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漁聽到“找和尚”這三個字,心中一凜,他拍了拍前方一人的肩膀,問道:“這位大哥,可知道前方何事?”
前麵那人回頭一看,見是個俊俏的小郎君,便答道:“前麵堵路的那夥人本來是這羊脊山裏的山匪,平日裏專向過路行商收取過路銀,這幾日也不知為了何事,專門在此找一個和尚,所有過路人都要脫了帽子讓他看看是不是光頭。不成想今天剛好有一隊迎親隊伍,你想,那花轎可是能讓人掀看的,兩邊因此就衝突了起來。”
原來按當地風俗,新娘出嫁時的花轎,必須要由兩邊親屬來抬,從離開娘家到男家為止,一路上不能沾地,更不能被人掀開轎簾,隻有到了男家門外,才能由新郎親自掀起轎簾,將新娘背入男家。否則就是大大的不吉利。那些臨時轎夫們被堵在路上不能歇肩,本就覺得分外焦躁,現在居然還要掀轎,頓時就鼓噪起來。
眼看兩邊就要動起手來,忽然排隊的人中有個聲音問道:“敢問大王,要找的這個和尚可是十五六年紀,騎一匹青驄馬的?”
山匪中的一個頭目眼睛一亮,道:“正是!你在哪裏看到他?”
人群中走出一人,丁漁一看,正是先前射他三箭的那個雪蓮商行的騎士。隻聽那騎士說道:“大人不必難為這支迎親隊伍,山花澗的李家與紅河村的劉家結親,這是附近五裏八鄉都知道的事情,哪裏會混進什麽光頭和尚。反倒是我方才過來的時候,在路上遇見一人,謊稱是鏢師想要混進我們商隊,被我三箭射跑了。那人正是十五六歲年紀,騎一匹青驄馬,雖然戴了帽子看不清是不是和尚,但脖子上卻是光禿禿沒有頭發。”
山匪頭目大喜,追問道:“你什麽時候看見他?”
騎士道:“大概兩個時辰以前,就在那邊。”說著他轉過身來,用手指向後方,卻剛好看見丁漁。他連忙指著丁漁道:“就是那小子!”
丁漁在認出那人的時候就知道要糟,他本打算先離開這裏,但後麵又來了幾輛馬車,把路口給擋住,這一耽擱,就被指認了出來。丁漁心中大恨:之前射我三箭也還罷了,畢竟是自己不懂規矩,被人誤認為是馬賊強盜;但現在既然已經知道我是和尚,居然還把我出賣給山匪,真當我是泥捏的嗎!
左右已經暴露痕跡,幹脆大殺一場!這些山匪想來也不會強到哪兒去,否則也不會和一支迎親隊伍糾纏這許久,這支雪蓮商行也不能放過!丁漁盤算得當,索性一把甩掉頭上的帽子,吼一聲:“爺爺便是那殺人的和尚,你待怎地!”說罷一個跟鬥從馬背上翻到前麵一輛馬車頂上,剛好前方十幾輛馬車相距不遠,他便以車頂為路,幾個縱躍跳到雪蓮商行的車頂,淩空一腳踢向那騎士的胸膛。
那雪蓮商行的人弓馬嫻熟,武功卻隻是平平,他見丁漁來勢凶猛,不敢硬接,想要矮身避過,不料丁漁右腳踢空,左腳往下一踩,正好踩在那人的肩上。丁漁自從金剛伏魔神通小成,拳打腳踢便有三五百斤氣力,這含恨一腳頓時將那人鎖骨踩斷,直接墜馬。然而丁漁還不解恨,落地之後回身抓起那人,用力朝雪蓮商行的貨廂裏一扔,隻聽哢嚓一聲,車廂壁被砸破,裏頭的貨物滾落一地,俱是些參茸藥草之類。
排隊的人見打將起來,都驚惶躲避,三兩下便跑到了山坳外,隻留下丁漁,十餘個山匪和五名雪蓮商隊武士在對峙。
正如丁漁所料,這十餘個山匪都不是什麽高手,除了小頭目還練過些刀法以外,其餘不過是些身強力壯的普通人。因此那小頭目一見丁漁氣力身手,便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忙吩咐手下道:“趕緊吹號,讓金剛門的人和寨主過來,這廝武功了得,我隻能纏住他一會兒!”說罷舉刀向丁漁劈來。
丁漁見他力道散漫,身法又不能配合刀招,不禁有些輕視,側身避過刀鋒後,伸手便去擒他的手腕。不料此人忽地翻臂,反手一刀朝著丁漁當胸劃下,刀光淩厲,哪有半分散亂的樣子。丁漁悚然而驚,上半身向後平躺,下麵一腳蹬出,正中那小頭目的小腹,將他踹出一米多遠。低頭看時,胸前已被劃破了一道近尺長的傷口,總算他閃避得快,本身又筋肉強橫,使得刀鋒入肉不深。
那小頭目吐了口血,用刀拄著站起身來,一時間不敢再上,轉過頭對雪蓮商行的人喊道:“和尚凶猛得緊,你們與他結怨,還想置身事外不成?”
雪蓮商行的人早就抄了弓箭在手,先前隻是見山匪和和尚打到了一起,怕誤傷才沒有放箭,這時兩人分開,不用人說,五人箭發連珠,十幾支箭矢先後射向丁漁。
丁漁先前被一個雪蓮商行的騎士射中馬腿,早就防著他們再用弓箭,餘光暼見他們手臂一抬,立刻腰腿用力,轉身飛撲,落地後連連滾動,從一輛馬車底下鑽了過去。有了馬車廂的遮擋,五名箭手無法瞄準丁漁,正要繞過馬車再射,卻見五六個半人大的木箱從馬車後方飛了出來,帶著呼呼風聲向他們直墜下來。原來那輛馬車上捆紮了十幾箱貨物,丁漁起身之後,扯斷捆紮貨物的繩索,隔著馬車身將貨物投擲出去。
這些隔空擲出的木箱雖然毫無準頭,但此處地方本就狹小,山匪加上商行護衛一共十七八人,一時間無處躲避,竟被砸傷了近半。剩餘的人提著刀和弓箭剛繞過馬車,就看見丁漁抱著一口碩大的箱子向他們衝撞過來。三名商行護衛連連發箭,卻都被那口木箱擋住,幾個山匪嘍囉搶上前去舉刀便劈,丁漁腳下不停,手上把大木箱左右晃動,彎刀便盡數擋下。他此時連人帶箱有三四百斤重,再加上衝撞之力,少說也有七八百斤,幾個嘍囉被稍稍磕碰,就像保齡球瓶一樣斜飛了出去。兩名商行護衛退之不及,也是一同命運。隻有那山匪小頭目心思最是靈活,側身臥倒,出刀砍向丁漁的小腿。
丁漁前方抱著大木箱,雖然護住了大半個身子,但也遮蔽了下方的視線,對這一刀竟是完全沒有發現,隻覺左腳迎麵骨劇痛,整條左腿頓時軟倒,單膝跪地。但這疼痛更激發了丁漁的凶性,他大喝一聲,借著跪地的動作,雙手抱著大木箱猛地砸下。那小頭目一刀得手,剛要翻身滾開,便覺眼前一黑,連頭帶胸盡被砸成了肉泥。至此,山匪和商行護衛再無一人能站起來。
眼前的對手雖然盡數殺翻,但丁漁先前聽到那小頭目吩咐手下去叫人,知道時間不多,便打算隨手搶一匹馬跑路。但剛一邁步,便覺腳下不對勁,原來那小頭目的彎刀還嵌在小腿上。他彎腰查看,隻見彎刀的刀鋒淺淺地砍入骨頭不到半寸,他一咬牙把刀拔出來,鮮血緩緩地從傷處滲出,所幸不甚多,再看那刀鋒,居然被崩出了一個小口子。丁漁心中欣喜,看來自己此時的骨骼硬度已經堪比鋼鐵。他試著邁步,雖然傷處疼痛使不上勁,但也勉強可以走動,便跛行到最近的一輛馬車前,用彎刀割斷套車繩,騎著馬朝一線天衝去。
丁漁剛剛衝過一線天,就看見數十人匆匆趕來,其中一人光頭僧袍,赫然是一名金剛門三代弟子。這群人見一個光頭縱馬衝關,立時知道不妙,大呼小叫地向丁漁圍攏。丁漁狠夾馬腹,胯下黃驃馬吃痛,發力疾奔,終於在合圍之前堪堪衝出了人群。那群人見和丁漁擦身而過,知道追之不及,有些便停下來叫罵,有些將手中的刀槍扔向他,隻有那名金剛門弟子仍窮追不舍,但終究是比不上奔馬,追了一段,距離越來越遠,他恨恨地喝罵:“常浩,你殘殺同門,大逆不道,整個西域再無你容身之處,你還不下馬受縛!”丁漁毫不理睬,隻管催動馬匹,不多時便轉過盤曲的山路,再見不到身影。
接下來的七天裏,丁漁有時曉行夜宿,有時夜行曉眠,有時下馬步行於山間,有時打殺了追兵,奪馬狂奔。但無論他怎樣小心規避,總有山匪占據了交通要道,有時還有金剛門弟子一同蹲守。因此他每天至少要和人廝殺兩三回,七天下來,渾身大小傷口無數,若不是老王頭給了他一罐黑玉斷續膏,加上他半年來跟老王頭學來的骨傷手法,他現在說不定連站都站不直了,更別說和人戰鬥。
另一樣讓他感激不盡的就是老王頭教給他的逃亡路線。整個西域地方,西南路除了是金剛門影響力最弱的所在,更是匪幫力量最弱的所在。
原來在漢朝時候,西域的西南路仍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每天也有無數商隊財貨流轉不休,但漢代之後,西南路被荒漠侵蝕,連樓蘭古國都消亡於風沙之中,商路更是漸被荒廢。到如今,隻有為數不多的商隊在這條道上往來,為沿路的幾個市鎮運輸些生活必需品罷了,卻是沒什麽油水。因此稍有本領的盜匪都不會選擇在這塊區域廝混,金剛門之所以在這塊區域沒多少影響力,也是因為無利可圖,懶得下功夫。這些背後的曆史丁漁並不清楚,但他前兩天拷問了一個山匪,卻得知了西南路匪幫遠遠弱於其他地區。
這樣一來,以丁漁二三流的身手,在西南路上的盜匪中竟是難逢敵手,唯一可慮的就是金剛門內的弟子,隻是由於火工頭陀的吩咐,三代以上沒有人出手去捉拿丁漁,所以丁漁雖然每日數戰,身披數十創,但還是活蹦亂跳地來到了一座古城遺跡外。
</br>
前麵那人回頭一看,見是個俊俏的小郎君,便答道:“前麵堵路的那夥人本來是這羊脊山裏的山匪,平日裏專向過路行商收取過路銀,這幾日也不知為了何事,專門在此找一個和尚,所有過路人都要脫了帽子讓他看看是不是光頭。不成想今天剛好有一隊迎親隊伍,你想,那花轎可是能讓人掀看的,兩邊因此就衝突了起來。”
原來按當地風俗,新娘出嫁時的花轎,必須要由兩邊親屬來抬,從離開娘家到男家為止,一路上不能沾地,更不能被人掀開轎簾,隻有到了男家門外,才能由新郎親自掀起轎簾,將新娘背入男家。否則就是大大的不吉利。那些臨時轎夫們被堵在路上不能歇肩,本就覺得分外焦躁,現在居然還要掀轎,頓時就鼓噪起來。
眼看兩邊就要動起手來,忽然排隊的人中有個聲音問道:“敢問大王,要找的這個和尚可是十五六年紀,騎一匹青驄馬的?”
山匪中的一個頭目眼睛一亮,道:“正是!你在哪裏看到他?”
人群中走出一人,丁漁一看,正是先前射他三箭的那個雪蓮商行的騎士。隻聽那騎士說道:“大人不必難為這支迎親隊伍,山花澗的李家與紅河村的劉家結親,這是附近五裏八鄉都知道的事情,哪裏會混進什麽光頭和尚。反倒是我方才過來的時候,在路上遇見一人,謊稱是鏢師想要混進我們商隊,被我三箭射跑了。那人正是十五六歲年紀,騎一匹青驄馬,雖然戴了帽子看不清是不是和尚,但脖子上卻是光禿禿沒有頭發。”
山匪頭目大喜,追問道:“你什麽時候看見他?”
騎士道:“大概兩個時辰以前,就在那邊。”說著他轉過身來,用手指向後方,卻剛好看見丁漁。他連忙指著丁漁道:“就是那小子!”
丁漁在認出那人的時候就知道要糟,他本打算先離開這裏,但後麵又來了幾輛馬車,把路口給擋住,這一耽擱,就被指認了出來。丁漁心中大恨:之前射我三箭也還罷了,畢竟是自己不懂規矩,被人誤認為是馬賊強盜;但現在既然已經知道我是和尚,居然還把我出賣給山匪,真當我是泥捏的嗎!
左右已經暴露痕跡,幹脆大殺一場!這些山匪想來也不會強到哪兒去,否則也不會和一支迎親隊伍糾纏這許久,這支雪蓮商行也不能放過!丁漁盤算得當,索性一把甩掉頭上的帽子,吼一聲:“爺爺便是那殺人的和尚,你待怎地!”說罷一個跟鬥從馬背上翻到前麵一輛馬車頂上,剛好前方十幾輛馬車相距不遠,他便以車頂為路,幾個縱躍跳到雪蓮商行的車頂,淩空一腳踢向那騎士的胸膛。
那雪蓮商行的人弓馬嫻熟,武功卻隻是平平,他見丁漁來勢凶猛,不敢硬接,想要矮身避過,不料丁漁右腳踢空,左腳往下一踩,正好踩在那人的肩上。丁漁自從金剛伏魔神通小成,拳打腳踢便有三五百斤氣力,這含恨一腳頓時將那人鎖骨踩斷,直接墜馬。然而丁漁還不解恨,落地之後回身抓起那人,用力朝雪蓮商行的貨廂裏一扔,隻聽哢嚓一聲,車廂壁被砸破,裏頭的貨物滾落一地,俱是些參茸藥草之類。
排隊的人見打將起來,都驚惶躲避,三兩下便跑到了山坳外,隻留下丁漁,十餘個山匪和五名雪蓮商隊武士在對峙。
正如丁漁所料,這十餘個山匪都不是什麽高手,除了小頭目還練過些刀法以外,其餘不過是些身強力壯的普通人。因此那小頭目一見丁漁氣力身手,便知道自己不是對手,忙吩咐手下道:“趕緊吹號,讓金剛門的人和寨主過來,這廝武功了得,我隻能纏住他一會兒!”說罷舉刀向丁漁劈來。
丁漁見他力道散漫,身法又不能配合刀招,不禁有些輕視,側身避過刀鋒後,伸手便去擒他的手腕。不料此人忽地翻臂,反手一刀朝著丁漁當胸劃下,刀光淩厲,哪有半分散亂的樣子。丁漁悚然而驚,上半身向後平躺,下麵一腳蹬出,正中那小頭目的小腹,將他踹出一米多遠。低頭看時,胸前已被劃破了一道近尺長的傷口,總算他閃避得快,本身又筋肉強橫,使得刀鋒入肉不深。
那小頭目吐了口血,用刀拄著站起身來,一時間不敢再上,轉過頭對雪蓮商行的人喊道:“和尚凶猛得緊,你們與他結怨,還想置身事外不成?”
雪蓮商行的人早就抄了弓箭在手,先前隻是見山匪和和尚打到了一起,怕誤傷才沒有放箭,這時兩人分開,不用人說,五人箭發連珠,十幾支箭矢先後射向丁漁。
丁漁先前被一個雪蓮商行的騎士射中馬腿,早就防著他們再用弓箭,餘光暼見他們手臂一抬,立刻腰腿用力,轉身飛撲,落地後連連滾動,從一輛馬車底下鑽了過去。有了馬車廂的遮擋,五名箭手無法瞄準丁漁,正要繞過馬車再射,卻見五六個半人大的木箱從馬車後方飛了出來,帶著呼呼風聲向他們直墜下來。原來那輛馬車上捆紮了十幾箱貨物,丁漁起身之後,扯斷捆紮貨物的繩索,隔著馬車身將貨物投擲出去。
這些隔空擲出的木箱雖然毫無準頭,但此處地方本就狹小,山匪加上商行護衛一共十七八人,一時間無處躲避,竟被砸傷了近半。剩餘的人提著刀和弓箭剛繞過馬車,就看見丁漁抱著一口碩大的箱子向他們衝撞過來。三名商行護衛連連發箭,卻都被那口木箱擋住,幾個山匪嘍囉搶上前去舉刀便劈,丁漁腳下不停,手上把大木箱左右晃動,彎刀便盡數擋下。他此時連人帶箱有三四百斤重,再加上衝撞之力,少說也有七八百斤,幾個嘍囉被稍稍磕碰,就像保齡球瓶一樣斜飛了出去。兩名商行護衛退之不及,也是一同命運。隻有那山匪小頭目心思最是靈活,側身臥倒,出刀砍向丁漁的小腿。
丁漁前方抱著大木箱,雖然護住了大半個身子,但也遮蔽了下方的視線,對這一刀竟是完全沒有發現,隻覺左腳迎麵骨劇痛,整條左腿頓時軟倒,單膝跪地。但這疼痛更激發了丁漁的凶性,他大喝一聲,借著跪地的動作,雙手抱著大木箱猛地砸下。那小頭目一刀得手,剛要翻身滾開,便覺眼前一黑,連頭帶胸盡被砸成了肉泥。至此,山匪和商行護衛再無一人能站起來。
眼前的對手雖然盡數殺翻,但丁漁先前聽到那小頭目吩咐手下去叫人,知道時間不多,便打算隨手搶一匹馬跑路。但剛一邁步,便覺腳下不對勁,原來那小頭目的彎刀還嵌在小腿上。他彎腰查看,隻見彎刀的刀鋒淺淺地砍入骨頭不到半寸,他一咬牙把刀拔出來,鮮血緩緩地從傷處滲出,所幸不甚多,再看那刀鋒,居然被崩出了一個小口子。丁漁心中欣喜,看來自己此時的骨骼硬度已經堪比鋼鐵。他試著邁步,雖然傷處疼痛使不上勁,但也勉強可以走動,便跛行到最近的一輛馬車前,用彎刀割斷套車繩,騎著馬朝一線天衝去。
丁漁剛剛衝過一線天,就看見數十人匆匆趕來,其中一人光頭僧袍,赫然是一名金剛門三代弟子。這群人見一個光頭縱馬衝關,立時知道不妙,大呼小叫地向丁漁圍攏。丁漁狠夾馬腹,胯下黃驃馬吃痛,發力疾奔,終於在合圍之前堪堪衝出了人群。那群人見和丁漁擦身而過,知道追之不及,有些便停下來叫罵,有些將手中的刀槍扔向他,隻有那名金剛門弟子仍窮追不舍,但終究是比不上奔馬,追了一段,距離越來越遠,他恨恨地喝罵:“常浩,你殘殺同門,大逆不道,整個西域再無你容身之處,你還不下馬受縛!”丁漁毫不理睬,隻管催動馬匹,不多時便轉過盤曲的山路,再見不到身影。
接下來的七天裏,丁漁有時曉行夜宿,有時夜行曉眠,有時下馬步行於山間,有時打殺了追兵,奪馬狂奔。但無論他怎樣小心規避,總有山匪占據了交通要道,有時還有金剛門弟子一同蹲守。因此他每天至少要和人廝殺兩三回,七天下來,渾身大小傷口無數,若不是老王頭給了他一罐黑玉斷續膏,加上他半年來跟老王頭學來的骨傷手法,他現在說不定連站都站不直了,更別說和人戰鬥。
另一樣讓他感激不盡的就是老王頭教給他的逃亡路線。整個西域地方,西南路除了是金剛門影響力最弱的所在,更是匪幫力量最弱的所在。
原來在漢朝時候,西域的西南路仍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每天也有無數商隊財貨流轉不休,但漢代之後,西南路被荒漠侵蝕,連樓蘭古國都消亡於風沙之中,商路更是漸被荒廢。到如今,隻有為數不多的商隊在這條道上往來,為沿路的幾個市鎮運輸些生活必需品罷了,卻是沒什麽油水。因此稍有本領的盜匪都不會選擇在這塊區域廝混,金剛門之所以在這塊區域沒多少影響力,也是因為無利可圖,懶得下功夫。這些背後的曆史丁漁並不清楚,但他前兩天拷問了一個山匪,卻得知了西南路匪幫遠遠弱於其他地區。
這樣一來,以丁漁二三流的身手,在西南路上的盜匪中竟是難逢敵手,唯一可慮的就是金剛門內的弟子,隻是由於火工頭陀的吩咐,三代以上沒有人出手去捉拿丁漁,所以丁漁雖然每日數戰,身披數十創,但還是活蹦亂跳地來到了一座古城遺跡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