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張王氏行此大禮,丁漁三人忙側身讓開不受。吳道明虛扶她起身,慷慨道:“請主人家安心,我等三人必定竭心盡力,不令冤主血淚空流!”
張務本與張王氏連連道謝,之後便告辭離去,隻留下管家在廳中。那管家上前一步,從懷中取出三封信箋,逐一送到丁漁三人手中,道:“為我張家之事,勞動三位官差大人遠赴異國,奔波勞苦,我家主母心下不安,這裏是些許程儀,僅供三位路上開銷。待到那張百兆授首,三位凱旋之日,必然另有一番重謝。”
說完,他不待三人推辭,便從外間喚來一名百萬商行的夥計,說道:“此人名張長順,是我家先主人的心腹長隨,在百萬商行已做了十幾個年頭,熟識藏語和吐蕃道路,也認得張百兆和他身邊的武師,手腳也勤快。我讓他跟隨三位同行,一來認人認路,二來早晚服侍些茶水飯食,三位不必客氣,盡管使喚便是。”
隻見這張長順大約三四旬年紀,神色精幹,身子骨結實,舉動間也像是練過些粗淺武藝,這樣的武功,既不會因為體力不支成為累贅,又不至於讓丁漁三人戒備,可見張家的安排是用了心的。
丁漁三人的馬匹栓在張府門前,而張長順因為要到馬圈中提馬,所以丁漁三人先行到門口等候。就在門房送三人出府門時,那老門房像是腿腳不靈,向前撲跌,隻是這一記撲跌太過牽強,丁漁三人一看便知是刻意為之。
吳道明一手將老門房扶住,那老門房扶著吳道明的手臂連聲感謝,卻借機塞了一個紙團到吳道明手中,吳道明不動聲色將紙團籠入袖中,之後若無其事地把馬牽到一旁。
看看周圍沒有張府的人,吳霜湊過去,低聲問道:“大哥,那字條上寫了什麽?”
吳道明迅速展開紙團,隻見上麵寫著“今夜請在嘉良客棧下榻”,他微微一笑,將那紙團搓成粉碎,一揮手隨風飄散。
吳霜掩嘴笑道:“大哥該不會又被人家女眷看上了吧?小心我去向嫂嫂告狀。”
吳道明板著臉道:“胡說八道,你大哥豐神俊朗,不被女眷看上才是怪事,你嫂嫂早就習慣了。不過這回,”他輕聲笑笑,然後壓低了聲音道:“怕不是什麽豔遇,而是這張家的事情有些詭異。”
丁漁微微頷首,這張家之人確實反常,明明事情還沒弄清楚,但方才無論是那名族叔還是張王氏,話語中都在暗示他們不要將張百兆活著帶回來見官受審,而時讓他們直接將張百兆殺了,帶著屍體或幹脆頭顱回來就好。想必遞字條之人,今晚也是為這件事而來。
這時張長順已經牽了馬匹走出張府,丁漁等人自然不會在他麵前討論此事,四人客套幾句,便上馬向西北進發。
大約走出了數十裏地,前方路旁有兩座竹樓,從旁挑出一麵青旗,上麵繡著鬥大的“棧”字,正麵的匾額上正是“嘉良客棧”。
吳道明放慢了馬速,對其餘三人道:“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就在此處歇腳,明日清早起行?”
丁漁和吳霜自是會意,都點頭答應。張長順見此,也跟隨三人進了客棧。
這座嘉良客棧有兩座竹樓,前麵一座一樓是酒家,二樓客房;後麵一座兩層都是客房。吳道明借故說擔心店小二不給馬匹喂好料,讓張長順過去照看,自己趁機給那店家遞了一錠銀子,讓他將自己三人和張長順安排在兩座不同的樓內。
等張長順從馬圈回來後,見自己與丁漁三人分開兩棟樓,開始還想讓店家騰換下房間,讓四人挨著住到一塊兒,也方便他斟茶倒水伺候著。但那店家收了吳道明的銀子,隻推說無法騰換,吳道明也幫口說不過一晚而已,無需太過計較,張長順便沒有再爭。之後四人在前樓用過飯後,便各自回房歇息。
張長順獨自住在前樓,丁漁三人則分住在後樓三間並排的房間。三人放下行李後,都聚到了吳道明的房中。
一進房,吳霜便急不可耐地問道:“大哥,你下午說那張府有古怪,到底是怎麽回事?”
吳道明道:“不急,先看看張家送上的程儀。”
三人拆開信封,裏麵各有一張銀票,吳霜拿起一看,低聲驚呼道:“每人五百兩!”
不是吳霜沒見過銀子,而是這個數目不符合常理。無論是獵莊中人還是六扇門捕頭,公幹之時,若是和苦主照了麵,苦主多半會塞些辛苦錢,意思是讓官差們多多用心,這也是常例,數目從十兩八兩到四五十兩都有,但極少有超過百兩的,除非有什麽非法的請求。
比如說《水滸》中,高太尉為了讓兒子霸占林衝的娘子,便支使押解林衝的差人在半路把他做了;又或是盧俊義的管家李固為了奪取他的家財和老婆,也讓押解的衙差半路下手殺人,隻有在這些時候,公差們才會收到如此大額的“程儀”。
張府給了三人共一千五百兩的銀票,結合他們白天的話語,可以確定,他們的目的正是要讓張百兆無法活著回到張家。而且最後那張管家說過“待到那張百兆授首……必然另有一番重謝”,意思是說,事成之後,起碼還有幾千兩的饋贈。
吳霜疑惑道:“這張家果然古怪,且不說如今案情還不確定,張百萬是否張百兆所殺還不確定,即便是張百兆所殺,把他抓回來斬首示眾豈非更解恨?”
吳道明不屑道:“這些富豪之家齷齪得很,誰知道裏頭有些什麽彎彎繞繞,若我所料不差,遞紙條之人,目的也是為了此事,到時候就知端的。”
接下來三人聊些江湖軼事,拳腳武功,大約到了晚間亥時左右,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接著房門輕叩,開門一看,卻是一名麵色沉靜的********。
********向三人福了一福,低聲道:“妾身是張百兆的結發妻,張李氏。見過三位官差大人。”(未完待續。)
張務本與張王氏連連道謝,之後便告辭離去,隻留下管家在廳中。那管家上前一步,從懷中取出三封信箋,逐一送到丁漁三人手中,道:“為我張家之事,勞動三位官差大人遠赴異國,奔波勞苦,我家主母心下不安,這裏是些許程儀,僅供三位路上開銷。待到那張百兆授首,三位凱旋之日,必然另有一番重謝。”
說完,他不待三人推辭,便從外間喚來一名百萬商行的夥計,說道:“此人名張長順,是我家先主人的心腹長隨,在百萬商行已做了十幾個年頭,熟識藏語和吐蕃道路,也認得張百兆和他身邊的武師,手腳也勤快。我讓他跟隨三位同行,一來認人認路,二來早晚服侍些茶水飯食,三位不必客氣,盡管使喚便是。”
隻見這張長順大約三四旬年紀,神色精幹,身子骨結實,舉動間也像是練過些粗淺武藝,這樣的武功,既不會因為體力不支成為累贅,又不至於讓丁漁三人戒備,可見張家的安排是用了心的。
丁漁三人的馬匹栓在張府門前,而張長順因為要到馬圈中提馬,所以丁漁三人先行到門口等候。就在門房送三人出府門時,那老門房像是腿腳不靈,向前撲跌,隻是這一記撲跌太過牽強,丁漁三人一看便知是刻意為之。
吳道明一手將老門房扶住,那老門房扶著吳道明的手臂連聲感謝,卻借機塞了一個紙團到吳道明手中,吳道明不動聲色將紙團籠入袖中,之後若無其事地把馬牽到一旁。
看看周圍沒有張府的人,吳霜湊過去,低聲問道:“大哥,那字條上寫了什麽?”
吳道明迅速展開紙團,隻見上麵寫著“今夜請在嘉良客棧下榻”,他微微一笑,將那紙團搓成粉碎,一揮手隨風飄散。
吳霜掩嘴笑道:“大哥該不會又被人家女眷看上了吧?小心我去向嫂嫂告狀。”
吳道明板著臉道:“胡說八道,你大哥豐神俊朗,不被女眷看上才是怪事,你嫂嫂早就習慣了。不過這回,”他輕聲笑笑,然後壓低了聲音道:“怕不是什麽豔遇,而是這張家的事情有些詭異。”
丁漁微微頷首,這張家之人確實反常,明明事情還沒弄清楚,但方才無論是那名族叔還是張王氏,話語中都在暗示他們不要將張百兆活著帶回來見官受審,而時讓他們直接將張百兆殺了,帶著屍體或幹脆頭顱回來就好。想必遞字條之人,今晚也是為這件事而來。
這時張長順已經牽了馬匹走出張府,丁漁等人自然不會在他麵前討論此事,四人客套幾句,便上馬向西北進發。
大約走出了數十裏地,前方路旁有兩座竹樓,從旁挑出一麵青旗,上麵繡著鬥大的“棧”字,正麵的匾額上正是“嘉良客棧”。
吳道明放慢了馬速,對其餘三人道:“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就在此處歇腳,明日清早起行?”
丁漁和吳霜自是會意,都點頭答應。張長順見此,也跟隨三人進了客棧。
這座嘉良客棧有兩座竹樓,前麵一座一樓是酒家,二樓客房;後麵一座兩層都是客房。吳道明借故說擔心店小二不給馬匹喂好料,讓張長順過去照看,自己趁機給那店家遞了一錠銀子,讓他將自己三人和張長順安排在兩座不同的樓內。
等張長順從馬圈回來後,見自己與丁漁三人分開兩棟樓,開始還想讓店家騰換下房間,讓四人挨著住到一塊兒,也方便他斟茶倒水伺候著。但那店家收了吳道明的銀子,隻推說無法騰換,吳道明也幫口說不過一晚而已,無需太過計較,張長順便沒有再爭。之後四人在前樓用過飯後,便各自回房歇息。
張長順獨自住在前樓,丁漁三人則分住在後樓三間並排的房間。三人放下行李後,都聚到了吳道明的房中。
一進房,吳霜便急不可耐地問道:“大哥,你下午說那張府有古怪,到底是怎麽回事?”
吳道明道:“不急,先看看張家送上的程儀。”
三人拆開信封,裏麵各有一張銀票,吳霜拿起一看,低聲驚呼道:“每人五百兩!”
不是吳霜沒見過銀子,而是這個數目不符合常理。無論是獵莊中人還是六扇門捕頭,公幹之時,若是和苦主照了麵,苦主多半會塞些辛苦錢,意思是讓官差們多多用心,這也是常例,數目從十兩八兩到四五十兩都有,但極少有超過百兩的,除非有什麽非法的請求。
比如說《水滸》中,高太尉為了讓兒子霸占林衝的娘子,便支使押解林衝的差人在半路把他做了;又或是盧俊義的管家李固為了奪取他的家財和老婆,也讓押解的衙差半路下手殺人,隻有在這些時候,公差們才會收到如此大額的“程儀”。
張府給了三人共一千五百兩的銀票,結合他們白天的話語,可以確定,他們的目的正是要讓張百兆無法活著回到張家。而且最後那張管家說過“待到那張百兆授首……必然另有一番重謝”,意思是說,事成之後,起碼還有幾千兩的饋贈。
吳霜疑惑道:“這張家果然古怪,且不說如今案情還不確定,張百萬是否張百兆所殺還不確定,即便是張百兆所殺,把他抓回來斬首示眾豈非更解恨?”
吳道明不屑道:“這些富豪之家齷齪得很,誰知道裏頭有些什麽彎彎繞繞,若我所料不差,遞紙條之人,目的也是為了此事,到時候就知端的。”
接下來三人聊些江湖軼事,拳腳武功,大約到了晚間亥時左右,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接著房門輕叩,開門一看,卻是一名麵色沉靜的********。
********向三人福了一福,低聲道:“妾身是張百兆的結發妻,張李氏。見過三位官差大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