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大概有十來分鍾,大家才逐漸從電影的凝重氛圍中走出來,重新回到了現實。
此時,社長緩緩地走到講台前麵,以低沉的聲音說道:
“各位,電影已經看完了,怎麽樣?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吧,可以將小說和電影比較來談!”
從社長的語氣和神情來看,似乎也和大家一樣,被電影的情節感染,顯得有些沉重。
大約過了兩三分鍾,才有人打破沉默,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
一個男生站了起來,對著在座的各位侃侃而談地說道:
“我覺得,電影改編的比小說好,至少我被電影看哭了,而看小說,卻並沒有。雖然電影的情節在原著的基本上有所改動,但是我覺得這種改動反而更加打動人。尤其是最後凶手父親的活著,反而比原著的去世,更加具有藝術效果,可以更加深刻地反映人性,表現這種悲劇。而且,電影最後的音樂很好聽,與故事情節簡直太諧調,太搭配,這也讓電影比小說更加令人感動,更加吸引人。”
從他的麵部表情來看,的確有淚水留下的痕跡。不過,從他說話的語氣來看,似乎已經從這種沉痛的氛圍中走了出來,話語中充滿了激情和力量。
在前麵一個男生說完之後,隨後又有一個男生站了起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成功,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最後音樂的陪襯和凶手不幸身世的呈現。在這一點上,的確比原著處理得好,或者說,在這方麵電影有著比小說更優越的條件,那就是用音樂來打動人。但是,我覺得,前麵的案情偵破情節,電影讓人看得有些雲裏霧裏的,顯得不夠縝密,沒有小說那麽嚴謹。雖然有警官最後對謎底進行揭曉,但是前麵的調查和推理過程卻並沒有讓觀眾清晰明了。這可能是電影在表現推理方麵的欠缺和不足吧,畢竟電影所呈現的內容受到時間的製約,不像小說可以盡可能展現這種邏輯推理的過程!不過,不得不說,電影仍舊改編得很不錯,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裏,能夠盡可能精要地表現整個故事,已經做得很好了,比國內的推理電影好很多。謝謝!”
再之後,一個女生站了起來,聲音略帶哽咽,緩緩地說道:
“這部電影真的很感人!好久都沒有看過這麽感染肺腑的電影了!小說我也看過,始終覺得小說的情節顯得有些冗長和拖遝,不夠流暢,不像鬆本清張另外兩部代表作《點與線》和《零的焦點》那麽酣暢淋漓。電影截取了小說的精華部分呈現出來,而且還用了大量鏡頭來表現凶手不幸而悲慘的身世,使得觀眾更能夠對凶手的殺人動機抱以極大的同情;而小說則隻是以寥寥數筆帶過,殺人的動機方麵表現得並不怎麽充分,沒有電影處理得好。另外,我個人覺得,在電影最後,要是導演能夠再安排一組鏡頭來表現凶手和父親見麵的場景,我想或許會更加好吧!雖然凶手寧願殺人都不願去見自己害麻風病的父親,但是其實看得出來,凶手已經在音樂裏和父親相會了。如果能夠在現實層麵上相會,滿足那個孤寡而淒慘的老人臨終前的最後心願,或許也不失為一種凶手自我懺悔的方式吧!雖然這是當時的社會所不容的,但是既然馬上將接受法律的製裁,為什麽就不可以真情流露,真誠懺悔呢?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謝謝大家!”
沒想到剛才這名女生,不知不覺居然說了許多,而且,發表的觀點很有創建新,從殺人動機來評論了小說和電影的優劣,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編建議,不得不令人佩服!
從外貌來看,這名女生個子並不高,長得也比較文靜,甚至顯得有些柔弱,可是觀點卻顯得十分中肯,仿佛一眼就看到了本質似的,使得教室內很多同學都紛紛投去幾許讚賞的目光。
女生說完之後,第二個發表觀點的男生突然站了起來,接著女生談到的問題,說道:
“剛才這名女生談到,應該在電影最後加一組凶手和父親相會的鏡頭,但是我個人覺得,在那個帶有偏見的社會,他們是沒辦法相見的,就像電影最後畫外音所說的‘不管人生的旅途變化如何,像這樣父與子的宿命,卻是永遠無法改變的’。盡管觀眾十分希望凶手能夠去見自己風濁殘年的父親,可是,這種相見終究是沒辦法實現的!或者可以這麽說,正是這種相見不如不見,才更能體現人物的悲劇性,達到反映人性的目的。”
女孩再次站了起來,一副不依不饒的架勢,堅持捍衛著自己的觀點,說道:
“但是,人性最終不是應該回歸良善嗎?真情最終不是應該自然流露嗎?既然一切的罪證都無可辯駁,那麽,為什麽不可以把凶手內心最真實的一麵展現出來呢?為什麽不留給他懺悔和贖罪的機會呢?”
針對父子應不應該見麵的問題,又有一個男生站了起來,表達了對此的看法:
“其實,見與不見都沒有多大關係,隻要觀眾明白就行了,留點空間給觀眾自己來回味,豈不更好?豈不更具藝術效果,更有想象的餘地?沒有必要將所有的內容都表現出來,這樣反而會降低電影的檔次,顯得過於冗長和囉嗦。”
針對這個問題,女生仍舊理直氣壯地說道:
“這並不是冗長和囉嗦的問題,而是罪與罰的問題。所有的犯罪,最終必然要受到相應的懲罰,這種懲罰包括外在法律的製裁,也包括凶手內心的懲罰和懺悔。就像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罪與罰》一樣,凶手在犯罪之後,受到自我道德和良知的懲罰,再加上索尼婭的勸導,使得他最終主動自首。而在這部電影裏麵,既然導演花了那麽長的鏡頭著力表現凶手的懺悔意識,那麽,最後為什麽不能以見自己父親的方式來接受懺悔呢?或許,這種懺悔反而更能夠打動觀眾,讓觀眾對之抱以更大的同情!難道他就不能向那個帶有偏見和歧視的社會進行反抗,用自己的真情來反抗世人一切的偏見和眼光?”
女生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下子讓在座的各位相形見絀,無言以對。
從她說話的內容可以推斷,該女生不是學文學的,就是學哲學的,眼光居然如此深刻而獨到,甚至還旁征博引,用俄國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來進行說明和論證。由此可以看出,該女生一定是博覽群書,有思想,有個性,不會為任何世俗的意見敗下陣來,反而越戰越勇,堅持己見。
就這樣,大家各抒己見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同時也會為某些頗具爭議的話題而爭論不休,場麵頓時活躍了起來,也激起了大家表達自己思想和觀點的強烈欲望。
在這個過程中,鄭少強並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一直坐在座位上認真地傾聽大家的發言。不過,他們的發言有些和自己的看法相同,有些則不同。
看過電影之後,的確對鄭少強構成不小的衝擊和震撼!之前,在看小說的時候,他並沒有這種強烈的感覺。或許,這種不同的感受和體驗,正好反映了小說和電影在藝術手法的不同。
小說,純粹靠作家的文字功底、情節與結構的設定,讓讀者慢慢深入故事;而電影,則可以依靠多種藝術手段來進行表現,可謂聲情並茂,入情入境,再加上音樂的陪襯和烘托,自然比單純的小說更能打動人,當然前提是電影一定要能夠把握小說的精華和本質,絕不能跑偏了。因為小說的精髓在於想象,而推理小說還必須具有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這是很多讀者所不具備的;而電影則彌補了這些能力的不足,可以充分調動觀眾的各種感官,從而達到最大的藝術效果。
的確,如一些同學所言,這部電影在邏輯推理方麵有欠缺,這是鄭少強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的。而小說裏,這方麵做得很到位,邏輯和推理做得都很好,很縝密。要達到這樣的程度,是需要很深厚的功力的,並不是作家明白就行,還必須考慮到情節與結構的設定,以盡可能清晰的筆觸,讓讀者觸摸到真相,洞悉到謎底。
作為一名理科生,在電影麵前,本來應該不動聲色,保持理性的;可是,鄭少強還是不知不覺地流淚了,被深深感染了。這還是鄭少強記憶裏,第一次看電影流淚,以前他很少看電影,即使看了電影,也不會輕易流淚,因為他覺得那些腦殘的電影情節,一看就漏洞百出,還讓一些無知的少女哭得聲淚俱下,從而讓他覺得電影純粹隻是騙取女生眼淚的,隻有智商低下的人才會動不動就落淚。
然而,鄭少強這次卻落淚了。他不知道,這部電影是怎樣在不知不覺間俘獲他眼淚的。不過,當他仔細回想後覺得,很可能是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前麵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而當謎底揭曉之時,當那煽情的音樂響起之時,他竟然不覺一下子被融化了一般,完全喪失了思考的力量,被凶手那淒慘而不幸的過去深深感染,終於讓他不知不覺流淚了。同時,凶手的不幸身世,讓鄭少強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讓他不禁潸然淚下,被深深感動!
對鄭少強來說,這一切的確還挺意外的,也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想。他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或許是這段時間,自己不知不覺變得感傷起來,變得多情起來!(未完待續)
此時,社長緩緩地走到講台前麵,以低沉的聲音說道:
“各位,電影已經看完了,怎麽樣?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吧,可以將小說和電影比較來談!”
從社長的語氣和神情來看,似乎也和大家一樣,被電影的情節感染,顯得有些沉重。
大約過了兩三分鍾,才有人打破沉默,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
一個男生站了起來,對著在座的各位侃侃而談地說道:
“我覺得,電影改編的比小說好,至少我被電影看哭了,而看小說,卻並沒有。雖然電影的情節在原著的基本上有所改動,但是我覺得這種改動反而更加打動人。尤其是最後凶手父親的活著,反而比原著的去世,更加具有藝術效果,可以更加深刻地反映人性,表現這種悲劇。而且,電影最後的音樂很好聽,與故事情節簡直太諧調,太搭配,這也讓電影比小說更加令人感動,更加吸引人。”
從他的麵部表情來看,的確有淚水留下的痕跡。不過,從他說話的語氣來看,似乎已經從這種沉痛的氛圍中走了出來,話語中充滿了激情和力量。
在前麵一個男生說完之後,隨後又有一個男生站了起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成功,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最後音樂的陪襯和凶手不幸身世的呈現。在這一點上,的確比原著處理得好,或者說,在這方麵電影有著比小說更優越的條件,那就是用音樂來打動人。但是,我覺得,前麵的案情偵破情節,電影讓人看得有些雲裏霧裏的,顯得不夠縝密,沒有小說那麽嚴謹。雖然有警官最後對謎底進行揭曉,但是前麵的調查和推理過程卻並沒有讓觀眾清晰明了。這可能是電影在表現推理方麵的欠缺和不足吧,畢竟電影所呈現的內容受到時間的製約,不像小說可以盡可能展現這種邏輯推理的過程!不過,不得不說,電影仍舊改編得很不錯,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裏,能夠盡可能精要地表現整個故事,已經做得很好了,比國內的推理電影好很多。謝謝!”
再之後,一個女生站了起來,聲音略帶哽咽,緩緩地說道:
“這部電影真的很感人!好久都沒有看過這麽感染肺腑的電影了!小說我也看過,始終覺得小說的情節顯得有些冗長和拖遝,不夠流暢,不像鬆本清張另外兩部代表作《點與線》和《零的焦點》那麽酣暢淋漓。電影截取了小說的精華部分呈現出來,而且還用了大量鏡頭來表現凶手不幸而悲慘的身世,使得觀眾更能夠對凶手的殺人動機抱以極大的同情;而小說則隻是以寥寥數筆帶過,殺人的動機方麵表現得並不怎麽充分,沒有電影處理得好。另外,我個人覺得,在電影最後,要是導演能夠再安排一組鏡頭來表現凶手和父親見麵的場景,我想或許會更加好吧!雖然凶手寧願殺人都不願去見自己害麻風病的父親,但是其實看得出來,凶手已經在音樂裏和父親相會了。如果能夠在現實層麵上相會,滿足那個孤寡而淒慘的老人臨終前的最後心願,或許也不失為一種凶手自我懺悔的方式吧!雖然這是當時的社會所不容的,但是既然馬上將接受法律的製裁,為什麽就不可以真情流露,真誠懺悔呢?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謝謝大家!”
沒想到剛才這名女生,不知不覺居然說了許多,而且,發表的觀點很有創建新,從殺人動機來評論了小說和電影的優劣,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編建議,不得不令人佩服!
從外貌來看,這名女生個子並不高,長得也比較文靜,甚至顯得有些柔弱,可是觀點卻顯得十分中肯,仿佛一眼就看到了本質似的,使得教室內很多同學都紛紛投去幾許讚賞的目光。
女生說完之後,第二個發表觀點的男生突然站了起來,接著女生談到的問題,說道:
“剛才這名女生談到,應該在電影最後加一組凶手和父親相會的鏡頭,但是我個人覺得,在那個帶有偏見的社會,他們是沒辦法相見的,就像電影最後畫外音所說的‘不管人生的旅途變化如何,像這樣父與子的宿命,卻是永遠無法改變的’。盡管觀眾十分希望凶手能夠去見自己風濁殘年的父親,可是,這種相見終究是沒辦法實現的!或者可以這麽說,正是這種相見不如不見,才更能體現人物的悲劇性,達到反映人性的目的。”
女孩再次站了起來,一副不依不饒的架勢,堅持捍衛著自己的觀點,說道:
“但是,人性最終不是應該回歸良善嗎?真情最終不是應該自然流露嗎?既然一切的罪證都無可辯駁,那麽,為什麽不可以把凶手內心最真實的一麵展現出來呢?為什麽不留給他懺悔和贖罪的機會呢?”
針對父子應不應該見麵的問題,又有一個男生站了起來,表達了對此的看法:
“其實,見與不見都沒有多大關係,隻要觀眾明白就行了,留點空間給觀眾自己來回味,豈不更好?豈不更具藝術效果,更有想象的餘地?沒有必要將所有的內容都表現出來,這樣反而會降低電影的檔次,顯得過於冗長和囉嗦。”
針對這個問題,女生仍舊理直氣壯地說道:
“這並不是冗長和囉嗦的問題,而是罪與罰的問題。所有的犯罪,最終必然要受到相應的懲罰,這種懲罰包括外在法律的製裁,也包括凶手內心的懲罰和懺悔。就像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罪與罰》一樣,凶手在犯罪之後,受到自我道德和良知的懲罰,再加上索尼婭的勸導,使得他最終主動自首。而在這部電影裏麵,既然導演花了那麽長的鏡頭著力表現凶手的懺悔意識,那麽,最後為什麽不能以見自己父親的方式來接受懺悔呢?或許,這種懺悔反而更能夠打動觀眾,讓觀眾對之抱以更大的同情!難道他就不能向那個帶有偏見和歧視的社會進行反抗,用自己的真情來反抗世人一切的偏見和眼光?”
女生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下子讓在座的各位相形見絀,無言以對。
從她說話的內容可以推斷,該女生不是學文學的,就是學哲學的,眼光居然如此深刻而獨到,甚至還旁征博引,用俄國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來進行說明和論證。由此可以看出,該女生一定是博覽群書,有思想,有個性,不會為任何世俗的意見敗下陣來,反而越戰越勇,堅持己見。
就這樣,大家各抒己見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同時也會為某些頗具爭議的話題而爭論不休,場麵頓時活躍了起來,也激起了大家表達自己思想和觀點的強烈欲望。
在這個過程中,鄭少強並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一直坐在座位上認真地傾聽大家的發言。不過,他們的發言有些和自己的看法相同,有些則不同。
看過電影之後,的確對鄭少強構成不小的衝擊和震撼!之前,在看小說的時候,他並沒有這種強烈的感覺。或許,這種不同的感受和體驗,正好反映了小說和電影在藝術手法的不同。
小說,純粹靠作家的文字功底、情節與結構的設定,讓讀者慢慢深入故事;而電影,則可以依靠多種藝術手段來進行表現,可謂聲情並茂,入情入境,再加上音樂的陪襯和烘托,自然比單純的小說更能打動人,當然前提是電影一定要能夠把握小說的精華和本質,絕不能跑偏了。因為小說的精髓在於想象,而推理小說還必須具有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這是很多讀者所不具備的;而電影則彌補了這些能力的不足,可以充分調動觀眾的各種感官,從而達到最大的藝術效果。
的確,如一些同學所言,這部電影在邏輯推理方麵有欠缺,這是鄭少強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的。而小說裏,這方麵做得很到位,邏輯和推理做得都很好,很縝密。要達到這樣的程度,是需要很深厚的功力的,並不是作家明白就行,還必須考慮到情節與結構的設定,以盡可能清晰的筆觸,讓讀者觸摸到真相,洞悉到謎底。
作為一名理科生,在電影麵前,本來應該不動聲色,保持理性的;可是,鄭少強還是不知不覺地流淚了,被深深感染了。這還是鄭少強記憶裏,第一次看電影流淚,以前他很少看電影,即使看了電影,也不會輕易流淚,因為他覺得那些腦殘的電影情節,一看就漏洞百出,還讓一些無知的少女哭得聲淚俱下,從而讓他覺得電影純粹隻是騙取女生眼淚的,隻有智商低下的人才會動不動就落淚。
然而,鄭少強這次卻落淚了。他不知道,這部電影是怎樣在不知不覺間俘獲他眼淚的。不過,當他仔細回想後覺得,很可能是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前麵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而當謎底揭曉之時,當那煽情的音樂響起之時,他竟然不覺一下子被融化了一般,完全喪失了思考的力量,被凶手那淒慘而不幸的過去深深感染,終於讓他不知不覺流淚了。同時,凶手的不幸身世,讓鄭少強不自覺地聯想到自己,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讓他不禁潸然淚下,被深深感動!
對鄭少強來說,這一切的確還挺意外的,也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想。他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或許是這段時間,自己不知不覺變得感傷起來,變得多情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