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宏俊等王熾走後,開始盤算這些天他所做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都按他所想的發展著,但是最近他卻發現了,他急需一些管理人才!
這些所謂的管理人才,並不是隨便找幾個讀書認字的就可以了,而是一個係統的管理。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親力親為,就算是諸葛亮都被累死了。沒辦法隻好去聘請外國人,這個時候能夠被他所請的外國人。他想了半天,發現也隻有美國人合適了。因為現在這個時候美國人正在打仗,能夠在中國生活的美國人,肯定是不希望回去的。如果是英國人和德國人,還有法國人這些人,都是看不起現在的中國的。而且聘請他們的花費肯定會非常的高,而且還不一定能夠辦好事情。
何宏俊想了一會兒,默默的說道:現在應該是中國近代的第一批留學人員剛剛出去,要等他們回來,還有十幾年的時間。
1872年8月11日,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啟程赴美。1868年,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向清政府提出:選派10歲至16歲的少年出洋留學,先以120名作實驗,每年派30人,4年完成。該計劃得到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支持,1870年獲清政府批準。1871年,容閎在上海開始招生,由於當時人認為出洋留學吉凶難測,留學生全是平民子弟。根據當時的洋務需求,學生主要學習科技、工程等辦洋務急需的學科。
幼童留美,原計劃時限為15年,不料進行到第十年時,留美幼童全部被政府強行召回。這一事件史稱“留美幼童公案”。容閎在《自傳》中記載了留美學生監督吳嘉善主張撤回留學生的種種理由:“留學生在美國,專門好學美國人的嬉戲遊樂之事,讀書的時候少,玩的時候多;還學美國人的樣子,加入各種秘密會社,有的屬於宗教性質,有的屬於政治性質,總之全都屬於不正當行為;因此,留學生們再也不尊重老師,對於新監督的訓令,全當耳旁風……這樣的學生,再在美國久居下去,必將失去他們全部的愛國之心,縱然有朝一日學成回國,不但無益於國家,且將有害於社會;所以,為了國家利益,應當立刻解散留學事務所,撤回全部留美學生,能早一日施行,即國家早獲一日之福。”
對這些汙蔑言論,容閎極為憤慨,他寫道,這些主張撤回留學生的清朝官僚“久處專-製壓力之下,畢生所見所聞,沒一點自由的精神,沒一絲活潑的思想。相反,留學美國的青年學生們,受到新教育的熏陶,終日呼吸自由空氣,以往所受到的專-製重壓,一旦排空而去,言論思想當然與舊式教育格格不入,因此,他們愛好種種健身運動,跳啊,跑啊,走路沒那麽多規矩啦,這又有什麽可奇怪的呢?”
容閎的辯護,未能排除當權者對幼童們“全盤西化”的擔憂。慈禧遽然頒旨:全數撤回留美學生。到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國病故者3人、中途輟學者23人,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淒然回國”。這“94名回國留學生,如今學籍可考者87名,其中小學19名,中學35名,共54名,即60%以上正在接受初等基礎教育;33名大專學生中,隻有兩人獲得學士學位,其中一名就是日後成為著名工程師的詹天佑”。
在這第一批赴美官派留學生中,有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係的詹天佑;在耶魯大學學習法律的蔡紹基;在拉法葉學院攻讀地礦專業的鄺榮光;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的鄧士聰等。他們中的更多則成為軍界、學界、商界的人才。此外很多西方文化的翻譯工作,都是由這些留學生完成的。首批留美幼童被稱為開了近代官派留學教育的先河,被譽為中國留學教育的裏程碑。
而且他們回來之後,也未必會肯在自己這裏幹。沒有辦法,現在隻好去牙行裏看一下。(自清代始,牙行的職能從介紹交易、提供倉儲、食宿發展到自營買賣,代客墊款、收帳,代辦運輸、起卸、報關,對農民和手工業者進行預買、貸款。牙行的收入除傭金外還有商業利潤、貸款利息、服務報酬等,不過這類牙行是少數。)因為這時候交易的信息都要通過牙行,牙行就相當於後世的一個經紀人。
何宏俊帶著張成武和靜兒來到了,買賣人口的牙行。走到門口就見有很多人進進出出,看得出來,應該都是來找活的。因為他們的麵容蠟黃憔悴,很顯然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一個長袍馬褂的人,看見何宏俊三個人衣著服飾華麗,就知道他們是來尋找人的,隨即就走了過來,忙問道:“不知道,少爺需要找什麽樣的人啊?”
何宏俊還沒有說話,隻聽靜兒說道:“你們這裏有沒有會讀書寫字,如果有的話,就趕緊報上來幾個。”
“讀書寫字的確實有幾個人,具體的不知道,少爺是要什麽樣的?隻有知道少爺要什麽樣的。我才好推薦不是。”牙行掌櫃開口說道。
何宏俊說道:“具體的就是身世清白,人品要好。而且要有能力的,不能死讀書的,最好有能會講洋文的。”
“讀書人吃的倒是不少,但是會講洋文的就不多了。”掌櫃的回答道。
“不多,就還是有了。把人的簡曆,拿過來吧,錢不會少你的。”何宏俊說道。
“這人是陳麥楠,現在經常翻譯一些洋人的書籍,人就在哈巴安德醫生哪裏。他們多有來往,不過他翻譯的書主要都是教會裏的書,現在看的人很少。”掌櫃的說道。
何宏俊立馬就來了興趣,連忙問道:“這位哈巴安德醫生是什麽來曆?在中國開醫館嗎?”
“不開醫館,倒是經常給人看病,他是洋人教會的人員,人還不錯。經常免費給窮人看病。不過就是他經常拉人要信奉他們的那個綁在架子上的什麽神。神都會綁起來了,又有什麽厲害的。你看看咱們中國的神,又有哪一個是被綁起來的。所以很少有人會信奉他。”掌櫃的發著牢騷說道
聽完掌櫃的話,把何宏俊給逗樂了。忍著笑說道:“把他們的地址給我,我去看看。”說完,讓靜兒把錢給他。
三人來到尋找陳麥楠的地方,剛開始何宏俊以為會是一個教堂,沒想到會是一所很小的書院,而且裏麵的學生有男的也有女的。這真是讓他有點大開眼界。走進學校見到了陳麥楠,何宏俊直截了當的說了她來找他的目的。陳麥楠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有這麽大的魄力,幹那麽大的事業。
“能得何少爺高看,是我的榮幸,但是現在我需要幫助哈巴安德醫生把學校打理好。幫他渡過難關。”陳麥楠,說道。
“沒關係,我知道你們學校現在急需什麽?我可以幫助你們,不知道我能不能見哈巴安德醫生一麵,我對你們的學校很有興趣。”何宏俊說道
“好吧,一會兒等他下課之後。我把你介紹給他。現在我跟你先說一下,他的情況”陳麥楠,說道。“哈巴安德醫生1844年畢業於美國一所醫學院,後來到中國,開始在廣州和澳門一帶傳教。1847年,他在廣州創辦了一所規模很小的學校。1854年他停止行醫而專心從事教育活動,並在自己的學校裏增設了女子學校……”
說著隻聽見一陣敲鈴的聲音,就知道是下課了。沒多大一會兒一個長得十分高大的美國人就來到了這裏。何宏俊在這裏麵看到有很多傳教士在當老師。
這些所謂的管理人才,並不是隨便找幾個讀書認字的就可以了,而是一個係統的管理。不能所有的事情都親力親為,就算是諸葛亮都被累死了。沒辦法隻好去聘請外國人,這個時候能夠被他所請的外國人。他想了半天,發現也隻有美國人合適了。因為現在這個時候美國人正在打仗,能夠在中國生活的美國人,肯定是不希望回去的。如果是英國人和德國人,還有法國人這些人,都是看不起現在的中國的。而且聘請他們的花費肯定會非常的高,而且還不一定能夠辦好事情。
何宏俊想了一會兒,默默的說道:現在應該是中國近代的第一批留學人員剛剛出去,要等他們回來,還有十幾年的時間。
1872年8月11日,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啟程赴美。1868年,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向清政府提出:選派10歲至16歲的少年出洋留學,先以120名作實驗,每年派30人,4年完成。該計劃得到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支持,1870年獲清政府批準。1871年,容閎在上海開始招生,由於當時人認為出洋留學吉凶難測,留學生全是平民子弟。根據當時的洋務需求,學生主要學習科技、工程等辦洋務急需的學科。
幼童留美,原計劃時限為15年,不料進行到第十年時,留美幼童全部被政府強行召回。這一事件史稱“留美幼童公案”。容閎在《自傳》中記載了留美學生監督吳嘉善主張撤回留學生的種種理由:“留學生在美國,專門好學美國人的嬉戲遊樂之事,讀書的時候少,玩的時候多;還學美國人的樣子,加入各種秘密會社,有的屬於宗教性質,有的屬於政治性質,總之全都屬於不正當行為;因此,留學生們再也不尊重老師,對於新監督的訓令,全當耳旁風……這樣的學生,再在美國久居下去,必將失去他們全部的愛國之心,縱然有朝一日學成回國,不但無益於國家,且將有害於社會;所以,為了國家利益,應當立刻解散留學事務所,撤回全部留美學生,能早一日施行,即國家早獲一日之福。”
對這些汙蔑言論,容閎極為憤慨,他寫道,這些主張撤回留學生的清朝官僚“久處專-製壓力之下,畢生所見所聞,沒一點自由的精神,沒一絲活潑的思想。相反,留學美國的青年學生們,受到新教育的熏陶,終日呼吸自由空氣,以往所受到的專-製重壓,一旦排空而去,言論思想當然與舊式教育格格不入,因此,他們愛好種種健身運動,跳啊,跑啊,走路沒那麽多規矩啦,這又有什麽可奇怪的呢?”
容閎的辯護,未能排除當權者對幼童們“全盤西化”的擔憂。慈禧遽然頒旨:全數撤回留美學生。到1881年年底,除已在美國病故者3人、中途輟學者23人,剩下的94名“留美幼童”,分三批“淒然回國”。這“94名回國留學生,如今學籍可考者87名,其中小學19名,中學35名,共54名,即60%以上正在接受初等基礎教育;33名大專學生中,隻有兩人獲得學士學位,其中一名就是日後成為著名工程師的詹天佑”。
在這第一批赴美官派留學生中,有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係的詹天佑;在耶魯大學學習法律的蔡紹基;在拉法葉學院攻讀地礦專業的鄺榮光;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的鄧士聰等。他們中的更多則成為軍界、學界、商界的人才。此外很多西方文化的翻譯工作,都是由這些留學生完成的。首批留美幼童被稱為開了近代官派留學教育的先河,被譽為中國留學教育的裏程碑。
而且他們回來之後,也未必會肯在自己這裏幹。沒有辦法,現在隻好去牙行裏看一下。(自清代始,牙行的職能從介紹交易、提供倉儲、食宿發展到自營買賣,代客墊款、收帳,代辦運輸、起卸、報關,對農民和手工業者進行預買、貸款。牙行的收入除傭金外還有商業利潤、貸款利息、服務報酬等,不過這類牙行是少數。)因為這時候交易的信息都要通過牙行,牙行就相當於後世的一個經紀人。
何宏俊帶著張成武和靜兒來到了,買賣人口的牙行。走到門口就見有很多人進進出出,看得出來,應該都是來找活的。因為他們的麵容蠟黃憔悴,很顯然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一個長袍馬褂的人,看見何宏俊三個人衣著服飾華麗,就知道他們是來尋找人的,隨即就走了過來,忙問道:“不知道,少爺需要找什麽樣的人啊?”
何宏俊還沒有說話,隻聽靜兒說道:“你們這裏有沒有會讀書寫字,如果有的話,就趕緊報上來幾個。”
“讀書寫字的確實有幾個人,具體的不知道,少爺是要什麽樣的?隻有知道少爺要什麽樣的。我才好推薦不是。”牙行掌櫃開口說道。
何宏俊說道:“具體的就是身世清白,人品要好。而且要有能力的,不能死讀書的,最好有能會講洋文的。”
“讀書人吃的倒是不少,但是會講洋文的就不多了。”掌櫃的回答道。
“不多,就還是有了。把人的簡曆,拿過來吧,錢不會少你的。”何宏俊說道。
“這人是陳麥楠,現在經常翻譯一些洋人的書籍,人就在哈巴安德醫生哪裏。他們多有來往,不過他翻譯的書主要都是教會裏的書,現在看的人很少。”掌櫃的說道。
何宏俊立馬就來了興趣,連忙問道:“這位哈巴安德醫生是什麽來曆?在中國開醫館嗎?”
“不開醫館,倒是經常給人看病,他是洋人教會的人員,人還不錯。經常免費給窮人看病。不過就是他經常拉人要信奉他們的那個綁在架子上的什麽神。神都會綁起來了,又有什麽厲害的。你看看咱們中國的神,又有哪一個是被綁起來的。所以很少有人會信奉他。”掌櫃的發著牢騷說道
聽完掌櫃的話,把何宏俊給逗樂了。忍著笑說道:“把他們的地址給我,我去看看。”說完,讓靜兒把錢給他。
三人來到尋找陳麥楠的地方,剛開始何宏俊以為會是一個教堂,沒想到會是一所很小的書院,而且裏麵的學生有男的也有女的。這真是讓他有點大開眼界。走進學校見到了陳麥楠,何宏俊直截了當的說了她來找他的目的。陳麥楠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有這麽大的魄力,幹那麽大的事業。
“能得何少爺高看,是我的榮幸,但是現在我需要幫助哈巴安德醫生把學校打理好。幫他渡過難關。”陳麥楠,說道。
“沒關係,我知道你們學校現在急需什麽?我可以幫助你們,不知道我能不能見哈巴安德醫生一麵,我對你們的學校很有興趣。”何宏俊說道
“好吧,一會兒等他下課之後。我把你介紹給他。現在我跟你先說一下,他的情況”陳麥楠,說道。“哈巴安德醫生1844年畢業於美國一所醫學院,後來到中國,開始在廣州和澳門一帶傳教。1847年,他在廣州創辦了一所規模很小的學校。1854年他停止行醫而專心從事教育活動,並在自己的學校裏增設了女子學校……”
說著隻聽見一陣敲鈴的聲音,就知道是下課了。沒多大一會兒一個長得十分高大的美國人就來到了這裏。何宏俊在這裏麵看到有很多傳教士在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