪失。伍家,甚至其他行商,都為這場戰爭貢獻了巨額的財富。戰爭甫一開始,伍秉鑒和十三行的行商們就積極募捐,出資修建堡壘、建造戰船、製作大炮。縱然如此,清朝政府仍全線潰敗。1841年5月,英軍長驅直入兵臨廣州城下時,奕山統領的清軍部隊無力亦無心抵抗,於是想出了一條計策———令行商前往調停。廣州城外,奉命行事的伍紹榮與英軍首領義律展開了討價還價。最終,雙方簽訂《廣州和約》,按協議,清軍退出廣州城外60裏,並於一個星期內交出600萬元賠款;英軍則退至虎門炮台以外。這600萬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資,其中伍秉鑒所出最多,計110萬元。盡管伍秉鑒曾向朝廷捐巨款換得了三品頂戴,但這絲毫不能拯救他的事業。由於伍秉鑒包庇外商走私鴉片,他曾遭到林則徐多次訓斥和懲戒,還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財富以求得短暫的安寧。《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償還300萬銀元的外商債務,而伍秉鑒一人就承擔了100萬銀元。也就是在這一年,伍秉鑒病逝於廣州。
伍秉鑒死後,曾經富甲天下的廣東十三行開始逐漸沒落。許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紛紛破產。更致命的是,隨著五口通商的實行,廣東喪失了在外貿方麵的優勢,廣東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權也隨之結束。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降臨到十三行街,終於使這些具有100多年曆史的商館徹底化為灰燼。
清代曆史上共出現過三個商業群體:兩淮鹽商、山西晉商、廣東行商,其中,廣東“十三行”有著輝煌的曆史,卻不大為後人所熟知。
1684年,康熙廢除禁海令,設粵、閩、浙、江四大海關,允許與外界通商。但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成型的外貿體製,無力接待外來商船。於是1686年,粵海關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較有實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貿易業務,俗稱“十三行”,後來行商家數變動不定,少則4家,多時26家,但“十三行”已成為這個商人團隊約定俗成的稱謂,可以說,“十三行”是清王朝的“外貿特區”。
到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關僅留廣東一處,“十三行”更是達到鼎盛時期,對中國後來的經濟發展甚至世界貿易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幾乎所有亞洲、歐洲、美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與十三行發生過直接的貿易關係,大量的茶葉、絲綢、陶瓷等商品從廣州運往世界各地。此後的100年間,廣東十三行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關稅收入。
當年“十三行”的繁榮可用“金山珠海,堆滿銀錢”來形容,據記載,1822年十三行處所發生的一場大火,大火中熔化的洋銀滿街流淌,竟流出了一二裏地,一場大火就燒毀了商館價值4000萬兩白銀的財物,可以想象十三行當年的華貴景象。
“十三行”中以四大巨富:潘啟官、盧觀恒、伍秉鑒、葉上林創辦的同文行、廣利行、怡和行、義成行最為著名。《華爾街日報》曾評出千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其中就有伍秉鑒。
伍家經營的“怡和行”與英商和美商每年貿易額達數百萬兩白銀。伍秉鑒不僅在國內擁有巨額的資產,還是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而且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等,他可謂是19世紀的世界首富了。“怡和行”在中外商界都是個響亮的名號,1832年英國人威廉.渣甸和詹姆士.馬地臣借用伍家“怡和行”老字號,創辦了“怡和洋行”,鴉片戰爭後“怡和洋行”總部遷至香港,成為遠東最大財閥,對香港早期的發展舉足輕重,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稱,至今怡和洋行在香港仍然維持相當的業務,包括:置地、牛奶公司、文華東方酒店、香港空運貨站、香港貨櫃碼頭、惠康超市、7-11、宜家家居、pizzahut等等,員工總數超過十萬。
世界首富伍秉鑒,2001年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刊登了一個《縱橫一千年》的專輯,統計出了上幾個世紀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六位華人入選,他們分別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這六個人中,又唯獨伍秉鑒是以純粹的商人身份出現,所以伍秉鑒也是人們最關注的焦點[1]。伍秉鑒(1769~1843年),字成之,號平湖,別名敦元、忠誠、慶昌,祖籍福建。其先祖於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1783年,伍國宗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成立怡和行,並為自己起了一個商名叫“浩官”。該商名一直為其子孫所沿用,成為19世紀前期國際商界一個響亮的名字。1801年,32歲的伍秉鑒接手了怡和行的業務,伍家的事業也開始快速崛起,伍秉鑒成為了廣州行商的領頭人——總商。在經營方麵,伍秉鑒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係,並依靠超前的經營理念在對外貿易中迅速崛起。伍秉鑒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園、店鋪等,而且他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並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同時他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東印度公司有時資金周轉不靈,常向伍家借貸。正因為如此,伍秉鑒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成了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曾被一些西方學者稱之為“天下第一大富翁”。
伍家所積累的財富是驚人的。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按照國際銀價換算,這個數目相當於今天的50億元人民幣。而且,伍家在珠江岸邊的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媲美。
伍秉鑒在西方商人的眼裏享有不錯的名聲,眾多關於伍秉鑒的趣聞逸事也在當時外商中流傳甚廣。其中一個故事,使他成了中國商人慷慨大方的象征。
據說當時一個美國波士頓商人與伍秉鑒合作經營了一項生意,但由於經營不善,欠了伍秉鑒7.2萬銀元的債務。然而他又一直沒有能力償還這筆欠款,故也無法回到美國。伍秉鑒知道此事後,並沒有為難這個商人,而是叫人把借據拿出來,對波士頓商人說:“你是我的第一號‘老友’,你是一個最誠實的人,隻不過不走運。”說完,他就把借據撕個粉碎,並向對方表示他們之間的賬目已經結清,對方可以隨時離開廣州回國。
伍秉鑒這個驚人的舉動,讓伍浩官的豪爽名聲在美國膾炙人口達半個世紀之久。當然,伍家所積累的財富也令人吃驚。
在美國曆史上,曾有一位留下八位數遺產的“千萬富翁”,他就是1848年去世的當年美國首富約翰·雅各布·阿斯特。“阿千萬”死的時候,遺產估計有2000-3000萬美元。而阿斯特混成美國首富,靠的就是和當時的大清朝做買賣。他其中的一個重要貿易夥伴,就是當時富可敵國的伍秉鑒。
作為封建王朝沒落時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鑒所積累的財富注定不會長久。就在他的跨國財團達到鼎盛時,一股暗流正悄然湧動。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伍秉鑒清楚地知道,英國發動這場戰爭的根源,正是不滿十三行壟斷貿易,一旦英國獲勝,毫無疑問,十三行的獨特地位將被迫喪失。伍家,甚至其他行商,都為這場戰爭貢獻了巨額的財富。戰爭甫一開始,伍秉鑒和十三行的行商們就積極募捐,出資修建堡壘、建造戰船、製作大炮。縱然如此,清朝政府仍全線潰敗。1841年5月,英軍長驅直入兵臨廣州城下時,奕山統領的清軍部隊無力亦無心抵抗,於是想出了一條計策———令行商前往調停。廣州城外,奉命行事的伍紹榮與英軍首領義律展開了討價還價。最終,雙方簽訂《廣州和約》,按協議,清軍退出廣州城外60裏,並於一個星期內交出600萬元賠款;英軍則退至虎門炮台以外。這600萬元巨款,有三分之一由十三行商人出資,其中伍秉鑒所出最多,計110萬元。盡管伍秉鑒曾向朝廷捐巨款換得了三品頂戴,但這絲毫不能拯救他的事業。由於伍秉鑒包庇外商走私鴉片,他曾遭到林則徐多次訓斥和懲戒,還不得不一次次向清政府獻出巨額財富以求得短暫的安寧。《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償還300萬銀元的外商債務,而伍秉鑒一人就承擔了100萬銀元。也就是在這一年,伍秉鑒病逝於廣州。
伍秉鑒死後,曾經富甲天下的廣東十三行開始逐漸沒落。許多行商在清政府的榨取下紛紛破產。更致命的是,隨著五口通商的實行,廣東喪失了在外貿方麵的優勢,廣東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權也隨之結束。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降臨到十三行街,終於使這些具有100多年曆史的商館徹底化為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