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漁心中暗喜,麵上卻不動聲色,轉身問道:“兩位貴人何事?”
其中一名金人笑容滿麵地道:“不敢當貴人之稱,小人布出,這位紀平,我等均是大金國趙王府的奴才。我們王爺最愛結交英雄豪俠之士,他老人家在中都聽聞了禪師的大名,特命我等來吐蕃尋訪禪師,隻怪我們倆有眼不識真佛,現在才認出來,還請寬恕則個。”
丁漁心中暗笑,我這一兩年來躲在昆侖山中從未出來過,完顏洪烈從何處聽說我的大名?分明是這兩個家夥見我贏了靈智,臨時起意替完顏洪烈招攬我,又怕我覺得他們不心誠,這才編了這套說辭。不過正合我意,若不抓住這條線,我怎知郭靖黃蓉何時入中都?又如何與其結識?
當下他做出一副歡喜模樣,和兩人聊了起來。到了第二天,兩人便帶了一份重禮到丁漁的住處拜會,邀請他一同前往中都,並許以厚利。丁漁裝模作樣地推辭一番,最後兩人一再懇請,這才答應下來。之後他裝作不經意地問起靈智上人,得知他也會一同前往,心裏鬆了口氣:不枉我最後留手不殺,還裝成和他平手。畢竟靈智若是死了或是不去,之後的劇情說不定會生出不少變化。
三日之後,丁漁、靈智上人和兩名金人啟程向西,自湟水河乘船,至八盤峽上岸,轉乘車馬,沿官道抵長安,複向東行,不數日便抵達風陵渡。在此處又棄車乘船,沿洛水東行北上,入得齊魯境內,便有運河直達中都,沿途總共兩月有餘。
在途徑河洛之時,經船家介紹,丁漁才知道這是少林寺所在。他忽然明白為什麽《射雕》和《神雕》中沒有多少少林的戲份,原來是因為此時的少林,已處於金國的境內。
在南宋的大部分時間裏,金國是最大的威脅。因此在講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中原武林,抗金便是第一要緊的大義。全真教為何能執天下武林牛耳,正是因為王重陽將大半生投入抗金事業中。而河洛一帶既然已成金國之土,那麽除非少林寺的僧人們能舍棄數百年基業,搬到南宋境內,否則便始終受金人管轄鉗製,更不用說什麽抗金。如此一來,哪怕少林武僧們身懷絕技,能隨意行走天下,也不好意思在中原武林中露麵。否則酒館飯鋪之中,武林同道們有幸相逢,見麵第一句便是:“今日抗金也未?”人人皆道:“我某年某日殺傷多少金賊。”輪到少林和尚時,囁嚅道:“某年某日,金國將軍某來吾寺上香,吾曾在其齋飯中吐痰。”叫人情何以堪?直到後來元蒙吞金滅宋,大家都處於元蒙的鐵蹄之下,這才又得以一同愉快地玩耍。
路途中,丁漁除了偶爾賞玩風景,其餘大多數時間都窩在車廂船艙內,不是修習龍象般若功,便是以金剛伏魔神通鍛體。那兩名金人起初見他武功高明,覺得他日後必得王爺重用,便時常巴結討好,後來見他為人高傲冷漠,不懂人情往來、上下交接之道,便又回頭去討好靈智上人。靈智上人對丁漁十分忌憚,唯恐他在趙王麵前搶了自己的風頭,自然樂得與王府親隨打好關係,好讓他們在趙王麵前打壓丁漁,因此到了旅途的後半程,兩名金人和靈智打得火熱,而丁漁竟像是隱形了一般,再無人搭理他。
到了中都趙王府,兩名金人將丁漁和靈智上人引見給完顏洪烈,果然盛讚靈智上人武功了得,對於丁漁卻隻略略帶過。完顏洪烈效仿孟嚐君,將門客分為上中下三等。他聽了親信們的介紹,便以上賓之禮待靈智上人,出則車馬隨從,入則高堂華室,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平日花銷隨心;以下賓待丁漁,單人出入,無人伺候,住小間,眠窄床,每月賜銀十兩。丁漁不惱不爭,淡然處之。布出和紀平兩人心中得意:任你武功再高,不懂人情世故,在王府裏也敵不過我們兩張嘴。
安頓下來之後,丁漁便獨自出來閑逛,瀏覽如今的中都風光。隻見四下裏畫棟雕廊,朱樓紅閣,比諸後世的摩天大樓當然氣勢不如,但若論精雕細琢,石潔木香,卻又遠勝。道路上沒有鋼殼膠輪,隻有人語馬嘶;兩旁店鋪中的陳設,丁漁隻在電視電腦上見過小部分,大部分所見都是新奇之物,從這個角度來說,他雖然有豐富的前世見聞,但此時隻是一個頭回進城的土包子。
拐過一個路口,前方傳來密集的金屬敲擊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家鐵匠作坊,門外兩排兵器架上豎著十八般武器,任人賞看把玩。丁漁抽出一條鵝蛋粗的純鋼槍細看,隻見槍身上密密地刻了一圈圈細紋,既不容易打滑,又不至於硌手,顯然是用了心思;槍頭處刃口厚實,槍尖略呈圓弧狀。他記得聽人說過,像槍矛這一類的長武器,由於灌注在上麵的力量大,又經常會觸碰到對手身上的甲衣和骨頭,如果槍頭矛頭打磨得過於尖利,往往殺傷一兩人就崩斷了尖頭,所以高明的匠人會在槍矛尖頭處打磨出一個鈍角,這樣反而能夠保證耐久和穿透力。
丁漁手上發力,鋼槍紮向旁邊的一塊“試兵石”,槍頭盡沒石中。抽回來一看,果然槍頭略無損耗。他心中一動,知道這家鐵匠作坊中必有高手匠人坐鎮,便將鋼槍插回架上,走入鋪內。
店掌櫃將丁漁試槍一幕看在眼中,他頭一回見到能把整個槍頭都刺入試兵石的人,猜測此人不是軍中武將,便是武林高手,而這兩種人在買兵器時通常都很大方,當下打起精神,迎上前來問道:“客官好身手,可是要挑一把趁手兵刃?”
丁漁問道:“你們這裏可有金剛杵?”
店掌櫃搖頭道:“我們店中現成的隻有刀槍劍戟這些常用兵器,不過如果有圖樣的話,我們也能打造。”
丁漁當場畫了圖形,標注了尺寸:用作兵器的金剛杵外形大小如同大號啞鈴,不過兩頭不是圓球而是三隻利爪。那店掌櫃看了說:“這卻是不難,不知客官要打多重的?”
丁漁說:“越重越好,你有本事打造一百斤我也使得動,不過一定要夠堅硬。”
那掌櫃笑了:“以這兵器的大小,哪怕是純金打造,也到不得五十斤(南宋一斤大約625克),不過純金太軟,做不得兵器。這樣吧,我用紫金、亮銀、鉛、赤銅、镔鐵混合打造,保證堅不可摧,重量大概三十斤上下,隻是如此一來,價錢卻是不菲。”
丁漁想想,一對六十斤也能用,於是便答應了。最後結算下來,總共要二百八十兩銀子。他交付了一百兩定金,餘下的三天後取兵器時付清。幸虧他之前逃亡路上反殺追兵,得了不少銀票,不過這些年用度不少,等到付清餘款之後,他也隻剩下百十兩度日了。
當天晚上,歐陽克也抵達了趙王府,意味著完顏洪烈所招攬的高手們已經全數到達。他在香雪廳大排筵席,為眾人接風洗塵。
廳正中的首席坐著八人:當中一人四十左右年紀,頜下留一小部胡須,身著鑲金絲黃袍,風度翩翩,正是完顏洪烈;左手第一位便是靈智上人;右手第一位須發皆白,滿麵紅光,著一領長袍,若不知底細的人看了,還以為是哪個道觀的有道之士,卻是參仙老怪梁子翁;接下來是一名身著白衣的青年公子,雙目斜飛,鼻梁挺直,嘴角含笑,神態瀟灑,不是白駝山少主歐陽克又是誰?再下方一人五短身材,眼光如電,唇上兩撇短須,乃山東山西一帶的悍匪——千手人屠彭連虎;彭連虎左邊坐著一名光頭大漢,雙目努出,布滿血絲;光頭漢身旁那人更是古怪,青色長臉,額頭處長了三顆肉瘤,此二人便是鬼門龍王沙通天和三頭蛟侯通海;最後由完顏康坐在下首相陪,隻見他身穿錦袍,容貌俊朗,比諸歐陽克又多了幾分富貴氣息。
丁漁則被安排到末席和那些一流高手們的弟子隨從們同座,他遙遙看著這些耳熟能詳的反派們齊聚一堂,忽然產生了一種正在電視機前看古裝劇的錯覺。
完顏洪烈十分小心,直到這時候還不肯說出他網羅一眾好手的目的,而是時不時地誇耀幾句金國的強大,取笑宋朝如何昏庸無能等等,以此觀察眾高手的反應。他邀請的本就多是來自長白山,西域,吐蕃等地的外域高手,沙通天和彭連虎則是金國境內的黑道巨梟,對宋朝自無多少好感,因此都紛紛附和,毫無勉強或尷尬。完顏洪烈大喜,興致更高,吩咐手下去酒窖取出他多年珍藏的“琥珀香”,眾反派們轟然叫好,酒到杯幹,一夜賓主盡歡不提。
接下來的幾天丁漁半日練武,半日在街上晃蕩,到了晚間就去後花園碰運氣。他記得梅超風這個時候正在趙王府做一份極有前途的工作——掃地,後來因為強練九陰真經導致走火入魔半身不遂;然不知是她已經走火入魔了,還是丁漁運氣不好,一連幾天都沒有遇上。
到了第四天,丁漁在鐵匠作坊拿到了訂做的金剛杵,形狀大小一如自己所說的,中間的握把上也刻畫了防滑細紋,兩頭的勾爪同樣不甚尖利,這樣是丁漁要求的,以他的力量,爪刃再鋒利也增加不了多少殺傷力,反不如厚重一點增加耐久和堅固。
他手持金剛杵在試兵石上鑿了兩下,第一下運勁剛猛,四股勁力同時爆開,石上破開海碗大的一個口子,石屑如粉末飛散;第二下勁力陰柔,四股勁力逐層推進,石頭被擊穿一個三指寬的小洞,但比第一個口子要深得多,洞口周圍延伸出一道道裂紋。丁漁略感不滿,這表明他的勁力控製還不夠好,若是洞口光滑渾圓,那他的力量控製便已登峰造極了。不過這和兵器無關,這對金剛杵用料造工都無可挑剔,雙杵在手,攻擊力立時大增。
那掌櫃的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便起了結交之心,入內堂拿了一條做工精良的犀皮腰帶附送給丁漁,腰帶的後麵有幾個活扣,可以將兩柄金剛杵打橫別住,不影響奔跑跳躍。丁漁心中高興,付錢時便多給了二十兩銀,那店家推辭不要,,但丁漁卻不願平白受人恩惠,硬是將銀票塞給了他。
出了鐵匠作坊,丁漁本要到酒樓用飯,卻聽遠處街角傳來陣陣喧嘩聲,他心念一動,收回腳步,往喧鬧處走去。
轉過路口,隻見前方圍了老大一圈人,中間騰出一塊空地,空地正中豎起一麵錦旗,上書“比武招親”四個大字。丁漁心中激動,忙擠進人群中觀望。隻見場地中間一男一女正鬥的興起,那男子不是別個,正是完顏康。如此說來,那少女定是穆念慈無疑,隻見她一身紅衣,英眉秀目,姿態飄逸,使的應該便是洪七公所傳的逍遙拳法。而場外站著一名中年大漢,容貌滄桑,鬢角斑白,麵色陰晴不定,恐怕就是完顏康的生父、穆念慈的義父楊鐵心。丁漁細細打量,覺得他父子兩人眉宇間果然有幾分相似。而完顏康的親隨們就在不遠處,當中還站著靈智,彭連虎和梁子翁;他再向人群中看去,果然見到一名少年身穿皮裘,濃眉大眼,正聚精會神地看著場中二人相鬥。丁漁心中大喜,恨不得走上前去含淚握手,道一聲:“郭大俠,你可讓我好找啊!”
這時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陣哄笑,原來完顏康方才接住穆念慈踢向頭臉的一腳,順手將她的繡花鞋脫了下來,放在鼻下作勢要聞。穆念慈又羞又喜,一片芳心就此暗許。之後便是楊鐵心要求雙方家長見麵,完顏康拋下一句:“爺就是玩玩兒!”卻又不肯歸還那隻繡花鞋。楊鐵心大怒動手,但他也不是對手;最終郭大俠路見不平一聲吼,跳入場中和完顏康幹上了。
丁漁在旁邊看得直搖頭,他實在不明白,完顏康小王子小小年紀何以會養成了這種重口味癖好,穆念慈雖然是一名運動型陽光美女,但越是運動型美女腳汗就出得越多,想想那隻鞋子內裏被腳汗重重浸透,外麵沾滿塵土,也許還曾踩踏過騾馬的糞便,他居然甘之如飴地納入懷中,準備回家細細把玩——誰敢說這不是真愛!
</br>
其中一名金人笑容滿麵地道:“不敢當貴人之稱,小人布出,這位紀平,我等均是大金國趙王府的奴才。我們王爺最愛結交英雄豪俠之士,他老人家在中都聽聞了禪師的大名,特命我等來吐蕃尋訪禪師,隻怪我們倆有眼不識真佛,現在才認出來,還請寬恕則個。”
丁漁心中暗笑,我這一兩年來躲在昆侖山中從未出來過,完顏洪烈從何處聽說我的大名?分明是這兩個家夥見我贏了靈智,臨時起意替完顏洪烈招攬我,又怕我覺得他們不心誠,這才編了這套說辭。不過正合我意,若不抓住這條線,我怎知郭靖黃蓉何時入中都?又如何與其結識?
當下他做出一副歡喜模樣,和兩人聊了起來。到了第二天,兩人便帶了一份重禮到丁漁的住處拜會,邀請他一同前往中都,並許以厚利。丁漁裝模作樣地推辭一番,最後兩人一再懇請,這才答應下來。之後他裝作不經意地問起靈智上人,得知他也會一同前往,心裏鬆了口氣:不枉我最後留手不殺,還裝成和他平手。畢竟靈智若是死了或是不去,之後的劇情說不定會生出不少變化。
三日之後,丁漁、靈智上人和兩名金人啟程向西,自湟水河乘船,至八盤峽上岸,轉乘車馬,沿官道抵長安,複向東行,不數日便抵達風陵渡。在此處又棄車乘船,沿洛水東行北上,入得齊魯境內,便有運河直達中都,沿途總共兩月有餘。
在途徑河洛之時,經船家介紹,丁漁才知道這是少林寺所在。他忽然明白為什麽《射雕》和《神雕》中沒有多少少林的戲份,原來是因為此時的少林,已處於金國的境內。
在南宋的大部分時間裏,金國是最大的威脅。因此在講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中原武林,抗金便是第一要緊的大義。全真教為何能執天下武林牛耳,正是因為王重陽將大半生投入抗金事業中。而河洛一帶既然已成金國之土,那麽除非少林寺的僧人們能舍棄數百年基業,搬到南宋境內,否則便始終受金人管轄鉗製,更不用說什麽抗金。如此一來,哪怕少林武僧們身懷絕技,能隨意行走天下,也不好意思在中原武林中露麵。否則酒館飯鋪之中,武林同道們有幸相逢,見麵第一句便是:“今日抗金也未?”人人皆道:“我某年某日殺傷多少金賊。”輪到少林和尚時,囁嚅道:“某年某日,金國將軍某來吾寺上香,吾曾在其齋飯中吐痰。”叫人情何以堪?直到後來元蒙吞金滅宋,大家都處於元蒙的鐵蹄之下,這才又得以一同愉快地玩耍。
路途中,丁漁除了偶爾賞玩風景,其餘大多數時間都窩在車廂船艙內,不是修習龍象般若功,便是以金剛伏魔神通鍛體。那兩名金人起初見他武功高明,覺得他日後必得王爺重用,便時常巴結討好,後來見他為人高傲冷漠,不懂人情往來、上下交接之道,便又回頭去討好靈智上人。靈智上人對丁漁十分忌憚,唯恐他在趙王麵前搶了自己的風頭,自然樂得與王府親隨打好關係,好讓他們在趙王麵前打壓丁漁,因此到了旅途的後半程,兩名金人和靈智打得火熱,而丁漁竟像是隱形了一般,再無人搭理他。
到了中都趙王府,兩名金人將丁漁和靈智上人引見給完顏洪烈,果然盛讚靈智上人武功了得,對於丁漁卻隻略略帶過。完顏洪烈效仿孟嚐君,將門客分為上中下三等。他聽了親信們的介紹,便以上賓之禮待靈智上人,出則車馬隨從,入則高堂華室,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平日花銷隨心;以下賓待丁漁,單人出入,無人伺候,住小間,眠窄床,每月賜銀十兩。丁漁不惱不爭,淡然處之。布出和紀平兩人心中得意:任你武功再高,不懂人情世故,在王府裏也敵不過我們兩張嘴。
安頓下來之後,丁漁便獨自出來閑逛,瀏覽如今的中都風光。隻見四下裏畫棟雕廊,朱樓紅閣,比諸後世的摩天大樓當然氣勢不如,但若論精雕細琢,石潔木香,卻又遠勝。道路上沒有鋼殼膠輪,隻有人語馬嘶;兩旁店鋪中的陳設,丁漁隻在電視電腦上見過小部分,大部分所見都是新奇之物,從這個角度來說,他雖然有豐富的前世見聞,但此時隻是一個頭回進城的土包子。
拐過一個路口,前方傳來密集的金屬敲擊聲,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家鐵匠作坊,門外兩排兵器架上豎著十八般武器,任人賞看把玩。丁漁抽出一條鵝蛋粗的純鋼槍細看,隻見槍身上密密地刻了一圈圈細紋,既不容易打滑,又不至於硌手,顯然是用了心思;槍頭處刃口厚實,槍尖略呈圓弧狀。他記得聽人說過,像槍矛這一類的長武器,由於灌注在上麵的力量大,又經常會觸碰到對手身上的甲衣和骨頭,如果槍頭矛頭打磨得過於尖利,往往殺傷一兩人就崩斷了尖頭,所以高明的匠人會在槍矛尖頭處打磨出一個鈍角,這樣反而能夠保證耐久和穿透力。
丁漁手上發力,鋼槍紮向旁邊的一塊“試兵石”,槍頭盡沒石中。抽回來一看,果然槍頭略無損耗。他心中一動,知道這家鐵匠作坊中必有高手匠人坐鎮,便將鋼槍插回架上,走入鋪內。
店掌櫃將丁漁試槍一幕看在眼中,他頭一回見到能把整個槍頭都刺入試兵石的人,猜測此人不是軍中武將,便是武林高手,而這兩種人在買兵器時通常都很大方,當下打起精神,迎上前來問道:“客官好身手,可是要挑一把趁手兵刃?”
丁漁問道:“你們這裏可有金剛杵?”
店掌櫃搖頭道:“我們店中現成的隻有刀槍劍戟這些常用兵器,不過如果有圖樣的話,我們也能打造。”
丁漁當場畫了圖形,標注了尺寸:用作兵器的金剛杵外形大小如同大號啞鈴,不過兩頭不是圓球而是三隻利爪。那店掌櫃看了說:“這卻是不難,不知客官要打多重的?”
丁漁說:“越重越好,你有本事打造一百斤我也使得動,不過一定要夠堅硬。”
那掌櫃笑了:“以這兵器的大小,哪怕是純金打造,也到不得五十斤(南宋一斤大約625克),不過純金太軟,做不得兵器。這樣吧,我用紫金、亮銀、鉛、赤銅、镔鐵混合打造,保證堅不可摧,重量大概三十斤上下,隻是如此一來,價錢卻是不菲。”
丁漁想想,一對六十斤也能用,於是便答應了。最後結算下來,總共要二百八十兩銀子。他交付了一百兩定金,餘下的三天後取兵器時付清。幸虧他之前逃亡路上反殺追兵,得了不少銀票,不過這些年用度不少,等到付清餘款之後,他也隻剩下百十兩度日了。
當天晚上,歐陽克也抵達了趙王府,意味著完顏洪烈所招攬的高手們已經全數到達。他在香雪廳大排筵席,為眾人接風洗塵。
廳正中的首席坐著八人:當中一人四十左右年紀,頜下留一小部胡須,身著鑲金絲黃袍,風度翩翩,正是完顏洪烈;左手第一位便是靈智上人;右手第一位須發皆白,滿麵紅光,著一領長袍,若不知底細的人看了,還以為是哪個道觀的有道之士,卻是參仙老怪梁子翁;接下來是一名身著白衣的青年公子,雙目斜飛,鼻梁挺直,嘴角含笑,神態瀟灑,不是白駝山少主歐陽克又是誰?再下方一人五短身材,眼光如電,唇上兩撇短須,乃山東山西一帶的悍匪——千手人屠彭連虎;彭連虎左邊坐著一名光頭大漢,雙目努出,布滿血絲;光頭漢身旁那人更是古怪,青色長臉,額頭處長了三顆肉瘤,此二人便是鬼門龍王沙通天和三頭蛟侯通海;最後由完顏康坐在下首相陪,隻見他身穿錦袍,容貌俊朗,比諸歐陽克又多了幾分富貴氣息。
丁漁則被安排到末席和那些一流高手們的弟子隨從們同座,他遙遙看著這些耳熟能詳的反派們齊聚一堂,忽然產生了一種正在電視機前看古裝劇的錯覺。
完顏洪烈十分小心,直到這時候還不肯說出他網羅一眾好手的目的,而是時不時地誇耀幾句金國的強大,取笑宋朝如何昏庸無能等等,以此觀察眾高手的反應。他邀請的本就多是來自長白山,西域,吐蕃等地的外域高手,沙通天和彭連虎則是金國境內的黑道巨梟,對宋朝自無多少好感,因此都紛紛附和,毫無勉強或尷尬。完顏洪烈大喜,興致更高,吩咐手下去酒窖取出他多年珍藏的“琥珀香”,眾反派們轟然叫好,酒到杯幹,一夜賓主盡歡不提。
接下來的幾天丁漁半日練武,半日在街上晃蕩,到了晚間就去後花園碰運氣。他記得梅超風這個時候正在趙王府做一份極有前途的工作——掃地,後來因為強練九陰真經導致走火入魔半身不遂;然不知是她已經走火入魔了,還是丁漁運氣不好,一連幾天都沒有遇上。
到了第四天,丁漁在鐵匠作坊拿到了訂做的金剛杵,形狀大小一如自己所說的,中間的握把上也刻畫了防滑細紋,兩頭的勾爪同樣不甚尖利,這樣是丁漁要求的,以他的力量,爪刃再鋒利也增加不了多少殺傷力,反不如厚重一點增加耐久和堅固。
他手持金剛杵在試兵石上鑿了兩下,第一下運勁剛猛,四股勁力同時爆開,石上破開海碗大的一個口子,石屑如粉末飛散;第二下勁力陰柔,四股勁力逐層推進,石頭被擊穿一個三指寬的小洞,但比第一個口子要深得多,洞口周圍延伸出一道道裂紋。丁漁略感不滿,這表明他的勁力控製還不夠好,若是洞口光滑渾圓,那他的力量控製便已登峰造極了。不過這和兵器無關,這對金剛杵用料造工都無可挑剔,雙杵在手,攻擊力立時大增。
那掌櫃的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便起了結交之心,入內堂拿了一條做工精良的犀皮腰帶附送給丁漁,腰帶的後麵有幾個活扣,可以將兩柄金剛杵打橫別住,不影響奔跑跳躍。丁漁心中高興,付錢時便多給了二十兩銀,那店家推辭不要,,但丁漁卻不願平白受人恩惠,硬是將銀票塞給了他。
出了鐵匠作坊,丁漁本要到酒樓用飯,卻聽遠處街角傳來陣陣喧嘩聲,他心念一動,收回腳步,往喧鬧處走去。
轉過路口,隻見前方圍了老大一圈人,中間騰出一塊空地,空地正中豎起一麵錦旗,上書“比武招親”四個大字。丁漁心中激動,忙擠進人群中觀望。隻見場地中間一男一女正鬥的興起,那男子不是別個,正是完顏康。如此說來,那少女定是穆念慈無疑,隻見她一身紅衣,英眉秀目,姿態飄逸,使的應該便是洪七公所傳的逍遙拳法。而場外站著一名中年大漢,容貌滄桑,鬢角斑白,麵色陰晴不定,恐怕就是完顏康的生父、穆念慈的義父楊鐵心。丁漁細細打量,覺得他父子兩人眉宇間果然有幾分相似。而完顏康的親隨們就在不遠處,當中還站著靈智,彭連虎和梁子翁;他再向人群中看去,果然見到一名少年身穿皮裘,濃眉大眼,正聚精會神地看著場中二人相鬥。丁漁心中大喜,恨不得走上前去含淚握手,道一聲:“郭大俠,你可讓我好找啊!”
這時人群中突然爆發出一陣哄笑,原來完顏康方才接住穆念慈踢向頭臉的一腳,順手將她的繡花鞋脫了下來,放在鼻下作勢要聞。穆念慈又羞又喜,一片芳心就此暗許。之後便是楊鐵心要求雙方家長見麵,完顏康拋下一句:“爺就是玩玩兒!”卻又不肯歸還那隻繡花鞋。楊鐵心大怒動手,但他也不是對手;最終郭大俠路見不平一聲吼,跳入場中和完顏康幹上了。
丁漁在旁邊看得直搖頭,他實在不明白,完顏康小王子小小年紀何以會養成了這種重口味癖好,穆念慈雖然是一名運動型陽光美女,但越是運動型美女腳汗就出得越多,想想那隻鞋子內裏被腳汗重重浸透,外麵沾滿塵土,也許還曾踩踏過騾馬的糞便,他居然甘之如飴地納入懷中,準備回家細細把玩——誰敢說這不是真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