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旺得了賈仙兒的話,心裏就有些動搖。
他本是個孝順人,每年將外頭做工的銀子交給母親收著,也是老例了,原沒覺著有啥不對。可聽賈仙這樣一說,張旺又覺著老婆說的在理。
別了賈仙回家後,張旺邁進家門前,先擺出一張苦瓜臉。自己肚子裏出來的,張母幾乎不用問,就知道兒子這是碰了壁。
不待張旺說話,張母便道,“五十兩銀子斷然沒有的,叫她出去打聽打聽,誰家娶媳婦要這些銀子。這是娶還是買?就是買?五十兩也夠買她七八個山溝子裏的黃花兒大閨女了!”
張母生來厲害,她看不中李碧兒,無非就是李碧兒不會生孩子,先前落胎後,結婚幾年肚皮沒個動靜兒。但是,李碧兒是何等溫柔順良的性子。
再者,張母是老派人,盡管朝廷改革,民風愈發開放。可這並不意味著張母就喜歡那些未婚先孕的女人,原本想著看在孫子的麵子上,厚著臉皮把事兒辦了。結果,賈家倒仗著孩子拿捏上了,獅子大開口的要50兩銀子,真是反了!
這樣的婆娘,就是娶進門,也得再調\教!
張旺聽著母親的話,覺著不是滋味兒,嘟囔一句,“娘,仙兒肚子裏有咱老張家的孩子呢。”
張母眉梢一吊,老臉透出厲色,怒道,“哪個母雞不下蛋!你去跟賈家說,我就二十兩銀子,多一個子兒沒有,愛嫁不嫁!她還沒進張家的門兒呢!她肚子裏的孩子,想生就生,願打就打!還跟我拿捏!反了她!難道孩子在我肚子裏!”
張旺給母親罵的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隔了幾日,隻得再回去與賈仙商量。最後兩家商量定了,二十五兩,訂親結婚一起辦。
劉豔去張三姐兒家串門子,正聽到張三姐兒家隔壁張旺家折騰呢。
張旺大聲小話的嚷,“娘,你做飯注意些,仙兒有了身子,聞不得蔥味兒呢。看這吐的。”唉聲歎聲的聲音隔著牆都聽得一清二楚。
張母更加尖利的聲音傳來,“嫌我做不好吃,不合口,你們自己做去。我天天伺候一家子,還有罪了呢。”
“娘,我可沒說你有罪。”張旺的聲音低下來,帶著安撫,“好吃,娘,您做的飯最合我的口。就是仙兒這不是有身子了麽。這麽著,娘你拿些銅錢給我,我在外頭給她買兩個菜得了。”
“外頭?”張母的聲音帶著一種高調的諷刺,“外頭做的菜就沒蔥薑蒜?就能入她的口了?”
接著又是張旺好說歹說的聲音。
張三姐兒偷笑,拉著劉豔兒進屋,悄聲道,“瞧見了吧,這個媳婦可不是好鬥的。”
劉豔兒咋舌,“張嫂子可真厲害。先前碧兒姐姐嫁到他家,張旺哥哪次為碧兒姐姐出過頭兒呢。這才娶了幾天,就敢衝張嬸子的話啦。”
張三姐兒從櫃子裏取出兩隻粗瓷燒蘭花草兒的茶杯,倒了兩杯涼茶,遞劉豔兒一杯,自己捧了一杯,喝一口笑道,“你這才頭一遭見。我們跟堂嬸家住鄰居,你是不知道,張嫂子自嫁進門兒,連碗都沒洗過一回呢。聽說頭一回洗碗,五個碗打了四個,還割了手。堂嬸剛一罵,張嫂子直接就翻白眼兒厥過去了,嚇得張旺趕緊到村東頭兒找了老劉大夫。給這位張嫂子開方子熬藥進補保胎的一頓折騰,足花用了五兩銀子呢,連張嫂子娘家都驚動了,三個小舅子連帶著親家母過來,把堂嬸子好一頓臊。”
“就是後來張嫂子娘家人走了,張旺哥又把堂嬸子一通埋怨。”掃見劉豔驚訝的眼神,張三姐兒心中帶了幾分得意,笑道,“堂嬸子多厲害的人,全村上下出了名兒的,結果硬給這位新嫂子擠兌的跑我家來對著我娘訴了半日的苦楚,淚了巴唧的。”
“哼,叫我說,放著碧兒姐那樣的好媳婦不要,討這麽個攪屎棍,怨得了誰?”張三姐兒喝著茶,笑聲清脆,“都是報應。”
劉豔兒歎道,“唉,說起來碧兒姐姐走了幾個月,信兒都沒一個,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裏。”
張三姐兒臉上亦是帶了幾分牽念,“碧兒姐家裏,正經的親人一個都沒了。我隻聽碧兒姐的堂嫂說碧兒姐是去了帝都,在人家鋪子裏做工呢。”說著,張三姐兒倒漸漸歡喜起來,笑道,“碧兒姐那樣的能幹,相貌也不差,說不得會有劉旗姐姐那樣的造化呢。”
劉豔兒想到李碧兒先前也是劉家村兒裏數一數二的姑娘,卻是遇人不淑,落得如此下場,帶了十二分的可惜,小聲對張三姐兒道,“隻可惜碧兒姐嫁了這個麽人,現在又和離了。若是早先碧兒姐同劉旗姐姐一道出去做工,說句老實話,劉旗姐姐生的還不如碧兒姐姐漂亮呢。”
張三姐兒道,“你這話短見。也沒說哪個女人和離就嫁不到好人家兒了,咱們國家最有名的女伯爵徐大人,不就是和離過再嫁麽,人家再嫁又嫁了當朝的相爺,這誰能比得上呢。還有,商業部的吳大人,更是大大的有名。這些咱們都在書裏學到過,現成的例子擺著呢,我就覺得咱女人也不一定就比男人差。”
劉豔兒笑,“三姐兒你隻會說,咱們是能跟徐大人比,還是能跟吳大人比呢?再說了——”拉著長長的鼻音,劉豔兒打趣,“三姐兒你這樣厲害,成婚後,若姐夫敢得罪你,豈不是要姐夫跪搓衣板兒麽。”
張三姐兒有些羞,忍不住伸手輕捶了劉豔兒幾下子,兩個女孩子嬉嬉哈哈的鬧成一團。
笑鬧了一通,兩人重又好了,互相抿了抿頭發。張三姐兒拉著劉豔兒的手問,“我隻聽人說了,還沒問你呢,豔兒,你怎麽跟孔家莊的吹了。”
劉豔兒臉上倒沒什麽,隻說,“興許就沒那個緣份唄。”
張三姐兒的笑帶著一種洞悉,認真說道,“不管別人怎麽說,我隻替你歡喜。豔兒,咱倆從小就好,我跟你說句心底子裏的話。你這樣的相貌,家裏條件也好,為何非要找個泥腿子呢。四裏八鄉,連帶鎮上,多少做買賣的人家兒呢。現在可不是以前了,覺著做買賣是丟人的事兒。如今誰不現實呢,有了銀子,買賣吃喝,什麽不便宜呢。你家裏條件又好,隨便配了誰不比泥腿子強百倍呢。”
劉豔兒聽著張三姐兒的話心裏一喜,麵兒上卻不肯應承,謙道,“三姐兒你快別這樣說,我生的一般,家裏也沒大的產業。這話我也隻能三姐兒說,隻要是倆人能說到一處兒,我並非那種嫌貧愛富的人。”
“我知道,我怎能不知道你呢,豔兒。”張三姐俯在劉豔兒耳際道,“你姐夫認識的人多,到時我讓你姐夫悄悄的幫你尋摸尋摸。你別擔心,斷不會漏出半點兒風聲去。”
劉豔兒羞紅了臉,輕輕搖頭,“不行,這可不行。”
張三姐兒見劉豔兒沒有死硬的拒絕,就知劉豔兒的意思了,一陣笑後,又同劉豔兒說了不少悄悄話兒。
劉豔兒回了家,就見門口停著車馬。劉豔兒還以為是收雞蛋的張老板來了呢,結果細瞅兩眼,見這馬車不過是車馬行最常見的藍油布的馬車,就知不是張老板。
剛抬腳往家裏走,就見母親王氏送了馬車的師傅出來,一麵往馬車師傅手裏塞銅板,一麵客氣道,“勞煩您了,這是茶水錢。”
“太太客氣了,小爺已經送回來了,那俺就走了。”這人客氣幾句,收了銅錢,駛著馬車遠去。
劉豔兒見母親臉色帶了幾分怒色,忙問,“娘,這是誰來了?”
王氏怒氣難掩,“去春喜家把你爹叫回來!天天就知道麻將麻將!半點兒正事兒不理,你弟從州學裏退學了!叫你爹著緊回來管管他兒子!”
劉豔兒家門未進,連忙去了春喜家找他爹——劉羊回家。
除了收雞蛋掙錢,劉羊生活中沒有別的癖好消遣,唯一所愛者,就是搓麻。
不過,輕重緩急他總是分得清的。聽說兒子自州學回家,連忙一推麻將,找了人來頂莊,自己跟女兒回家。
劉豔兒弟弟劉衡,年紀比劉豔兒小兩歲,今年十六,因正是長身子的時候,坐在炕上,脊背微微的躬著,就顯得格外的單薄瘦削。王氏坐在炕下板凳上兒,一看就是挨過打了。了?,眼睛裏全是怒火,劉衡瘦瘦尖尖的臉上頂著兩個巴掌印劉羊晴歎一聲,沉了臉問,”這是怎麽了,怎麽從學裏回來
張旺得了賈仙兒的話,心裏就有些動搖。
他本是個孝順人,每年將外頭做工的銀子交給母親收著,也是老例了,原沒覺著有啥不對。可聽賈仙這樣一說,張旺又覺著老婆說的在理。
別了賈仙回家後,張旺邁進家門前,先擺出一張苦瓜臉。自己肚子裏出來的,張母幾乎不用問,就知道兒子這是碰了壁。
不待張旺說話,張母便道,“五十兩銀子斷然沒有的,叫她出去打聽打聽,誰家娶媳婦要這些銀子。這是娶還是買?就是買?五十兩也夠買她七八個山溝子裏的黃花兒大閨女了!”
張母生來厲害,她看不中李碧兒,無非就是李碧兒不會生孩子,先前落胎後,結婚幾年肚皮沒個動靜兒。但是,李碧兒是何等溫柔順良的性子。
再者,張母是老派人,盡管朝廷改革,民風愈發開放。可這並不意味著張母就喜歡那些未婚先孕的女人,原本想著看在孫子的麵子上,厚著臉皮把事兒辦了。結果,賈家倒仗著孩子拿捏上了,獅子大開口的要50兩銀子,真是反了!
這樣的婆娘,就是娶進門,也得再調\教!
張旺聽著母親的話,覺著不是滋味兒,嘟囔一句,“娘,仙兒肚子裏有咱老張家的孩子呢。”
張母眉梢一吊,老臉透出厲色,怒道,“哪個母雞不下蛋!你去跟賈家說,我就二十兩銀子,多一個子兒沒有,愛嫁不嫁!她還沒進張家的門兒呢!她肚子裏的孩子,想生就生,願打就打!還跟我拿捏!反了她!難道孩子在我肚子裏!”
張旺給母親罵的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隔了幾日,隻得再回去與賈仙商量。最後兩家商量定了,二十五兩,訂親結婚一起辦。
劉豔去張三姐兒家串門子,正聽到張三姐兒家隔壁張旺家折騰呢。
張旺大聲小話的嚷,“娘,你做飯注意些,仙兒有了身子,聞不得蔥味兒呢。看這吐的。”唉聲歎聲的聲音隔著牆都聽得一清二楚。
張母更加尖利的聲音傳來,“嫌我做不好吃,不合口,你們自己做去。我天天伺候一家子,還有罪了呢。”
“娘,我可沒說你有罪。”張旺的聲音低下來,帶著安撫,“好吃,娘,您做的飯最合我的口。就是仙兒這不是有身子了麽。這麽著,娘你拿些銅錢給我,我在外頭給她買兩個菜得了。”
“外頭?”張母的聲音帶著一種高調的諷刺,“外頭做的菜就沒蔥薑蒜?就能入她的口了?”
接著又是張旺好說歹說的聲音。
張三姐兒偷笑,拉著劉豔兒進屋,悄聲道,“瞧見了吧,這個媳婦可不是好鬥的。”
劉豔兒咋舌,“張嫂子可真厲害。先前碧兒姐姐嫁到他家,張旺哥哪次為碧兒姐姐出過頭兒呢。這才娶了幾天,就敢衝張嬸子的話啦。”
張三姐兒從櫃子裏取出兩隻粗瓷燒蘭花草兒的茶杯,倒了兩杯涼茶,遞劉豔兒一杯,自己捧了一杯,喝一口笑道,“你這才頭一遭見。我們跟堂嬸家住鄰居,你是不知道,張嫂子自嫁進門兒,連碗都沒洗過一回呢。聽說頭一回洗碗,五個碗打了四個,還割了手。堂嬸剛一罵,張嫂子直接就翻白眼兒厥過去了,嚇得張旺趕緊到村東頭兒找了老劉大夫。給這位張嫂子開方子熬藥進補保胎的一頓折騰,足花用了五兩銀子呢,連張嫂子娘家都驚動了,三個小舅子連帶著親家母過來,把堂嬸子好一頓臊。”
“就是後來張嫂子娘家人走了,張旺哥又把堂嬸子一通埋怨。”掃見劉豔驚訝的眼神,張三姐兒心中帶了幾分得意,笑道,“堂嬸子多厲害的人,全村上下出了名兒的,結果硬給這位新嫂子擠兌的跑我家來對著我娘訴了半日的苦楚,淚了巴唧的。”
“哼,叫我說,放著碧兒姐那樣的好媳婦不要,討這麽個攪屎棍,怨得了誰?”張三姐兒喝著茶,笑聲清脆,“都是報應。”
劉豔兒歎道,“唉,說起來碧兒姐姐走了幾個月,信兒都沒一個,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裏。”
張三姐兒臉上亦是帶了幾分牽念,“碧兒姐家裏,正經的親人一個都沒了。我隻聽碧兒姐的堂嫂說碧兒姐是去了帝都,在人家鋪子裏做工呢。”說著,張三姐兒倒漸漸歡喜起來,笑道,“碧兒姐那樣的能幹,相貌也不差,說不得會有劉旗姐姐那樣的造化呢。”
劉豔兒想到李碧兒先前也是劉家村兒裏數一數二的姑娘,卻是遇人不淑,落得如此下場,帶了十二分的可惜,小聲對張三姐兒道,“隻可惜碧兒姐嫁了這個麽人,現在又和離了。若是早先碧兒姐同劉旗姐姐一道出去做工,說句老實話,劉旗姐姐生的還不如碧兒姐姐漂亮呢。”
張三姐兒道,“你這話短見。也沒說哪個女人和離就嫁不到好人家兒了,咱們國家最有名的女伯爵徐大人,不就是和離過再嫁麽,人家再嫁又嫁了當朝的相爺,這誰能比得上呢。還有,商業部的吳大人,更是大大的有名。這些咱們都在書裏學到過,現成的例子擺著呢,我就覺得咱女人也不一定就比男人差。”
劉豔兒笑,“三姐兒你隻會說,咱們是能跟徐大人比,還是能跟吳大人比呢?再說了——”拉著長長的鼻音,劉豔兒打趣,“三姐兒你這樣厲害,成婚後,若姐夫敢得罪你,豈不是要姐夫跪搓衣板兒麽。”
張三姐兒有些羞,忍不住伸手輕捶了劉豔兒幾下子,兩個女孩子嬉嬉哈哈的鬧成一團。
笑鬧了一通,兩人重又好了,互相抿了抿頭發。張三姐兒拉著劉豔兒的手問,“我隻聽人說了,還沒問你呢,豔兒,你怎麽跟孔家莊的吹了。”
劉豔兒臉上倒沒什麽,隻說,“興許就沒那個緣份唄。”
張三姐兒的笑帶著一種洞悉,認真說道,“不管別人怎麽說,我隻替你歡喜。豔兒,咱倆從小就好,我跟你說句心底子裏的話。你這樣的相貌,家裏條件也好,為何非要找個泥腿子呢。四裏八鄉,連帶鎮上,多少做買賣的人家兒呢。現在可不是以前了,覺著做買賣是丟人的事兒。如今誰不現實呢,有了銀子,買賣吃喝,什麽不便宜呢。你家裏條件又好,隨便配了誰不比泥腿子強百倍呢。”
劉豔兒聽著張三姐兒的話心裏一喜,麵兒上卻不肯應承,謙道,“三姐兒你快別這樣說,我生的一般,家裏也沒大的產業。這話我也隻能三姐兒說,隻要是倆人能說到一處兒,我並非那種嫌貧愛富的人。”
“我知道,我怎能不知道你呢,豔兒。”張三姐俯在劉豔兒耳際道,“你姐夫認識的人多,到時我讓你姐夫悄悄的幫你尋摸尋摸。你別擔心,斷不會漏出半點兒風聲去。”
劉豔兒羞紅了臉,輕輕搖頭,“不行,這可不行。”
張三姐兒見劉豔兒沒有死硬的拒絕,就知劉豔兒的意思了,一陣笑後,又同劉豔兒說了不少悄悄話兒。
劉豔兒回了家,就見門口停著車馬。劉豔兒還以為是收雞蛋的張老板來了呢,結果細瞅兩眼,見這馬車不過是車馬行最常見的藍油布的馬車,就知不是張老板。
剛抬腳往家裏走,就見母親王氏送了馬車的師傅出來,一麵往馬車師傅手裏塞銅板,一麵客氣道,“勞煩您了,這是茶水錢。”
“太太客氣了,小爺已經送回來了,那俺就走了。”這人客氣幾句,收了銅錢,駛著馬車遠去。
劉豔兒見母親臉色帶了幾分怒色,忙問,“娘,這是誰來了?”
王氏怒氣難掩,“去春喜家把你爹叫回來!天天就知道麻將麻將!半點兒正事兒不理,你弟從州學裏退學了!叫你爹著緊回來管管他兒子!”
劉豔兒家門未進,連忙去了春喜家找他爹——劉羊回家。
除了收雞蛋掙錢,劉羊生活中沒有別的癖好消遣,唯一所愛者,就是搓麻。
不過,輕重緩急他總是分得清的。聽說兒子自州學回家,連忙一推麻將,找了人來頂莊,自己跟女兒回家。
劉豔兒弟弟劉衡,年紀比劉豔兒小兩歲,今年十六,因正是長身子的時候,坐在炕上,脊背微微的躬著,就顯得格外的單薄瘦削。王氏坐在炕下板凳上兒,一看就是挨過打了。了?,眼睛裏全是怒火,劉衡瘦瘦尖尖的臉上頂著兩個巴掌印劉羊晴歎一聲,沉了臉問,”這是怎麽了,怎麽從學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