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漁試著縮回左手,鐐銬末端的鐵箍順著掌根往前滑了半寸,便卡住不動了。※%,他將一股內力運到手掌,以內力配合肌肉擠壓掌骨,那鐵箍又向前滑了一寸多,最後停在了手掌中間,這時無論丁漁再如何擠壓,掌骨間也已經沒有空隙,他一狠心,左臂使足勁力回抽,一下、兩下、三下,終於,手掌邊緣的兩塊皮肉被鐵箍削了下來,但他的左手也成功地脫離了鐵箍。
丁漁咬牙忍住那鑽心的痛楚,將被折斷的左手拇指放入口中,用牙咬住,然後一拉一旋,將指骨接回原位,接下來是食指、中指……
接連給五根手指複位,哪怕以丁漁的堅韌,也禁不住氣喘如牛,渾身汗透衣襟。此時他的五指雖然還不能用力,但已經可以做些輕巧的事情了,比如說,從包長風的屍體上,找出鐐銬的鑰匙。
半個時辰之後,丁漁拿著一份地圖,在昏暗的油燈下沉思。
這份地圖是從包長風身上搜出來的,畫得相當潦草,不過從幾個地名上還能看出是蜀地境內,而在地圖的右下角,有一處用紅筆勾勒的地名,羊蹄村。
丁漁現在十分糾結。
一方麵,他被慕容龍城狠狠地坑了一把,連性命都險些丟了,此仇不能不報;但同時,如今別說慕容龍城,就算是慕容氏剩餘的三大家將,武功都遠勝於他。所以此時明智的做法,是暫時隱忍,改頭換麵潛心修煉,等到武功大成,再和慕容龍城算這筆賬。
可他偏偏無法這樣做。
在他猜到慕容龍城對段英思的圖謀之時,他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湧出一股憂慮的情緒,而當包長風親口承認他的猜測時,這份憂慮瞬間壯大成一個喋喋不休的聲音,不斷地催促他去找到段英思,將他從慕容龍城的陰謀中救出來。
丁漁對段英思沒有感情,自然也不會在乎他的生死。可問題是,他占據的這具肉身的原主人,是段英思的兒子段素可!而段素可對段英思有著極深厚的眷戀之情,甚至在他跌落山崖的那一刻,他還在想著沒人給段英思送飯,他會不會餓著。
這一份殘留在肉身中的眷戀,以及血脈的關聯,如今就成了丁漁的枷鎖,讓他不得不在強弱懸殊的形勢下,去和慕容龍城對上。
罷了!丁漁狠狠地吐了口氣,繼承了僧可的肉身,就要承擔他的因果,這是丁漁早有預料的事情。如今這份因果終於顯露出來,雖說艱難了些,但隻要過了這一關,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奪舍的所有後患。
既是如此,慕容龍城,算你倒黴!
關於如何對付慕容龍城,丁漁還沒有完善的計劃,不過他記得,當初慕容龍城救出段英思之後,曾說過要去瀘州府投奔一家王姓的豪族。他打算先趕到瀘州府,潛伏在附近先看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行止。
但在此之前,他會先去一趟羊蹄村。這條村莊的地圖被包長風珍而重之地隨身攜帶,想來不會是什麽“農家菜第一村,旅遊消閑好去處”,應該藏有對慕容氏極重要的東西,無論是錢糧或是甲兵,丁漁都不介意將其毀掉,算是向慕容龍城收取的第一筆利息。
在離開山洞之前,丁漁很將洞中所有的屍體都仔細搜了一遍,三名張家人不知是不是在睡夢中被包長風擄來,身上除了衣物一無所有;但包長風身上卻豐厚得很,除了江湖人必備的火折子、金瘡藥之類,還有兩萬多兩的銀票(雖然其中近半是丁漁的)、幾十枚銅錢、和一麵青銅令牌。
丁漁將這些東西全部收歸己有,甚至連包長風的衣衫都剝了下來,套在自己血跡斑斑的底衣外麵。
在洞口不遠的一棵樹下,係著一匹鞍韉俱全的青驄馬,不消說是包長風的坐騎。丁漁不客氣地騎上馬背,輕輕一磕馬腹,任由青驄馬自擇道路,不一會就將他帶出了山林,來到一條黃土路上。
此時天色已蒙蒙發亮,路旁有那早起的農人在田間勞作,丁漁上前問明了道路,原來這裏屬於洪縣地界,離雅州城隻有數十裏遠。
雖然距離不遠,但是丁漁卻不打算回雅州城的家中——包長風能找上門來,就說明那裏不再安全了,誰知道那裏周圍還有沒有慕容氏的眼線,反正裏頭也沒什麽特別重要的物件,舍棄了也不可惜。
他策馬向東南騎行,途中經過市鎮時,買了些胭脂水粉、蜜蠟膠泥和裏外衣物之類的東西,然後找了個無人的小樹林鑽了進去,再出來時,原本那英俊秀氣的小光頭已不見了蹤影,馬背上換成了一名皮膚黝黑、齙牙努睛的瘦小漢子,再加上臉上好幾道長長的刀口子,儼然便是臉部受傷的包長風!
兩天後,“包長風”緩緩走進了羊蹄村中。
這個總共隻有十二戶人家的小山村,窩在瓶山深處的一處山穀中,若不是有那張地圖,外人哪怕知道了這個村子,也別想找進來。
他才剛走了一會,就有一名村農模樣的人趕上前來攔住馬頭,一臉警惕地問道:“這位先生貴姓?敢問來我羊蹄村何事?”
包長風從懷中取出一麵青銅令牌在那村農眼前一晃,嘶啞著聲音道:“我姓包,你應該知道我的來意。”
那人看見令牌,鬆了口氣,神色轉作恭敬,微微欠身道:“屬下李竹,見過包大人。屬下此前已接到飛鴿傳書,知道大人的來意,那人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跟大人走。不過包大人似乎有傷在身,要不要在此地修養一陣?”
帶人?居然不是錢糧甲兵?“包長風”心中暗暗詫異,麵上卻不動聲色地道:“中途碰上了一名武功了得的和尚,也不知是不是天龍寺來人,不過我和那賊禿周旋了許久,總算將其甩脫。這點小傷卻不礙事,趕緊完成主公的托付要緊。”
李竹讚歎道:“包大人忠勇任事,屬下佩服!請包大人隨我來。”
兩人沿著村中小道,來到一間柴草屋外,李竹將包長風引入大廳坐下,奉上茶水之後,告罪一聲,便從後屋領來一人。
“包長風”一見此人,險些一口茶水噴了出來——隻見此人穿一領青布僧袍,眉清目秀,頭頂光潔,竟然與僧可長得一模一樣!若非他知道自己處於易容狀態,幾乎要以為李竹推了一麵鏡子出來。(未完待續。)
丁漁咬牙忍住那鑽心的痛楚,將被折斷的左手拇指放入口中,用牙咬住,然後一拉一旋,將指骨接回原位,接下來是食指、中指……
接連給五根手指複位,哪怕以丁漁的堅韌,也禁不住氣喘如牛,渾身汗透衣襟。此時他的五指雖然還不能用力,但已經可以做些輕巧的事情了,比如說,從包長風的屍體上,找出鐐銬的鑰匙。
半個時辰之後,丁漁拿著一份地圖,在昏暗的油燈下沉思。
這份地圖是從包長風身上搜出來的,畫得相當潦草,不過從幾個地名上還能看出是蜀地境內,而在地圖的右下角,有一處用紅筆勾勒的地名,羊蹄村。
丁漁現在十分糾結。
一方麵,他被慕容龍城狠狠地坑了一把,連性命都險些丟了,此仇不能不報;但同時,如今別說慕容龍城,就算是慕容氏剩餘的三大家將,武功都遠勝於他。所以此時明智的做法,是暫時隱忍,改頭換麵潛心修煉,等到武功大成,再和慕容龍城算這筆賬。
可他偏偏無法這樣做。
在他猜到慕容龍城對段英思的圖謀之時,他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湧出一股憂慮的情緒,而當包長風親口承認他的猜測時,這份憂慮瞬間壯大成一個喋喋不休的聲音,不斷地催促他去找到段英思,將他從慕容龍城的陰謀中救出來。
丁漁對段英思沒有感情,自然也不會在乎他的生死。可問題是,他占據的這具肉身的原主人,是段英思的兒子段素可!而段素可對段英思有著極深厚的眷戀之情,甚至在他跌落山崖的那一刻,他還在想著沒人給段英思送飯,他會不會餓著。
這一份殘留在肉身中的眷戀,以及血脈的關聯,如今就成了丁漁的枷鎖,讓他不得不在強弱懸殊的形勢下,去和慕容龍城對上。
罷了!丁漁狠狠地吐了口氣,繼承了僧可的肉身,就要承擔他的因果,這是丁漁早有預料的事情。如今這份因果終於顯露出來,雖說艱難了些,但隻要過了這一關,就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奪舍的所有後患。
既是如此,慕容龍城,算你倒黴!
關於如何對付慕容龍城,丁漁還沒有完善的計劃,不過他記得,當初慕容龍城救出段英思之後,曾說過要去瀘州府投奔一家王姓的豪族。他打算先趕到瀘州府,潛伏在附近先看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行止。
但在此之前,他會先去一趟羊蹄村。這條村莊的地圖被包長風珍而重之地隨身攜帶,想來不會是什麽“農家菜第一村,旅遊消閑好去處”,應該藏有對慕容氏極重要的東西,無論是錢糧或是甲兵,丁漁都不介意將其毀掉,算是向慕容龍城收取的第一筆利息。
在離開山洞之前,丁漁很將洞中所有的屍體都仔細搜了一遍,三名張家人不知是不是在睡夢中被包長風擄來,身上除了衣物一無所有;但包長風身上卻豐厚得很,除了江湖人必備的火折子、金瘡藥之類,還有兩萬多兩的銀票(雖然其中近半是丁漁的)、幾十枚銅錢、和一麵青銅令牌。
丁漁將這些東西全部收歸己有,甚至連包長風的衣衫都剝了下來,套在自己血跡斑斑的底衣外麵。
在洞口不遠的一棵樹下,係著一匹鞍韉俱全的青驄馬,不消說是包長風的坐騎。丁漁不客氣地騎上馬背,輕輕一磕馬腹,任由青驄馬自擇道路,不一會就將他帶出了山林,來到一條黃土路上。
此時天色已蒙蒙發亮,路旁有那早起的農人在田間勞作,丁漁上前問明了道路,原來這裏屬於洪縣地界,離雅州城隻有數十裏遠。
雖然距離不遠,但是丁漁卻不打算回雅州城的家中——包長風能找上門來,就說明那裏不再安全了,誰知道那裏周圍還有沒有慕容氏的眼線,反正裏頭也沒什麽特別重要的物件,舍棄了也不可惜。
他策馬向東南騎行,途中經過市鎮時,買了些胭脂水粉、蜜蠟膠泥和裏外衣物之類的東西,然後找了個無人的小樹林鑽了進去,再出來時,原本那英俊秀氣的小光頭已不見了蹤影,馬背上換成了一名皮膚黝黑、齙牙努睛的瘦小漢子,再加上臉上好幾道長長的刀口子,儼然便是臉部受傷的包長風!
兩天後,“包長風”緩緩走進了羊蹄村中。
這個總共隻有十二戶人家的小山村,窩在瓶山深處的一處山穀中,若不是有那張地圖,外人哪怕知道了這個村子,也別想找進來。
他才剛走了一會,就有一名村農模樣的人趕上前來攔住馬頭,一臉警惕地問道:“這位先生貴姓?敢問來我羊蹄村何事?”
包長風從懷中取出一麵青銅令牌在那村農眼前一晃,嘶啞著聲音道:“我姓包,你應該知道我的來意。”
那人看見令牌,鬆了口氣,神色轉作恭敬,微微欠身道:“屬下李竹,見過包大人。屬下此前已接到飛鴿傳書,知道大人的來意,那人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跟大人走。不過包大人似乎有傷在身,要不要在此地修養一陣?”
帶人?居然不是錢糧甲兵?“包長風”心中暗暗詫異,麵上卻不動聲色地道:“中途碰上了一名武功了得的和尚,也不知是不是天龍寺來人,不過我和那賊禿周旋了許久,總算將其甩脫。這點小傷卻不礙事,趕緊完成主公的托付要緊。”
李竹讚歎道:“包大人忠勇任事,屬下佩服!請包大人隨我來。”
兩人沿著村中小道,來到一間柴草屋外,李竹將包長風引入大廳坐下,奉上茶水之後,告罪一聲,便從後屋領來一人。
“包長風”一見此人,險些一口茶水噴了出來——隻見此人穿一領青布僧袍,眉清目秀,頭頂光潔,竟然與僧可長得一模一樣!若非他知道自己處於易容狀態,幾乎要以為李竹推了一麵鏡子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