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開院學生會,鄭少強除了上課和泡圖書館之外,還會去參加學校協會的一些活動。
他覺得,學校社團裏麵的活動比學生會還更加豐富多彩,精彩有趣,因為這些都是按照個人興趣愛好自由參加的,沒有任何強製色彩,你高興參加就參加,不高興參加就不參加,顯得無拘無束,不像學生會,什麽事情都必須毫無怨言地參加,而且絕對服從,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之前,鄭少強加入了演講協會和推理協會。說實話,演講協會他平時去的比較少,隻是零星去過那麽一兩次,便再也沒有去了,仿佛覺得那裏的活動對自己一點用處都沒有似的,不是搞些無聊的辯論,就是搞些沒趣的演講比賽。因此,他主要還是去參加推理協會的活動。自從接觸到推理小說之後,他一刻也難以停止閱讀和思考,仿佛惟有在思考中才能擺脫現實的種種苦惱似的。
這天晚上七點,推理協會將舉行一次讀書活動,主要就日本推理小說巨匠鬆本清張的代表作《砂器》進行交流和探討。
鬆本清張,作為日本推理小說的大師,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裏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而且,鬆本清張還是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鼻祖,對後來的推理大神東野圭吾、島田莊司影響深遠,還影響了一大批著名推理作家,如宮部美雪、京極夏彥等。
本次讀書活動早在國慶前就交代了,說國慶過後會就這本書進行交流。鄭少強是在國慶期間看完這本小說的。自從在國慶經曆了那次打架事件之後,後麵兩三天他基本上都在看推理小說,在圖書館看,在寢室看,仿佛想以此來忘記心中的不快似的。
學校推理協會總共有五十多人,現任會長孫小平是大三文學專業的學生。此人長得高大帥氣,而且很有才華,也很有思想,在學校裏可謂特立獨行,別具個性;而且,他在大學期間就出版了兩部推理小說,深受同學們的親睞和喜歡。
據說,在文學院,他算得上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與文學社的社長林正華,是文學院的兩把利劍,一正一邪。兩人在讀大學期間就開始了文學創作,隻是兩人所關注的方向有所不同而已。
林正華是傳統文學的標杆,孫小平是通俗文學(主要是推理小說)的旗幟,兩人經常相互攻擊,當然主要是文人之間的論戰;但是,又彼此佩服,既是朋友,又是“敵人”。林正華經常攻擊孫小平是激進的諂媚者,一味討好大眾和讀者,根本不關注文學的現實意義;而孫小平則攻擊林正華是保守的作繭者,一味抱著傳統文學的舊有觀念,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創新求變。
作為文學社的社長,林正華堅守著傳統文學的陣地毫不動搖,試圖發揚傳統文學的社會作用,深入挖掘其現實意義。因此,他把偉大的作家魯迅作為自己文學和人生的導師。作為推理協會的會長,孫小平試圖通過推理小說來打通通俗文學與傳統文學不可逾越的鴻溝,賦予通俗文學以傳統文學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因此,他對日本的推理大師鬆本清張極為推崇,並且希望將來能夠推動中國本土推理小說的繁榮和發展,使之具有相同的社會價值,而不單純停留在邏輯推理層麵。
推理協會的會員專業各異,有文學專業,有哲學專業,有心理學專業,有曆史學專業,也有計算機專業,還有機械工程專業、生物工程專業和物理學專業,等等。總之,推理協會裏麵,幾乎涵蓋了全校所有的專業,可謂文理兼顧,海納百川。從會員的專業和人數來說,孫小平的推理協會就比林正華的文學社強,因為文學社的社員大多是文學或者相關的文科專業,理工科的學生相對來說比較少。
大家都是抱著對推理小說感興趣,才選擇加入的,主要是利用業餘的時間相互交流,畢竟大家都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也算是憑借這樣一個平台多結交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
七點左右的時候,會員來得差不多了。社長來到教室後,對在座的會員說道:
“各位,大家晚上好!今晚是協會開學後第三次進行讀書交流活動,難得咱們能夠齊聚一堂,一起來交流讀書心得。本次交流活動,主要是暢談鬆本清張的代表作《砂器》,希望大家一會兒能夠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過,在正式交流之前,咱們可以先看看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據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上映時,在國內引起不小的轟動,當時很火的哦。大家應該都已經看過小說了吧?一會兒我們會放映電影,大家可以對比來看,到底是小說更精彩,還是電影更感人?好了,我就簡單說這些吧!希望這次的讀書觀影活動能夠進展順利,增進大家的了解和交流,並且達到預期的效果!謝謝大家!”
社長侃侃而談之後,便轉身向講台上的兩名成員看了看。他們是協會的副會長秦川和方偉。在學校的社團和協會裏麵,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也沒有上下級之別,大家就像朋友兄弟姐妹一般,互幫互助,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此時,隻見兩名副會長正在調整講台上的電腦和投影儀,其中一名正在插優盤,另外一名正放下投影儀頻幕。這是一件多媒體教室,可以使用電腦和投影儀。所以,用來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效果不比在電影院看差。
沒過多久,一切便準備就緒,教室的燈也隨之熄滅。大家都倍感好奇,目不轉睛地盯著頻幕,顯得十分認真和投入,表情也顯得比較嚴肅,仿佛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鏡頭和畫麵似的,因為看推理電影不比看推理小說,必須全神貫注地注意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真正進入劇情,並且隨著劇情的發展不斷進行思考,對觀眾的觀察和思考能力要求甚高。
電影總共接近兩個半小時,前麵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探案,對案情進行推測和調查。故事是圍繞一起在莆田調車場的凶殺案展開的。被害者被凶手用石頭殘忍地殺害,並且麵部被砸得血肉模糊,難以辨別長相,身上也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攜帶物;之後,被害人又被拖到火車軌道下麵,想製造火車碾死人的假象。
整個案件既不能確定死者身份,也難以確定凶手身份,隻有惟一的一條線索,那就是:東北口音的“卡美達”。於是,案件的偵破便圍繞著這惟一的線索展開。案件看似簡單,實則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一般,一環扣一環,幾次的調查都是一無所獲,使得案件越加撲朔迷離,難以看清真相。
隨著迷霧的逐漸揭曉,劇情也陡然發生了巨大的轉折。當謎底終於徹底揭曉之時,影片一下子走入一條煽情的路線,尤其當凶手在音樂廳彈奏那首《宿命》的交響曲時,凶手不為人知的不幸身世也逐漸公諸於眾,讓人不禁潸然淚下。音樂與身世的巧妙融合,將整部影片推到了高潮,也使得觀眾陷入一種難以抹滅的巨大傷痛之中,為凶手的不幸身世抱之極大的同情,也為那位患有麻風病的父親抱之極大的同情。
最後的音樂《宿命》交響曲是由作曲家芥川龍之介之子芥川也寸誌,專門為電影譜寫的,達到了十分有效的效果,可以說生動而準確地詮釋了人物的經曆、性格和命運。當那略帶傷感的旋律響起時,凶手童年孤寂而淒慘的身世也逐漸浮出水麵,父子的不幸遭遇,父子的深情厚誼,父子的慘痛分別,無不讓人潸然淚下,無不讓人淚眼滿麵,無不讓人感慨萬千,無不讓人心痛不已。
音樂持續了大概四十多分鍾,而這段時間也是整部電影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為前麵的推理探案塗抹上一層深重的感傷與悲劇色彩。《宿命》仿佛不單單隻是一曲交響曲,而是凶手與其父在那個帶有偏見的社會,所難以改變的宿命,使得他們最終沒辦法相見,隻能在音樂中相會。
當電影結束之後,全場幾乎所有的人都流淚了,哭得淚眼模糊,哭得撕心裂肺,肝腸寸斷。尤其是那些女生,更是哭得不行,淚水幾乎沾濕了大片衣服和褲子,都渾然不覺;而很多男生,也流著無聲的淚水。雖然大家理性思維都比較強,但是在麵對這部感人肺腑的電影時,理性仍舊沒能戰勝感性,隻是在大家防不慎防的時候,悄然奪走了大家的眼淚。
電影最後的半個多小時,大家幾乎都是流著淚水看完的。看來,這部電影果然名不虛傳,難怪當初能夠轟動中國?難怪能夠獲得《電影旬報》獎TOP10?難怪被日本影壇譽為“金字塔之作”?難怪能夠俘獲一大批推理小說愛好者的淚水?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鄭少強也不知不覺流淚了,而且一連流了好幾次洶湧澎湃的淚水,幾乎將身上的衣服都沾濕了,因為這部電影不禁讓他想到了自己操勞一生的父親,也讓他想到自己兒時的經曆,內心仿佛受到巨大的震撼似的,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結束了大概有十來分鍾,社長才將教室的燈打開。整個教室頓時被一陣凝重而感傷的氛圍籠罩著,甚至都忘記來這裏幹什麽了似的,仍舊沉浸在電影的巨大感染之下,久久難以複原;也讓大家陷入沉思之中,仿佛既在回味電影裏麵的感人情節,又在回憶自己的人生經曆。雖然推理電影基本上都是以悲劇結局,但是真正好的電影,卻能夠讓人獲益匪淺,從悲劇中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珍視彌足珍貴的深情厚誼。
或許,悲劇的意義和價值正在於此:警醒世人,懂得人生的美好與可貴,懂得感恩他人和回報社會!(未完待續)
他覺得,學校社團裏麵的活動比學生會還更加豐富多彩,精彩有趣,因為這些都是按照個人興趣愛好自由參加的,沒有任何強製色彩,你高興參加就參加,不高興參加就不參加,顯得無拘無束,不像學生會,什麽事情都必須毫無怨言地參加,而且絕對服從,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之前,鄭少強加入了演講協會和推理協會。說實話,演講協會他平時去的比較少,隻是零星去過那麽一兩次,便再也沒有去了,仿佛覺得那裏的活動對自己一點用處都沒有似的,不是搞些無聊的辯論,就是搞些沒趣的演講比賽。因此,他主要還是去參加推理協會的活動。自從接觸到推理小說之後,他一刻也難以停止閱讀和思考,仿佛惟有在思考中才能擺脫現實的種種苦惱似的。
這天晚上七點,推理協會將舉行一次讀書活動,主要就日本推理小說巨匠鬆本清張的代表作《砂器》進行交流和探討。
鬆本清張,作為日本推理小說的大師,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裏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而且,鬆本清張還是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鼻祖,對後來的推理大神東野圭吾、島田莊司影響深遠,還影響了一大批著名推理作家,如宮部美雪、京極夏彥等。
本次讀書活動早在國慶前就交代了,說國慶過後會就這本書進行交流。鄭少強是在國慶期間看完這本小說的。自從在國慶經曆了那次打架事件之後,後麵兩三天他基本上都在看推理小說,在圖書館看,在寢室看,仿佛想以此來忘記心中的不快似的。
學校推理協會總共有五十多人,現任會長孫小平是大三文學專業的學生。此人長得高大帥氣,而且很有才華,也很有思想,在學校裏可謂特立獨行,別具個性;而且,他在大學期間就出版了兩部推理小說,深受同學們的親睞和喜歡。
據說,在文學院,他算得上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與文學社的社長林正華,是文學院的兩把利劍,一正一邪。兩人在讀大學期間就開始了文學創作,隻是兩人所關注的方向有所不同而已。
林正華是傳統文學的標杆,孫小平是通俗文學(主要是推理小說)的旗幟,兩人經常相互攻擊,當然主要是文人之間的論戰;但是,又彼此佩服,既是朋友,又是“敵人”。林正華經常攻擊孫小平是激進的諂媚者,一味討好大眾和讀者,根本不關注文學的現實意義;而孫小平則攻擊林正華是保守的作繭者,一味抱著傳統文學的舊有觀念,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創新求變。
作為文學社的社長,林正華堅守著傳統文學的陣地毫不動搖,試圖發揚傳統文學的社會作用,深入挖掘其現實意義。因此,他把偉大的作家魯迅作為自己文學和人生的導師。作為推理協會的會長,孫小平試圖通過推理小說來打通通俗文學與傳統文學不可逾越的鴻溝,賦予通俗文學以傳統文學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因此,他對日本的推理大師鬆本清張極為推崇,並且希望將來能夠推動中國本土推理小說的繁榮和發展,使之具有相同的社會價值,而不單純停留在邏輯推理層麵。
推理協會的會員專業各異,有文學專業,有哲學專業,有心理學專業,有曆史學專業,也有計算機專業,還有機械工程專業、生物工程專業和物理學專業,等等。總之,推理協會裏麵,幾乎涵蓋了全校所有的專業,可謂文理兼顧,海納百川。從會員的專業和人數來說,孫小平的推理協會就比林正華的文學社強,因為文學社的社員大多是文學或者相關的文科專業,理工科的學生相對來說比較少。
大家都是抱著對推理小說感興趣,才選擇加入的,主要是利用業餘的時間相互交流,畢竟大家都有著相同的興趣愛好,也算是憑借這樣一個平台多結交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
七點左右的時候,會員來得差不多了。社長來到教室後,對在座的會員說道:
“各位,大家晚上好!今晚是協會開學後第三次進行讀書交流活動,難得咱們能夠齊聚一堂,一起來交流讀書心得。本次交流活動,主要是暢談鬆本清張的代表作《砂器》,希望大家一會兒能夠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過,在正式交流之前,咱們可以先看看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據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上映時,在國內引起不小的轟動,當時很火的哦。大家應該都已經看過小說了吧?一會兒我們會放映電影,大家可以對比來看,到底是小說更精彩,還是電影更感人?好了,我就簡單說這些吧!希望這次的讀書觀影活動能夠進展順利,增進大家的了解和交流,並且達到預期的效果!謝謝大家!”
社長侃侃而談之後,便轉身向講台上的兩名成員看了看。他們是協會的副會長秦川和方偉。在學校的社團和協會裏麵,沒有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也沒有上下級之別,大家就像朋友兄弟姐妹一般,互幫互助,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此時,隻見兩名副會長正在調整講台上的電腦和投影儀,其中一名正在插優盤,另外一名正放下投影儀頻幕。這是一件多媒體教室,可以使用電腦和投影儀。所以,用來看電影還是相當不錯的,效果不比在電影院看差。
沒過多久,一切便準備就緒,教室的燈也隨之熄滅。大家都倍感好奇,目不轉睛地盯著頻幕,顯得十分認真和投入,表情也顯得比較嚴肅,仿佛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鏡頭和畫麵似的,因為看推理電影不比看推理小說,必須全神貫注地注意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真正進入劇情,並且隨著劇情的發展不斷進行思考,對觀眾的觀察和思考能力要求甚高。
電影總共接近兩個半小時,前麵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探案,對案情進行推測和調查。故事是圍繞一起在莆田調車場的凶殺案展開的。被害者被凶手用石頭殘忍地殺害,並且麵部被砸得血肉模糊,難以辨別長相,身上也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攜帶物;之後,被害人又被拖到火車軌道下麵,想製造火車碾死人的假象。
整個案件既不能確定死者身份,也難以確定凶手身份,隻有惟一的一條線索,那就是:東北口音的“卡美達”。於是,案件的偵破便圍繞著這惟一的線索展開。案件看似簡單,實則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一般,一環扣一環,幾次的調查都是一無所獲,使得案件越加撲朔迷離,難以看清真相。
隨著迷霧的逐漸揭曉,劇情也陡然發生了巨大的轉折。當謎底終於徹底揭曉之時,影片一下子走入一條煽情的路線,尤其當凶手在音樂廳彈奏那首《宿命》的交響曲時,凶手不為人知的不幸身世也逐漸公諸於眾,讓人不禁潸然淚下。音樂與身世的巧妙融合,將整部影片推到了高潮,也使得觀眾陷入一種難以抹滅的巨大傷痛之中,為凶手的不幸身世抱之極大的同情,也為那位患有麻風病的父親抱之極大的同情。
最後的音樂《宿命》交響曲是由作曲家芥川龍之介之子芥川也寸誌,專門為電影譜寫的,達到了十分有效的效果,可以說生動而準確地詮釋了人物的經曆、性格和命運。當那略帶傷感的旋律響起時,凶手童年孤寂而淒慘的身世也逐漸浮出水麵,父子的不幸遭遇,父子的深情厚誼,父子的慘痛分別,無不讓人潸然淚下,無不讓人淚眼滿麵,無不讓人感慨萬千,無不讓人心痛不已。
音樂持續了大概四十多分鍾,而這段時間也是整部電影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為前麵的推理探案塗抹上一層深重的感傷與悲劇色彩。《宿命》仿佛不單單隻是一曲交響曲,而是凶手與其父在那個帶有偏見的社會,所難以改變的宿命,使得他們最終沒辦法相見,隻能在音樂中相會。
當電影結束之後,全場幾乎所有的人都流淚了,哭得淚眼模糊,哭得撕心裂肺,肝腸寸斷。尤其是那些女生,更是哭得不行,淚水幾乎沾濕了大片衣服和褲子,都渾然不覺;而很多男生,也流著無聲的淚水。雖然大家理性思維都比較強,但是在麵對這部感人肺腑的電影時,理性仍舊沒能戰勝感性,隻是在大家防不慎防的時候,悄然奪走了大家的眼淚。
電影最後的半個多小時,大家幾乎都是流著淚水看完的。看來,這部電影果然名不虛傳,難怪當初能夠轟動中國?難怪能夠獲得《電影旬報》獎TOP10?難怪被日本影壇譽為“金字塔之作”?難怪能夠俘獲一大批推理小說愛好者的淚水?
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鄭少強也不知不覺流淚了,而且一連流了好幾次洶湧澎湃的淚水,幾乎將身上的衣服都沾濕了,因為這部電影不禁讓他想到了自己操勞一生的父親,也讓他想到自己兒時的經曆,內心仿佛受到巨大的震撼似的,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結束了大概有十來分鍾,社長才將教室的燈打開。整個教室頓時被一陣凝重而感傷的氛圍籠罩著,甚至都忘記來這裏幹什麽了似的,仍舊沉浸在電影的巨大感染之下,久久難以複原;也讓大家陷入沉思之中,仿佛既在回味電影裏麵的感人情節,又在回憶自己的人生經曆。雖然推理電影基本上都是以悲劇結局,但是真正好的電影,卻能夠讓人獲益匪淺,從悲劇中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珍視彌足珍貴的深情厚誼。
或許,悲劇的意義和價值正在於此:警醒世人,懂得人生的美好與可貴,懂得感恩他人和回報社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