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盟眾人有寶藏在前,腳下格外輕快,不出半日,就穿過了數十裏山路,來到龍遊縣東北郊,一座名為“丹凰”的荒山上。眾人按圖索驥,終於確定那入口就是山頂的一座石壁。隻不過座石壁上麵爬滿了山藤荊棘,看上去和普通山壁絲毫無疑,全然不像是一座驚世寶藏的入口。


    眾人按照藏寶圖上指示的開洞之法,在山壁上的九個特定位置依次敲下,而後退到一旁等待。過了好一陣子,山壁毫無動靜,就在眾人開始惴惴不安,懷疑這寶藏真假時,忽聞一連串令人牙酸的摩擦聲,接著麵前的山壁緩緩向兩旁縮入,露出一個黑黝黝、直通向下的洞口。


    借著洞口透入的天光,可以看見一條山石鑿成的階梯,一直延伸到下方十餘丈深處。有心急者剛想點起火把進入其中,卻聽聞洞中“呼”的一聲,數十盞燈火自行燃起。那人嚇了一條,衝洞中嚷道:“誰在裏頭?出來!”


    陳十兩笑著拍了拍那人的肩膀,道:“鄭老弟勿慌,下方無人。你想,這世間哪有人能在一瞬間點著數十盞油燈?”


    那鄭姓掌門驚道:“不是人,難道是鬼不成?”


    陳十兩搖頭笑道:“不是人,也不是鬼。這是地宮中的一種照明手段,那些油燈的燈芯中摻了東西,一遇天風(空氣)就會自行點燃,我們剛才打開了洞門,天風湧入,因此點燃了油燈。不過這種手段耗費不小,光是那些特殊的燈芯和常年不幹的燈油,每盞油燈造價就不下數十兩銀。”


    眾人聞言大喜:光是照明的油燈已是造價不菲,那寶藏的內容豈非更值得期待!當下鹽幫和十二連環塢各留下一名弟子看守入口,其餘眾人擁著於達和常天舒二人,爭先恐後地進入洞窟之中。


    遠遠綴在後方的丁漁看見這一幕,心中警鈴大作——不是他看出了什麽破綻,而是他越接近那藏寶地宮的入口,心中的危險感便越強烈。這種無法言明的感覺,是他多年來修心修身、以及生死搏殺共同開發出來的第六感,不知多少次助他死裏逃生。


    原本他打算潛在武盟眾人後方暗中查看,但這份警兆一生,他立即改變了主意,不再進入地洞,而是找準了一棵大樹,閃身躥到樹下,足尖發力,身子貼著樹幹升起,而後伸手在頭頂的粗枝上一搭,整個人已無聲無息地沒入濃密的樹冠當中,輕盈得猶如歸巢鬆鼠。


    …………


    武盟眾人一麵沿著石階下行,一麵環顧四周。隻見這石窟深約十二三丈,長寬也有十丈上下,洞頂自洞口向內傾斜,呈半拱頂狀。在洞窟正中,還有一根二三人合抱的巨大石柱,支撐著整片拱頂,石柱上雕刻了不少鳥獸魚形,線條簡練古樸,極具韻味。不過整座洞窟之中,除了石壁上數十盞油燈之外,空蕩蕩的再無一物。


    十二連環塢的第七塢主精擅機關之術,此時那完整的地圖正被他拿在手中。他一霎不霎地盯著機關圖,數著腳下的步伐,左六右五、前四右三……終於來到石柱下方。這時他取出一根木槌,先後在魚形浮雕的頭部和龍形浮雕的尾部各敲一記,過不多時,洞窟中傳來一陣生澀的機簧響動,七塢主鬆了口氣,再將木槌敲在一個鼠形圖案的頭部,洞窟東南麵的石壁上一麵石壁縮入地下,露出另一條通道。


    七塢主對站在石階上的眾人道:“洞窟的機關已經解除,通向下一間石窟的通道也已經打開,各位可以繼續前行。”


    眾人在藏寶圖的指引下,一路經過了十七間大小不同的石窟,雖然沒有大批財寶,但每一間石窟中的陳設、雕刻都氣度不凡,明顯不是民間手筆,使得眾人對最終的寶藏越發期待起來。


    在第十七間石窟中,七塢主和一名鹽幫長老正視圖打開通往下一間石窟的石門,據藏寶圖標注,第十八間石窟,便是所有財寶的收藏之地。


    突然這時有人驚呼道:“這是……拳法?”


    眾人順著他的指向望去,隻見那一麵石壁上雕了數十個人形,每個人形或拳打或腳踢,連起來還真像是一門拳法。有人忍不住當場便跟著石壁上的圖形舞弄起來;而那心思靈活的,則跑到其它幾麵石壁上細看,果然也有運使各種兵刃的圖形。


    三十餘家入盟門派中,大部分都是中小門派,平日裏不僅缺錢糧弟子,更缺高明功法,此際一見石壁上的圖形,試演幾招之後,發現遠超自家門派的武功,一雙眼睛再離不開周圍的石壁。


    負責開機關的兩名長老雖然出身大派,但習武之人見到高明的武功,誰不動心?總算他們還記得自己的任務,專心按照藏寶圖上的步驟開啟洞門,到了最後,七塢主伸手握住石柱上一根突出的龍尾,使勁向下一扳,通往藏寶洞窟的最後一扇石門緩緩向兩邊分開。


    但與此同時,石窟中忽然響起一連串悶雷似的聲響,緊接著整座石窟開始震動起來。從那已經打開的縫隙中可以看見,第十八間石窟中根本沒有什麽金銀寶器,隻有一頂裂開的穹頂,以及從那穹頂裂口中灌注下來的粗大水龍!


    七塢主和另一名鹽幫長老大驚失色,拚命地將石龍尾部上抬,試圖將打開的開口重新關閉,可無論他們如何用力,裏麵灌注下來的水流隻在轉眼間變得越發洶湧,這時他們終於意識到,這所謂的藏寶地宮,根本就是一個龐大的死亡陷阱。


    隻可惜他們發現得太晚,所有人豁出性命向來路跑,但是地宮內的地形複雜,通道又窄,還沒等他們跑出第十六間石窟,第十八間石窟的洞頂已經徹底坍塌,整條地下河的河水傾注下來,水流勢不可擋地席卷了整座地宮。在這個時候,再高的武功,麵對這天地偉力,也如同車輪下的螳螂一般,逃不過粉身碎骨的下場。


    …………


    洞外的丁漁正借著樹冠的遮掩,遠遠地注視著洞口,算算時間,已有一個多時辰。突然,他聽得一聲隆隆地悶響,接著腳下的樹幹、山體一陣顫動,過了不久,就見那洞窟的入口處猛地向高處噴出一根粗大的水柱,水花將守在洞口的兩名弟子澆得精濕。


    山體的震動不過幾個刹那,水柱也隻持續了片刻便消退無蹤,隻是當一切恢複平靜之後,那洞窟入口卻變成了一口水花翻湧、深不見底的渾濁水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叛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鬼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鬼帶刀並收藏叛僧最新章節