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廣州同文館創辦的緣起,當然與19世紀後期外語人才緊缺有關。國門被堅船利炮轟開之前,朝廷深恐“夷文夷字”敗壞道德人心,所以嚴禁百姓學習,誰學了誰就要吃牢飯。國門被轟開之後,官方開始被迫跟洋人打交道了,但手頭幾乎沒有懂外語的人可用。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他費盡周折,才請到了幾個向傳教士學過英文的讀書人為他翻譯各種資料;朝中大員琦善受命南下辦理“夷務”時,找的翻譯居然是隻懂幾個英文字的鄉間地痞,可見懂外語的人在當時有多奇缺了。


    懂外語的人無比稀缺,但對外語人才的需要卻迫在眉睫。1858年6月簽署的《天津條約》規定,以後英國文書都以英語書寫,暫時仍以漢文配送,等中國派學生學習英文之後,就不再配送漢文,對文字有爭議的地方,也以英文為準;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允許外國使團在首都駐紮。那時,官方沒有精通外語的“自己人”可用,與外國人打交道,要麽依賴對方提供的翻譯官,要麽就得向那些“自學成材”的民間“通事”(即翻譯)求助。可前者肯定會偏袒對方,甚至不惜對中國人連哄帶騙,用李鴻章在《奏請廣方言疏》中的話來說,就是“難保無偏袒捏架情弊”;後者在江湖上跌打滾爬多年,最大特點是“見便宜就占”,晚清外交家、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出使前就曾向兩宮太後特別申明:“通事剛八渡(指買辦)等人,大半唯利是圖,斷無忠貞之悃,臣不敢攜帶。”


    洋翻譯靠不住,土翻譯又太世故,官方外語學校的開設就勢在必需了。於是,在洋務派的推動之下,京師同文館於1862年開館;緊接著,上海同文館與廣州同文館於之後兩年相繼開館。在上海、廣州兩地開辦同文館的原因,李鴻章在《奏請廣方言疏》中說得也很明白,“惟是洋人總匯之地,以上海、廣東兩口為最”。從1864年開館,到1905年改為譯學館,廣州同文館存在了數十年之久,成為嶺南官辦外語教育的一個典型案例。


    何宏俊並沒有動用家裏的關係去廣州同文館,而是以學子的身份準備先去廣州同文館看一看,想看看這時候中國最好的學院是什麽樣的,在他的印象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京師同文館了,同文館附屬於總理衙門,是清末最早的洋務學堂。先設立英文、法文、俄文班,後陸續增設德文、日文班以及算學、化學、萬國公法、醫學生理、天文、物理、外國史地等。招收學員,最初從八旗兒童中挑選,後來從貢生、舉人提高到進士、翰林院編修、檢討等正途出身的京外各官,年齡放寬到30歲,也不專限八旗。學製分三年、五年、八年不等。除漢文外,其他課程均聘外國人教習。該館還設有印刷所,譯印數、理、化、曆史、語文等方麵書籍。對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的傳播起了一定作用。前後辦理20餘年,入館學員約300人。1902年並入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


    廣州北大門朝天街,這就是廣州同文館的所在地。何宏俊走了進去,沒有聽到朗朗讀書聲,也沒有看見幾個真正的翻譯洋文的讀書人,反而是大多數人都拿著四書五經再看,何宏俊越看眉頭就皺得越緊,在裏麵轉了一圈,沒想到去碰見了一個熟人,這個人就是哈巴安德,隨即就走了過去向他打了招呼。


    “你好,哈巴安德先生,沒想到能夠在這裏見到你。”何宏俊說道。


    “見到你我非常高興,我是這裏的英文教習,雖然這裏的學生都不喜歡學習英文,但是這裏的報酬,很高。你知道的我很需要錢,我要辦我的學校。當然現在是我們的學校。”哈巴安德誠實的說道。


    既要培養外語人才,聘請外教當然是重中之重,廣州同文館對此可是不惜重金。根據章程,同文館給西洋教習開出的報酬是每年1200兩銀子,另外每年還有近200兩的筆墨銀,要知道,那時一個知縣一年的俸祿也不過四五百兩銀子,再看當時的房價,根據老畫報上的買賣個案,三四百兩銀子都能買一個宅院了。由此可見,西洋教習一年的收入,足夠買三四個宅子了。


    除了外語,同文館還十分看重經史子集的學習,這是官方眼裏不可逾越的“根本之道”,所以還必須聘請漢語教習。不過,漢語教習的報酬就低多了,每年隻有480兩,筆墨銀也隻有48兩。但是,把這個數字拿出去比一比,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教習收入高,學生的生活也很優渥。根據同文館章程,每期均由地方官選擇16名資質聰慧的八旗子弟和4名漢人世家子弟,送入學校,學製3年,學成後主要就去各衙門當翻譯官。為了吸引生源,同文館提供了很高的食宿補貼,最初是一個月3兩白銀,後來一度漲到了12兩。學生的食宿補貼,在當時稱為“膏火銀”,廣州同文館的“膏火銀”之多,在全城無出其右。


    “我知道,我並沒有怪你的意思。我來這裏也是想看看這裏的學生,還有這裏的學習氛圍。不過現在我已經看到了。”何宏俊回答道。


    “你的感覺怎麽樣?和我們的那所學校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哈巴安德感興趣的問道。


    “我更喜歡我們的那一所學校,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夠盡快擴大到那所學校。”何宏俊回答道。和哈巴安德短暫的交流之後,何宏俊就出來了。


    何宏俊走出大門外,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靜兒看見少爺從裏麵出來,不停的搖頭,接著就歎了一口氣,好奇地問道:“少爺為什麽要歎氣呢?”


    何宏俊苦笑了一下,說道:“沒什麽,隻是心中的期望,被冷水狠狠的澆滅了。”


    靜兒似懂非懂的問道:“是因為裏麵的人,學問做得不夠好。讓少爺很是失望。”


    何宏俊不知道怎麽回答,想了一會兒,說道:“不是他們的學問不夠好,而是他們的學問對我來說,都沒什麽用。”


    靜兒迷茫地又問道:“為什麽沒有用?他們不都是從各地選來的優秀學子嗎?”


    “仙佛茫茫兩未成,隻知獨夜不平鳴


    風逢飄盡悲歌氣,泥絮招來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難成,春鳥秋蟲自作聲”


    何宏俊什麽都沒有說,而是感慨地吟出了一首詩。之後就不在對廣州同文館抱有幻想。而是在心裏默默地對自己說了一句話:“既然你們培養不出來人才,那就讓我來培養一些。”從此以後,何宏俊加大了對格致書院的投入,使其在以後成為了一所世界一流的學院。


    生源既是由官員以“資質聰慧”的標準挑選而來,想來也差不到哪兒去。館內生活條件又如此優渥,辦學數十年,按理至少應該培養出幾個有影響力的人物來,緣何近代外交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幾乎沒有一個出自同文館門下呢?


    說起來,同文館沒有培養出有曆史影響力的人物,肯定與其實用功利的人才培養目標有關。換言之,它原本就是為了培養匠人而存在的,學生有太多的獨到見解,反而於朝廷不利。不過,與“實用功利”這一層限製教育進步的天花板相比,人們對科舉考試的癡迷是更嚴重的障礙。就算是同文館的創辦者,也認定經史子集是正學,學習西洋文字乃至火器製造不過是不得已的事情。而入讀同文館的學生,真正對西學有興趣的並不多見,更多人看重的是“館內肄業後,可以一體參加鄉試”的優惠待遇。要知道,創辦者出台這一政策,本是為了增加同文館對聰明年輕人的吸引力,誰知它倒反而被很多人當成了跳板,所以館內經常發生學生“隻學時文,不習西字”的怪現象。


    說起同文館學子的心路曆程,京師同文館培養出的佼佼者——晚清第一代外交官張德彝的心態倒很能說明問題。張德彝在近代外交史上並無太大影響,但他一生八次出使外國,留下了極為豐富的西洋見聞錄。不過,在西洋大開眼界的經曆,從來就不曾彌補他並非科舉正途出身的遺憾,直到老年,他還拿自己當反麵教材,叮囑子孫一定要走科舉正道,以免一輩子被人瞧不起。


    從京師同文館裏走出來的最優秀者尚且是如此心態,“同文三館”中的“小弟”——廣州同文館裏的學生滿心隻想著科舉考試,外語學習隻要應付過去就好,又有什麽奇怪呢?而不管投入的經費如何雄厚,條件如何優渥,如果學生沒有“我要學”的熱情,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也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個道理,真值得今天的教育者再三深思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洋務運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0於0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0於0水並收藏新洋務運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